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省级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公开课课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公开课课件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世界是运动 变化的。运 动是物质的 固有的根本 属性和存在 方式。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人的认识是运动变化的
3、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五大运动的载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是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是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的载体是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生产方式 思维运动的载体是人脑
低 结论: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结论: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
100
保 持 百 分 数
80 60 40 20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 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 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 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 是“先快后慢”。
1
2
3
4
5
6
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本框小结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


动中有静
运动
规律
静止
固有属性 存在方式
静中有动
普遍性
客观性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
天数
1885年,艾宾浩斯通过实验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保持 量,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
2 规律的特点
归纳总结: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规律 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有规律 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有规律 整个世界的运动 变化都遵循其固 有的规律,没有 规律的物质运动 是不存在的
特点1:
规律是普遍的
特点2:
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公开课公开课课件(共15页)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公开课公开课课件(共15页)

9.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 今天我 们似乎 很熟悉 西方星 座,却 忽略了 中国古 代对星 空更为 深刻的 思考。

10.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 一种划 分方法 都有一 定的用 途,这 体现出 中国古 代天文 学经世 致用的 特点。

11.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 ,往往 被古人 视作统 治者的 象征, 地位自 然非比 寻常。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
属性和存在方式。(强调运动)
脱离运动谈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强调物质)
脱离物质谈运动——(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公开课公开课课件(共15页)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公开课公开课课件(共15页)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公开课公开课课件(共15页)
活动二:观点交锋
请再次结合课文p32,梳理出静止的含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 系,与同学交流交流下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的观点谁更科学?
复习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 法 的世界,世 论
一切从实际 出发,使主
3、人的意识是物质 的社会的产物
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



大家都知道,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 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 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法国 科学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 3小时音乐。结果番茄长到达1公斤重。这是因 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 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 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5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5日星期 五2021/3/52021/3/52021/3/5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又犯 了什么样的错误?
①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 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 神的运动? ②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 止的 两种 情形
>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性 质-基本不变
不显著 运动, 是运动 的特殊 状态
②运 动和 静止 的关 系
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




再 实 践
再 认 识
保 100 持 80 百 60 分 40 数 20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 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 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请就静止的两种基本要求各举两个实际事例?并就其中一个例子分析此例中 存在怎样的运动形式?
这一事例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什么关系?
——运动与静止相互联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 殊状态,是运动的片段。运动是连续的静止
运动
静止
含义 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 辩证唯物主义的静止是指运动一种特殊状态。它有两个
阅读P33页,
勾画规律的概念、规律的性质
介绍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 种,而热带气旋是指热带地区形成的一种 低气压。它不断旋转,并伴有大风和
强降雨天气。 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 近风力大小划分为4种类型,中心风力在 7级和7级以下的称“热带低压”,
8到9级称“热带风暴”,10到11级称 “强热带风暴”,12级和12级以上 称“台风”。这4种 类型热带气旋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相互转化。
人眼的反应速度比扫描的速度慢的多,当扫描频率低于人眼的视觉频率的极限(46HZ)时,人就会 感觉到扫描的存在!
这用计算器一算,46hz 大概就是22ms,于是就改成了22ms 试试,结果发现:灯一直是亮的,不过能 感觉到灯的闪烁。这下终于明白了,原来不是自己编的程序有问题,而是自己的眼不够厉害,没感觉到 灯的闪烁。【知识】人眼对速度反应的极限是二十四分之一秒,高于这个速度的物体人眼感觉不到。
阅读P32页,思考
既然物质总是不断运动的,是不是静止是一种错觉,并不存在?那么人类为什么还会 有静止的概念,设定静止的概念有和实际意义呢?
【网友的经历】 今天想看一下串行通信的知识,可是拿起来书就看不下去,于是就做做书上的题目,就写一下 c 语
言的代码吧,不到十分钟就 ok 了(由于接示波器看波形太麻烦我就用 LED 的亮灭来看效果啦)!于是就 下到板子上看看效果,我靠,怎么灯不闪呀,于是就仔细的检查代码,查不出来什么错误呀!可就是灯 不闪,于是我试着把中断里的前两条语句去掉了,一下载灯闪了,心里顿时有点高兴了,可是又一想还 是不对呀,不应该把这两条语句去掉啊!于是再仔细的看题目,心里突然想,人眼能分辨到1ms 的闪烁 吗?于是上网搜了一下,有如下重大发现: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省级公开课课件资料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省级公开课课件资料

我的预学疑惑
1.运动是不是物质的特性?如果是,则运动是 物质唯一的特性么?(陈登藻)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什么意思(金文豪)
水是万物的始基(本原) ——古希腊 泰勒斯[P29]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山上没有静止不动的树,山川里没有停流的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什么意思金文豪ppt课件水是万物的始基本原古希腊泰勒斯p2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克拉底鲁世说新语文学山上没有静止不动的树山川里没有停流的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正确。即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又承认静止的相对性。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错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我的预学疑惑
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一定没有么?(池小君) 2.静止第一方面的含义不理解(陈如洋 陈启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在治 理护城河上我们应如何“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பைடு நூலகம்
请爱惜珍惜 每一滴水, 因为,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美丽金乡 是不是……梦…… 人与水能否 和谐相处? 不取决于水; 而取决于人。 上善若水, 道法自然,
……
1、什么是规律?哲学上所讲的“规律”有什么特点? 2、面对规律我们应持有什么态度? 3、在规律面前,我们如何“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子的运动
海水的潮汐运动
不管是微观物体还是宏观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不管是物体位置的移动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 还是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 总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活动一: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请再次结合课文p31,把自己梳理的结果与同学的验证 下是否相一致,并与同学交流下自己的理解。 (1)运动的含义:
请爱惜珍惜 每一滴水, 因为,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美丽金乡 是不是……梦…… 人与水能否 和谐相处? 不取决于水; 而取决于人。 上善若水, 道法自然, ……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 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正确。即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又承认静止的相对性。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错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我的预学疑惑
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一定没有么?(池小君) 2.静止第一方面的含义不理解(陈如洋 陈启照) (1)静止的含义:
规律是客 观的,不 客观性 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 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 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洪武十七年汤和奉朱元璋令在金乡筑城置卫。汤和命人 挖壕掘沟,引水注入形成护城河。护城河内联城内河,外通 江南运河,环绕金乡卫城,河上有吊桥,战时能防止敌攻城 器械靠近,减少敌方士兵靠近城墙的可能性;灾时能防洪蕴 水;和平时能养殖灌溉、饮用洗漱,是城内人民生产生活的 主要水源,亦是交通运输的主干道。护城河历经600多年风 霜至今流淌在金乡人民的心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美丽护城河却不再“美丽”,填河改路、沉泥淤积、水质恶 化,已经成为美丽护城河的最大伤疤。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在治 理护城河上我们应如何“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我的预学疑惑
1.运动是不是物质的特性?如果是,则运动是 物质唯一的特性么?(陈登藻)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什么意思(金文豪)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活动二:观点交锋
请再次结合课文p32,梳理出静止的含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 系,与同学交流交流下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的观点谁更科学?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 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指什么? 2、能默写出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能默写出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4、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水是万物的始基(本原) ——古希腊 泰勒斯[P29]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山上没有静止不动的树,山川里没有停流的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 克拉底鲁

活动二:观点交锋
请再次结合课文p32,梳理出静止的含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 系,与同学交流交流下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的观点谁更科学?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 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1、什么是规律?哲学上所讲的“规律”有什么特点? 2、面对规律我们应持有什么态度? 3、在规律面前,我们如何“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含义: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内涵:
内涵: 规律 特点 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 会和人的思维, 在运动、变化和 发展中,都遵循 其固有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