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培训内容

合集下载

医院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

医院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

医院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一、前言医院是人们求医问诊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不仅需要有医生为患者诊治疾病,还需要有专业的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医院护士是医生的得力助手,是患者的贴心人,因此,医院护士的培训和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医院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很多,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技能操作的练习,本文将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心理素质等方面介绍医院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

二、理论知识的学习1.基本医学知识医院护士在护理患者时,需要了解一定的基本医学知识,如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护士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病情,并配合医生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2.护理学知识护理学是医院护士的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护理理论、护理技术、护理伦理等内容。

在培训中,护士需要学习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的操作要领,掌握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具备正确的护理态度和行为规范。

3.医疗安全知识医院护士需要了解一些与医疗安全相关的知识,如感染控制、危险因素评估、急救处理等,保证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技能操作的练习1.常见技能操作医院护士需要掌握一些常见技能操作,如注射、静脉输液、吸氧、气管插管、胃肠减压等,这些技能操作是医院护士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2.操作规范在培训中,护士需要学习各种操作规范,如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操作后的处理等,保证操作的安全、有效和规范。

3.模拟实操医院护士培训中需要进行模拟实操,通过模拟的方式让护士熟悉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技能水平。

四、心理素质的塑造1.心理知识医院护士的心理素质对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护士需要学习一些关于心理的知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学会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情感支持机制,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2.应急处理医院护士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的能力,学会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了解相应的安全规定和处理程序,保证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一、基础知识培训(一)临床科学培训1、护理专业知识:包括临床诊断、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过程、护理技术、护理管理、护士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

2、社会科学培训:护士工作的重要社会背景,包括一般社会学、医院社区社会学等。

3、人文科学培训:护士的护理角色,包括护士的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

(二)护理技术培训1、病人护理:包括如何护理病人的基本护理技术、对病人的精神护理等。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肿瘤检查等。

3、护理记录:了解护理文书的特点,如何正确记录护理记录等。

4、护理程序:如何正确实施护理程序,护士执行护理程序时如何遵守应当遵守的原则。

二、护理管理培训1、医院管理:包括医院管理模式、机构组织和管理方法,有效的医院工作等。

2、护士管理:学习如何按照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管理护士,关注护士的职业发展等。

3、护士领导:学习医院护理领导模式,护士的领导力发展和护士领导的团队建设等。

4、护理信息管理:了解护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如何正确使用护理信息系统,使护理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三、护理法规培训(一)护理章程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护理章程的编制、护理章程的运行情况等。

(二)医院法律文件培训:包括医院管理规章的构成要素、医院规章的实施流程、医院法律事宜等。

四、专业护理技能培训(一)护理技能培训:学习护理技能,包括针灸护理、皮肤病护理、新生儿和婴儿护理等。

(二)救护技能:学习清洁外科、急救技能、器械操作等。

(三)护理知识:学习护理技术理论、特殊病人护理理论、学术发表、护理文书等。

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是指在护士正式上岗之前,对其进行的一系列培训和教育。

这种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护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护士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知识培训
护士岗前培训的第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培训。

这包括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护士工作的基础,必须掌握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技能培训
护士岗前培训的第二项内容是技能培训。

这包括护理技能、医疗技能、急救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护士必须掌握这些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三、职业素养培训
护士岗前培训的第三项内容是职业素养培训。

这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四、安全培训
护士岗前培训的第四项内容是安全培训。

这包括医疗安全、职业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护士必须掌握这些安全知识,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五、实践培训
护士岗前培训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实践培训。

这包括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操作、模拟演练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实践培训,护士可以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护士岗前培训是护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全面的培训,护士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老龄化的加速,护士已经成为现代医疗工作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许多护士在岗位上觉得能力不足,对医疗工作的规范化知识缺乏。

因此,规范化的护士培训已成为必要的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

1. 护理知识护理知识是护士培训的核心。

护士需要掌握诊断和治疗常见疾病的知识,了解医疗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和副作用,掌握常用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学习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如如何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如何处理不同类型患者的情绪等。

2. 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现代医疗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护士在培训中需要充分了解医疗安全知识,如如何对患者进行手卫生、环境卫生以及医疗器械消毒和灭菌,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应急事件等。

3. 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护士培训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如注射、换药、造口、插管、口(鼻)饲等。

此外,护士还要了解患者各种基础生命体征的测量和报告、胸部电极导联贴法和记录方法等等,以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顾。

4. 知识更新和教育医疗领域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证护士在工作中始终掌握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规范化的护士培训应当贯穿在护士的职业生涯中。

护士需定期接受相关的进修、讲座等教育,并且积极了解从医学技术、管理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综上所述,护理规范化培训是现代护理工作者需要进行的必要教育,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与技巧。

此外,规范化的培训可以确保护士们在工作中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也具备管理和实践能力,从而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护士培训计划内容大全

护士培训计划内容大全

护士培训计划内容大全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护士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和卫生教育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二、培训内容1. 护理基础知识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伦理、护理学原理、护理技术等。

2. 护理专业技能包括急救技能、输液技能、气管插管、导尿等护理操作技术。

3. 临床护理技能包括患者体位处理、压疮预防护理、手术患者护理、心肺复苏等。

4. 慢性病管理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

5. 护理技术提升包括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如无痛放射治疗、中医护理、病房感染管理等。

6. 护理质量管理包括护理记录的规范化、感染控制、病房管理等。

7. 专科护理包括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心理护理等。

8. 科研培训包括医学统计学、科研设计、论文写作等。

9. 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包括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与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等。

10. 护理领导力培养包括护理管理知识、团队管理技能、护理资源合理分配等。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通过专业教材、在线课程等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2. 实践操作通过真实环境的模拟实验和临床实习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 专题讲座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和临床经验。

4. 视频学习通过观看相关护理技术操作视频和真实案例视频来提高学习效果。

5.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6. 个人学习学员自我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来补充知识。

四、培训周期和课时安排1. 培训周期:根据实际情况,通常为3个月到1年不等。

2. 培训课时:每周5天,每天8小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包括理论课、实践操作、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

五、考核评估1. 学员的学习情况将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来评估。

2. 评分标准: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诊疗方案设计能力、病例讨论表现等。

护士岗前培训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内容

护士岗前培训内容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医院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在岗前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

那么,护士岗前培训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呢?一、职业道德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在承担重要医疗职责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

在岗前培训中,应该就护士需要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讲解,包括护士的职业操守、执业规范、违法行为等方面。

二、医疗知识护士是医疗团队中重要的成员,需要具备广泛高深的医学知识。

医学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保证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在岗前培训中,主要包括基础医疗知识、常见疾病诊治和护理等。

三、实际操作护士的工作主要是从事各种医疗和护理操作。

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重点要讲解护理技术的操作规范、操作方法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还需要针对各种疾病和危急症患者的处理、安全和急救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管理和沟通护士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需要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沟通能力。

岗前培训中应从管理沟通的角度出发,对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

如:如何有效进行护理上的合作、如何做好护理过程中的桥梁和增强沟通能力,如何处理矛盾等。

五、实习在护士岗前培训的五个方面中,实习部分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来提高护士的服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充分保证其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总之,护士岗前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接受专业的培训能够使护士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卫生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护士分层培训内容

护士分层培训内容

护士分层培训内容一、培训目的护士分层培训旨在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层级的工作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培训- 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包括人体器官结构、功能以及生理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护士能够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 疾病学:涵盖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护士的疾病识别和处理能力。

- 药学知识:包括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用药原则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护士的用药安全意识和药物管理能力。

2. 技术操作培训- 护理技术:涵盖常见的护理技术,如静脉输液、皮肤护理、伤口处理、导尿等,使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

- 医疗设备使用培训:包括常见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护士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医疗设备。

3. 专科知识培训- 内科护理: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内科疾病的护理知识,以提高护士处理内科病情的能力。

- 外科护理:包括常见的外科手术护理、创伤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使护士能够熟练处理外科病情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

- 妇产科护理:包括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护士在妇产科领域的专业素质。

- 儿科护理:包括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以提高护士对儿童护理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4. 沟通与人际关系培训- 患者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问询等沟通技巧的培养,以提高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效果。

- 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培养护士在团队中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有效配合,提供协同护理服务。

5. 专业发展与继续教育- 护理研究方法:培养护士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其科研能力。

- 学术交流与分享:组织护士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活动,促进护士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分享。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课堂教学、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培训。

护理学习培训计划7篇

护理学习培训计划7篇

护理学习培训计划7篇基本技能静脉穿刺;铺床法;呼吸皮囊的使用;心肺复苏;床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吸氧、吸痰;无菌技术、输液;各种标本采集法;进出入院病人的处理;背部护理(预防压疮护理);卧床病人更换床单;骨折病人的搬运,轴线翻身;备皮、导尿具体做法:1.护理部培训1.1岗前专业思想教育为减轻上岗前紧张情绪,熟悉环境,指导做一名合格护士,护理部协同医院人事部门及相关科室安排一周左右的岗前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院史、专业思想及医学道德教育,医院的创业宗旨,各组织部门的情况介绍,护士行为规范,岗位纪律及工作制度,基本操作要求,明确质量标准,医院内、外环境特点和市场竞争的压力等。

使她们对医院的经营活动和服务目标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激发护士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献身护理事业的决心。

1.2护理安全教育首先要教育她们学会尊重病人,学会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始终以理智的态度抑制非理性的冲动,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同情心,接待每位病人。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的医疗规范,以增强法制观念,掌握遵照法律程序处理护患矛盾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护患纠纷,学习病历书写标准,使每一位护士都知晓护理记录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

认真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学会在保证病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保护自己,从细微之处做起,力求服务于病人开口前,让病人称心,让家属放心。

1.3礼教爱心教育组织安排外出参加礼仪学习的护士长对合同护士的进行礼教爱心教育,进行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交接班规范等严格训练,并将这些行为融入各项护理工作中,纳入护理质控标准,使护士的形象工程、爱心意识得到了强化,护士的人文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1.4护理部按照全院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把合同护士纳入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培训中,每2个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大查房,要求合同护士人人参加,并根据学习内容定期抽查学习笔记,考核检查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把考核成绩记入护士技术档案,作为年终考核、末位淘汰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二、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三、一级护理病人及年龄在75周岁以上伴有听力障碍的病人必须按规定使用“手腕带”。

四、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五、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六、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执行医嘱制度一、值班护士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并确认病人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次数、用法和时间无误后再执行。

二、执行医嘱时必须按要求认真核对,长期医嘱执行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立即打“√”并签字。

临时医嘱执行后在医嘱本上立即用黑色笔签全名并注明执行时间。

三、处理后的医嘱由护士确认,打印于医嘱执行单上,然后在医嘱本上打“√”。

四、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一切处置必须写书面医嘱,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抢救病人时可先处理,后补开医嘱)。

五、处理医嘱应字迹清楚、整洁,意义明确、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六、书写检查、治疗、饮食、护理常规等医嘱一律用中文,药名、用法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外文。

七、病人进行手术或转科时,术前医嘱或原来医嘱一律停止,在医嘱单上以红笔划一横线,以示截止,重新开写术后医嘱和转科后医嘱。

八、医师开写特殊医嘱后,应向值班护士口头交待清楚。

九、护士执行医嘱时须经第二人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嘱班班核对并签全名。

给药安全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

用药后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

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

八、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预防一、全面评估患者入院后均由管床护士对其行入院评估的同时进行坠床或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坠床或跌倒患者。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一)行为受损如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幻觉、烦躁;(二)大小便需要帮助;(三)患者有无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如失明、头晕、耳聋等)(四)肢体移动或平衡障碍(五)是否使用特殊药物如利尿药、导泻药、降压药、镇痛药、镇静药、麻醉药、降糖药等。

(六)患者是否年龄过大、生活不能自理(七)患者在6个月内是否有精神异常,是否有跌倒史等。

二、坠床或高危跌倒标识醒目对易发生跌倒的区域放置“小心滑倒”、“小心坠床”标识牌,警示各级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便于病区医生、护士、清洁工、家属及同病室的患者在该患者活动时能给予协助或警告,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以防止坠床或跌倒发生。

三、对高危坠床或跌倒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内容包括:(一)措施: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需要:固定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二)环境预防:提供足够灯光、将物品置于患者易取处、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加床护栏。

(三)健康教育:着合适的鞋及衣裤、患者活动时有人陪伴、指导床上使用便器方法、指导患者渐进下床。

对高危坠床及跌倒患者,护士完成相应的预防措施,给与住院病人安全告知书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

四、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防坠床或跌倒保护性措施的内容包括:(一)当您活动时要有人陪伴;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咐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当您感到头晕、不适等,请卧床休息。

(五)当需要任何协助而无家属在旁,请立即呼叫护士。

(六)发现地面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在有水渍处行走,以防不慎跌倒。

(七)请将物品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走道宽敞。

(八)床边护栏支起时请勿翻越;必要时医护人员要实施适当的身体约束。

(九)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长短不合适的衣裤。

(十)当您在行走中出现头晕,应及时扶物站立或蹲下,以防跌倒。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一、对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二、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表。

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三、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

申报范围: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

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

四、对已上报难免压疮的患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根据压疮风险等级定期给予监控和评估,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

五、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并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情况报告记录表》,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六、护理部接到上报后,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

必要时组织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

七、发生患者压疮的科室,如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八、各病区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管道脱落风险评估与报告一、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道滑脱危险因素。

二、将各种导管按照风险等级分类,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分,确定为重点护理、监控对象的,由责任护士填写管道风险评估表,报告护士长,在患者床头挂“防导管滑脱”标识牌,实施护理措施。

三、如发现管道滑脱,或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五、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六、护士要熟练掌握管路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七、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上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患者管道脱落报告分析单》,24小内上报护理部。

八、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九、发生管路滑脱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十、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消毒隔离制度:一、进入人体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进行消毒。

二、重复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相关要求处置。

三、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四、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

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或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

五、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

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规定。

七、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八、医务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九、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及其他医院外的公共场所。

锐器伤后的局部处理: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消防安全知识如何正确报火警?1. 详细地址(清楚的讲清火灾的地址、路名、门牌号等)2. 火势情况(发现火情的时间,方面消防人员派遣足够警力)3. 人员情况(被困多少人,有无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4. 窗户朝向(方便消防人员在我们被困的窗户救援)火场逃生8个原则:1.平时要想好几条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线2.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下以及衣柜里钻3.火灾不大要当机立断使用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犹豫不决,以免火势越烧越大4.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离火场,如已逃离千万不能返回5.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者撕开床单系在门窗栏杆上顺势滑下6.充分利用房间内的阳台,大窗和水管等逃生自救7.如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应退回室内,堵住门缝并用水泼湿门背8.家庭成员和单位职工应经常熟练防烟面具的使用方法,以备不时之需公共场所的防火措施:1. 进入公共场所,自觉配合安全检查2. 不要在公共场所内吸烟和使用明火3. 学会识别安全标志,熟悉安全通道干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使用方法:拔→提→瞄→压1.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位置后,先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