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讲新闻媒介的受众.pptx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六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六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受众的特点 受众的分类(细分) 受众的权利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第一节 受众的特点
一、受众是谁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 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 众、听众。 不同的受众观(P206)——被动的接受者 (接受教育、接受指挥)、消费者等
三、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P226 ①受众通过媒介对各公共领域内的部门 和各项活动依法行驶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 ②受众对新闻媒介的活动行使批评建议 和监督的权利。
传播服务保障权利:指受众依照法律享有进 行传播消费和一系列服务保障的权利。 这一权利有许多具体的细则,如受众享有自 由选择媒体、选择新闻信息消费方式以及要 求新闻媒介提供合格的、良好的服务的权利。 而这些权利在实际操作中常常被忽略或侵犯, 如强行摊派订阅、非正常停刊减张、广告侵 占新闻播出时间、新闻质量低劣、未按电视 节目预告播出节目、延期投递等,都是对受 众传播服务保障权利的侵犯。
2、混杂性 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 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 杂性特征。
3 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二)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 变化(受众的新特点)
1、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第二节 受众的分类(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报纸读者、 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按照性别、 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 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稳定受众和 不稳定受众。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一般受众 和特殊受众。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现实受 众和潜在受众。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核心受 众和边缘受众。

新闻媒介的受众

新闻媒介的受众
2 、按性别,年龄,职业,地域, 教育水平等划分不同的层次群体。 3 、按接触媒介的频率,可分为 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



4 、按不同信息需求,可分为一 般受众和特殊受众 ( 你是哪类特 殊受众?)
5 、按接触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 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6 、按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 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第二,是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动所行使的批评 建议和监督的权利。我国宪法中明确保障公民对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批评建议和 监督权,针对我国新闻媒介的特有属性,公众自 然有权依法监督其活动是否符合衬会公共利益。

受众的权利远不仅上述几方面,诸如受众选择权、 传播服务保障权等都在其列,但知情权、表达权 和监督权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受众权利的核心。

在新闻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 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2、表达权

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 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 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 等。

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指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 通过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受众享有 使用媒介,在媒介上按照法律规定发表意见的自 由权。
者的最终检验者。

受众是新闻活动中又一个活跃因素,是新
闻信息传受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加者,是
不可忽视的反馈信息。

1、受众是学生。
2 、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 3、受众是消费者。



4、受众是公民
二、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
●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 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 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

第十二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十二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 这是 进行25次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发生 在空中的大灾难。“挑战者〞号的爆炸, 使 举国震惊,华盛顿和其它各地均下半 旗致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挑战者〞号爆炸
• “挑战者 号〞爆炸 瞬间
2、 混杂性
• 混杂性: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 个角落,个体差异造成兴趣爱好和信息 需求的不同。
• 1〕新闻媒介满足受众需求有难度; • 2〕新闻媒介多样性开展。
编辑决定。
• 长远看,整体看,取决于受众,否则 “对牛弹琴〞。
• 2、决定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 如:《北京晚报》:京派文化〔典雅、庄 重、厚实〕
• 《新民晚报》:海派文化〔实用、精致、 活泼〕
• 《羊城晚报》:岭南文化〔开拓、创新〕
• 媒介的不同风格和不同地域读者的心理定 势和阅读习惯及文化底蕴有关。
• 3、决定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 经常变革,不断追逐受众的结果
• 如报纸版面安排、专栏设置、电台、电 视台栏目的更换等等。
•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 广告是媒体主要的收入来源。广告客户 愿意付费不是在于媒体本身,而是媒体 所拥有的受众。
• 群众传媒号称“第四权力〞,并不是媒 体自身有强大的权利,而是媒体背后有 庞大的受众,是舆论强大的影响力。
• 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王韬创办《循环 日报》; 等人的报刊活动;中国共产 人的新闻实践,都侧重报刊的教育启蒙 功能。
• 教育启迪功能是附属功能,而不是第一 位的。
2、受众是靶子
• 代表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魔弹论〞、 “靶子论〞或“皮下注射论〞。
• 认为受众是被动的接受者,只是无条件 地接受传媒提供的任何信息和宣传。
• 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介的共同趋向。

第十三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十三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十三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受众是谁
学生——教育对象大众——受指挥、接收者
消费者——迎合、争取消费者,以获得利益公民——突出表现公民知情权、监督权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受众的地位:
①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②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③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④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定义: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

如何定位核心受众?
1、区域定位:“新闻本土化”现象
2、职业和身份定位 3.年龄定位 4.教育程度定位
受众地位新变化
一、受众即是时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
二、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按需主动搜索信息
三、受众被传媒指导→传媒被受众指导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主要理论:
魔弹论: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已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

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
议题设置理论: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
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沉默螺旋理论:强势一方愈加强大,弱势一方更加沉默,以致最后一切反对意见销声匿迹。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通过公开报道或意见呈现,造成“意见环境”,从而影响人们的意见选择,或造成沉默的螺旋,或加速沉默的螺旋,从而显示大众传媒在形成舆论过程中的重大影响力。

文化霸权理论:智慧与道德的领导权,其本质是具有统治性的意识形态。

以此形成社会公示、消除被统治阶级的抗争,构建并维护着统治性的意识形态
1。

12第十二讲新闻媒介的受众

12第十二讲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七节 受众的权力
知情权
表达权 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台湾记者怒戴口罩 抗议当局钳制新闻自由
第七节 受众的权力
一、什么是知情权?
广义——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 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以及生活所 需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狭义(通常采用)——指的是公民对国家 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 所拥有的知情和知察的权利 。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一、受众定位的概念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 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 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各个版 面、频道、栏目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 内容。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二、受众定位的意义
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媒介经营策划的两大
支点。
功能定位主要是着眼于媒介性质; 受众定位是传播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 是不以任何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 制约。受众定位最终决定着媒介传播的 成败得失。
广泛性造成了混杂性。
3、 隐蔽性
受众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 在。
第二节 受众心理
一、受众的接受心理
求真、求近、求短 同化性、排他性、纳新性
二、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 1、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需求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第三节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内部审核定期做,系统维持不会错。2020年11月下午 12时52分20.11.1912: 52Nove mber 19, 2020
一、不同的受众观 1、受众是学生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 3、受众是消费者 4、受众是公民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受众观
二、正确的受众观
1、对“受众中心论”(受众本位)的质疑: 媒介活动不是以受众为中心,而是为受众服务,

第12周《大众传播的受众①》ppt

第12周《大众传播的受众①》ppt

思考


截止目前,我们一共介绍了哪几种受众观? 掌握各种受众观的理论核心概述和产生时间。 受众的权利具体包括哪些? 中国目前传媒市场的改革,哪些举措是这些理 论的具体体现。

中国目前只有通过法律 途径解决。北京电视台 报道一家装饰公司的违 约行为,被对方认定是 对自己的歪曲报道,诉 诸法庭。

2、意见广告:
为了取得受众的好 感和信任,印刷 媒介在不同程度 上以收费形式刊 登读者要求刊登 的意见广告。

3、“开放频道”。 以受众为中心的受众观对广告业的影响: 肯· 罗曼和珍· 曼丝在风行全球的新版《如何做 广告》中提出他们的品牌成功的秘诀之一: “切毋忽视消费者”。大多数产品的宣传策略 都过分强调产品的属性,而很少注意消费者, 特别是有关消费者的态度和使用习性。
受众即市场的原因:




1、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信息产品必 须在市场上销售——销售市场是受众 2、产品必须试销对路——满足市场需求—— 满足受众需求 3、既然传媒活动是市场活动——市场竞争— —受众的争夺 如今的受众市场正从“大众”市场向“小众” 市场转变,因此准确的市场定位,开拓具有特 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成了大众传媒保证经济 利益的最佳选择。
传播学家克劳斯 将受众分为三个层次:



1、特定的国家或区域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 的人口——最大的受众群 2、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 的人口——特定受众群 3、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 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 籍贯、民族、职业等; 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如家庭、单位、 团体、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的归属阶层,宗 教信仰群体等等。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 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有时这种影响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新闻媒介的受众

新闻媒介的受众
之源
新闻媒介中受众的权利
• [1] 知情权
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知的权利等等,是指公民获取 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 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例如: 在我国,公民享有对政府财政支出的知情权,公民就可以通过网络去 监督政府廉洁从政,从而行使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 6.按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
受众。
其实受众群体的细致划分还有很多方法,这不仅说明了 受众组合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重要的是,这种为 媒介的受众定位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体系。
受众在新闻媒介中的作用
• 1)决定着媒介内容的取舍
• 2)决定着新闻媒介定位风格 • 3)决定新闻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利
新闻媒介受众的特点
• 1、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是面
向全社会开放的。从广义上来讲,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新闻媒介现实 或潜在的受众群,无论种族¸性别¸年龄¸职业,这时他们都只有一个共 同的身份——新闻媒介的受众。
• 2、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成员广泛的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
•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
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成 不同的次属群体。
• 3.按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
稳定受众。有固定习惯接触媒介的受众称为固定 受众,相反,偶尔接触媒介的受众称为不稳定受 众。
• 4按受众不同信息需求,可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
• [3]批评建议权与监督权 • 批评建议权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作为一个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 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或一 些建议性意见。

第十二讲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十二讲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七节 受众的权力
知情权
表达权 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台湾记者怒戴口罩 抗议当局钳制新闻自由
第七节 受众的权力
一、什么是知情权?
广义——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 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以及生活所 需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狭义(通常采用)——指的是公民对国家 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 所拥有的知情和知察的权利 。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三、影响受众定位的因素
1、媒介受众定位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在总体 指导原则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2、确定核心受众的主要因素: 地域、职 业、身份、年龄、文化程度。
案例:《南方日报》 ——高度决定影响力
《南方日报》的定位 :各级领导者、决策者
,各层面的管理者、投 资者、经营者和研究者 ,是公务员、商人和专 业人士。简言之,就是 那些主流读者。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一、受众定位的概念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 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 。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各个 版面、频道、栏目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 分内容。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二、受众定位的意义
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媒介经营策划的两大
支点。
功能定位主要是着眼于媒介性质; 受众定位是传播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 是不以任何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 制约。受众定位最终决定着媒介传播的 成败得失。
第五节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 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 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 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
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水平等再划 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 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 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 重点争取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受众的反馈 1、普通受众的反馈,即广大报刊读者、电
视观众、电台听众的批评意见; 2、政府官员的反馈; 3、业内人士对媒体的反馈。
第三节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二、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①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选择 ②决定着媒介的风格 ③决定着媒体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④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受众观
第五节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 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 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 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
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 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 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 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 重点争取对象。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3.121.3.108:12:1608:12: 16Mar ch 1,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1日星期 一上午8时12分 16秒08:12:1621.3.1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上午 8时12分21.3.108:12March 1, 2021
第七节 受众的权力
二、知情权在大众传播中的具体运用
受众作为新闻产品的消费者,有权要求 新闻媒体提供真实、客观、公正、全面 的报道。任何隐瞒或歪曲事实的报道, 都是对受众知情权的侵犯 。 案例:广西南丹透水事故
案例:广西南丹透水事故
2001年7月16日凌晨,位于广西南丹县大厂镇的 龙泉矿冶炼总厂下属矿厂,发生了矿井特大透水 事故,200多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7月27 日下午,人民网记者赶到该锡矿厂,只见几位保 安把守进入矿区的路口,并严格盘查陌生车辆、 人员。记者试图闯进矿区未能成功,行踪一直被 人盯梢。在随后的几天里,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 奔赴南丹,顶着阻力,冒着风险,揭穿了该厂总 经理黎东明等人发布的“无人员伤亡”等弥天大 谎。媒体的穷追不舍引起中央领导的直接过问, 经过调查人员的努力,南丹矿难的始末终于在事 发十七天后得以披露。
第五节 受众的细分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 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
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 5、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
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第五节 受众的细分
6、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 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凡是已经确定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 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 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 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 的可能性。
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14名 媒体责任人受处理
新闻出版总署对山西 霍宝干河煤矿“封口 费”事件中有据可查 的涉案人员60人给予 了处罚通报,其中有 4名新闻记者被给予 处分,对查实的14名 媒体相关责任人分别 作了相应处理。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3.121.3.1Monday, March 01, 2021
第十二讲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的定义及特征
一、受众的定义
受众是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 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 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 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众、听众。
第一节 受众的定义及特征
二、受众的特征 1、 广泛性
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 众的广泛性。
2、 混杂性
第七节 受众的权力
知情权
表达权 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台湾记者怒戴口罩 抗议当局钳制新闻自由
第七节 受众的权力
一、什么是知情权?
广义——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 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以及生活所 需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狭义(通常采用)——指的是公民对国家 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 所拥有的知情和知察的权利 。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三、影响受众定位的因素
1、媒介受众定位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在总体 指导原则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2、确定核心受众的主要因素: 地域、职 业、身份、年龄、文化程度。
案例:《南方日报》 ——高度决定影响力
《南方日报》的定位:
各级领导者、决策者, 各层面的管理者、投资 者、经营者和研究者, 是公务员、商人和专业 人士。简言之,就是那 些主流读者。
广泛性造成了混杂性。
3、 隐蔽性
受众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 在。
第二节 受众心理
一、受众的接受心理
求真、求近、求短 同化性、排他性、纳新性
二、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 1、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需求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第三节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一、受众定位的概念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 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 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各个版 面、频道、栏目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 内容。
第六节 受众定位
二、受众定位的意义
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媒介经营策划的两大
支点。
功能定位主要是着眼于媒介性质; 受众定位是传播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 是不以任何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 制约。受众定位最终决定着媒介 2、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 3、受众是消费者 4、受众是公民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受众观
二、正确的受众观
1、对“受众中心论”(受众本位)的质疑: 媒介活动不是以受众为中心,而是为受众服务,
媒介不能落在大众的后面,做一个亦步亦趋的跟随 者。 2、正确的受众观:
媒介不能无条件地追随受众,但受众是媒介生存 的土壤,所以应该坚持受众与媒介并重的原则,这 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受众的地位。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8: 12:1608:12:1608:123/1/2021 8:12:16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3.108:12: 1608:12Mar-211-Mar-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08:12:1608: 12:1608:12Monday, March 01, 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