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大豆高产高效栽培论文
科技成果——高蛋白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科技成果——高蛋白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合理选茬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根据近年使用长残留性除草剂情况,合理调茬,实行三年以上(含三年)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二)科学整地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以“深松”为主体,翻、耙、旋、起、压相结合整地。
玉米茬,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液压翻转犁翻入30-35厘米以上耕层—重耙、轻耙结合耙碎耢平—秋起垄;麦茬,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于地表—伏翻—耙后起垄;马铃薯茬,收获后直接耙地起垄。
(三)种子及其处理1、精选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
第一积温带:东农55、润豆1号、东农251(豆浆豆)、东农252(豆浆豆)等品种;第二积温带:黑农48、东农48、合农76、垦农30、龙豆1号等品种;第三积温带:东农60等品种;第四积温带:金源55、黑河52等品种;第五积温带:圣豆43、昊疆2号、黑河45等品种;第六积温带:圣豆44、昊疆1号等品种。
2、种子精选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
3、种子处理大豆种子采用药剂包衣处理技术。
未包衣的种子每100公斤种子采用35%多克福种衣剂1500毫升或 2.5%咯菌腈(适乐时)种衣剂150-200毫升采用种衣剂拌种。
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剂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4、精准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进行精准施肥。
(1)有机肥作底肥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原料堆制发酵充分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亩施1.5-2吨,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化肥作种肥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测土配方施肥。
高蛋白大豆合理可行的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分析

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培育出一批高蛋白大豆品种,但由于省内各地区的自然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所以要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为适宜的大豆品种,并采取合理可行的栽培技术,为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一、选种与处理1、优选大豆品种大豆的品种比较多,不同的品种产量、含油量及蛋白质的含量有所差别,为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要对大豆品种的选择予以重视。
按当地的生态情况,并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生育期长短适宜、抗逆性强、抗病虫害、产量高、油性足、高蛋白的品种。
2、豆种处理高蛋白大豆品种选好后,要在正式播种前,对豆种进行预处理,通过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而且还能为大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1)包衣在豆种处理中,包衣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选择适宜的种衣剂,按照产品说明书给出的比例,对豆种包衣。
经过包衣后的豆种,除了能防止根腐病及地下害虫的发生外,还能使大豆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豆种的成活率随之提升。
(2)微肥拌种未经包衣剂处理的豆种,可以采用微肥拌种的方式进行播前处理。
效果比较好的微肥有钼酸铵、硼砂等。
拌种时,要控制好用量,1kg的豆种用3g左右的钼酸铵和2g左右的硼砂制成水溶液后拌种即可。
二、选地与整地1、选取适宜的种植地高蛋白大豆的高产栽培离不开优质地块的支撑,由此使得种植地的选取成为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由大豆的生长习性可知,其喜暖,豆种发芽的温度条件为10-12℃,最为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0℃左右。
发芽期间,对水量的要求较大,土壤中含水量应当达到75%左右。
根据大豆的生长习性,应当将土壤肥沃、便于排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作为首选。
要保证所选的种植地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合的温度,周边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力尽可能高。
2、精细整地高蛋白大豆种植前,应根据播种方式,对所选的地块精耕细整,为豆种的成活和后续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高蛋白大豆常用的播种方式有平播和垄播。
(1)平播整地当所选的种植地块不具备深翻和深松整地基础时,要在豆种平播前,对地块秋翻、耙茬,翻耕的深度控制在20cm左右,通过翻、耙结合,能够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有助于提高透气性,为豆种发芽创造有利条件。
高产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高产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所含丰富的蛋白质对于人体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实现高产、高蛋白的大豆种植,是现代农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优质的大豆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实现高产高蛋白大豆的种植。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大豆品种,对于实现高产高蛋白大豆至关重要。
不同品种的大豆具有不同的抗病虫害和适应性,农民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大豆品种。
二、土壤调理大豆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首先要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添加有机肥和矿质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定期翻耕土壤,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助于大豆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三、合理施肥大豆的高产与合理施肥密切相关。
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类型和比例的施肥。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底肥施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在大豆生长期间,应进行追肥,根据大豆的生长状态和养分需求,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元素的比例。
四、合理密度大豆的栽培密度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豆的栽培密度在20~30万株/公顷之间较为适宜。
根据当地的生态和品种特性,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株大豆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五、合理灌溉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为特殊,其灌溉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大豆的生长初期,适量地浇水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根,但过度浇水可能导致根系受潮、易发生病害。
等到大豆开始开花时,要适量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大豆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
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要进行及时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
农民可以选择适宜的农药和防治方案,根据当地的气候和作物状况,进行科学、安全的防治。
七、适时收获大豆的适时收获对于保证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大豆的种子开始变黄时,可以进行果实硬度测试,果实硬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收获。
高油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

农业研究农家参谋-55-NONG JIA CAN MOU高油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王广辉(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漯河,462300)【摘 要】大豆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是集粮、油、饲、药、化工为一体。
尤其是高油、高蛋白的大豆,当前在国际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是我国拓展农业产业化大宗农作物。
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生产更多的优质高油、高蛋白大豆,是大豆栽培工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河南省是全国夏播高蛋白大豆生产种植的重要产地之一。
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多年来河南省大豆的亩产量一直较低,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开豆4号是正大公司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从美国引进的经辐照处理,系统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品种。
该品种的株高可达到75cm,每个单株可分单6~8个侧枝,一般为卵圆形,开白花,籽粒一般呈黄色、褐脐、椭圆形。
百粒重15.6g。
含粗蛋白42.1%,脂肪20.3%。
中熟,夏播大豆整个生育期共110天,具有结荚密集,产量高等特征,每个单株可结200~400个荚,亩产250~300kg,如果地块比较肥沃,产量最高可达350kg。
抗倒伏,不裂荚,品质优,抗性强,且含脂肪比高于普通大豆约1.5个百分点,特别适合工业加工使用。
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引进试验示范,目前已有13个省、市进行引种试种,且产量明显得到提升。
如漯河市经作站推广1300亩,亩产275~300kg,高的360kg,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比普通玉米种植户每亩收入要高出100元。
通过大量引进大豆新品种,可以有效调整当地农民种植结构,提升农民整体收经济益,该品种既可春播,也可夏播,且适应能力强。
现将高油、高蛋白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述如下:以供各地参考。
1 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高蛋白大豆品种有豫豆17、19、21、22、24、25、26,郑92116等。
这些品种蛋白质含量均超过45%的国家攻关高蛋白标准,蛋白含量达46%~48.2%。
高油大豆品种有豫豆11、豫豆19、郑90007。
试论高蛋白大豆高产高效栽培

试论高蛋白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摘要】本文论述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引导大豆种植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关键词】高蛋白大豆;高产;高效;栽培高蛋白大豆是指大豆种子粗蛋白质含量达到45%以上的品种,做为大豆故乡,黑龙江省占有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而且农民富有种植大豆的经验,大豆主产区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避开国际大豆商的锋芒,实施“差异化”战略应对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常的现实意义。
1.选用符合高蛋白指标要求的品种目前黑龙江省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高蛋白品种主要有:黑农35号,蛋白质含量45.24%,脂肪含量18.35%,生育日数115-120天,活动积温2353℃,公顷产量2250公斤。
东农42(东农86-432),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9.38%。
生育日数123天,需活动积温2500-2600℃,区试公顷产量2338.5公斤,生试公顷产量2439公斤。
黑生101,蛋白质含量45.44%,脂肪量17.87%,生育日数120天左右,所需积温2354℃。
哈北46-1,蛋白含量44.0%,脂肪含量19.55%。
生育日数116天,活动积温2200℃。
黑河43号,生育期115天,需积温2150℃。
蛋白含量45.69%,脂肪含量18.59%,还有黑河34号、黑河28等早熟品种都符合高蛋白大豆的质量要求,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
2.选择具有灌溉条件的标准农田由于大豆在鼓粒期间,要求气候相对湿润,昼夜温差相对较小的气候条件,所以,选择土壤肥沃,具有灌溉条件的标准化农田种植高蛋白大豆,从而保证大豆在鼓粒期遇到干旱情况下,能够进行灌溉,有利于保持和发挥高蛋白大豆原品种的高蛋白性状。
3.精细整地采用大马力拖拉机秋季浅翻深松整地,打破了犁底层,耕层土壤通气、透水、增温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保墒、提墒,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大豆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从而保证优质增产增效。
4.增施磷钾肥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还能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同时对增强大豆抗旱、抗病以及抗倒伏也有良好作用,一般每亩施磷肥25公斤,氯化钾7-8公斤,与有机肥料同时翻入做基肥。
优质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

优质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摘要:大豆的栽培是我国农业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程度直接管写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关系着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目前来看,我国大豆栽培已经发展了起来,尤其可以栽培出优质高蛋白的大豆。
这类大豆,往往可以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最近人造肉的概念十分火爆,而大豆就是人造肉的重要原料之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优质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优质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地倾斜,北大荒早就变成了北大仓。
黑龙江地区已经跃然成为了我国油料作物的一个主要产地。
大豆作为一种深得大众喜爱的油料作物,自然是不可能缺席的。
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大豆产量一直很高。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黑龙江大豆种植主要采用超优质高蛋白大豆栽培,这种技术可以生产出高蛋白的优质大豆,在单位面积内将大豆种植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1优质高蛋白大豆优质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的几个要点1.1土地的选择和整理土地是一切作物种植的基础。
品质优良,肥力丰富的土地会给大豆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好处。
而且对于大豆这种作物,我们需要选择透气性良好、土质松软、土层深厚的地块,这样才能保证大豆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空气。
然而随着我国对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我国目前的土地质量正在不断下滑。
许多耕地都出现了板结干涸的情况。
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大豆,自然获得不了好的收成。
对于优质高蛋白大豆来说,土地的质量就更加重要了。
我们可以选择比较肥沃,并且通气性好,含水量高适合大豆的生长土地种植大豆。
对于那些土地质量不太符合要求的土地,我们要积极进行土地的整理。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地,所以我们在翻耕的过程中,要努力把深层的图翻松。
并且尽量保障每一次翻耕的力度,为大豆的良好生长做好物质基础。
1.2优质高蛋白大豆种子的选用大豆这种作物,经过长时间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种类。
在大豆栽培技术当中,我们需要对大量的大豆品种做出精密的选择,从而保障大豆的成活率和产量,并挑选出优质高蛋白的种类。
高蛋白夏大豆丰产栽培技术

高蛋白夏大豆丰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高蛋白夏大豆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品种、增施磷钾肥、播种、栽植、化除化控、防旱排涝、喷施叶面肥、病虫害防治和收獲等方面内容,以为夏大豆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蛋白夏大豆;丰产;栽培技术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用途不同,对大豆的要求也不同。
大豆蛋白比动物蛋白对人体健康有益,随着加工食品的发展,对大豆的品质要求也有区别,油脂工业要求含油高的品种,食品加工要求含蛋白质高的品种。
涡阳县常年种植大豆6.67万hm2左右,产量1500-2250kg/hm2,为了推广高蛋白大豆,提高种植大豆的种植效益。
使农民增产、增收,现将高蛋白夏大豆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高蛋白大豆品种大豆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着大豆产品的品质,生产高蛋白大豆。
首先要选用高蛋白品种。
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主要有徐豆16号、涡豆5号、豫豆25号、皖豆23号、皖豆24号等。
这些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推广,产量稳定,一般单产2250-3000kg/hm2。
2增施磷钾肥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除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外,还能促进根瘤的生长,提高其固氮能力,同时对增加大豆抗旱、抗病性及抗倒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一般施五氧化二磷45-75kg/hm2,或者磷酸二铵120-150kg/hm2、氯化钾120-150kg/hm2,与有机肥同时翻入土壤作基肥。
3适期早播早播早熟,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大大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迟播迟熟,会使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
夏大豆最佳播种期是6月上中旬,应力争在6月10日播种结束。
4合理密植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的原则,一般播量60-90kg/hm2,宽窄行种植。
一般宽行40-46cm,窄行20-23cm(涡阳县个别地方,大豆实行宽行播种,与小麦的行宽一致。
栽植密度一般是中产田留苗22.5万-27.0万株/hm2,高产田块留苗18.0万-22.5万株/hm2。
论提高大豆密植高产高效技术

论提高大豆密植高产高效的技术大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我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食用油加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一直以来其高产高效都是相关种植人员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采用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后,我国的大豆粮食产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下面就会这一工艺接近性分析。
1.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概念这一种植技术是在三垄栽培技术的优势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一基础上适当的减小行距,扩大株距,促进群密度的增加,利用现代化的空间,改善植株群体的布局,使其更加合理与科学,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实现了我国大豆密植的种植产量与效率。
下面就对其优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下该技术的推广价值。
2.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优势一直以来,大豆都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不仅满足我省大豆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全国大豆的供应,甚至远销海外,我省的大豆在世界都是知名的,但是近年来种植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关部门开始尝试新的种植模式,大豆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就是一次创新。
2.1 密植新品种的研制促进产量的提高前几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备案分局科研所与北安市华疆种业曾经做过一次实验,研制出了北疆96-711产品,从试验数据和试验情况来看,对提高大豆种植的产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这一品种与传统品种相比,具有早熟、高产、高油的特征,而且大豆杆的强度与韧性非常好,非常适宜密植,而且比较喜水;通水具备较好的抗旱性,而且耐贫瘠的能力较强,比较适合我省的情况,在进入到成熟期后,迅速脱水,减少成熟时间,另外,该产品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比较适宜机械收获,可以提高收获的效率。
2.2 与我省的土壤情况十分相符大豆密集栽培技术比较适宜土壤肥沃,含水量较多的地区,我省的环境跨度大,经过测试,土壤的有机含量较高,约为4.15%,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呈微弱的酸性,比较适合豆科植物的生长。
我省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无霜期的时间较长,大概约为95-110天,年平均降水量大概在450~55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蛋白大豆高产高效栽培
【摘要】本文论述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引导大豆种植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关键词】高蛋白大豆;高产;高效;栽培
高蛋白大豆是指大豆种子粗蛋白质含量达到45%以上的品种,做为大豆故乡,黑龙江省占有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而且农民富有种植大豆的经验,大豆主产区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避开国际大豆商的锋芒,实施“差异化”战略应对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常的现实意义。
1.选用符合高蛋白指标要求的品种
目前黑龙江省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高蛋白品种主要有:黑农35号,蛋白质含量45.24%,脂肪含量18.35%,生育日数115-120天,活动积温2353℃,公顷产量2250公斤。
东农42(东农86-432),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9.38%。
生育日数123天,需活动积温2500-2600℃,区试公顷产量2338.5公斤,生试公顷产量2439公斤。
黑生101,蛋白质含量45.44%,脂肪量17.87%,生育日数120天左右,所需积温2354℃。
哈北46-1,蛋白含量44.0%,脂肪含量19.55%。
生育日数116天,活动积温2200℃。
黑河43号,生育期115天,需积温2150℃。
蛋白含量45.69%,脂肪含量18.59%,还有黑河34号、黑河28等早熟品种都符合高蛋白大豆的质量要求,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
2.选择具有灌溉条件的标准农田
由于大豆在鼓粒期间,要求气候相对湿润,昼夜温差相对较小的气候条件,所以,选择土壤肥沃,具有灌溉条件的标准化农田种植高蛋白大豆,从而保证大豆在鼓粒期遇到干旱情况下,能够进行灌溉,有利于保持和发挥高蛋白大豆原品种的高蛋白性状。
3.精细整地
采用大马力拖拉机秋季浅翻深松整地,打破了犁底层,耕层土壤通气、透水、增温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保墒、提墒,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大豆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从而保证优质增产增效。
4.增施磷钾肥
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还能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同时对增强大豆抗旱、抗病以及抗倒伏也有良好作用,一般每亩施磷肥25公斤,氯化钾7-8公斤,与有机肥料同时翻入做基肥。
在大豆生长后期,喷施1%的磷酸二氢钾,也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5.适时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4月25日~5月10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日~5月15日。
6.播法与密度
高蛋白大豆播种可采用“三垄”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大豆精量播种、深松和深施肥相结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实行垄上精量播种、深施肥及分层施肥,达到播种、施肥均匀一致、深浅一致。
田间公顷保苗一般28-30万株。
高蛋白大豆播种还可采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在选择
矮杆或半矮杆抗倒伏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缩小行距、增大株距、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从而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合理分布,增加绿色面积,改善受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
包括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
田间公顷保苗一般35-40万株。
7.微量元素拌种
采用微量元素拌种,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
目前施用最多的是用钼酸铵拌种,按1克钼酸铵拌种0.5公斤的比例配成水液喷种,边喷边拌,晾干播种,拌种时不能用铁制工具。
在缺硼和石灰性土壤上,也可用硼砂或硫酸锰拌种,增产效果也好。
8.田间管理
8.1化学除草
按照气候、土壤质地、耕作制度、杂草群落等情况,合理选择除草剂、施药剂量、使用技术等。
8.1.1优先选用土壤处理
土壤墒情良好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土壤处理,既要考虑大豆的安全性,又要考虑持效期长短,对后茬作物是否有影响,还要考虑田间杂草的种群。
高蛋白大豆田常用乙草胺(禾耐斯)、都尔等与赛克、广灭灵、等混用。
如每亩用90%的乙草胺100-12毫升加48%的广灭灵50毫升进行芽前土壤处理,对多种杂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8.1.2补充苗后茎叶处理
未进行土壤处理或土壤处理失败情况下,补充大豆苗后茎叶处
理,这时视田间杂草群落和大豆长势选择安全、高效除草剂。
防除禾本科杂草常用精禾草克、拿捕净、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等;防除阔叶杂草常用用苯达松、氟磺胺草醚、克阔乐等;一般将上述两类除草剂混用。
8.2加强中耕
中耕具有破除板结、蓄水保墒、消灭杂草、促进根瘤菌成活与生存、提高固氮能力等多种作用。
应按浅-深-浅的标准,中耕2-3遍,最后一次中耕可结合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8.3防旱排涝
从开花到鼓粒是高蛋白大豆吸水速度最快、耗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如果土壤水分低于25%,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
灌溉应掌握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
一般每隔5-7天灌溉一次,连续浇2-3次,可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豆又是一种耐涝性较差的作物,淹水后容易造成落花落荚,因此要注意开沟排涝,防止渍害。
8.4防病治虫
病虫害不仅会降低大豆产量,更重要的会降低大豆品质,高蛋白大豆生产应及早进行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灰斑病、蚜虫、食心虫等病虫害。
7月下旬初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7~10d喷1次,共喷2次,防治灰斑病和霜霉病,每亩用药液40~50g;蚜虫发生初期,天气较干旱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液30ml,均匀地喷洒在植株叶片上;8月5-10日防大豆食心虫,每亩用2.50%敌杀死乳油20~30ml,加水20~40kg喷雾,也可与
0.60~0.70kg尿素、75~100g磷酸二氢钾、2~3g钼酸铵混合喷雾,不但省工省时,降低防治成本,而且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8.5及时追肥
一般地块应在开花结荚期,每亩开沟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也可结合灌溉撒施于大豆行间。
如果肥料不足,可在鼓粒期进行根外追肥。
一般用尿素0.5公斤、硫酸钾0.25公斤,提取浸出液,加水50公斤喷洒于叶片上,最好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喷施,遇到降雨,补喷一次。
9.适时收获
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并且植株尚有10%左右的叶片时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选择利用晴天地干,集中抢收,保持清洁度。
不同品种单收单储。
【参考文献】
[1]杨素英.高蛋白大豆高产攻关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7.
[2]吴德余.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6,3.
[3]吴娟,吴彦玲等.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4]何荣利.北方大豆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