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容易用错的词语
普通话易错词语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成语,由于其中有很多源自古汉语,字音容易被读错。
例如:“刚愎自用”的“愎”(bì)现在极为罕用,一些使用者对其字义“乖戾、执拗”不求甚解,于是误读为“复”(fù)。
下面是一部分例子。
A爱憎(zēng)分明憎,不读zâng。
安步当(dàng)车当,不读dāng。
安土重( zhîng)迁重,不读chïng。
B百年偕( xiã)老偕,不读jiē。
暴殄( tiǎn)天物殄,不读zhēn。
不可胜数(shǔ) 数,不读shù。
不屈不挠( náo) 挠,不读ráo。
不屑(xiâ )一顾屑,不读xiāo。
不省(xǐng )人事省,不读shěng。
不无裨(bì)益裨,不读pí。
C草菅(jiān)人命菅,不读guǎn。
称( chân)心如意称,不读chēng。
瞠(chēng)目结(jiã)舌瞠,不读táng。
结,不读jiē。
乘(chãng)风破浪乘,不读châng。
惩(chãng )前毖后惩,不读chěng。
痴(chī)心妄想痴,不读chí。
嗤(chī)之以鼻嗤,不读chì。
处(chǔ )心积虑处,不读chù。
垂涎(xián)三尺涎,不读yán。
D大腹便便(piánpián) 便便,不读biànbiàn。
大模(mú)大样,模,不读mï。
大肆渲(xuàn)染渲,不读xuān。
殚( dān )精竭虑殚,不读dàn。
胆颤( zhàn )心惊颤,不读c hàn。
丢三落( là)四落,不读luî。
丢卒保车(jū) 车,不读chē。
独辟(pì)蹊(xī)径辟,不读bì。
公文写作中容易混淆的12 组词语

一、“截止”与“截至”“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为止或停止,强调“止”,即在计时点上所进行的事情已经完结或基本完结,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一般用在时间词语之后;“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强调的是该计时点上的状态,是及物动词,一般用在时间词语之前,要带宾语。
如:“报名时间昨天已经截止”、“截至9月10日”。
二、“制订”与“制定”“制订”是指创制拟定,是经过研究商讨形成的,不一定是定案,强调过程,具有创造性,多用于计划、方案等;“制定”是指将拟议或创制的东西确定下来,成为定案,不可轻易更改,强调动作已完成,具有权威性,多用于政策、法规、纲领、方针、决议等。
如:“制订计划”、“制定法律”。
三、“汲取”与“吸取”两者为近意词。
“汲取”往往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强调在加工、提高基础上的吸取,多用于书面语;“吸取”的搭配对象非常广泛,既有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也有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如“汲取经验”、“吸取养料”。
四、“倍受”与“备受”“倍受”表示加倍得到,有更加、格外的意思;“备受”表示完全得到。
如:“倍受鼓舞“、“备受欢迎”。
五、“作出”与“做出”二者都有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思。
“作出”的宾语一般比较抽象,多为思想上的;“做出”的宾语一般比较具体,多为行为上的、可见的。
如:“作出贡献”、“做出一个高难动作”。
六、“督察”与“督查”“督察”是指监督察看,多用于承担法定监督工作的部门依法进行例行监督工作;“督查”是指督促检查,多用于监督、催促和检查某项具体工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
如:“土地例行督察”、“督查工程进度”。
七、“决不”与“绝不”“决不”是指决心不,强调的是意志上的控制,多用于表决心或表示心愿;“绝不”是指绝对不,是无条件的,不管人的主观意志如何,多适用于对普通对象作出限制规定。
如:“决不退缩”、“绝不允许”。
八、“必须”与“必需”“必须”是指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侧重于“一定得要”,是副词,只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必需”是指一定要有,是动词,多用在名词性词语前,可作定语、谓语和宾语,一般不作状语。
三年级语文易写错词语‘’

三年级语文易写错词语‘’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易写错的词语。
这些词语可能在拼写上或者意思上容易混淆,需要特别注意和加以区分。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语文易写错的词语:
1. 风(fēng)和风(fèng),这两个词语的拼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前者指气流,后者指风俗习惯。
2. 了解(liǎo jiě)和了解(liǎo jiě),这两个词语的拼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前者指理解、明白,后者指熟悉、知道。
3. 看见(kàn jiàn)和看见(kàn jiàn),这两个词语的拼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前者指看到、发现,后者指见到、发现。
4. 画(huà)和话(huà),这两个词语的拼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前者指绘画、绘制,后者指言语、谈话。
5. 会(huì)和会(huì),这两个词语的拼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前者指能够、懂得,后者指团体、组织。
以上是一些三年级语文容易写错的词语,学生在学习和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它们的用法和区分,以避免写错或混淆。
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这些词语,比如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进行巩固和复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公文中常用错的词语辨析

公文中常用错的词语辨析一、容易混淆的词组1、截止、截至。
“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为止或停止,“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时候。
二者不能混用。
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止”,即在计时点上,所进行的事情已经完结或基本完结;后者则不强调事情的完结,强调的是该计时点上的事态。
2、制订、制定。
“制订”是指创制拟定,“制定”是指定出。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方案、计划等的形成过程,而后者则强调法规等的定型和拍扳定案。
3、权利、权力。
“权利”是指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享受的利益,后者则单指政治强制力和支配力,不一定包括利益。
4、以至、以致。
“以至”是指事物扩展、延伸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果,“以致”是指事态发展所形成的结果。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至”用于事物程度的升级,而后者用于原因导致的后果。
5、急待、亟待。
“急待”是指紧急待办,“亟待”是指极须,急迫待办。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后者则更强调意义重要性。
另外,亟待还包含问题的严重性已达极点,否则不宜用“亟待”一词。
6、决不、绝不。
“决不”是指决心不,“绝不”是指绝对不。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就本身而言,强调的是意志上的控制,多用于表决心或表示心愿;而后者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不管人的主观意志如何,虽然也适用于自身,但多适用于对普通对象作出限制规定。
7、记取、汲取。
“记取”是指记住,“汲取”是指吸取。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强记;后者强调在加工、提高基础上的吸取。
二者适用对象和情况有所不同:对自己或内部的事或现成的经验教训,多用记取;对他人或外部的经验教训、营养等,则用汲取。
8、检察、监察。
“检察”是指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监察”是指监督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
检察与监察的区别有三:第一,方式不同。
一个是审查,一个是监督。
普通话考试易错词语

普通话考试中易错词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氛围”易被误读为“气氛”。
2. “分泌”易被误读为“分秘”。
3. “祛除”易被误读为“驱除”。
4. “倾轧”易被误读为“倾扎”。
5. “针砭”易被误读为“针贬”。
6. “内疚”易被误读为“内咎”。
7. “嫉恨”易被误读为“嫉妒”。
8. “精粹”易被误读为“精萃”。
9. “开凿”易被误读为“开凿”。
10. “粗犷”易被误读为“粗旷”。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多音字,如“调”、“落”、“参”、“角”等,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
因此,在备考普通话考试时,需要加强对这些易错词语的练习和记忆,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出这些词语。
现代汉语中容易用错的词语

现代汉语中容易用错的词语而·而且[误例]培养一代新风,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修改]"而"应改为"而且"。
[解析]在诸多关联词中,通常是"而"表转折关系,"而且"表递进关系。
误例是一个单重复句,第一分句"培养一代新风是学校的事"和第二分句"培养一代新风是整个社会的事"之间,无论是从意念上,还是从"不只"这一关联词标志上,都可以判定是递进关系,因此"而"应改为"而且"。
二·两[误例]我用四毛钱、两两粮票买了二个馒头。
[修改]"两两"应改为"二两";"二个"应改为"两个"。
[解析]"二"跟"两"的区别有六项:第一,用于读数目字,如"一、二、三、四"、"二、四、六、八"。
第二,用于序数,可以放在"第"、"初""其"后面,也可以放在"则"、"次"和亲属称呼的前面。
第三,用于小数和分数中,如:零点二、三分之二、二分之一。
第四,在多位数中,一般用于"十"、"百"前面和"十"、"百"、"千"、"万"、"亿"后面,也可以用于"千"、"万"、"亿"的前面。
第五,就跟量词的关系说,在市制计量单位(寸、尺、里、斤、升、斗、亩)前面,多半用"二";在各种计量单位的后面,在"两(表重量)"的前面,一定用"二"。
现代汉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改正技巧

现代汉语的常见语法错误及改正技巧在我们日常的写作和口语交流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不熟悉,也可能是因为粗心大意或者盲目追求表达的简洁性而忽略了语法的正确性。
本文将从常见的语法错误入手,并提供相应的改正技巧,帮助我们校正这些错误,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指的是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相一致。
这种错误可能会导致句子不通顺、不符合语法规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主谓不一致错误及其改正技巧:1. 例句:他们喜欢跳舞是因为它使她们开心。
改正:他们喜欢跳舞是因为它使他们开心。
2. 例句: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好他的材料。
改正:每个学生都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材料。
改正技巧:- 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时,谓语动词要加上“-s”或“-es”。
- 当主语是复数时,谓语动词不加“-s”或“-es”。
- 当主语是“每个”、“任何”、“所有”等表示单数概念的词语时,谓语动词也要用单数形式。
二、名词性错误名词性错误主要包括名词单复数错误、名词性从句错误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句子语义不明确,表达不准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词性错误及其改正技巧:1. 例句:他告诉我有很多信息是有用的。
改正:他告诉我有很多信息是有用的。
2. 例句:我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是因为它们能够放松我。
改正:我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是因为它们能够放松我。
改正技巧:- 当名词与数词、每个、许多、几个等词一起表示复数时,名词要用复数形式。
- 当名词性从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时,要根据从句的情况来确定主谓一致。
三、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动词时态,这可能会导致句子的语义不准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词时态错误及其改正技巧:1. 例句:我昨天去了超市买了一些水果。
改正:我昨天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
2. 例句:他对这个问题有了很多了解。
易读错词语大全

易读错词语大全1、强劲(jìng jìn)2、召开(zhào zhāo)3、症结(zhēng)4、迁徙 (xǐ xí)5、勉强 (qiǎng qiáng)6、粗犷 (guǎng kuáng)7、果实累累 (léi lěi)8、良莠不齐(yǒu yòu)9、瑕不掩瑜 (yú yù)10、筵席(yán yàn)11、禅让(shàn chán)12、自怨自艾 (yìài)13、呱呱坠地(gū guā)14、住宿 (sù xiǔ)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xiàn)16、一叶扁舟(piān)17、博闻强识 (zhì shí)18、虚以委蛇 (yí shé)19、亚洲(yà yǎ)20、殷红如血(yān yīn)21、洞穴(xué xuè)22、室内(shì shǐ)23、给予(jǐ gěi)24、角色(jué jiǎo)25、关卡 (qiǎ kǎ)26、凹陷(āo yáo)27、拗口(ào niù)28、芭蕾 (lěi léi)29、巷道(hàng xiàng)30、蚌埠(bèng bàng)31、秘鲁(bì mì)32、炽热(chì zhì)33、贲临(bì bēn)34、裨益(bì pí)35、鞭笞 (chī tái)36、鞭挞 (tà dá)37、屏息(bǐng píng)38、不啻 (chì dì)39、不卑不亢 (kàng)40、猜度 (duó dù)41、谄媚(chǎn xiàn)42、忏悔(chàn qiān)43、徜徉 (cháng yáng)44、嗔怪(chēn tián)45、瞠目结舌(chēng)46、肄业(yì sì)47、踟躇 (chíchú )48、粗糙 (cāo zào)49、猝不及防(cù cuì)50、大腹便便 (pián)51、胆怯 (qiè què)52、堤岸(dī tí)53、恫吓 (dòng hè)54、对峙 (zhì sì)55、阿谀(ēā)56、饿殍 (piǎo fú)57、菲薄(fěi fēi)58、分袂 (mèi jué)59、刚愎自用(bì fù)60、高丽 (lí lì)61、蛤蜊(gé gá)62、皈依(guī fàn)63、诡谲 (jué jú)64、颔首(hàn hé)65、荷枪实弹(hè hé)66、呼天抢地(qiāng)67、怙恶不悛 (hù quān)68、回溯 (sù shuò)69、戛然而止(jiá gá)70、校对(jiào xiào)71、酵母(jiào xiào)72、匕首(bǐ bí)73、狙击(jū zǔ)74、角逐(jué jiǎo)75、倔强 (jiàng qiáng)76、龟裂(jūn guī)77、恪守(kè gè)78、莅临(lì wèi)79、耄耋 (mào dié)80、面面相觑 (qù xū)81、谬论(miù miào)82、整饬(chì shāng)83、流水淙淙(cóng)84、剽悍(piāo biāo)85、鄱阳湖(pó bó)86、潜力(qián qiǎn)87、倾轧(yà zhá)88、请帖(tiě tiē)89、龋齿(qǔ jù)90、冗长(rǒng róng)91、妊娠(shēn chén)92、潸然泪下(shān)93、商贾(gǔ jiǎ)94、莘莘学子(shēn)95、狩猎(shòu shǒu)96、胴体(dòng tóng)97、拓本(tà tuò)98、唾手可得(tuò)99、吸吮(shǔn yǔn)100、相形见绌(chù)101、噱头(xué jù)102、星宿(xiù sù)103、心广体胖(pán)104、循规蹈矩(jǔ jù)105、兄弟阋墙(xì ní)106、燕京(yān yàn)107、赝品(yàn yīng)108、一哄而散(hòng)109、一曝十寒(pù)110、翌日(yì yǔ)111、阴霾(mái lí)112、游说(shuì shuō)113、越俎代庖(zǔ páo)114、针炙(jiǔ jiū)115、箴言(zhēn)116、结束(shù s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中容易用错的词语
而?而且
〔误例〕培养一代新风,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修改〕“而”应改为“而且”。
〔解析〕在诸多关联词中,通常“而”表示转折关系,“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例句是一个单重复句,第一分句“培养一代新风是学校的事”和第二分句“培养一代新风是整个社会的事”之间,从“不只”这一关联词上,可以判定是递进关系,因此“而”应改为“而且”。
二?两
〔误例〕我用四毛钱、两两粮票买了二个馒头。
〔修改〕“两两”应改为“二两”;“二个”应改为“两个”。
〔解析〕“二”和“两”的区别有六项:第一,用于读数目字,如一、二、三和二、四、六;第二,用于序数,可放在第、初、其之后,也可放在则、次和亲属称呼之前;第三,用于小数和分数中,如零点二、三分之二、二分之一;第四,在多位数中,一般用于十、百之前和十、百、千、万、亿之后,也可用于千、万、亿之前;第五,就与量词的关系
来说,在市制计量单位(寸、尺、里、斤、升、斗、亩)之前多用“二”,在各种计量单位之后、在“两(表重量)”之前一定用“二”;第六,一般不直接放在名词之前,偶尔只说“二人”,至于二楼、二队、二门、二房,则是表示序数。
“两”不用于读数目字,不用于序数、小数和分数中。
在多位数中,常用于千、万、亿之前。
在“半”之前,一定要用“两”,不用“二”。
就与量词的关系说,常用于一般量词(个、双、本、只、副、把、匹等)和法定计量单位(克、千克、吨、千米、平方米等)之前,有时也用于市制计量单位之前,也可以直接放在某些词之前(省去量词),这种用法比“二”多见,如两国、两校、两厂、两用、两眼、两家等,但不能说两椅子、两茶杯等。
发明?发现
〔误例〕狄拉克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明了又一种新的基本粒子。
〔修改〕“发明”应改为“发现”。
〔解析〕发明是指创造新的事物和方法,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那事物或规律则是固有的。
发泄?宣泄
〔误例〕个人情绪的发泄应当以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和情感为原则。
〔修改〕“发泄”应改为“宣泄”。
〔解析〕宣泄与发泄是同义词,其区别从差异语素看,“宣”与“发”都有排遣的意思,但“宣”大多指感情的自然流露、遣散,而“发”则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发泄略偏贬义;从施加对象看,宣泄一般仅指动作发出者本身,发泄则一般涉及其他对象;从词语的用途及语法功能看,发泄可带宾语,或指内容,或指对象,而宣泄通常不带宾语。
法制?法治
〔误例〕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法制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修改〕“法制”应改为“法治”。
〔解析〕专指相关的法律制度,用法制;表示要根据法制来治理国家,用法治。
例句的含义显然适合用法治。
烦杂?烦嚣
〔误例〕这里远离闹市,烦杂的声音一点也听不到。
〔修改〕“烦杂”应改为“烦嚣”。
〔解析〕烦杂指事物多而杂;烦嚣指声音嘈杂扰人。
根据例句的语境,该用烦嚣。
反映?反应
〔误例〕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反映很冷淡。
〔修改〕“反映”应改为“反应”。
〔解析〕反应是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而反映则是指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反应常用作名词,反映常用作动词。
根据例句的句意及与“冷淡”搭配的需要,应用反应。
(芮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