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二十二观后感
二十二观后感5篇

二十二观后感5篇风景伴着那些老人们的回忆,现在的生活,婉转道来那些故事。
曾经受到伤痛的老人们,过的那般幸福。
也许不该去打扰她们吧,但是这历史不该被遗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十二观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二观后感篇1其实,我也是个看纪录片的人,之前看过的纪录片也不在少数。
挺习惯里面的调调。
之前看过的比较有名的,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萌宠成长记,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
所以,看二十二,成了很正常的行动。
因为之前看到网上的一些评论,于是走进了影院。
《二十二》一如即往的保持着之前的风格,平实,安宁。
风景伴着那些老人们的回忆,现在的生活,婉转道来那些故事。
曾经受到伤痛的老人们,过的那般幸福。
也许不该去打扰她们吧,但是这历史不该被遗忘。
就算她们一个个的都离开,也不该忘记这些。
让我感动的是,关注的人们中,不止是中国人,还有韩国人,日本人。
而默默睡去而去世的老人,让我心痛。
我看到的是老人们的乐观,她们活的快乐安宁。
喂猫的老人,打牌的老人。
还有曾经立过战功的老人,她们过着她们自己的生活。
生下来的中日混血,也许出生并不是他的错,错的是那段历史。
可恶的是那些日本军人。
有句话很触动我,早知道这样,我不该去打扰她们。
没有得到过一句道歉,一分赔偿,反而使原来的生活变了样子。
真的不该去打扰她们。
纪录片的语言是平实的,无非就是家长里短。
远离故乡的毛奶奶,被丈夫再次接受的奶奶,还有喂猫的奶奶,看西游记笑着的奶奶,打牌的奶奶,请幸福的生活下去。
二十二观后感篇2近日,“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登陆北美10座城市,走近当地华人、留学生、美国人。
实际上,这部纪录片自上映以来便广受关注,幸存“慰安妇”受害者韦绍兰的外孙常常收到这样的慰问短信:“我想每个月都给韦绍兰奶奶打钱,请问她有账户吗?”一部纪录片,让老人们的生存现状牵动人心,也再次让人感受到“慰安妇”的伤疤之痛。
不仇于过往,不忘于历史。
“慰安妇”身上的伤痕是一块石头,承载着家国之痛与战争历史的沉重。
二十二观后感一句话

二十二观后感一句话《二十二》是一部让观众思考人生意义和追问历史真相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以中国抗战期间日本侵华暴行的受害者——二十二位幸存的慰安妇为主线,通过他们的独白和在镜头前的真实表演,展现了这段历史的残酷和深重。
观看完《二十二》后,我深受触动,对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影片通过二十二位慰安妇的真实生活故事,向观众展示了其在二战期间遭受的残忍对待和剥夺。
这些慰安妇被强制从中国各地拐卖或者被日军强行征用,被迫成为军队的“慰安妇”,遭受着日本军人的虐待和摧残,甚至被强制堕胎、杀害。
影片中,这些慰安妇们回忆起那段深具痛苦的经历,泪水和哭泣成为了他们无法摆脱的记忆。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助,观看者不禁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心碎。
其次,影片通过讲述这些慰安妇们长期以来的沉默和内心的挣扎,以及他们现在对历史的追问和抗争,展现了女性在面对暴力和不公时的坚韧和勇气。
这些慰安妇们多年来一直被迫保持沉默,因为他们害怕社会的谴责和指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决定站出来讲述真相,不再容忍历史被掩盖。
他们的勇敢和坚定不移的追求正义,令人敬佩和动容。
此外,影片中还展现了慰安妇们的生活现状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这些老年的慰安妇们生活在偏远的乡村,他们大多已经失去了亲人,只能凭借微薄的退休金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从未消失。
尽管身体已经虚弱,他们仍然努力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记录他们的经历,唤起更多人对侵华历史的关注和重视,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最后,通过影片展现的这段惨痛历史和慰安妇们的真实故事,观众在当今社会中得以引发深刻的思考。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坚决维护和平与正义。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和平和自由而付出生命的人们,更不能对历史进行抹去和篡改。
只有通过真实记录和对历史的反思,我们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二十二》是一部带着深刻人性思考和对历史真相感悟的纪录片。
2024年《二十二》观后感

2024年《二十二》观后感《二十二》是一部由郭柯执导的纪录片,于____年上映。
该片记录了中国二战期间被日本军队掳拐为慰安妇的22位幸存者的真实故事。
这些女性在电影中坦诚地讲述了她们在二战期间所遭受的残酷和不公,同时也展现了她们强大的意志和对生活的坚持。
观看这部影片后,我深受震撼和触动,并对历史事件和慰安妇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片以简洁朴素的记录片风格呈现,没有大量的剧情和显著的视觉效果,但这对于观众来说更加真实和直接。
影片通过讲述幸存者的真实故事,将观众带入了二战期间的苦难和痛楚之中。
这些女性年龄各异,但她们都承受着相同的伤痛,她们被迫成为日本军队性奴隶,被虐待、强奸和剥夺人格尊严。
观看她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痛苦,观众不禁为她们的遭遇感到愤怒和悲痛。
这些女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尽管心灵和身体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康复。
影片中的镜头和音乐设计都很简约,着重展示这些幸存者的面孔和表情。
她们的年龄和外貌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但她们依然坚强和乐观。
镜头对她们的细腻表情进行了放大,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她们内心的痛苦和希望。
影片中的音乐也很朴素,没有过多的背景音乐或插曲,更加突出了幸存者的真实声音和情感。
观看《二十二》让我对历史和人性产生了更深入的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二战期间的日本侵略和对中国人民的残忍行为有一定的了解,但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段历史对慰安妇们带来的创伤和伤痛。
这些女性的故事让我惊叹于她们的勇气和坚韧。
她们在逆境中保持了尊严和希望,尽管经历了极大的痛苦,但她们依然能够坚强地活着,证明了生命的力量和价值。
通过观看《二十二》,我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历史并不仅仅是一段过去,它对于现在和未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部影片通过记录这些慰安妇们的故事,把历史的痕迹和记忆传递给了后人。
观看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历史是不能被忘记和淡忘的,我们需要记住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更好地铭记过去,建设未来。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
观看电影《二十二》后,我被深深震撼了。
影片讲述了二十二位慰安妇在不同年龄和
背景下的遭遇与对未来的期许,细致刻画了她们的生活境遇、内心世界和感情经历,使观
众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影片展现了慰安妇们的悲惨遭遇和如履薄冰的生活状态。
她们被强制从家中分离,被羞辱、侮辱和非人待遇。
她们被强迫成为日军的性奴,每天度过一个个黑夜的苦痛。
这些令人心寒的事实揭示了日军侵略行为的残酷性和其对人类的摧残,令人深感痛惜和反思。
其次,影片中刻画了慰安妇们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经历。
丰富而细腻的人性描写,使观
众更深刻地认识到她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她们有着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渴望。
她们面对极
端的遭遇,以坚强的意志和精神战胜噩梦,散发出人类的勇气、坚毅和温情。
最后,影片在表现慰安妇遭遇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对未来的期许。
尽管她们经历了
如此的苦难,但她们并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她们渴望获得公正的裁决,渴望阻止
新的灾难发生。
在她们的努力下,一点一滴的行动改变了众人心态,重启了历史公正的机器。
总之,观看电影《二十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慰安妇们遭遇的残酷和对生命的珍视。
人类的历史是悲壮史和奋斗史的交织,而我们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努力让未来更
加美好。
看完二十二的观后感

看完二十二的观后感《二十二》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郭柯执导,记录了二战期间被日军强制征用为慰安妇的中国女性的纪录片。
这部电影通过采访这些幸存的老人,深入探讨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创伤和影响。
观看《二十二》这部纪录片,让人震撼和心痛。
这些女性在年少时成为慰安妇,经历了无比的痛苦和耻辱,而这一切却一直被封存和掩盖,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和道歉。
电影中的镜头让观众看到了这些老人白发苍苍的头,饱经风霜的丰满脸庞,泪水和忍受的伤痛刻印在他们的眼神中。
纪录片以十位幸存的慰安妇为主线,讲述了她们的生活和遭遇。
令人感叹的是,尽管她们经历了无法想象的痛苦,但她们依然坚强和乐观。
她们用自己的双手织布、绣花,用微笑面对生活的挑战。
尽管被战争给予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但她们并没有消沉,而是选择继续生活,并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来呼吁人们重视历史和珍惜现在的和平。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采访和纪录片的拼贴方式,展现了这些老人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和对过去的回忆。
每一位幸存的慰安妇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有的独自生活,有的和亲人相依为命。
但是,她们在与导演的对话中都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希望别人了解她们的遭遇。
令人唏嘘的是,这已经是她们的最后一次机会能够为历史发声。
她们希望借助这部纪录片,让世界了解她们的遭遇,让历史不再重复。
然而,我们却无法回到过去,无法改变曾经发生的不幸。
这部纪录片更多的是记录和承载了她们的声音和记忆。
观看《二十二》这部纪录片,让我思考起历史和人性的问题。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无法磨灭的,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她们不仅要面对战争带来的恐怖和死亡,还要承受性侵和精神折磨。
在我们享受和平和自由的今天,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尊重这些幸存者的声音,呼吁公正和对历史人性伤害的深思。
影片《二十二》还展现了中国女性从战争年代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
这些慰安妇的经历是中国女性走向独立和自由的见证。
如今,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拥有了更多的权益和机会。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观看电影《二十二》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这部电影讲述了22位被日军强征的“慰安妇”遭遇的悲惨经历,展现了她们在军队性暴力的摧残下所遭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
电影带给我的震撼不仅在于其中“慰安妇们”的经历,还在于她们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勇气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三点观后感:第一点:慰安妇们的经历让人震惊和痛心电影中的“慰安妇”都是受害者,她们是被日军强制卖淫的妇女。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由于年龄、体力和精神上的虐待而导致的严重生理和心理伤害。
她们中的许多人面临的条件十分恶劣,处境非常危险,并且经常受到虐待和惩罚。
她们的故事让我对人性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悲哀,让我深入思考战争所带来的人间惨剧。
这也让我想起了今天仍在不断发生的战争和人权侵犯,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错,更不能让它重蹈被迫害者的覆辙。
第二点:勇气和坚韧不屈的精神值得致敬面对这样的生活,我的内心充满了反抗和恐惧。
但是这些“慰安妇”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美好的品质。
他们选择站起来,与众人分享,并呼吁为自己和同伴正名。
他们的选择并不容易,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解放和掌握自己未来的方法,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要面对痛苦的回忆和历史的伤痕。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屈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他们所赢得的最大尊重和希望,同时也代表了正义和人性的胜利。
第三点:电影中人性的多面性通过电影,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
虽然日本的战争罪行是普遍被谴责和憎恶的,但是电影中的日本人却是和现代的世界一样复杂和多样的。
其中有一位日本老人深深感到自己是作为国家和个人的一份子而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
他在她们的事情上非常不舒服,试图借助她们活力和勇气的传递,以分享自己的恶行和屈辱并呼吁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这种复杂和现实的人性感动着我,也让我想到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去尊重历史和追求和平。
总之,《二十二》这部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较真,也让我们思考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相似的问题和困境。
二十二电影观后感5篇范文集锦

二十二电影观后感5篇范文集锦《二十二》是由四《二十二》是由四川光影深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一部关于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长篇纪录片,川光影深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一部关于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长篇纪录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十二电影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二十二电影观后感1二十二代表什么?一个数字而已。
倒是没有想到,从此以后,这样的一个数字刻在脑海里成了另外一番意义。
一群“慰安妇”的故事,就像电影里面所描述的,“慰安妇”是日本人起的,他们只是一群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强迫成为日本人的“慰安妇”的受害者。
原来“慰安妇”竟然是一个贬义词,可怜自己读了二十年的书,对这个词竟然没有正确的认识。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满满的羞愧,随意才会任由泪水在脸上肆意泛滥。
去电影院以前,别人告诉我这是一个纪录片。
上一次看纪录片的时候,还是《冈仁波齐》,一部关于“朝圣”的纪录片,整部电影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潮,就是一群人去朝圣的故事。
所以,我以为二十二也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只是客观叙述这些幸存者现在的生活。
不过,这部电影的确也是在叙述生活,但是内里所包含的情绪让人久久不能拔出。
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片尾曲唱完了,大家都还没走的一部电影。
L说“好好的一个周末,被一部电影“毁”了”,所以电影结束后,他们几乎讨论了很久关于这个话题。
他恨恨的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善待俘虏。
我有一个朋友,她老公说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去日本的,也不同意自己的老婆女儿去。
看完电影以后,我开始学会理解她老公了。
虽然这些人受伤害跟现在的日本人没有关系,但是这些“慰安妇”完全可以不原谅他们,可以不接受他们。
这是他们的权利。
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发现,这些人几乎都选择了原谅。
片尾的时候,播了几个老太太的话,有一个老太太说,“希望中国人和日本人永远不要有战争……”里面有一个日本留学生说,没有想到这群老太太对日本人是这样的态度,如果自己遭遇这些事情,恐怕早就选择死亡了。
电影二十二观后感

电影二十二观后感电影《二十二》是一部记录中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纪录片,该片由中国导演郭柯执导,影片通过访谈、纪录片片段和日记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二十二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生活,呈现了他们对历史的回忆和生命的坚守。
观看完《二十二》后,我对于这部纪录片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和反思。
首先,电影《二十二》从首尾呈现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观影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时间在流逝,老者们的身体逐渐消瘦,精神逐渐消沉。
从片中的镜头可以看到他们瘦弱的身躯,苍老的面庞,那种岁月沉淀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回忆与对亡者的怀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幸存者在纪录片中的座谈会上的笑声和坚定的语言,他们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悲惨,告诉世人要珍惜和平,让历史不再重演。
这种对比使我深刻体会到时间与生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充分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其次,电影《二十二》通过对幸存者的访谈、家庭生活以及他们的互动,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坚守和对希望的向往。
在片中,他们谈论着家庭、亲情、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用自己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他们茶余饭后的闲聊、幸存者之间的相互扶持、他们所听到的音乐和歌声,都让我感受到幸存者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尽管他们的身体状态不佳,但他们依然保有着强烈的活力和乐观的态度。
他们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启示,让我明白了人生的可贵和力量的伟大。
第三,电影《二十二》展示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经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那段令人痛彻心扉的历史。
通过幸存者的讲述和历史资料的呈现,观众可以细致地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给幸存者带来的巨大伤害和心理阴影。
他们被逼迫目睹亲人惨死,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极度痛苦和绝望。
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深感悲痛,同时也使我更加珍惜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和暴力。
此外,电影《二十二》还通过对纪录片片段的展示,与现实的交错对比,让观众在感受历史悲剧的同时,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
电影展现了幸存者们身后的孩子们的状况,这一部分影片体现出现代社会中挣扎于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年轻一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影二十二观后感
“慰安妇”,确切的说,应该叫“性奴隶”。
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慰安妇”,它的解释为第二季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政府及其军队为顺利实施并完成侵略亚洲的战争而推行的一种军队性奴隶制度。
事实上就是通过诱骗和强迫妇女,来满足当时日本军人的生理需要。
大概是前几年吧,我逐渐开始从电视、网络上听到有关“慰安妇”的新闻,当时我其实并不太了解它的意思。
后来中国推出了两部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以后,曾一度引起民众热议。
从网友们的评论中我才知道,原来在那段历史里,日本人除了采取对中国百姓“烧、杀、抢”的残忍行径、犯了类似南京大屠杀这种巨大罪行以外,还做出了这种惨绝人寰、可恶到令人发指的事情。
《二十二》讲述的主要是1932年至1945年间,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的老人们的生活现状。
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那种,色彩比较鲜艳,且旁白会比较多的纪录片,看它们的时候人们往往带着愉悦的心情,对那些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
而这部片子,整体的色调饱和度偏低、甚至在大段时间里画面的色系偏土色或偏灰色,没有什么华丽的、高大的建筑物。
有的只是老奶奶们破旧的土屋、床边从高到低放着药瓶子的窗户、山边的芦苇、村子里的潺潺小溪……
片子开头的画面,竟是在陈林桃老奶奶的葬礼现场。
有人穿着丧服,有人走来走去,有人在旁边忙活着置办物品……
紧接着,一个年纪在六七十岁左右的男人,一边手举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有些像是敲锣棒的麦克风,一边说着葬礼词。
(大意是介绍陈林桃老奶奶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做出的牺牲等事迹)
我觉得奇怪又有些晦气,怎么一开始就是葬礼呢。
慢慢看下去才发现,如果不这么拍的话,也许并不能完全地表达出我们对这些“慰安妇”死去的悲痛之情。
纪录片是什么。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而《二十二》呈现出的一个事实,就是到目前为止(片子播出时),中国内地“慰安妇”仅存二十二名幸存者。
而且很大概率,直到我写这篇观后感为止,还活在世界上的中国“慰安妇”已经屈指可数了。
她们的生活各有不同,有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伤心,有的一生都在孤独、苦痛中度过。
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均承受了巨大的伤害。
这种伤害是不可能被抹灭的,更是不可能被“主动”忘记的。
她们或从不跟其他人倾诉(甚至是家人),或者很少提到那些过去的
事。
这位当时从朝鲜逃到中国的老奶奶说:
“这么大年纪了,有什么说头啊?
过去了就过去了。
”
其中有一位老奶奶,她无儿无女,最后孤独去世。
从片子中,我无法了解老奶奶在过去是如何生活的,我只能通过志愿者和一个妇女的对话(可能是邻居)得知,这位老奶奶虽然曾经遭遇不幸,但仍然十分友善待人。
“她们的伤口很大,但还是对别人很好。
”
“有的阿婆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伤心
她们也很热情
然后睡在阿婆家就很关心我们”
一位日本青年志愿者,
在老奶奶去世后去给她烧纸钱。
说实话,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原本是有些“重新”憎恨日本人的。
恨他们破坏了那么多个家庭,那么多个原本安稳、幸福的人生。
可是,当我看到片尾屏幕上显示着一名老奶奶说的话——
“希望中国和日本要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会有很多人死去的。
”
我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们也许早就已经不在乎什么赔偿、道歉,她们可能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牺牲品,一个用来换取和平时代的牺牲品。
我们看到的是日军对“慰安妇”实施残忍行径留下的后果,
她们忍受的是战争所带来的一辈子的痛苦、无奈。
我们现在在关注她们,可是其实并没有办法从心理上真正帮助她们。
在二零一九这一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七十四年,
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下一代、后代都不能忘记国耻,不能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能够好好维护和平的世界。
天灾我们无能为力,
但却可以尽量避免人祸。
有时间的话,看看《二十二》吧。
我相信你也会去把《三十二》看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