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应用共48页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一)2024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一)引言概述:平菇(scientific name: 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是指将平菇的生长介质更换为新的培养基,并采用特定的栽培方法,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以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为主题,介绍平菇栽培的一些基本技术。
正文:一、选择适合的生长介质1. 了解平菇的生长环境需求2. 常用的平菇生长介质有哪些?3. 如何选择适合的生长介质?4. 生长介质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5. 生长介质的管理与更新二、平菇的种子培育方法1. 平菇种子的选取与储存2. 种子培育室的建立与管理3. 平菇种子的处理与预处理方法4. 种子的播种与培养条件控制5. 平菇种子培育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三、平菇的栽培环境控制1. 温度、湿度和通风的调控2. 光照对平菇生长的影响3. CO2浓度的控制与调节4. 栽培环境的消毒与卫生管理5. 栽培环境的监测与调整四、平菇的生长和管理技术1. 优质菇种的选取与引种2. 平菇菌种的施用与接种方法3. 平菇生长期的控温控湿技术4. 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与营养补给5. 平菇疾病防治与蔬菇优势微生物的应用五、平菇的采收与贮藏1. 平菇的采收时机与方法2. 平菇的外观品质评判与分级3. 平菇的储存条件与时间控制4. 平菇的加工与利用方法5. 产品质量追溯与市场销售管理总结:通过对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料栽培技术对于平菇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适合的生长介质、种子培育、栽培环境控制、生长和管理技术、采收与贮藏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点。
通过合理引入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为平菇的栽培和生产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平菇市场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平菇的生产和栽培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菇的生料栽培技术,以便帮助那些想要从事平菇生产的人们。
1.选取适合的基材平菇的生料通常是由麦秸杆、玉米秸秆等禾本植物的秸秆混合物制成。
在选取基材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基材的质量:选材应该注意质量和干燥程度,过于湿润的基材会影响生产效率。
(2)基材的营养成分:基材的营养成分对生产影响极大,应该尽可能选取营养丰富的材料。
(3)材料的来源:为了避免植物病菌和其他有害成分的污染,应该尽可能选择来自有机农场的原材料。
2. 设计生产间和培养条件建立生产间和调节环境非常重要。
平菇的生料栽培通常在室内进行。
在设计生产间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照:平菇的生产对光照的要求不高,普通的灯光就可以满足需求。
(2)通风:保证氧气的供应也非常重要,生产间需要有通风设备。
(3)温度和湿度:平菇喜欢温湿的环境,导致96-100%的湿度和24-30℃的温度。
因此,在生产间应该安装恰当的温湿度控制器。
3.生产过程平菇生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 润湿基材:平菇的培育基必须保持足够的湿度。
但是,越湿的基材会越容易引起病菌和霉菌的侵染。
因此,润湿基材。
2)接种菌种:接种使用活的孢子或菌株进行。
下接种时间是润湿后2-3天。
接种完后封闭生产间并保证湿度和温度。
3)管理生产:维持生产环境的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平菇的培育基必须保持湿度和适宜的养分水平。
在此阶段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
4)采摘平菇:平菇生长较快,大约7到10天的时间就能开始收获。
需要注意及时采撷,因为过长时间收获会导致质量下降。
总而言之,平菇生料栽培技术需要小心谨慎地执行。
从材料选择、设计生产间、到具体的生产过程,都有其细致的要求。
希望此指南能帮助那些想要从事平菇生料生产的人们更好地实现其目标,并取得成功。
平菇的生料栽培

平菇的生料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制定生产计划:一、栽培时间计划:二、材料准备:⑴.原料:玉米芯米糠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硫磺粉尿素杀菌剂杀虫剂高锰酸钾⑵.用具:酒精灯报纸接种针粉碎机塑料布草帘⑶.菌种:栽培种(选用低温品种:美味侧耳)三、成本预算备注:所用大棚为500㎡除去边角处所用面积48m×7.5m,所用菌袋为25×50cm 直径为16cm 一行摆菌袋7.5÷0.16=46袋一共摆六层,由于是井字形摆放所以要减去21袋(由等差数列得出)六层共用菌袋46×6-21=255袋,共摆48行一共摆菌袋255×48=12240袋,一袋4kg共用培养料为48960kg.因为水料比为1:1.35 所以用干料20808kg水28152kg 预计成本:10922元预计收入:25798元四、制作过程:1.菌种制备:生料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的低温型品种。
所使用菌种要求菌丝生长旺盛,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播种量一般为10%~15%2.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6% 麸皮或米糠24%石膏粉1%石灰2%过磷酸钙0.5%尿素0.5% 杀菌剂0.01% 杀虫剂0.001%3.备料拌料:生料栽培对原料要求较为严格,配方中含氮物质加入量应适当减少,以减少杂菌污染常加入2%的石灰,0.1%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培养料的配制:将准备好的原料按照配方的确定的比例进行称取配制时,玉米芯等主料与不溶水的铺料麸皮,米糖等搅拌均匀,经多次翻锥让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调节水一般掌握“三高三低”。
即①基质颗粒偏大或偏干。
水分应多,反之应少②晴天水分蒸发量大,水应略高些,阴天则应偏低③拌料场地吸水性强,水分应调高反之应调低料拌好后,必须追成一堆,让水分充分参入原料。
(生料拌料后,喷入氧化乐果杀虫剂干料重的0.1——0.2边喷边拌,含水量为60%~65%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ph7~7.5为宜拌料后最好进行堆料,期间堆温达70℃时应翻堆。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采收后的平菇要进行保鲜处理,可以放在低温、干燥、阴凉处保存,或者进 行烘干处理,以延长保质期。同时注意避免沾水、霉变和虫害等问题。
04
平菇生料栽培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褐斑病
也称平菇细菌性斑点病,表现为子实体表面出现褐色或红褐色斑点,防治方法是 使用无滴膜或旧膜,保持菇房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100-200mg/kg农用链霉素 或300-500mg/kg新植霉素喷洒。
菌种制备
将平菇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和扩 繁。
配料与发酵
配料
将食用菌原料和辅助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 搅拌均匀。
发酵
将配好的培养料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条件下进行发酵。
接种与培养
接种
将平菇菌种接种在发酵好的培养料上,要求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平菇生料栽培的前景
01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对平菇等食用菌
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02
技术创新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还有很大的技术创新空间,可以提高产量、品质和来自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03
产业带动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菌种研发、菌菇深加
工、农业机械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平菇生料栽培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面临着菌种退化、病虫害侵袭、出菇不均匀等问题。
解决方案
加强菌种选育与保藏、完善栽培工艺、推广科学种植等措施,可以解决上述 问题,提高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产量和品质。
06
附录:平菇生料栽培的相关资料与参考文
献
附录:平菇生料栽培的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
食用菌实验平菇生料栽培技术ppt课件

⑶ 棉籽壳82%、米糠15%、石膏2%、过磷酸钙 1%、多菌灵0.15%、pH 6.5、料∶水=1∶1.3;
⑷ 棉籽壳90%、稻草8%、石膏粉1%、过磷酸钙 1%、多菌灵0.1%、pH 6.5、料∶水=1∶1.3;
实验四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平菇
平菇是我国食用菌栽培者惯用的称号和 商品名。
学名为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1〕分类位置
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2〕广栽种类
侧耳属中可食用的种类较
多,消费中常见的除平菇以外,
还广有: 凤尾菇:P. safor-caju 栽 秀珍菇:P. geesteranus
4〕常见培育料配方
棉籽壳 92%〔7.36斤〕、玉米粉 2.5%〔100 g〕、 黄豆粉 2.5% 〔100 g〕、石膏〔硫酸钙〕2.0 % 〔80 g〕、 过磷酸钙 1.0 % 〔40 g〕、多菌灵 0.15%〔6 g〕、 pH 6~6.5、料∶水=1∶1.3
分5组 ,每组配8斤
每组实验器具: 脸盆1只,薄膜1块,菌种3瓶,70%酒精和棉球, 报纸,纸箱1只等。
3〕形状构造
菌丝体
白色、绒毛状、多细胞、分枝丝状体。 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
平
菇
菌盖:呈贝壳状、舌状或扇状、丛生叠生,
直径4~30cm,白色;
子实体 菌柄:侧生;
菌褶:由菌盖不断延伸到菌柄上部, 构成脉直纹。
4〕常见培育料配方
⑴ 棉籽壳87%、麸皮〔米糠〕10%、石膏2%、过 磷酸钙1%、多菌灵0.15%、pH 6~6.5、料∶水 =1∶1.3;
别名:高温平菇、台湾平菇。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1)对霉菌的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既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又适合细菌生长,又能彻底抑制霉菌生长的环境,生料栽培平菇成功率高。
菌袋的发酵周期在20天左右(发菌速度较慢)。
(2)对霉菌的不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适合细菌生长、平菇菌丝也能生长的环境,虽然有一部分霉菌产生,使用抗杂性比较好的菌种,培养料的温度不超过30。
C-35(,成功率高。
12o C-35o C(袋内温度)菌袋的发菌周期在8-10天(发菌速度快)o
注意事项
(1)低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培养料的含水量,促进细菌的快速产生。
(2)高温季节不可以使培养料的水分过高,细菌的过度繁殖会影响平菇的生长速度。
(3)培养料的水分过低,会使霉菌的繁殖更猖獗。
(4)使用抗杂菌较强的品种,可以不加任何消毒药品。
消毒药品会被细菌迅速分解,如果菌种的抗杂力较弱,即使添加了消毒药品的培养料。
出完头茬菇后也会大面积感染杂菌。
关于菌种
(1)生料种植平菇用野生型菌种效果好,方法是:在树林里寻找多个平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得到纯菌种后做生料栽培,实验抗杂效果,然后选择抗杂菌效果好的菌种进行应用和低温长期保存。
(2)保存的菌种每年都可以进行泡子分离,防止菌种退化。
泡子分离简单的办法:平菇子实体接近成熟时,在晚上用手电筒直射平菇子实体特别容易看到泡子云,发现有泡子云飘落弹射时,另一人打开试管迅速扑捉抱子,一秒内将棉塞盖住。
这样成功率高、感染率低。
多泡菌种经过扩大繁殖做出菇实验,从产量高、质量好的子实体上组织分离后再次得到的菌种再用于生产。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二)2024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二)引言概述: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控制环境条件和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使平菇能够在生料上生长繁殖。
本文将从优选生料、制备生料、接种方法、环境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正文:一、优选生料1. 选择坚硬、充气度高的木材作为生料。
2. 生料的pH值应在6-7之间,避免过酸或过碱。
3. 控制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在60-70%为宜。
4. 避免使用有害物质污染的生料,如有农药残留或重金属污染。
二、制备生料1. 对生料进行蒸煮处理,能有效去除细菌和真菌。
2. 切割生料时要保证刀口的锋利,以免伤到生料表面。
3. 添加适量的纤维素类物质,可提高生料的保水性。
4. 播种前对生料进行堆堆发酵处理,促进平菇菌丝生长。
三、接种方法1. 将平菇菌种与生料均匀混合。
2. 放入接菇袋或容器后,用压舒运动将菌种均匀压实。
3. 技术人员要做好接种的记录,及时调整水分和温度。
四、环境调控1. 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保持在80-85%。
2. 采用间歇通风的方式,促进氧气交换和二氧化碳排出。
3. 维持光照适中,一般情况下每天照射2-3小时阳光即可。
4. 定期消毒,防止病菌的侵入和传播。
五、病虫害防治1. 定期检查平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2. 使用环保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
3. 注意有害生物的防治,如螺旋藻、线虫等。
总结:通过优选生料、制备生料、接种方法、环境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平菇的生料栽培。
合理控制环境条件和采用特定的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为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2023最新版)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生料栽培技术一、引言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本文将介绍平菇生料栽培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⒈菇袋: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菇袋,尺寸约为40cm长,15cm 宽。
⒉菇种: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平菇菌种。
⒊培养基:选用适合平菇生长的基材如玉米秸秆、麦秸秆、木屑等。
⒋消毒剂:用于对菌种、菇床等进行消毒处理。
⒌手套、口罩、工作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三、菌袋灌装⒈将培养基材填入菇袋中,每袋约填满2/3,留下空气流通的空间。
⒉在袋中均匀撒播菌种,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四、菌袋培养⒈将灌装好的菌袋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⒉定期检查菌袋内部的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
五、菇床整理⒈在栽培基地选择适宜的地块,并进行除草、平整等工作。
⒉对床面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床面无病虫害,有利于平菇的健康生长。
六、菇袋栽培⒈将培养好的菌袋放置在菇床上,注意保持菇袋与菇床的接触面。
⒉定期检查菌袋内的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确保菌袋内环境适宜。
七、病虫害管理⒈定期巡视菇床,发现有害生物迹象及时进行综合治理。
⒉如发生病虫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八、采收与贮存⒈根据平菇的生长情况,确定最佳采收时间。
⒉采摘菇头完整、菌褶未展开的平菇,注意不要损坏菌蒂。
⒊采摘后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并储存于适宜的环境中。
九、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图片、表格、图表等,详见附件部分。
十、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业生产法:农业生产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⒉病虫害防治条例: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