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晒――黑龙江海伦市的特色农业之路
富硒——黑龙江海伦市的特色农业之路

富硒——黑龙江海伦市的特色农业之路
吕丹丹
【期刊名称】《新农村(黑龙江)》
【年(卷),期】2016(000)005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吕丹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走活"富硒"这盘棋r——黑龙江省普阳农场发展绿色富硒农业纪实 [J], 孙东
2.海伦市绿色食品富硒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J], 汪勇
3.海伦市富硒有机粘玉米智能栽培技术 [J], 李德龙
4.《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示范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寒地富硒土地环境调查评价》项目成果通过专家终审两条富硒土壤带成发展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J], 孙佳岩
5.特色农业凸显地质成果富硒产业带动6000多人就业青海“硒”望从平安起航[J], 王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伦市寒地富硒谷子发展优势及优质高效丰产种植技术

海伦市寒地富硒谷子发展优势及优质高效丰产种植技术1. 土壤环境优良:海伦市的土壤属于典型的黑土,具有肥沃、保水、透气的特点,非常适合寒地富硒谷子的种植。
海伦市土壤中富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可以为谷子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
2. 气候适宜:海伦市气候寒冷,年均气温较低,但是富碳氢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油脂和蛋白质厚实保持,不易发芽损耗营养物质,谷子的种植对于低温的适应性较强。
寒冷的气候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谷子的健康生长。
3. 丰富的市场需求: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富硒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海伦市的优质寒地富硒谷子种植中,可以通过增加硒元素的含量,使产品更受欢迎。
4. 政府支持政策:海伦市政府对于农业发展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生产寒地富硒谷子。
政府补贴、科技支持、技术培训等措施,为寒地富硒谷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优质高效丰产种植技术1. 品种的选择:在海伦市的寒地环境下,选择适应性强、丰产稳定的富硒谷子品种是种植的关键。
目前,国内有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品种,如“哈硒1号”、“硒宝”等,适合在寒冷气候下种植。
2. 土壤改良:寒地富硒谷子对土壤要求较高,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复合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供营养物质。
可以根据土壤硒元素含量进行施肥,保证硒元素的供给。
3. 合理的灌溉管理:寒地富硒谷子对水分需求较大,但又对缺水较敏感。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谷子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整灌溉的频率和水量,并控制好灌溉的时机,避免因过度灌溉或干旱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4. 病虫害防治:寒地富硒谷子在海伦市的寒冷气候下,病虫害的发生相对较少,但仍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保证谷子的健康生长。
可以选择无公害防治手段,合理使用农药,注意病虫害防治的时机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5. 适时的收割和储存:寒地富硒谷子的收割时间比较关键,一般要在谷物完全成熟时进行,避免因阳光不足和温度下降而导致谷子营养物质的损失。
海伦市寒地富硒谷子发展优势及优质高效丰产种植技术

海伦市寒地富硒谷子发展优势及优质高效丰产种植技术海伦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肥沃。
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海伦市富硒谷子的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富硒谷子是海伦市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伦市的资源优势,促进富硒谷子的发展,需要采用优质高效丰产的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一、海伦市寒地富硒谷子发展优势1. 自然条件优越:海伦市地处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光照充足,冬季漫长,夏季短暑,而且昼夜温差大,这些都是富硒谷子生长所需的理想气候条件。
海伦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对于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2. 地理位置优越:海伦市地处东北地区,周边交通便利,拥有较为发达的物流运输系统,便于富硒谷子的销售和运输。
海伦市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富硒谷子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 品质优良,市场需求旺盛:富硒谷子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农产品,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保健和抗癌等功效。
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较高,非常受消费者喜爱。
海伦市在寒地富硒谷子的种植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的前提下,开发和推广优质高效丰产的种植技术将会使富硒谷子的利润空间更大,产量更稳定,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优质高效丰产的种植技术1. 土壤改良:寒地土壤通常比较冷,通风性差,所以需要进行适度的改良。
在富硒谷子的种植中,可以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来改善土壤的通风性和孔隙度,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2. 合理施肥:富硒谷子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大,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
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需要,采用化肥和有机肥的混合施用,达到平衡施肥的效果,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
3. 种植技术:在寒地种植富硒谷子时,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品种,并严格控制播种期,避免遭受霜冻。
爱洒'黑土硒都'

定点扶贫 ׀ ORGANIZATIONAL SUPPORTERS 爱洒“黑土硒都”黑龙江国土资源厅定点帮扶海伦市纪实“以往庄稼收成后,都是各自找买家,也卖不上价。
现在好了,统一进种、统一销售,扶贫队又在创建我们自己的富硒品牌,今年的收入有盼头。
”黑龙江省海伦市长发乡长华村几位农民满脸笑容,争先述说着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扶贫队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自2014年省国土资源厅帮扶海伦至今,共支持海伦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0万亩,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14.2万亩。
大到投项目,小到送杯水,从实物扶贫,到精神扶贫,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用真心、用真情,浇灌着长华村这块贫瘠的土地。
精准规划2014年7月,全省定点驻村扶贫工作全面启动,省里成立了28个扶贫组,省国土资源厅被确定为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第11组的牵头单位,与省物价局、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单位一同定点帮扶海伦市,省国土资源厅直接定点帮扶长发乡长华村。
长华村全村村域面积18500亩,耕地面积14935亩,共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566户、村民2680人,其中贫困户334户、贫困人口1359人,占总人口的51%。
接受任务之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明确了“务实扶贫、捆绑扶贫、规范扶贫、合力扶贫、全面扶贫”的驻村扶贫总体工作思路。
之后,省国土资源厅与长华村进行对接,并提出“摸民情、查问题、找原因、定规划”12字调研思路,明确各阶段任务和完成时间,细化落实保障措施。
要拿出切实可行,精准的规划,就要全面掌握长华村真实情况,深挖致贫根源。
省国土资源厅扶贫工作队多次深入村屯走村串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到田间地头了解渠道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设计等情况,精准号脉,基本掌握了致贫的原因。
首先,“两委”班子建设存在不足。
其次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田间水利设施不完善,田间道路质量差,全村缺少桥涵,农田防护林分散。
最后社会事业欠账多,社会综合服务能力低。
富晒――黑龙江海伦市的特色农业之路

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总面积465万亩,2014年产粮33亿斤,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产粮大县之列,先后被国家认定为“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高淀粉玉米之乡”、“中国甜菇娘之乡”和“中国甜菜之乡”。
象这样的农业大县,如何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上闯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全力打响“富硒”牌“在农业上,大力发展专品种,这在全国不新鲜。
黑龙江省属寒地黑土带,借助天然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也已成普遍趋势。
”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分析说,“象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县,要拓展农产品市场,光靠大上专品种,大上绿色有机食品还不行。
市场经济讲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海伦农业要加快发展、大发展,必须另辟蹊径。
去年以来,我们找到了一条道,那就是充分发挥我们这里土地富硒的独特优势。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多种维生素吸收和蛋白质合成、增强生殖功能,以及抗癌的作用,人体不可缺硒。
通过国家项目检测,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已公布权威资料,海伦市经检测的南部乡镇土壤富硒(北部乡镇正在检测),土壤硒含量在0.3~0.8毫克,公斤之间,属黑龙江仅有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富硒核心区,大豆、大米富硒率分别达到75%和60%以上。
省地质矿产局正在该市进行全市范围再次详细检测。
“就目前的全市范围检测得初步结果看,我们全境465万亩耕地全部都是富硒土地。
”海伦市富硒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张铁峰说,“这意味着海伦市种出的所有农产品,全部都是富硒的,这样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将会迅速抢占全国高端农产品市场。
”海伦,富硒宝地,农产品一种出来就天然富硒,且正值人体所适宜的含量之间,这是其他往农产品里添加硒元素的产品所不可比拟的。
如何解决长期以来有宝贝却“养在深宫人未识”的问题?海伦市专门成立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王学斌亲自任组长,当做“一号工程”来抓,有关部门和乡镇40多人努力了一年,首批拿到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海伦大豆”、“海伦大米”两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书。
海伦市绿色食品富硒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海伦市绿色食品富硒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汪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2期汪勇(海伦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绥化 152300)摘要:通过发挥独特的寒地黑土、富含硒、独特的水资源环境好的优势,采用深松整地、品种选择、测土配方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发展绿色食品富硒优质大豆生产。
关键词:绿色食品;优质大豆;天然富硒;高产栽培海伦市耕地是东北黑土地中最肥沃的黑土,土壤天然富硒、富锌等微量元素。
黑土层深厚,水分养分条件好,有机质含量达3%-5%。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土壤富硒、富锌土壤带。
区域内没有污染工业,属于农牧生产区域,自然肥力较高,非常适宜大豆生长。
特别是扎音河、通肯河、克音河、海伦河、三道乌龙沟5条主要河流两岸的土质、水质良好,光温条件,境内河水清澈,甘甜可口,有利于海伦大豆品种安全成熟,籽粒饱满。
特别是东方红水库位于扎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2008年省政府黑函【2008】118号文件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水源锶贮藏超过国家级标准一倍多,因土壤和水源的天然优势,海伦大豆天然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因含锶,能对预防人脑血管病和防老化具有一定的功效。
更因富硒,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海伦多户人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
经检验海伦大豆中硒含量可达(0.016~0.0769)mg/kg,平均锶含量可达(3.7~4.58)mg/kg。
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1 指导思想以生产绿色食品优质富硒大豆产品为目标,严格按绿色食品大豆生产的产地条件选择地块,生产环节中按种子及其处理、轮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生产。
即在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区域,通过采用轮作、耕作、栽培等综合种植技术,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控制大豆病虫害发生,降低化学农药和肥料施用量,建立优质绿色富硒大豆生产保障技术体系,推进富硒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寒地黑土绿色富硒”品牌,全面提高我市富硒大豆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农业进程,实现财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海伦市富硒有机粘玉米智能栽培技术

海伦市富硒有机粘玉米智能栽培技术作者:李德龙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李德龙(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海伦 152300)摘要: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上,地理位置为北纬46°58'~47°52',东经126°14'~127°45'之间,海拔高度最高471m,最低147m,一般为200m上下。
海伦市地处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10~125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 600~2 800h,太阳总辐射量为111.32kcal/cm2,有效积温为2 300~2 600℃,年降水量500~600mm,雨热同期,有利于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生长,88%降雨集中在5~9月,对农作物生长更加有利。
关键词:有机粘玉米;智能;栽培技术;海伦2011年,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测定,海伦土壤硒含量最大值为0.400mg/kg。
市域内土壤中硒含量都在0.175~0.400mg/kg,按照该局测定的数据显示,0.175~0.325mg/kg区间范围内为足硒土壤;0.325~0.400mg/kg区间范围内为富硒土壤,而海伦含量在0.325~0.400mg/kg以上的富硒土壤面积就达到了14.93万hm2以上(全国72%以上的国土都属于贫硒或缺硒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8.2%以上。
海伦市现有耕地面积31万hm2,全景土壤普遍含硒,富硒地层较厚,硒、钙、钾等元素富足,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土壤综合优良品质全国领先。
其中:富硒(0.325~0.4mg/kg以上)耕地面积为14.93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48.2%,足硒(0.175~0.325mg/kg)耕地面积为16.07万hm2,占全是耕地面积51.8%。
1 技术简介地块经过有机食品生产的三年转换期,与其它常规生产田设置缓冲带。
有机鲜食粘玉米采用65cm常规垄、110cm大垄有机食品标准栽培技术,有机鲜食玉米平均产达到500kg/667m2,采收鲜食玉米3 300穗/667m2,其中一等穗80%,二等穗27%,三等穗3%。
海伦市寒地富硒谷子发展优势及优质高效丰产种植技术

海伦市寒地富硒谷子发展优势及优质高效丰产种植技术作者:张经伟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充分发挥海伦市寒地黑土、天然富硒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优选品种、轮作深松整地、合理施肥、精量播种、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保证谷子丰产丰收。
关键词:富硒谷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海伦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阳光充足;海伦年无霜期115-125天,全年日照2600-2800小时,平均海拔200米左右,年降雨量550-600毫米,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谷子的生长。
近年来我市要按照中央、省委、绥化市委要求,解放思想,创造性的推进工作,强化市场思维,围绕市场需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从市场入手往前抓,用市场来主导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用“销得好”促进“种得更好”,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富硒谷子生产,让富硒这块金字招牌产生效益。
一、谷子生产优势1.寒地黑土优势:海伦地处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区,黑土层厚度平均在5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平均达5%以上,富含铁、锂、锶、镁、锌、锰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
2.天然富硒优势。
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公布资料证实,海伦市465万亩耕地普遍天然含硒,其中:富硒(0.325mg/kg-0.4mg/kg以上)耕地面积为22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8.2%,足硒(0.175mg/kg-0.325mg/kg)耕地面积为241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1.8%,是黑龙江两大平原富硒带之一松嫩平原富硒带上的核心区,生产出的小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我市发展谷子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利用海倫优良的发展投资环境,通过推广谷子优质品种、开展谷子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不断提高谷子的产量效益,将我市谷子的独特优势充分释放出来,延长谷子的产业链条。
二、主要种植技术1.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示范推广针对北方高寒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好,抗倒伏、抗病虫,且丰产性好的谷子新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总面积465万亩,2014年产粮33亿斤,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产粮大县之列,先后被国家认定为“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高淀粉玉米之乡”、“中国甜菇娘之乡”和“中国甜菜之乡”。
象这样的农业大县,如何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上闯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新路?
全力打响“富硒”牌
“在农业上,大力发展专品种,这在全国不新鲜。
黑龙江省属寒地黑土带,借助天然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也已成普遍趋势。
”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分析说,“象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县,要拓展农产品市场,光靠大上专品种,大上绿色有机食品还不行。
市场经济讲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海伦农业要加快发展、大发展,必须另辟蹊径。
去年以来,我们找到了一条道,那就是充分发挥我们这里土地富硒的独特优势。
”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多种维生素吸收和蛋白质合成、增强生殖功能,以及抗癌的作用,人体不可缺硒。
通过国家项目检测,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已公布权威资料,海伦市经检测的南部乡镇土壤富硒(北部乡镇正在检测),土壤硒含量在0.3~0.8毫克,公斤之间,属黑龙江仅有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富硒核心区,大豆、大米富硒率分别达到75%和60%以上。
省地质矿产局正在该市进行全市范围再次详细检测。
“就目前的全市范围检测得初步结果看,我们全境465万亩耕地全部都是富硒土地。
”海伦市富硒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张铁峰说,“这意味着海伦市种出的所有农产品,全部都是富硒的,这样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将会迅速抢占全国高端农产品市场。
”
海伦,富硒宝地,农产品一种出来就天然富硒,且正值人体所适宜的含量之间,这是其他往农产品里添加硒元素的产品所不可比拟的。
如何解决长期以来有宝贝却“养在深宫人未识”的问题?海伦市专门成立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王学斌亲自任组长,当做“一号工程”来抓,有关部门和乡镇40多人努力了一年,首批拿到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海伦大豆”、“海伦大米”两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书。
在此基础上,海伦市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公共品牌注册和产品宣传工作,大打寒地黑土有机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全面提高海伦富硒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全力开展了绿色富硒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并聘请北京专业团队策划宣传海伦绿色富硒农产品,全力提升产品知名度,打造“寒地黑土、北方硒都”。
厚植富硒产业优势
为了集中力量厚植富硒产业的发展优势,拓展海伦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他们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2015-2020年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个方面科学指导全市富硒产业开发。
2015年是大规模推进富硒产业开发的头一年,全市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一下子就落实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大豆20万亩、水稻20万亩、玉米9万亩、马铃薯等特色经济作物1万亩。
他们还多次跑中国科学院,争取中科院在海伦设立了生态试验站和地球物理试验站,全面进行黑土地保护和生产试验,制定了水稻、大豆、玉米aa级绿色富硒食品规范,全面推广大垄玉米、大豆、高粱、毛葱等作物密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智能催芽、大棚钵体育苗、促早熟、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深松整地等先进技术,取得了把富硒宝地种好的经验。
在延伸富硒产业链上,张铁峰介绍说,他们先后培育了19家加工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从事富硒产业开发。
涌现出一批以“原野食品”为主的富硒玉米加工,以“赢秋米业”、“硒谷米业”为主的大米加工,以“龙海食品”为主的大豆加工,以“中际农副食品”、“野泰食品”为主的蔬菜、野菜加工龙头企业群体,延长了富硒产业开发链条。
目前,正在与中实集团、成都哈尔滨商会等企业、协会开展洽谈,力争大型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尽快入驻,加速富硒产业开发进程。
在加大富硒农产品销售力度上,海伦市与全国农产品交易会、省绿色食品交易周、哈尔滨贸易洽谈会、齐齐哈尔绿博会、绥化优质蔬菜产销对接会等销售平台,进行了全面对接合作,通过建立海伦销售展示平台来大量销售本市绿色富硒农产品。
同时,他们还与中国有机商城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了海伦馆,本市的龙海食品、笨谷食品、野泰食品、硒谷米业、原野食品等多家企业加盟了中国有机商城,涉及大豆、玉米、水稻、蔬菜等多个产品种类。
目前,他们正在与阿里巴巴、1号店等网络销售商沟通协商,争取尽快开展电商合作业务,开展线上、线下销售业务,预计2015年线上销售额可达1亿元以上。
致力把富硒产业做强做大
“守在富硒宝地,让宝地耀眼闪光是我们的责任。
”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强调说,“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市的特色农业之路,今后就是要努力把我市富硒产业做强做大。
”
所谓做强,核心在“质”,就是要在保证农产品绿色有机的同时富硒。
为此,今年海伦市进行了水稻、玉米、大豆和棚室蔬菜等项智慧农业建设,通过“互联网+”全面提高农业种植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质的飞跃,形成“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
可追溯”的生产全程可追溯体系。
下一步,就是要努力扩大“互联网+”覆盖面,做到凡是打海伦牌子的各种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全覆盖。
消费者只要扫扫条码,产品“出身”,各种质量标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买谁放心。
所谓做大,关键在“量”,就是要尽快上富硒农产品规模。
在今年全市种植50万亩基地上,实施“双百”工程。
即:打造绿色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核心区100万亩;打造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园区100万平米,招大商、引名企,集群集聚发展富硒产业。
面向未来,海伦市规划:坚持绿色引领,生态立市,把富硒产业作为富民强市得特色产业来抓,继续坚持“基地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市场品牌化、销售专业化”的思路和原则,形成以现代农业技术开发为依托、以高品质产品为支撑、以资源保护利用为基础的现代化富硒产业集群,打造立足本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原生态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