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内外精细化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精细化工,通常指那些生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商品性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化工产品。
这些产品通常被用于制药、农药、涂料、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香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一、全球精细化工现状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展迅速,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精细化工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竞争优势。
这些国家在高端化学品、特种材料和定制化学品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
从产品角度看,特种化学品、高性能材料和生物制品是精细化工的主要发展方向。
这些领域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成长性,为精细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中国精细化工现状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精细化工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市场主要由国外企业主导。
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增强,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正逐渐向高端市场进军。
三、精细化工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和转型未来,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将继续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
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
未来,精细化工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精细化工行业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精细化工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保型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加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和支持,推动精细化工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技术状况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不少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 研发能力,可以独立开发新产品并申请专利。此外,部分企业在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势
1、市场趋势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制造业转型,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 长态势。特别是随着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 将更加旺盛。
2、技术趋势
未来,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将更加活跃。企业将更加注重研发新产品 和新技术,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工业 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应用也将得到更广泛推广,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3、政策趋势
我国政府对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支持产业的发展。未 来,政策将更加注重鼓励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加强环保监管。同时,政 府还将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绿色环保:为了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精细化工企业需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 推动绿色生产。通过采用环保原料、节能技术等手段,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提高精细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精细化工行业注入新的活 力。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录
01 一、我国精细化工产 业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02
二、我国精细化工产 业的发展现状
03
三、我国精细化工产 业的发展趋势
04 四、我国精细化工产 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05 五、典型案例分析
06 参考内容
国内外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精细化工是指在化学品生产中,通过精细的化学合成技术,生产出高纯度、高品质的化学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精细化工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下面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别介绍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精细化工现状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其中江苏省是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
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主要涉及到医药、染料、香料、农药、涂料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之一,但是在高端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染料、香料、农药等领域,我国的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国外精细化工现状国外的精细化工产业比我国发展得更早,技术和产品质量也更加成熟。
目前,欧美国家是世界上精细化工产业的主要发展地区,其中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最为突出。
在医药领域,欧美国家的精细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料药到制剂再到药品销售都有着自己的优势。
在染料、香料、农药等领域,欧美国家的品牌和质量都非常有保障,成为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三、精细化工发展趋势1. 绿色化生产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精细化工产业也在向绿色化生产方向发展。
绿色化生产主要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这将成为精细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2. 产业升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精细化工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未来,精细化工产业将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
3.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精细化工产业也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
未来,精细化工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总之,精细化工产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2024年精细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精细化工市场分析现状简介精细化工是指在原材料、反应工艺、产品品质等方面都要求高度精确的化学工艺。
它在制药、染料、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精细化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发展趋势目前,全球精细化工市场正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特别是在制药、电子、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
2.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精细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度创新的行业,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
特别是在有机合成、催化剂、分离技术等方面,技术创新为精细化工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3. 环保要求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精细化工产品的环保性能要求也日益提升。
环保技术在精细化工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将会更受市场青睐。
市场竞争概况精细化工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竞争当前,精细化工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企业竞争。
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各个企业都希望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技术创新等方面。
2. 新兴企业崛起在精细化工市场上,不断有新的企业涌现。
这些新兴企业通常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具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它们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3. 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竞争成为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竞相进入市场,争夺市场份额。
国际竞争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机遇。
市场前景与挑战精细化工市场的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1. 市场需求多样化随着不同行业对精细化工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对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价格竞争加剧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精细化工产品的价格也趋于下降。
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寻找更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精细化工行业情况1、精细化工行业概况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其化工产业均向着“多元化”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电子、汽车、机械工业、建筑新材料、新能源及新型环保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电子与信息化学品、表面工程化学品、医药化学品等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保持高于传统化工行业的速度快速增长.2、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现状精细化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附加值较高,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中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目前精细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化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近年来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迅速,2005年到2017年,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1.62万亿元增长至8.71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超过5倍,具体情况如下:2005年-2017年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公开资料整理作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一部分,精细化工行业在中国行业统计中分类为专用化学品业制造业.2005年-2014年,中国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69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超过6倍,增长速度较快,且增长速度高于化工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具体情况如下: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为多个行业服务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精细化工总产值占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例为精细化率,精细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进步程度等诸多方面.全世界范围而言,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并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基数相对较低、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等原因,中国精细化率总体相对较低.虽然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但在高端化工类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由于精细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未来中国将持续把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科技水平、提高精细化率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之一.3、精细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工艺技术复杂、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对下游客户粘度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借助于高新技术的进步,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国际国内精细化工行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工行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精细化工行业也较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最高发展水平.由于精细化学品的难以替代性,其应用范围不断向纵深扩张,精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化工行业发展必然趋势.近十多年来,中国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把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支持.随着科研力量及产能的提升,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得到迅速发展,精细化率不断提升.目前精细化工细分品种与日俱增,其产能、产量、品种和生产厂家仍在不断增长.尽管如此,与化学工业发展历史更加悠久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精细化工行业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相比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水平,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工业化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尤其是国家对精细化工行业的高度重视,未来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将迎来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二)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概况醇醚及其醋酸酯作为含氧活性产品,主要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下游衍生产品,即乙二醇、丙二醇的低碳醇醚,醇醚类产品与醋酸进行酯化反应后便生成了醋酸酯类产品.醇醚及其醋酸酯类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油墨、清洗剂、化纤、纺织、化工、橡胶、炼油、化肥、医药、农药、印染等多种领域.乙二醇醚、丙二醇醚产品结构式公开资料整理醇醚及其醋酸酯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初期,中国对于该类溶剂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满足.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企业逐渐进入这一领域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对进口产品进行替代,中国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也从主要依靠进口逐渐向自产为主、进口为辅转变.国内方面,2010年至2016年,中国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的产能增长1.61倍.从生产企业区域来看,多年来中国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生产企业主要有怡达化学、百川股份、华伦化工、江苏三木等.近年来行业内生产企业的产能扩张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经营经验的累积以及对于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醇醚及其醋酸酯下游应用领域涂料、电子和油墨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环保型溶剂、电子级和半导体级溶剂的需求不断增长.2010年至2016年,中国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消费量从44.23万吨/年增长至76.60万吨/年,增长1.7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104.56万吨/年.国际方面,全球最大的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为陶氏化学(DOW),其在中国设有工厂,此外国外其他主要的生产企业有莱昂德尔巴塞尔(LyondellBasell)、英力士(Ineos)、壳牌(Shell)、巴斯夫(BASF)、SK集团等.2、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产品情况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E系列溶剂)包括的产品种类众多,其中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环氧乙烷下游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乙二醇醚类产品分子内含有醚键、羟基、羰基和烷基,具备与水和有机化合物相结合的能力,该类产品以其优异的亲水、亲油性能被广泛用于溶剂、喷气燃料防冰剂、制动液原料、化学中间体、香料工业、医药工业、油田化学品等诸多领域.乙二醇醚品种较多,主要包括乙二醇甲醚(EM)、乙二醇乙醚(EE)、乙二醇丁醚(EB)、二乙二醇甲醚(DM)、二乙二醇乙醚(DE)、二乙二醇丁醚(DB)、三乙二醇甲醚(TM)、三乙二醇乙醚(TE)、三乙二醇丁醚(TB)等,其醋酸酯常用的有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乙二醇丁醚醋酸酯(EBA)、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等.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系列产品的主要用途如下:公开资料整理目前,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主要被用作各种工业过程的溶剂,其中以乙二醇丁醚及其醋酸酯的需求量最大.中国乙二醇丁醚消费量占乙二醇醚比例超过80%,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消费量占乙二醇醚醋酸酯比例约为40%.国际方面,全球最大的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为陶氏化学(DOW),其在中国设有工厂,此外国外其他主要的生产企业有莱昂德尔巴塞尔(LyondellBasell)、英力士(Ineos)、壳牌(Shell)、巴斯夫(BASF)、SK集团等.2、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产品情况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E系列溶剂)包括的产品种类众多,其中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环氧乙烷下游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乙二醇醚类产品分子内含有醚键、羟基、羰基和烷基,具备与水和有机化合物相结合的能力,该类产品以其优异的亲水、亲油性能被广泛用于溶剂、喷气燃料防冰剂、制动液原料、化学中间体、香料工业、医药工业、油田化学品等诸多领域.乙二醇醚品种较多,主要包括乙二醇甲醚(EM)、乙二醇乙醚(EE)、乙二醇丁醚(EB)、二乙二醇甲醚(DM)、二乙二醇乙醚(DE)、二乙二醇丁醚(DB)、三乙二醇甲醚(TM)、三乙二醇乙醚(TE)、三乙二醇丁醚(TB)等,其醋酸酯常用的有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乙二醇丁醚醋酸酯(EBA)、二乙二醇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等.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系列产品的主要用途如下:公开资料整理目前,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主要被用作各种工业过程的溶剂,其中以乙二醇丁醚及其醋酸酯的需求量最大.中国乙二醇丁醚消费量占乙二醇醚比例超过80%,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消费量占乙二醇醚醋酸酯比例约为40%.(2)行业情况近年来,全球醇醚及其醋酸酯每年的产能超过300万吨,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是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或地区.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为陶氏化学(DOW),其在美国、德国、阿根廷和中国均有生产装置.近年来,随着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的不断发展,全球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的生产已经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流向中国等亚洲其他国家.中国的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市场主要由几家民营企业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少数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超过万吨,生产技术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其中行业内主要的生产企业有怡达化学.乙二醇醚最主要的产品为乙二醇丁醚(EB),乙二醇醚醋酸酯主要产品为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乙二醇丁醚醋酸酯(EBA),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具有溶解性强、蒸发速度快、耦合性及聚结力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油墨及清洗剂行业.中国乙二醇醚系列产品中乙二醇丁醚(EB)用量最大,乙二醇丁醚(EB)可以用作油漆的高沸点溶剂、纤维润湿剂、农药分散剂、树脂增塑剂、油墨、染料、洗涤剂、制动液等.由于乙二醇丁醚具有优良的聚结性质,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基涂料中,已成为普遍使用的大众溶剂.近年来,乙二醇丁醚的需求量发展迅猛,近五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目前,国内所需乙二醇醚除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2016年乙二醇醚的进口量为17.30万吨.作为乙二醇醚中消费量最大的乙二醇丁醚,近几年消费量在20-25万吨/年,而国内的总产量仅有10万吨/年左右,每年亦有10-15吨/年的供应缺口需要依靠进口货源.2013年之前,国外公司对中国乙二醇丁醚进行低价倾销,导致国内企业的部分产能闲置,产能利用率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3年1月28日起对进口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单丁醚征收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反倾销措施实施后,从2013年起国内乙二醇丁醚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开工率和出货量较反倾销前有明显提高,国产乙二醇丁醚较之进口产品逐步具有一定竞争力,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但乙二醇丁醚产能和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需要进口货源补给,对外依存度长期存在.国内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产品长期以来产能不足,进口依存度较高.随着国内基础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产品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格局会加速转变,国产产品将会继续扩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3、环氧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产品情况环氧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P系列溶剂)包括的产品种类众多,其中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环氧丙烷下游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丙二醇醚是以环氧丙烷和低碳醇为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的,主要有丙二醇甲醚(PM)、丙二醇乙醚(PE)、丙二醇丁醚(PB)、二丙二醇甲醚(DPM)等.丙二醇醚类主要被用作各种工业过程的溶剂,其中以丙二醇甲醚及其醋酸酯的需求量最大.由于化学结构的独特性,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双重功能,另外其气味温和,挥发速率适中,更容易降解、更加环保,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溶剂及专用化学品.丙二醇甲醚(PM)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是醇醚类产品中用量较大且市场份额较高的品种,其能与水、醇、酮、醚、酯、芳烃、脂肪烃等混溶,并且能溶解多类型高聚物.因此,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可应用于涂料、电子、油墨和清洗剂等高端下游行业,也可作抗冻剂、萃取剂和其他有机合成原料.丙二醇甲醚(PM)是一种挥发较快的溶剂,其对于光固化溶剂型体系的溶解能力被作为一个标杆.丙二醇甲醚(PM)对大部分树脂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因此是高档涂料常用的产品,同时也是用于制造“光刻胶”的电子化学品之一,是一种优良的电子清洗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是以丙二醇甲醚(PM)为起始物料,再与醋酸反应后生成的深加工产品,其分子结构中既有醚键,又有羰基,羰基又形成了酯的结构.在同一分子中既有非极性部分,又有极性部分,两部分的官能团既相互制约排斥,又各自起到其固有的作用,因此对非极性物质和极性物质都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作为纤维素溶剂,可用于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作为高聚物溶剂,可用于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石油树脂、醋酸树脂等;作为橡胶溶剂,可用于天然胶、氯丁胶、乙丙胶、丁腈胶、丁苯胶等;作为天然大分子物溶剂,可用于各种油脂、蜡、胶和松香.在涂料工业中,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广泛用作溶剂,几乎所有的纤维和树脂的清漆和乳胶漆都可采用,在一般溶剂如二甲苯、混合芳烃中加入少量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可提高成品油漆的诸多性能,如降低挥发速率、提高流平性、增加平滑性、使涂膜平整且富有光泽等;在皮革工业中作为糅剂的溶剂,可提高皮革的柔软性和保持良好的光泽;在印刷行业中是印刷油墨的优良溶剂.此外,丙二醇甲醚(PM)、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在液晶、半导体等制造过程中是重要的过程化学品.将丙二醇甲醚(PM)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的溶液用做清洗液,行业用量较大.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也是光刻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端电子化学品领域,随着国内环氧丙烷醇醚及其醋酸酯(P系列溶剂)部分生产商的技术提升,目前已可以满足电子级需求,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实现在这一领域对进口产品的替代.(2)行业情况丙二醇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陶氏化学(DOW)、莱昂德尔巴塞尔(LyondellBasell)和壳牌(Shell)是世界主要的丙二醇醚生产企业,其中陶氏化学(DOW)的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30%以上.自2005年以来,随着丙二醇醚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推广,丙二醇醚的产量和需求量稳定增长.2010年全球丙二醇醚的产量为54.67万吨,2016年增长至81.79万吨,增长率为49.61%,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亚洲地区.2010年中国丙二醇醚的产量为16.77万吨,2016年增长至29.69万吨,几乎翻倍.在中国,丙二醇醚中丙二醇甲醚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占丙二醇醚类总产量超过50%.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部分丙二醇醚应用的领域会不断扩大,丙二醇醚的需求量将得到较快增长.2010年至2016年间,中国丙二醇醚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出口量则稳步增长,2010年出口量6.05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9.07万吨.丙二醇醚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除用于生产醋酸酯外,丙二醇醚凭借其亲油和亲水的双重功能,作为气味温和、挥发速率适中、更容易降解、更加环保的溶剂,主要应用于电子、涂料和油墨等行业.未来几年,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丙二醇醚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将会继续增长.丙二醇醚醋酸酯行业近年来同样发展迅速,生产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丙二醇醚醋酸酯生产国,2016年中国丙二醇醚醋酸酯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6.60%,其次是西欧,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1.01%;消费方面,西欧是全球最大的丙二醇醚醋酸酯消费地区,消费量占全球的30.09%,其次是中国,消费量占全球的26.98%.预计2016年至2020年,全球丙二醇醚醋酸酯消费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年均增长率约为6.17%,高于同期全球丙二醇醚醋酸酯3.55%的消费量增长率.(九)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上游主要为大宗原材料,例如乙烯、环氧丙烷、正丁醇、醋酸等,该等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及煤,该等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供应商主要为大型的国有、民营及外资企业.主要原材料的价格理论上与原油及煤价格存在一定关联性,市场价格公开透明.2015年至2017年CFR东北亚乙烯现货中间价(美元/吨)公开资料整理2015年至2017年华东地区环氧丙烷市场平均价(元/吨)公开资料整理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涂料、电子和油墨行业.涂料、电子和油墨行业目前处于稳定发展的上升阶段,且该等行业面对的下游终端行业普遍经营状况良好.下游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本行业提供了稳定保障.①涂料行业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油或乳液为主,添加相应助剂,也可以添加颜料、填料,再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因此各类型的涂料几乎都离不开溶剂.近年来,世界涂料行业尤其是亚太地区涂料行业发展迅速.2016年全球涂料市场销售总额达到近1,500亿美元,2012年至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5%,其中欧洲地区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8%,而亚太地区复合增长率为8.3%.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涂料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以上.在此背景下,中国涂料行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涂料生产大国.2001年至2017年,中国涂料年产量从121.06万吨增长至1,794.03万吨,增长近15倍,涂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醇醚及其醋酸酯类溶剂产品的下游应用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2017年中国涂料产量(万吨)②电子化学品行业电子化学品,也叫电子化工材料,是指为电子工业配套的精细化工材料,主要特点有品种多、质量要求高、对环境清洁度要求高、产品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电子化学品的质量不但会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而且会对电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产生重大影响.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电子化学品产业发展与之同步.因此,电子化学品成为世界各国为发展电子工业而优先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过去十年,全球电子工业发展迅猛,相应的电子化学品行业也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全球电子工业化学品在2010年至2016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复合增速约为15%,2016年中国电子化学品市场容量约为500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由于产业集群优势和成本优势,成为承接电子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以PCB行业为例,中国PCB产值全球占比从2008年的31%提升至2016年的48%,且占比仍在快速提升中,未来占比有望达到60%以上.LCD面板厂集中在中国大陆且新增产能全部来自于中国大陆的龙头企业扩产,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进口依存度较高,但中国将集成电路的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达到约3,000亿元,满足27.5%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总规模达到11,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需用电子化学品将达到近600亿元,2016年至2020年年均增长率约为8%.③油墨行业油墨是一种由颜料微粒均匀分散在连接料中并具有一定黏性的流体物质,是出版物印刷和包装印刷的重要材料.油墨工业产生于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因化工和包装印刷业的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油墨制造业产量不断上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球前10大油墨企业约占全世界7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世界主要的油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五年来,中国的油墨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至2016年,年产量由50万吨增长至9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尽管近年来受经济形势影响,油墨行业由高增长转入缓慢增长,但国内油墨市场总量仍然在稳步扩大.2016年中国的印刷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约10%,在快速增长的印刷行业带领下,油墨行业有望持续保持景气.预计未来五年,国内市场对油墨总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胶印油墨市场需求量仍每年保持6%的增长速度,其中高端油墨需求量剧增,特别是水性油墨,平均每年保持15%的增长速度.油墨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其上游的醇醚及其醋酸酯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国内外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3;(0’&(
T&K+U KL2&’V%)2K’L K/ MKW+L 2’ 2*+ /)9OKLM ,+)*9LK/, ’U )&9)>KLM M9/ )’,P&+//’& 9LV P’OS,+&KX92K’L KL*KYK2KLM ,+)*9LK/, ’U
醇, 金刚烷系列产品, 二茂铁, 戊二醇, 戊二酸, 吡 啶, 高能燃料, 双环戊二烯二羧酸, 双环戊二烯多元 安克痉。 醇, 医药 %&’$( , 间戊二烯 固化剂, 甲基四氢苯酐, 甲基六氢苯酐, 香料叶醇, 不饱和醇, 不饱和间戊二烯树脂, 间戊 !) 大马酮, 二烯与丁二烯共聚物, 间戊二烯与苯乙烯共聚物, 间戊二烯与其它烯烃共聚物。 戊 烷 溶剂, 载溶剂( 。 *+, 发泡剂, #-../*.) 溶剂, 发泡剂。 甲基叔戊基醚( , 戊二醛, 香料, 增香剂, 保护 0-1* ) 剂, 抗氧剂, 光稳定剂, 环氧环戊醇。 正戊烯 环戊烯 与乙烯制共聚物, 制增塑剂。 聚戊橡胶, 戊二醛, 戊二酸, 烷基环戊基苯, 环戊基 酚, 抗氧剂, 光稳定剂, 环氧环戊醇。
明书 ( #45:( 3"
"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在保证裂解气压缩机正
常 运 行 的 情 况 下 , 将 阻 聚 剂 的 注 入 量 由 -=@<1 ? 使注 $AA1- 公司推荐的 :B#"CD;3B#"CD 降至 !B#"CD, 入 $<:#77= 的成本仅为 #(5 元人民币 ? 2 乙烯,经济 效益显著。
#,,& 年 全 球 化 学 工 业 的 销 售 额 约 #( """ 亿 美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细化工是指在化学原料、制造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具有高度精确度、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化工领域。
它主要包括有机合成、无机合成、催化剂、功能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香料、日用化工等众多领域。
1.高速增长:精细化工行业是全球化学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化工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5万亿元,同比增长5.8%。
2.高度集中:精细化工行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和知名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能够持续推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
3.产品结构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传统的精细化工产品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新材料、高性能化学品等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
4.绿色发展:精细化工行业正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大量减少或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创新驱动:精细化工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高端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精细化工行业将逐渐向高端产品转型。
高性能化学品、精细化工中间体等领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同时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特色化。
3.绿色可持续发展:精细化工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减少废弃物排放、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4.国际竞争力:精细化工行业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精细化工产品的出口。
综上所述,精细化工行业在技术创新、高端产品、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

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趋势国内外精细化工是指在化学工业中,通过对原材料的精炼、分离、纯化和化学合成等工艺过程的精确控制,生产出高纯度、高品质的化学品的一类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精细化工在国内外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内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国内精细化工的发展速度较快。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品质化学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精细化工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尤其是在医药、电子、农药等行业,对高纯度化学品的需求量增长迅猛。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精细化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
其次,国内精细化工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设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比如,在新型分离技术、纯化技术、合成反应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再次,国内精细化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精细化工企业逐渐转变发展模式,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内精细化工产业正在加速国际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内精细化工企业开始寻找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国内精细化工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在国外,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也十分值得关注。
首先,发达国家的精细化工产业已非常成熟,处于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
这些国家在精细化工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成为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工生产和出口大国。
同时,这些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新兴经济体的精细化工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的精细化工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作者:韩威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092班学号:20094540236 摘要: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品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精细化工是21世纪化学工业的战略重点,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技术水平地标志之一(摘自大庆石化公司研究所《国内外精细化工现状》。
从化妆品、香精香料、电子信息化学品、石油化工方面方面具体论述精细化工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前言:首先,什么是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又称精细化学品,是化学工业中用来与通用化工产品或大宗化学品。
我国将精细化学品定义为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制造和应用的,技术密度高,附加值高,纯度高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学品。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将精细化工化学品分为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妆品,高分子聚合物中功能高分子等11大类。
同时,把那些未形成产业的精细化工门类总称为心领域精细化工,诸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胶粘剂、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等等。
由于精细化工应用涉及范围广,品种繁多,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与现代高科技、现代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环境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因此,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门,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化工生产的激烈分化使化工企业必须降低生产的成本,开发技术含量高的高效益,低规模的差别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外精细化工的现状我们先从一些列举数据来分析我国的精细化工发展现状。
化工产品加工深度越深,其生产的附加值越高。
一些人士将通用化学品在销售总额中的定义为精细化率。
精细化率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精细化工生产水品及化工集约化程度。
发达国家已经精细化工生产值已经占化工总产值60%-70%,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大发展水品,而我国的精细化工只有40%,相对于我国跟世界水平的差距,化工十一五规划中特别强调:我国精细化工应强化自主创新,突破核心催化技术,开发环境友好工艺。
其中开发新催化更是发展六项重点开发技术的而核心。
1化妆品的发展现状在迅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化妆品已经成为生活美化,职业文明不可缺少的以部分。
2010年,我国的化妆品销售总额达800亿元。
化妆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即在工业比较发达,原料和包装材料等配套条件比较充沛和优越的地区。
如华东地区(上海)、华北地区(天津)、中南地区(广州)、西北地区(西安)、西南地区(重庆)、东北地区(哈尔滨、大连、吉林)。
1990年我国的化妆品销售额为30亿元,至1997年已增长值253亿元,增长了35.4%。
我国平均每人在化妆品的销售额从5元增长至16元。
上海、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平均已达80元。
其中护肤品占35%,发用品28%,美容类29%,香水类8%。
以此来看,我国的化妆品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世界销售化妆品和漱洗用品销售总额1500亿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为4%,主要集中于美国。
西欧战28%,北美占25%,亚洲占34.5%,东欧占2%。
在欧盟市场德国居于首位22.5%,法国位居第二19%。
在欧盟市场主要市场为发用化妆品,其次就是虎符系列,另外彩妆色调不断翻新,原材料也不断多元化,销售额也有很大的提升。
随着化妆品的发展,化妆也不是女性的专利,男士化妆品也占领一定的市场。
香水,剃须化妆水,去臭气,沐浴剂等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亚洲化妆品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日本位居亚太地区的首位,韩国也凭着在美容方面的技术,成为了化妆品市场的新秀。
目前亚太市场被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等国际产品垄断。
在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化妆品主要是发用化妆品,因为日照时间较长,美白化妆品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天然化妆品开始占据人们的视线,气候偏热,为有令人愉悦的香味,香水也逐渐盛行。
就化妆品而言的水平而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较大。
20世界90年代末,日本个人护理品人均消费18.7美元,中国香港17.8,美国和澳大利亚13.2,马来西亚5.8,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分别仅有2.2和1.2美元。
就化妆品品种结构而言,护肤化妆品占4.7%,发用化妆品占23.8%,口腔卫生用品占9.2%,香水类占11%。
日本护肤品所占比例最大,西欧重点发展的是沐浴剂,浪漫之都法国则侧重于香水。
就化妆品的工艺技术而言,不断引入新技术是各国普遍追求和采用的做法。
如新型乳化技术应用于膏霜和乳液类制品的研制和开发。
2香料香精的发展现状香料是一类能使嗅觉器官感受到气味的物质,由于有些物质具有刺激味觉器官的物质统称为“风味物质”。
香料是由多种香料(有时加有一定量的溶剂和其他添加剂)调配出来的。
目前,世界上的香料品种约6000种,年销售额100多亿美元。
中国生产的香料约1000种,我国现有香料香精生产企业近600家,其中90%以上是小型企业,年销售额在亿元的企业仅有10家左右。
据统计,国内2000年香料香精的产销出口额为159.30亿元。
国内使用香精15.10万吨,香料93.839吨,香精年销售量额为72.86亿元,香料约75.07亿元,其中各类加香产品的年销售量额高达7000亿元。
近20年来,国外香料工业发展迅速,世界上香料工业发达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瑞士。
荷兰法国,日本。
美国香料香精公司有120家,最大的公司是国际香料攻速,它在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实验室和办事处,年销售额14.6亿美元(其中包括已被IFF 收购的BBA的部分销售额0.6亿美元)。
法国是天然香料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法国东部地中海岸的山区城市格拉斯,改地区有20多家天然香料企业,著名的有P.Robertet 公司、V.mahe fils公司、LautievFils公司和Charabot公司。
3电子信息化学品的发展现状电子化学品,国际上没有做过严格的定义,通常是指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专用化工材料,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和分离器件、光电子器件,印制电路电板、液晶显示器件、电阻、电容、显像管、电视机、计算机、收录机、录摄像机、激光唱盘、音响、移动通讯机、传真机等的电子器件、零部件和整机生产与组装用的化工材料,它属于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的范畴;在电子行业中,它是电子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
目前我国电子化学品所需品种近2万种,占各类电子材料品种的65%;国内从事电子化学品研制生产的骨干企业已发展到100多家,职工近万人;国内能工业化生产或能提供批量生产的产品品种近1000种。
我国目前电子化学品需求旺盛,不仅国内市场存在巨大需求,而且国际市场同样蕴藏着较大商机。
但是我国电子化学品大多为中低档产品,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10—15年的差距,高精尖材料大多需要进口,每年仅元件及材料进口额达60亿美元以上。
电子化学品这种供需现状,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升居世界第七,将成为半导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国内在光致抗蚀剂、印制电路板板材、朝净高纯化学试剂,封装材料等都有一定的发展。
印制线路板用的中、低档化学品已能满足市场需求,高档扔须进口,包括干燥抗蚀剂、油墨、镀履工艺用的化学品、助焊剂、清洁剂、和胶粘剂等120个品种。
目前国内能提供液晶显示器用的低档电子化学品。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电子工业的合作、合资、技术引进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部分电子化学品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进入了我国市场。
到90年代末,这些电子化学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电子化学品85%以上的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无论从生产品种(约2万种),数量和消费来说都是如此,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已经缓慢改变。
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及我国电子工业的覅苏增长,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和消费市场,同时,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印度等国家也在迅速形成市场。
4石油化工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在精细化工科研开发方面,围绕催化剂、油品添加剂、引进装臵的配套助剂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许多项目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据统计,1997年“三剂”产品的国产化率已达到85%。
目前所生产的催化剂、油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机、化纤石油剂等十个大门类的精细化工产品六百多个品种,正在尽享的精细化工科研项目有120多项,并取得是100多个重大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国际石油化工业已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生产经营激烈,导致利润明显下降。
国外大型炼化企业从来两方面努力追求投资回报。
一是致力于生产装臵的大型化,如千万吨的炼油装臵等等;二是利用其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石油化工的高度发展技术上,积极开展石油化工的深度加工及裂解产物的综合利用,致力于中小吨位有机原料和惊喜化学品的生产,依靠技术保持效益。
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的生产已经成为国际化学工业法展的重点。
5总结总体来说,我国的精细化工和国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首先,我国的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够,科研开发能力不够,造成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品种少,档次低,相对于国际水平处于落后水平。
1995年全国化工设备台套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品的比例仅为5.64%。
对产品的合成、工艺研究较多,而相应的开发,装备研究不够。
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研究更显薄弱,许多产品处于仿制状态,缺少具有特色产品。
在国外产品更新时,很快被淘汰。
其次,我国产品结构不合理,形不成系列。
“七五”、“八五”至今,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出发,我国发展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在“三剂国产”化,大部分满足了国内对相应精细化工品的需求,但造成了产品领域分散,没有形成系列产品。
第三,虽然我国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资,但是,相对于国际来说,我国的科技投入还是较少,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高层次的研究人才。
还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人才投入,资金投入,资源投入。
二、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综观20年来世界化工发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过节及著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十分重视发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江西化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1、化妆品工业的未来对于化妆品来说,国内专业化妆品市场持续升温,但是专业化妆品质量令人担忧,化妆品工业可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与扩大消费者和美容美容服务机构一起将专业美容化妆品消费推向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