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遥岑.(cén)鲈鱼堪脍.(kuài)倩.何人(qiàn)B.玉簪.(zān) 舞榭.歌台(xiè)佛狸.(lí)祠C.螺髻.(jì) 求田问舍.(shè)揾.英雄泪(wèn)D.巷陌.(bāi) 献愁供.恨(ɡînɡ)羽扇纶.巾(ɡ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栏杆拍遍神雅社鼓远目嬴得B.犹愁风雨金戈铁马天际可堪C.红巾翠袖邪阳草树吴钩仓皇D.千里清秋气吞万里登临烽火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4.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5.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隔阂桅杆和颜悦色青山绿水B. 嬉闹萦绕熙熙攘攘临渊羡渔C. 新颖辐射洗耳躬听不修边幅D .和谐造诣惟妙惟肖大相径廷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长稳定的形势下,未来的政策要放在着力解决通胀压力问题上,从管理流动性和调整供给两个层面,合理组合政策。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月考试卷高二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月考试卷高二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命题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李明隆本试卷分第I卷、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提防(tī)稽首(qǐ)厌恶(wù)干系甚重(gān)B. 嫡亲(dí)绊脚(pàn)社稷(jì)锲而不舍(qiè)C. 模样(mú)忖度(duó)阜盛(fù)屏去左右(píng)D. 投奔(bèn)勾当(gòu)纨绔(kù)熟谙兵法(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亲昵以逸代劳源远流长明信片B. 喝采诚惶诚恐萍水相逢大插屏C. 佛尘不足之症等闲之辈不尴尬D. 惫懒疯疯颠颠徇私舞弊圆舞曲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应当说,“求异”派的思路与观点并非完全是不经之谈,其中不少也是严肃思考与探索的产物。
B.香港花商及新加坡企业都表示,希望双方能形成云南花卉出口的犄角之势,从而实现双赢。
C. 从唐代起,就推崇牡丹为“国色天香”,由于历代举国一致地珍视和喜爱,掀起了一次次的牡丹热潮D. 这两个生意上的伙伴,和衷共济,举案齐眉,堪称商业界人士学习的榜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教育的目的不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家们提倡的所谓的“快乐”,而是为了就业B.有关部门指出:使用低质蜂窝煤的后果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发热量极低,严重影响用户的取暖质量。
C. 一次性产品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带来人们文化观念的更新。
D.土地不能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适当地使用土地,对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人教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人教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人教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一、(27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囊箧.(jiá)嗔.视(chēn) 不啻.(chì)B.黄泥冈.(ɡānɡ) 怄.气(òu)翠幄.(wò)C.偏裨.(pí) 朴.刀(pō) 靥.(yè)D.抢.哭欲绝(qiāng) 城垣.(yuán) 聒.噪(ɡuō)解析:此题考查字词读音。
A项中“箧〞读qiè。
答案:A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脍炙人口蘖根祸胎融汇贯通B.旁证博引碎琼乱玉迫不急待C.倾刻之间奸狡诡谲脉搏微弱D。
浮想联篇浅斟细嚼万籁具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字字形,涉及的主要是别字。
因此,做此题要认真审查词语中的别字。
A项中的“蘖〞“汇〞应分别为“孽〞“会〞;B项中的“证〞“急〞应分别为“征〞“及〞;D项中的“篇〞“具〞应分别为“翩〞“俱〞;只有C项中有一个错别字“倾〞,应为“顷〞字。
答案:C3。
在下列横线处选出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______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②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______。
③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______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A。
站界线贯注B.蹲界限关注C.蹲界限贯注D.爬界线关注解析:此题考查词语辨析。
“蹲〞形象地写出了狮子的神态。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界线〞指不同事物、不同范围的分界线,或某些事物的边缘。
“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关注〞指关心重视,不一定是把精神、精力全部集中起来。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青鸟公司目前仍持有搜狐股票672万股〞的说法,青鸟多位高层人士均闪烁其词....,不予正面答复.B.如果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用高标准要求自己,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美好。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基础知识(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孤僻(pi)周济(ji)禁闭(bi)癖好(pi)刽子手(gui)B撮合(cuo)祈祷(qi)憎恶(zeng)债券(quan)亲昵(ni)C干瘪(bie)撬开(qiao)服帖(tie)哭泣(qi)稂莠不齐(lang)D 帐簿(bu)打烊(yang)惬意(qie)通红(tong)装模(mu)作样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一组是A 盘碟家具感慨通宵达旦唉声叹气自惭形秽面面相觑B 憔悴执著噩梦逆情背理恬退隐忍轻手蹑脚安然无恙C 辖制讥诮纯萃真知灼见变幻无常英雄气概得意扬扬D 怂恿促狭请柬兴高采烈惊惶失措磕磕巴巴歪风邪气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国有资财。
②人们意识到,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政治主张来多彩的世界的做法是行不能的。
③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侵吞规范效率B.鲸吞规范效益C.鲸吞制约效率D.侵吞制约效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面对行凶的歹徒,人们都在观望,致使受害者惨死街头。
事后相关媒体对这种群体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称之罪不容诛。
B 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
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 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乐不思蜀。
D 我国国人---特别是农民,绿色意识怕是还停留在中古世纪---这并非耸人听闻之谈。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B 文章里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
C 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那样做是极端有害的。
【新人教必修4】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一、名句默写1.念去去,千里烟波,。
多情自古伤离别,,!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6.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8.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9.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晏几道《临江仙》)10.试问闲愁都几许?,,。
(贺铸《青玉案》)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1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二、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概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客舟听雨僧庐听雨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四、阅读下面辛弃疾的这首词,解答1—4题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掐.牙(qiā) 拭.泪(shì) 愚顽.(wàn) 忖.度(cǔn)B.投奔.(bèn) 模.样(mó) 彤.云(tóng) 搠.倒(shuò)C.城垣.(yuán) 调度.(dù) 旌.旗(jīng) 熟谙.(ān)D.轻薄.(bó) 赍.发(jī) 约束.(sù) 亵.渎(x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身才苗条孽根祸胎弱柳扶风猩红洋B.交头接耳话不絮烦摇振得动天理昭然C.成群接队漫山遍野力穷势孤端然不动D.教坊落藉生死无憾齐声喝采手足无措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涎皮赖脸的意思)B.(林冲)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精力、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C.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完了。
意思是断送了)D.他会说你笑你,落得一场亵渎,自然安身不牢(污辱)4.对课文中“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希望丞相能思念舜杀死鲧而用禹的道理,别杀我的儿子,这样,我即便死也没有什么仇恨了。
B.希望丞相能思念舜杀死鲧而用禹的大义,让我的儿子再守街亭,我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C.希望丞相能思考一下当初舜杀死鲧而用禹的意义,保全我的家人的性命,我即使死也没有什么悔恨了。
D.希望丞相能思念舜杀死鲧而用禹的道理,能照顾我的儿子,我就死而无憾了。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6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语文必修4(人教版)第二单元单元质量检测二

单元质量检测二(:150分 分:150分) 一、基累(共24分,每小 3分)1.以下中,加点字的音全都正确的一是 ()A .天(qi àn)戚(q ī)珠(j ī)寒蜩(tio)á....B .(q í)暮(ǎi)凝噎(y ē)惊悸(j)ì... .C. á吟(y ín) 拎起(l īn)巾(ɡu ān).(ji )... D.樯(qi án ɡ)遥岑é薄(b ó) 巷陌ò..(chn)..(m)分析:A ,“戚”qi ;B ,“” q ǐ;D ,“岑”c én 。
答案:C2.以下各中,写无的一是 ( ) A .常巷陌 寒蝉凄凉 无 惊滔拍岸B .玉枕厨 故国神游 凌歌泛夜 故西C .封狼居胥 玉簪螺髻 烟柳画 残月D .良晨好景 吟烟霞 皇北 神社鼓分析:A ,“滔”改“涛”;B ,“凌”改“菱”;D ,“晨”改“辰”。
答案:C3.以下各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是 ( )A .多情自古离B .竹杖芒鞋...C .楚天千里清秋D .愁雨,如同此.. ..分析:A ,“多情”形容作名,多情的人; B ,“ ”名作,;D ,“愁”意用法,以⋯⋯愁。
高中语文答案:C4.以下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红藕香残玉簟秋B.更那堪,冷淡清秋节C.大江东去,浪淘尽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分析:从词风的婉约、豪迈方面来分辨。
答案:C5.以下四首诗与“夕阳草树,平时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境界上相像的一项为哪一项()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零落古行宫,宫花孤独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时百姓家。
分析:D项与例句相像,都是表现事过境迁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语文试题(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天堑/暂时摇头晃脑/一晃而过翘望/翘楚B.荧光/坟茔千载难逢/载歌载舞羌管/无恙C.巷陌/巷道鲈鱼堪脍/人文荟萃关卡/卡片D.数轴/压轴买椟还珠/舐犊情深烽火/峰峦解析:A项,qiàn/zàn,huàng/huǎn g,qiáo;B项,yíng,zǎi/zài,qiāng/yàng;C项,xiàng/hàng,kuài/huì,qiǎ/kǎ;D项,zhóu/zhòu,dú,fēng。
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1)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同学们看见自己的泪水。
(2)今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________一百周年。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就谈不上________作品。
A.委曲诞辰品位B.委屈诞辰品位C.委屈诞生品味D.委曲诞生品味解析:“委曲”是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指受到不该有的指责,心里难过。
根据①的语境,应选“委屈”。
“诞辰”指生日;“诞生”指出生。
此处应选“诞生”。
“品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有“品鉴、玩味”之意(也可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或指格调和趣味)。
此处应选“品味”,使“作品”有所附着。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某些政客看热闹不嫌事大,多次捕风捉影,宣称《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这一举动无异于火上浇油,纵容日本铤而走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敕造chì聒噪guō嗔怒chēn 囊箧 qiâ疏不间亲 jiànB怨怅 chàng 趱行cuán 攒聚cuán 谄笑chǎn 钗钏盥沐guànC嫡亲 dí錾银zàn 偏裨 pí城垣 yuán 掎角之势jǐD教坊 fāng 阜盛 fù贫窭 jù筵席 yán 罄竹难书 qì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回嗔作喜锱铢必较懵懂顽童涎皮赖脸B纨绔子弟敛声屏气买椟还珠水泻不通C明辨是非暄赫一时文过是非既往不究D气宇轩昂坐收鱼利作客他乡别无长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______ 。
②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______ 动物。
③一记妙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______ 进去。
A空泛珍奇差点儿没 B空泛珍稀差点儿C空乏珍稀差点儿没 D空乏珍奇差点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一项是()A成都“五牛”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德国人,其雄厚的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尘莫及。
B夜很静,四周悄然无声,只是偶尔有一只小甲虫翁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
C您这次的不幸遭遇,我也曾经遭遇过,可以说感同身受啊!D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的声名鹊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6、填入下文横线中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
草原上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欢快景象:嫩黄色的黄尝木,浅蓝色的风铃草,一丛丛芬芳馥郁的母菊一片雪白,野石竹枝头缀满殷红的花朵。
在清晨凉爽的空气中,洋溢着蒿草的苦涩而有益身心的气味,跟菟丝子那种柔和香气混合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一切都灿烂发光,舒适恬静,愉快地向着太阳。
B草原苏醒了,一派生气勃勃,似乎它在沉重有力而均匀地呼吸着。
C没有风,没有欢畅的、新鲜的声音,没有云,只有寂静。
D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倒映着蓝天的巨大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7、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国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唐璜》——拜伦——英国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红与黑》——莫泊桑——法国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小说常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话本,原是宋元说话人演讲故事(即说书)所用的底本,我国明清时代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就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来的。
例如《水浒传》就是根据讲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的内容为主体写成的。
B、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分回标目,即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分为较整齐的若干章,每章为一回,每回加上句式对称的题目,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
因此,章回小说也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称。
C、明清时期,长篇小说空前繁荣,其代表作品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警世通言》和《红楼梦》。
D、《水浒传》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几回中集中写一个主要人物,然后由情节自然而然的引出另一个主要人物,进入下面的章回中,例如写杨志的故事就集中在第12回、13回和16回。
9、《三国演义》底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最早刊本嘉靖本题款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对这个题款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三国志通俗演义》是陈寿创作的,后由罗贯中整理编印。
B、《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史书创作的,是由罗贯中编写整理的。
C、《三国志通俗演义》是陈寿根据三国历史编写的,后由罗贯中整理而成的。
D、《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在陈寿的史书《三国志》的基础上由罗贯中整理刊印的。
10、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是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的《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B、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至宋、明时期称之为话本,明代话本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C、清代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是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内容是批判各类封建大夫的功名利禄观念,抨击科举制度。
D、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是指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事件)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
B、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小说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D、小说中的环境不仅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而且还有它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提供一幅社会历史的图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尔扎克才把自己的小说称为《人间喜剧》。
12、为安全及时地把生辰纲押送到东京,杨志一路上对军健打骂不断,对此分析不恰当的项是:A、杨志鞭打军健,是他一意孤行,蛮横不讲理性格特点的反映。
B、杨志鞭打军健,激化了他与军健之间的矛盾。
C、杨志鞭打军健,一面在于要使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一面在为自己升官努力。
D、杨志鞭打军健,是因为他不满军健偷懒贪图享乐。
13、在黄泥冈,“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下歇凉”,对杨志一举动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军健们不管杨志怎么驱赶也不离开松树林,杨志奈何不了他们,只得自己也歇息了。
B、老都管极力反对杨志驱打军健,杨志怕他回去后在梁中书前说他的坏话,只得屈从老都管,自己也歇息了。
C、好汉们假扮为贩枣客商麻痹了精明的杨志,使他放松了戒心。
这预示着杨志护送生辰纲的失败D、杨志一路上也没出什么差错,现在也没发现黄泥冈上有什么异常,因此也就放心歇凉了。
1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有两处写杜十娘的装扮:①杜十娘离开妓院到谢月朗家,众姊妹为她送行时,“谢、徐二美人各出所有,翠钿金钏,瑶簪宝珥,锦袖花裙,鸾带绣履,把杜十娘装扮得焕然一新”。
②十娘过舟到孙富处前,“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
对这两处描写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杜十娘脱离娼妓生活与李甲结合的祝愿。
②处装扮突出了杜十娘的美貌,并作出离开李甲的决定。
B、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杜十娘喜结同心的祝福。
②处装扮突出她已决心告别人世,承担不幸遭遇。
C、①处装扮表示众姊妹对十娘脱离苦海的祝福,也反映了她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②处装扮表明十娘已作出沉宝箱跳海的打算,而又怕人知道。
D、①处装扮是众姊妹对十娘脱离苦海的祝福。
②处装扮表明十娘坦然面对不幸遭遇,显示她的刚烈与不屈。
15、对下列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
(这是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第一环,装扮成贩枣客人的他们怕别人发现,而派刘唐出来打探)B、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懵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黛玉听了众人对宝玉的评价心中认为宝玉是个顽童,也为英俊多情的宝玉出场做了反衬)C、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轻看敌人,自傲自大,预示后文损兵折将,失了街亭,被处死刑)D、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
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一跳”写出十娘以死显示自己维护人的尊严的决心;“云暗江心”三句写景,对十娘含愤而死,表示无限惋惜)(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到下面)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二、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16——19题。
(18分)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的。
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
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
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买花。
”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
死了倒好,活着已没有意思了。
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你真的这么想?”“是的,夫人,您别见怪。
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
他们爱看花,爱闻花。
那儿都是活人。
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老妇人没有作答。
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语便走了。
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_____________。
16、(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