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至伦河详细勘察报告
[山东]上游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勘察报告
![[山东]上游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勘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b389c214791711cd791770.png)
1 概述1.1 工程概况xxxx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拟xxx河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委托单位提供1:2000总平面图(电子版)一份。
由于场地原因,本次工程共完成了勘探点50个,根据已完成的勘探点编写本报告提供。
xxxx河综合治理工程主要位于xxxxx处内,xxx河为东西向河流,西起上庄村,东至镰湾河,沿途经过新建高中南侧,穿过南下庄村,西南辛安村南,东小庄村南,台头村南,蜊汊泊村北,港头藏村南,港头李村、港头刘村和港头陈村北,最后经镰湾河入海.全长12公里,河床平均宽50米,径流面积17.4平方公里,干流坡降为14%。
百年一遇防洪流量为580立方米/秒。
上游源短流急,侧向切割严重,系季节性主要防洪河道。
本次勘察报告提供0+000(上庄村)~2+700(海尔大道西侧)段勘察资料,全长约2.7公里。
设计桥结合坝2座,分别位于1+519处、2+508处;单纯桥梁2座,分别位于0+435处、1+112处。
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勘察依据1.2.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质、地貌和岸坡微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2)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层结构特征、各岩土层的性质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地基和岸坡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与评价;(3)查明沿线各地段的松软地层,可能产生流沙、潜蚀和地震液化地层的分布范围、埋深及厚度,并应着重查明水陆交界部位常见的基岩风化层的分布范围、埋深、厚度及其工程地质特性;(4)查明沿线各地段存在的回填土、杂填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及其性质,吹(回)填方法与年代;(5)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发展趋势及其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整治措施的建议和防治工程设计所需参数;(6)查明沿线各地段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地层的渗透性(透水层的颗粒组成、渗透系数等),地表水位及其变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7)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堤岸材料的腐蚀性;(8)根据堤岸的类别和基础型式,提供各项基底稳定性验算所需参数,并提出合理的基础方案、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方案的建议;(9)提供本地区标准冻土深度。
桑干河特大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五篇模版]
![桑干河特大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2c35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5.png)
桑干河特大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五篇模版]第一篇:桑干河特大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桑干河特大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 1 概述1.1工程概况1.2勘察目的和任务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4勘察工作技术方法和工作量1.4.1勘察点平面布置1.4.2 钻探1.4.3 重型动力触探1.4.4标准贯入试验1.4.5 室内试验场地的位置,水文及气候条件2.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2.2气象特征2.3水文特征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3.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对场地的影响3.2地层结构3.3地下水状态3.31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3.3.2水质分析及评价桥址地基评价4.1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4.1.1室内试验成果4.1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4.13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4.2 岩土层承载力和地基计算参数分析4.3场地稳定性评价分析4.4场地地基均匀性评价场地地震效应6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6.1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6.2 桩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6.3 基础形式及持力层的选择评价结论和建议图表勘探点平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室内试验图表原位试验图表第二篇:详细工程地质勘察要求一、路基详勘1、高路堤、陡坡路堤、支挡工程每个横断面上至少设1个钻孔,或每个工段应设2个钻孔,辅以触探、挖探、简便钻探等在内,每个控制横断面上应不少于3个勘探点,勘探深度对于2~4m的覆盖层,应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应不小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或设计基底以下3m。
2、河岸防护工程勘探深度达到河床下层基岩或基底坚实地层,并应超过河床冲刷线以下3m,简易方法不能达到勘探目的的,应采取钻孔采样试验,资料要求:(1)河岸防护工程地质说明书,含论证工程布局的合理性,承重地基的稳定性,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其使用条件,提供防护工程措施优选建议、地基处理方法建议。
(2)河岸防护和导流工程轴线地质纵断面图,控制横断面图,附勘探工作基础资料图表。
(3)提供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汇总表,附测试工作基础资料图表。
某某港浮桥作业区汽车滚装码头工程(陆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某港浮桥作业区汽车滚装码头工程(陆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222222浮桥作业区汽车滚装码头工程(陆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可研阶段)*****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Ⅰ文字部分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等级 (1)1.3.勘察工作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1.4.勘察目的 (1)1.5.勘察方法及工作量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2.1.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 (4)2.2.场地地层构成与特征 (4)2.3.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2.4.地下水 (5)2.5.场地地震效应 (5)2.6.不良地质作用 (6)3.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6)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6)3.2.天然地基 (6)3.3.地基处理 (6)3.4.桩基 (6)4.结论与建议 (8)Ⅱ附图表序号图表名称张数1 地层特性表 12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23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4 工程地质剖面图225 钻孔柱状图406 静力触探分层参数表 57 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478 土层压缩曲线图表 19 土工试验成果表2310 固结试验成果图表2211 水质分析报告 312 图例 11.前言1.1.工程概况2222222区浮桥作业区汽车滚装码头工程位于88888,地处长江口南支河段南岸,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交汇点。
太仓港区西毗邻苏、锡、常,南与上海市接壤,公路及内河运输网发达。
陆路距上海市中心50km,距苏州市75km;水路距上海吴淞口约为40km。
本工程分为水域及陆域勘察,水域部分位于正和集装箱三期码头上游至浪港水闸区域,岸线总长初步约708m,拟建码头1座,引桥2座;陆域部分主要为堆场、加油站、分拨中心、汽车服务中心、办公楼及预留场地等,总面积约73.99万m2。
本报告为陆域勘察报告。
本工程由上*******码头有限公司、*******投资,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我公司受投资方委托,对本工程码头区域进行工可研阶段勘察。
[海南]城市主干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592
![[海南]城市主干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592](https://img.taocdn.com/s3/m/fa403d55e53a580217fcfe37.png)
一、前言受xx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其拟建的xx路进行详细工程地质勘察,野外钻探工作从2011年7月1日至7月13日,室内试验工作时间从2011年7月18日至7月28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从2011年7月28日至8月20日,正式报告于2011年8月25日提交。
㈠、工程概况拟建道路位于洋浦开发区内,属城市次干道路,路面宽16m,道路总长度约为3112.8m,其中K0+25~K0+54设计连接小桥一座,路面设计标高10.00~17.22m,道路呈南北走向,连接嘉洋路和腾洋路,起点连接坐标(南端,里程K0+000)为X= 184575.878,Y= 77583.367;终点坐标(北端,里程K3+112.8)为X= 187320.095,Y= 79020.834。
㈡、勘察目的与任务1、勘察目的勘察目的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及勘察,为拟建道路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勘察任务⑴、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⑵、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类型、性质、级别别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孤石段的土石比;⑶、查明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土基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⑷、实测沿线地下水位,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及混凝土(是否有腐蚀性)的影响;⑸、调查了解地下埋设物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⑹、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⑺、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㈢、勘察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主要遵循下列技术标准: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海伦市共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本设计实施期 为1a 因此措 施全部 生效 时间 即为 最 , 迟生效的单项措施 的生效年 限。 ②累计增产量为 :
P = ・△ P
面积 ,m ; h △P为单位面积增产量 ,g m 或m /h k/h m 。
年净增产值为 :
J :P t ・△ J
3 效 益 分析
3 1 经济效 益 .
本设计计 算 的经济 效益 为坡 耕地 治理 增 产粮 食 , 造
林增产木材 、 条 、 枝 燃料 , 草 增产 饲草 等增 收 的直 接经 种
济效 益。
沟造林2 .2h 不含 田埂造 林 ) 生态修 复4 .3h 6 6 m ( , 0 9 m , 修建 流域 宣传 碑 1座 。治理 侵蚀沟 8条 , 修筑 跌水 9处 , 沟 头 埂 0 6k 谷 坊 9 座 ,截 水 沟 0 9 m,削 坡 . m, 2 .8k 02 .8×1 作业路 6 3 m, 0m , .6k 修建 有基 础 涵 2处 , 志 标
2 流 域 土地 资 源评 价
依据 G / 5 7 B T1 7 2—19 《 土保 持综合 治 理 规划通 95 水
侵 蚀 104 7h 9 . m ,中 度 侵 蚀 2 1 3 m , 度 侵 蚀 8 .9h 强
7 .2h 极强 侵 蚀2 2 m , 别 占水 土 流 失 面 积 的 8 3 m , . 2h 分
3 65. 8 h 8 m 。
1 流 域 概 况
共合 小流域位 于 黑龙 江省 海伦 市 共 和镇 , 呼 兰河 属
流域 。地 理坐 标 为 E 2 。 10 ” 16 3 2 , 4 。5 16 3 7 一E 2 。 82 N 7 1 3 ” N 7 2 6 。流域 内地 貌 属丘 陵 状 台地 , 域 总面 5 ~ 4 。02 流 积为2 .5k 共有 人 口85 5 , 口密度 3 1 k 年 5 1 m , 4 人 人 0/m 。 均气 温 15C, .  ̄ 年平均 ≥1 ℃ , 0 活动积温260 5 ℃左右 , 无霜 期 为 18d 最 大 冻 土 深 为 21,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为 2 , 1 多 2 5 0mT 主要 土壤 为 黑土 、 甸 土 、 5 l。 l 草 沼泽 土。农 村 各业生 产总值10 7 5 万元 , 中农业产 值 9 5 7 元 , 6 .7 其 7 .6万 占总产
五荒地上建起“绿色粮仓”

一
1— 3
i薹 圊田 、 园
劳务输 出 变 了大彭村
区 上世 纪 9 0年 代 初 . 电信 部 门 进行 当 技 术 改 造 时 . 村 率 先 申请 安 装 程 控 电 该
话 那 时 候 安 装 电 话 . 料 都 要 自 己拿 材 钱 买 . 工 也 要 自己 出 . 均 每 部 电 话 杂 平
的荒地.经过甄士玖几年 的 精 心 开 垦 和 耕 作 . 当年 的 涝 洼 塘 、 荒 甸 子 如 今 成 了千 亩 粮 田 今 年 . 种 植 的 1 0公 他 2 顷 水 田 总 产 水 稻 1 4 万 千 0
关 配 套 的整 地 机 具 . 所 承 包 的地 块 进 对 行 了规 划 整 理 . 把低 洼 易 涝 地 块 全 部 改 为水 田, 成方条 田. 积 达到 9. 改 面 33公 顷 经 过 不 断 努 力 . 把 小 池 子 变 成 大 他 池 子 . 苗 变成 大 苗 . 棚 变 成 大棚 。为 小 小
克 。 实现 纯 收 入 7 多万 元 。 0 在 甄士玖 的示范 引带 下 . 带
动 西伦 村 2 8个 水 稻 种 植 户 7 走 上 了致 富路
为 了这 片 低 洼 易 涝 、 十 种 九 不 收 的五 荒 地 .在 租 赁 耕 地 面 积 逐 年 增 多 的 情 况 下 . 甄 士 玖 最 为 难 的是 “ 使 双 动 力 严 重 匮乏 和 机 械 紧 张 的
匝
五
芒
一● , U
伦 村 五 组 农 民 甄 士 玖
。 i
~
}
t
:
¥ §
F
i
~ 强
8
。
{
。
任丘地质勘察报告

任丘地质勘察报告1. 简介本文档为任丘地质勘察的报告,旨在对任丘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以支持工程规划和决策。
2. 背景信息2.1 地理位置任丘位于河北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8°37’,东经116°5’。
东临黄骅市,西连河间市,南界沧县,北接肃宁县。
总面积约为512平方千米。
2.2 自然环境任丘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渤海湾滨海平原的一部分。
境内河网密布,主要河流有滹沱河、海河、颍河等。
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四季分明,温度适宜。
2.3 地质背景任丘地处长城褶皱带的东缘,在地质上属于华北克拉通,自古以来地质变动较少。
土地主要由第四系沉积物组成,沉积层厚度较大,主要有黄土、河流冲积层和湖泊沉积层。
3. 勘察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本次勘察采用了以下方法:1.现场实地勘察:勘察人员对任丘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包括采样、测量和观测等。
2.地质资料调查:收集和整理了任丘地区现有的地质调查资料,包括地质图、钻孔数据等。
3.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土样和岩样进行了物理与化学分析,以获取详细的地质性质信息。
4. 主要研究内容4.1 地质构造通过对勘察数据和分析结果的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任丘地区地质构造主要为平缓的隆起地势,无明显断裂和褶皱。
2.随着地下深度增加,地质构造逐渐向复杂化发展,遇到了一些断裂带和褶皱带。
4.2 土壤类型根据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得知,任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有以下几种:1.黄土:主要分布在地表层,厚度约为5-10米,土质较为坚硬。
2.河流冲积层:主要分布在河岸地带,土质疏松,含水量较高。
3.湖泊沉积物:主要分布在湖泊附近,土层较厚且含有较高的有机质。
4.3 地下水资源勘察结果显示,任丘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黄土下面的河流冲积层和湖泊沉积层中。
根据实地观测和水样分析,地下水埋深一般在5-15米之间,并且水质较好,适合饮用和灌溉等用途。
松滋河勘察报告

松滋河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松滋河进行综合勘察,为相关部门提供河流的地理、水文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勘察分析,可以为松滋河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位置和地理特征2.1 位置松滋河位于中国湖北省松滋市境内,流经该市南部地区。
它的源头是来自附近的山脉,河流总长度约为100公里。
2.2 地理特征松滋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河道平均宽度约为30米,平均深度约为2米。
河流水势较缓,无明显的瀑布或急流。
河岸两侧主要是农田和村庄,河流中间有一定的污染物排放。
3. 水文特征3.1 河流流量通过对松滋河的流量监测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平均流量: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松滋河的平均年流量约为XX立方米/秒;•季节变化:松滋河的流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旱季流量较低,雨季流量较高;•洪水风险:松滋河沿岸部分地区存在洪水风险,特别是雨季期间,需加强防洪措施。
3.2 水质分析对松滋河的水质进行采样和分析结果如下:•水质PH值:松滋河的水质整体呈中性,PH值在6.5~8之间;•溶解氧含量:松滋河的溶解氧含量在合理范围内,表明河水对生物有一定的适宜性;•水中污染物:松滋河的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
4. 生态环境状况4.1 河流生态系统松滋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较为完整,包括湿地、河流和周边的植被等。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物种多样性:松滋河流域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包括多种鱼类、鸟类和植物等;•湿地保护:湿地是松滋河流域重要的生态系统,需要加强保护,防止湿地退化。
4.2 水生生物状况针对松滋河的水生生物进行采样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鱼类组成:松滋河的鱼类主要包括XX、XX和XX等,总共记录了XX 种鱼类;•水生植物:松滋河的水生植物较为丰富,包括XX、XX和XX等。
5. 建议与措施基于对松滋河的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松滋河流量的监测和调控,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浪费;•污水处理:加强对松滋河流域内污水的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生态保护:加强湿地和河流的保护,防止生态系统退化;•宣传教育:增加对松滋河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的物理性质试验:黏性土试验项目有液限、塑限、比重、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砂类土 明水县联系的重要通道。
做筛分试验。
2、土的压缩-固结试验:土试样固结试验最大压力为 200kPa。
3、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直剪试验采用快剪(q),测求土的黏聚力 c、内摩擦角ϕ。
上述试验操作及试验仪器均符合《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的有关规定。
成工作量统计表见下表 1-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表1
钻探 取样 原位测试 室内试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勘察工作项目 钻孔数量(个) 钻探进尺(m) 原状土样(件) 扰动土样(件)
标准贯入试验(次) 动力触探试验(次)
常规土样(件) 直剪试验(件)
工作量 36 546 63 155 155 / 63 56
2 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4
3.1.2.2 断裂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图
图3
a.讷河-绥化隐伏断裂 本断裂位于黑龙江中西部,起于讷河县以东,经拜泉县至绥化市北部,走向为北西至南东,断
裂长度 270km。 b.富裕-明水断裂:本断裂也形成于新生代,位于黑龙江中西部,起于明水县东部,经明水县
北部、富裕县市区,在富裕县东侧切割嫩江断裂后,经甘南县北侧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黑龙江
20
1
S1-4
21
5
22
1
S1-5
27
1
S1-6
28
1
S1-7
29
4
30
1
S1-8
34
1
S1-9
35
5
36
1
S1-10
41
1
S1-11
42
4
43
1
S1-12
47
1
S1-13
48
1
S1-14
49
4
50
1
S1-15
54
1
S1-16
55
5
56
1
S1-17
61
2
S1-18~S1-19
62
3
S1-20~S1-22
往西部各市、县交通枢纽的联系,打通伦河镇与海伦市运输的通道,实现区域内货物运输点对点的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送达,推动伦河镇对内物资的输入以及对外经济作物的输出,对于拉动海伦市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
具有强劲的作用。该段公路是海伦市西南部出行最为便捷的通道,可以直达伦河、望奎、绥化等南
3.1.1 地层岩性 本项目位于松嫩平原腹地,为松嫩平原西北部及小兴安岭山前高平原向松嫩低平原过渡地带, 沿线所经过区域地层主要为 01 第四系全新统低漫滩冲积层(Q42al)、第四系中更新统上荒山组(Q2pals)、 白恶系上统嫩江组(K2n)。 3.1.1.1 第四系全新统低漫滩冲积层(Q42al) 分布于通肯河、海伦河及三道乌龙沟河河漫滩及低洼地段之上,主要由桥梁钻孔揭露,为河流冲 积作用形成,局部为湖相沉积,地层具有完整二元结构,上部为粉质黏土、黏土层,黑色至灰色, 地层连续、稳定,具有水平层理和斜交层理,含氧化铁,22.5~23.6m。下部为黄色砂砾层,矿物成分 以石英、长石为主。 3.1.1.2 第四系中更新统上荒山组(Q2pals) 广泛分布于嫩江一级阶地之上,地层也具有明显完整的二元结构,主要为粉质黏土、黏土层,地 层稳定连续,浅黄色至灰色,含铁质氧化物,局部含有机质成分。 3.1.1.3 白恶系上统嫩江组(K2n) 项目区内白垩系地层作为基岩分布广泛,该组岩层由灰色、黄褐色及棕红色泥岩、页岩、劣质 油页岩和灰绿色泥岩、灰白色粉砂质砂岩组成。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本套地层主要为泥岩,灰色, 风化物呈黏土,岩芯呈柱状,最高层顶深度 16.90m,最低层顶深度 17.80m,最高层底深度 30.00m, 最低层底深度 30.00m,层厚 11.90~13.30m,平均层厚 12.47m。 3.1.2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3.1.2.1 大地构造分区 本项目所在地区处于大地构造Ⅰ级构造单元为兴安岭-内蒙古地槽褶皱区的东段北部;亚Ⅰ级 构造单元为小兴安岭-松嫩地块(Ⅲ);Ⅱ级构造单元为松嫩中断(坳)陷带(Ⅲ3);Ⅲ级构造单元 为东北隆起区(Ⅲ31),Ⅳ级构造单元为海伦隆起带。位于松嫩盆地东北部,为较稳定的构造单元。
特别是在区域内的路网中处于主骨架的作用,与区域内的县、乡公路相连,是区域内各经济节点实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2001)
现对外交通的主通道。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本项目的建成大大提高海伦市公路网的整体功能,加强海伦市与明水县的联系,实现海伦市通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_T B02-01-2008)
1.2.1 勘察目的
1.3.2 钻探和取样
本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由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工程地质一处承担。勘察阶段为施工图
钻探采用 SH30 型钻机冲击跟管钻进。钻探执行《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和《原
勘察阶段。查明公路沿线各类构筑物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取土器使用厚壁敞口取土器、薄壁真空取土器,采用压入法取样,
64
4
67
1
S1-23
71
1
S1-24
72
1
S1-25
73
10
S1-26~S1-35
74
4
84
录
本
册
目
录
页 数图
号
页次
备注
1
省道建兴至碾子山公路海伦至伦河段
工程地质勘察说明书
蚀性。 d、查明工程场地季节冻土的冻深,评价冻胀对基础稳定性的影响。 e、调查拟建桥位处场地对地形、地貌特征,查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合理的桩基持
省道建兴至碾子山公路海伦至伦河段路线起于海伦市修家屯北接西省道 S202 与县道(X170)海 望公路交叉口。利用海望公路布线,经共合镇、百祥乡至伦河镇与县道(X172)交叉口终点,路线 全长 55.233km。路线走廊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26°25′~126°55′和北纬 47°08′~ 47°26′之间,本项目所研究的路段是省道网调整中新增的省道建兴至碾子山公路的中间段落,行政区
省道建兴至碾子山公路 海伦至伦河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全长 55.568 公里
第一册 共一册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二〇一三年五月
本
册
目
录
工程地质说明书
K3+704小桥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K3+704小桥工程地质平面图
K3+704小桥钻孔柱状图
K10+862小桥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K10+862小桥工程地质平面图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部地区,新增省道建兴至碾子山公路,起于建兴,经四海店、海伦、明水、龙安桥、富路、富裕、 甘南、碾子山,终于黑内省界,路线全长 55.568km,设置大桥钻孔 6 个,中桥钻孔 4 个,小桥钻孔 6 个,涵洞钻孔 1 个,路基钻孔 19 个,全线平面交叉 113 处,与三级路交叉 1 处,与乡村路交叉 100 处,与机耕道交叉 11 处。
K19+122小桥钻孔柱状图
K20+915中桥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K20+915中桥工程地质平面图
K20+915中桥工程地质剖面图
K20+915中桥钻孔柱状图
K25+909小桥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K25+909小桥工程地质平面图
K25+909小桥钻孔柱状图
K49+497联丰大桥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K49+497联丰大桥工程地质平面图
为旱地及荒草地。路线所跨越沟渠均为人工渠道或天然冲沟,所经区域内无大的天然河流,但是受
地形条件及地表植被的影响,天然冲沟雨季汇水区域较多,冲沟有不断扩大趋势。路线经过区域地
下资源比较丰富,除埋藏有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大量可制砖瓦的粘土和建筑用沙;东部为丘陵半
山区,非金属矿比较多。
3
小兴安岭地貌
松嫩平原地貌
1.2.2 任务要求
土试样质量等级为 I-II 级。砂类土用四分法取样。取样竖向间距 2~3m,对厚度大于 0.5m 的夹层加
a、查明工程范围内场地地质构造,分布规律,成因类型,稳定性,均匀性等工程地质条件并进 取土样。
行分析和评价。
1.3.3 原位测试
b、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各岩土设计所需要的物理力学参
项 目 区 典 型 地 貌 图2
2.3 气候及自然区划
项目所在地区为海伦市境内,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型,受地形影响较小,受内陆及海洋 高低气压和季风的交替影响较大。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 期。全年降水量为 500~600mm,春季平均风速较大,大风日数较多,且降水较少,因此,春季多有 干旱发生,无霜期 120 天左右,日照时数 2600 至 2800 小时,有效积温 2200 至 2400℃,太阳辐射能 源丰富,总辐射量为 111.32kCal/cm²,和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相等。项目区年平均气温 2.1℃,极端最 高气温 38.3℃,极端最低气温-41.8℃,年降水量 372mm~713mm,年平均日照时数 2802h,最大风
速 23m/s,平均风速 3.4m/s,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西南风。采暖期 182 天,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7.2℃, 采暖期平均气温-10.5℃,历年最大积雪厚度 21cm,最大冻土浓度 22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