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弹性理论
经济学基础夏新燕项目三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与 厂商价格决策
需求收入弹性与 厂商价格决策
需求交叉弹性与 厂商价格决策
第16页/共26页
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价格决策
•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总收益的最大 化。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 格和销量成反方向变 动。如果价格和销量 成比例变化,那么总 收益是不会变动的
但是不同商品需求价格 弹性不同,所以价格引 起需求量的变动程度不 同,因此总收益也会增 加或降低。
,意味着消费者对某种产
品的需求量不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说明此时的市场处于
饱和状态,企业应该做出降低售价的决策。
(2)
,说明这种商品
的市场已经处于衰退状态,企业应当准备转移目标市场和进
行产品的更新换代。
请大家分析《诺基亚手机的生命 周期》案例,分析诺基亚作出降 价和停产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第20页/共26页
通常情况下,物品的需求量都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正比但是总有一些熊孩子不按照这个规律来。
同志们,你们还记得 什么是正常物品,什 么是低档物品吗?
第8页/共26页
点我!!
需求收入弹性
• (1)当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正的时候:表示消费者的收 入水平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动,这种物品称为正常物品。 • (2)当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负的时候:表示消费者的收 入水平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这种物品称为低档物品。
第2页/共26页
Task 1 弹性理论
弹性 需求弹性
供给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第3页/共26页
需求价格弹性(本章重点)
•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随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 一般来说,由于需求和价格成反比,E往往会是一个负值, 所以我们可以在系数公式前加一个负号将E变为正值便于计算 和分析。
经济学基础 项目二 需求和供给——进入经济学殿堂的钥匙 任务7 弹性理论

学习任务四: 弹性理论【知识目标】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能力目标】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案例导入】 “谷贱伤农”在日常生活中, 有时可以看到, 某些商品价格下降了, 人们蜂拥抢购; 而另一些商品价格下降了, 却无人间津。
《五代史·冯道传》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一年风调雨顺,年景很好,“明宗问:‘天下虽丰,百姓得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无独有偶,叶圣陶在解放前写的一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也描写了一种丰收成灾的情形。
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喜获大丰收,但当老农们粜完米后却发现他们的收益却比往年少了。
老农们感到非常迷惘: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
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为什么“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断地重演,类似的“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的事件在今天也时常发生,这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这里将介绍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弹性(Elasticity )是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衡量买者与卖者对市场条件变动反映大小的指标。
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即弹性系数来表示。
即:弹性系数 =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变动前的自变量变动前的自变量变动后的自变量变动前的因变量变动前的因变量变动后的因变量-- 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主要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主要有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三种类型。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1.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及计算方法需求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原理无处不在,从我们购买商品的决策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离不开经济学的知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商品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这就是需求规律。
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通常情况下,商品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商品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当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就达到了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二、弹性理论弹性是用来衡量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说明需求富有弹性,价格的小幅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变动;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说明需求缺乏弹性,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了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正常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即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量也增加;劣等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负,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了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般来说,时间越长,供给价格弹性越大,因为生产者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生产。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逐渐减少的。
消费者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自己的预算来做出购买决策。
经济学原理知识:弹性原理——为什么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如此重要

经济学原理知识:弹性原理——为什么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如此重要弹性原理是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描述了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程度。
在市场上,所有的供给和需求都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描述了市场何时会做出止步的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弹性原理的概念以及其为何在经济学中如此重要。
什么是弹性原理弹性原理指的是某种特定资源或商品的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邮件价格的影响。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小,该资源或商品的价格弹性较小。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则价格弹性较大。
在经济学中,价格弹性是指一个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在价格变化时的反应程度。
如果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反应较大,则需求弹性大。
相反,如果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反应较小,则需求弹性较小。
供给的情况类似,并由供给弹性来衡量。
需求与价格弹性的关系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确定购买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这直接影响对市场恢复平衡的速度。
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也较小,需求量也不会大幅下降。
反之,如果需求弹性较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价格的变动将对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
例如,如果家庭紧缩预算后,汽车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本来可以负担汽车的家庭放弃汽车购买。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价格弹性相对较高,意味着需求下降的程度与价格上涨的程度大致相等,自然而然地,汽车制造商和车行将必须调整价格来平衡汽车市场,否则面临所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如果汽车价格弹性较低,需求与价格的变化之间的变动并不相等,汽车制造商可以轻松地提价,因为消费者仍然愿意买车,不管价格是多少。
供给与价格弹性的关系供给弹性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的反应程度。
如果供给弹性较高,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的供给量也会大幅增加。
如果供给弹性较低,当价格上涨时,供给的增加将不会对价格带来显著影响。
例如,在农业市场中,当农民收成减少,农产品的供应量下降时,价格往往会上涨。
西方经济学-第3章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的类型
需求完全无弹性
需求弹性为0,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都 不会发生改变。
需求单位弹性
需求弹性等于1,表示需求量与价格变化相同。
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弹性小于1,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 小。
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弹性大于1,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 大。
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
商品的性质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的需求 弹性较大。
市场结构的差异可能导致弹性理论的适用性受限,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弹性理论的假设条件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弹性理论通常基于完全竞争市 场的假设,但在现实中完全竞 争市场并不常见。
需求和供给曲线不变
弹性理论假设需求和供给曲线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但实 际情况并非如此。
无外部效应
弹性理论假设市场中的外部效 应不存在,但现实中外部效应 是普遍存在的。
政策制定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制 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
02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的定义与计算
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化 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 比来表示。
02
计算公式为:需求弹性 = (需求量 变化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的百分 比)。
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生产周期
生产成本
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其供给弹性通常较 小;生产周期较短的商品,其供给弹性通 常较大。
生产成本与价格直接相关,生产成本较高 的商品,其供给弹性通常较小;生产成本 较低的商品,其供给弹性通常较大。
生产技术
市场需求
生产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 增加供给弹性。
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供给量的变化,从 而影响供给弹性。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定及弹性理论

探索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需求和供给。了解需求下降和供给增加对价格的 影响,以及市场均衡点和弹性的应用意义。
需求与供给的基础概念
在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研究市场运作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 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
税收分担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也影响着税 收的分担方式和社会公平性。
奢侈品与必需品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有助于理解 不同类型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 和销售策略。
市场的均衡价格及数量
均衡价格
市场的均衡价格是指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它反映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与生产 者愿意出售的数量之间的平衡。
均衡数量
市场的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实际交易的数量。它反映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产 品或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共同认可。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概念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概念描述了价格变化对需求和供给的敏感程度。如果需求 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则称其具有高弹性,反之则为低弹性。
需求定律:价格上涨导致需求 下降
需求定律指出,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量会下降。这是因为价格上涨减少了产品的吸引力,使得消费者更加谨慎地 考虑购买。
供给定律:价格上涨导致供给增加
与需求定律相反,供给定律指出,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时,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价格上涨能够提供更高的利润回报,激励生产者增加供给。
价格弹性的测算方法
1
弧度法
2
通过计算价格弹性的平均斜率,来确
定需求或供给曲线的弹性。
3
百分比变化法
通过计算需求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 百分比响应,来确定价格弹性。
第4讲-基础2:弹性理论1--需求价格弹性

对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弹性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的关系?)
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收入弹性
供给交叉弹性
弹性理论的运用---需求价格弹性与 总收益的变化关系(上讲中图中白色面积?)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 感程度。两个变化的百分比之比来表示。即X变动1%时Y会变动多少?
5、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 相同。这一点可以用点弹性的计算来说明。
一般,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需求量增加
例:价格从 1元降到0.8 元,
需求量从100 斤增加到150 斤,则:
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 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者的总收益怎样?
减少
三、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
D5
品牌衣服、钻石
项链等
商品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 该商品属于?
富有需求弹性。
需求缺乏弹性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 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生活必需品 ,粮 食,油
D4
病人对产品(不包括滋补品)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1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 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NO.2 为什么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格上浮了15%,还是有很多人买 不到票?
NON.O5.经3 济为危什机么发汽生油时价,格资一本上家涨为,什汽么车宁厂愿商把就牛紧奶张倒?掉也不肯降价出售?三 鹿事件发生后,为什么很多牛奶品牌买一送一了大家还是不埋单?
如何解释这 些现象吗?
经济学基础2--弹性理论

三)、供给弹性
四)、弹性理论与厂商的价格决策
共二十七页
一)、需求价格(jiàgé)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二)影响(yǐngxiǎng)需求弹性的因素 (三)需求点弹性
(四)需求弧弹性
共二十七页
(一)需求价格弹性(tánxìng)的含义
共二十七页
三、供给 弹性 (gōngjǐ)
(一)供给(gōngjǐ)弹性的定义
(二)供给价格弹性分类 (三)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共二十七页
(一)供给弹性(tánxìng)的定义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
(biàndòng)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
动 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 百分比 (biàndòng)
▪ ΔQ/Q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ΔY/Y为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Ey
Q Y
Q Y
▪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收入弹性都是正的
• 正常(zhèngcháng)品:EY>0
• 必需品: 0 <EY<1 • 奢侈品: EY>1
• 低档品(劣质品): EY<0
共二十七页
(二)需求的交叉(jiāochā)弹性
1、定义: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
Q1 Q2
ED
(Q2 P2
Q1) 2 P1
Q2 P2
Q1 P1
P2 Q2
P1 Q1
(P2 P1)
2
共二十七页
二)、其他需求(xūqiú)弹性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tánxìng)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
共二十七页
(一)需求(xūqiú)的收入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aP+b
P-自变量 Q-因变量
供给价格弹性,也称 为供给弹性,它表示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 品的供给变动对于该 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即当自变量价格P变 动1%,引起因变量 供给量Q变动的百分 比
供给价格弹性类型
P
P
P
Q 0
0< Es<1
Q0
Q
富有弹性
P
P1 P0
0
Q1 Q0
Q
缺乏弹性
P
P1 P0
0
Q1
Q0
Q
单位弹性
富有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降价策略
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提价 策略
单位价格商品,价格变动无效
生活必需品为高价高利,即价格越高,厂商收益越 多。牛奶为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把部分牛奶倒 进河里,使得市场牛奶供给减少,牛奶价格上升以 获取更多的收益。
他做了一个统计,当价格下降10%时,侦探小 说的销量增加了30%;同样,当价格上升10%时, 侦探小说的销量减少了30%。而对于教辅书,价格 变动10%只会带来1%的销量变动。老板百思不得其 解,同样是书本,为什么市场反应如此不同呢?
分析:侦探小说富有弹性,教辅书缺乏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
因素
表现
弹性对税负分摊的影响
税负分摊 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案例分析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游艇、私人飞机、珠宝、皮草 、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新的奢侈品税。支持这项税的 人认为,这些奢侈品全部由富人消费,这种税也必然由富 人承担。向富人收税以补助低收入者,平等又合理。但实 施之后反对者并不是富人,而是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与 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这项税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为什么 这些并不消费奢侈品的人反而反对这项税呢?
特效药、丧葬服务
Q 0
需求价格弹性类型
P
P
P
0
│Ed │<1
P
Q 0
│Ed │>1
Q 0
│Ed │=∞
P
│Ed │=0
Q
0
0
Q
│Ed │=1
Q
案例分析
王老板经营了一家书店,主营中小学教辅书及 侦探小说。逢书店降价时,侦探小说热卖,而对促 进教辅的销量效果不佳。某年受纸张原材料上涨的 影响,书本定价提升。老板发现:侦探小说一下无 人问津,但是教辅书的销量并未受到影响。
P
Q
Q
0
0
Es>1PEs=∞源自Es=0Q0
0
Es=1
Q
P
Es>1 富有弹性
Q 0
P
0< Es<1 缺乏弹性
Q 0
P
Es>1 富有弹性
Q 0
P
0< Es<1 缺乏弹性
Q 0
P
Es=∞
Q 0
P
Es=0
Q 0
P
Es=1
Q 0
供给价格弹性影响因素
因素
表现
生产难易程度 生产易,弹性高;生产难,弹性低
时间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 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经济危机爆发时,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 场景。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 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 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 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
Q=aP+b
P-自变量 Q-因变量
需求价格弹性,也称 为需求弹性,它表示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 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 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
即当自变量价格P变 动1%,引起因变量 需求量Q变动的百分 比
1 第一节 价格是把双刃剑——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定义 (1)需求价格弹性,也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
分析:由于富有弹性的需求与缺乏弹性的供给,税收 负担主要落在供给者身上。
TThhaannkk YYoouu
非生活必需品为薄利多销,即价格越低,厂商收益 越多。衣服为富有弹性的非生活必需品,厂商只有 降价才能获取更多的收益。
案例分析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 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 少了。意思是粮食丰收了,由于粮价的下跌,农民的收入 减少。同时,经济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经济现象:菜市场 上的粮食蔬菜价格居高不下,超出消费者购买能力,损害 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种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的概括 为“米贵伤民”。“米贵伤民“我们都很容易理解,
对于间接税可以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分摊 ,谁最终承担税收负担就是税收归宿问题 。
征税
需求者的税收负担是 (Pd P )
供给者的税收负担是 (P PS )
从量税课税
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
弹性大小 需求价格弹性高 需求价格弹性低 供给价格弹性高 供给价格弹性低
经济学基础
第三章 弹性理论
Present By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吴欣颀
知识目标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类型 了解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及类型 了解税负分担的原理及内容
能力目标
根据弹性理论对商品进行定价 根据弹性理论对政府税收行为进行评论
情景引入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角落里。
水果的需求对价格 变动很敏感,水果 是非生活必需品, 需求价格弹性的绝 对值大于1,富有 弹性
食盐的需求对价格 变动很不敏感,食 盐是生活必需品, 需求价格弹性的绝 对值小于1,缺乏 弹性
│Ed │>1
│Ed │<1
P
│Ed │=1
理论情况
Q
0 P
完全竞争市场
Q 0
│Ed │=∞
P
│Ed │=0
案例分析
分析:在短期内石油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因为已知的 石油储藏量和石油开采能力不能迅速改变。但在长期就不 同了。在长期中,欧佩克以外的石油生产者对高价格的反 应是增加石油的勘探并建立新的开采能力。因此长期供给 更富有弹性。
3
第三节 99美分的成功 ——弹性理论的实际运用
定价
P
P1 P0
0
Q1
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
(2)│Ed │= - (dQ / dP).( P / Q)
△Q
Q从10变为13,
△Q为3,变动率 为0.3(3除以
10)
△Q/Q
弹性为-1.5 │Ed │
△P
P从5变为4, △P为-1,变动 率为-0.2(-1除
以5)
△P/P
需求价格弹性 的差异
时间长,弹性高;时间短,弹性低
生产设备规模 容易改变,弹性高;难以改变,弹性低
生产成本增加 增产时,成本增加值低,弹性高;成本增加 值高,弹性低
要素供给
供给充足,弹性高;不充足,弹性低
生产周期
周期短,弹性高;周期长,弹性低
案例分析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决定提高石油 价格,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这些国家通过共同减少他们提 供的石油产量而实现了这个目标。从1973~1974年,石油 价格上升了50%以上。几年之后,欧佩克又一次故伎重演。 1979年石油价格上升昂了14%,随后1980年上升了34%, 1981年又上升34%。
但欧佩克发现维持高价格是困难的。从1982~1985年 ,石油价格一直每年下降10%左右。不满与混乱很快蔓延到 欧佩克各国。1986年,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完全破裂 了,石油价格猛跌了45%。1990年,石油价格又回到1970年 开始时水平,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年份中一直保 持在这种低水平上。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 的高价格?
在物价不断飙升的今天,走进菜场,真的
有”伤不起“的感觉。怎样解释“谷贱伤农”
与“米贵伤民”?
分析:粮食这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降价
不会增加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只会减少总收益
税收直接由纳税人承担,这种税就是直接税 ,如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
税收并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而是可以转嫁 给其他人,这种税就是间接税,如消费税 、增值税等。
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难道真的是“生产 过剩”,东西太多了吗?
• 思考:资本家为何宁可将牛奶、桔子、鱼等食物倒入 • 河中,也不肯低价出售给饥饿的民众呢?
Y=aX+b
X-自变量 Y-因变量
X1% Y3% 弹性为3
X1% Y0.3% 弹性为0.3
弹性绝对值大于1, 富有弹性,敏感
弹性绝对值小于1, 缺乏弹性,不敏感
替代品数量
替代品数量多,弹性高;数量少, 弹性低
定义宽窄
定义宽,弹性低;定义窄,弹性高
消费支出比例
比例高,弹性高;比例低,弹性低
购买频率
频率高,弹性高;频率低,弹性低
时间
时间长,弹性高;时间短,弹性低
2 第二节 石油输出国不能维持高价格
——供给价格弹性 为什么他们想法不一样?
供给价格弹性定义
(1)供给价格弹性是指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 的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它反映了供给量变动对其价 格变动反映的敏感程度,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 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 量变化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