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2.3制取氧气(课堂实录)片段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在生活实际情景中认识氧气的制取【教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大家回忆一下,氧气有哪些用途呢?【学生】氧气能供给呼吸,用在航天、登山、潜水、医疗等方面,氧气还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炼钢等方面。
【教师】那么,如此重要的气体,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两个生活中获得氧气例子。
我们知道,如果鱼塘里缺氧,就会造成大量的鱼死亡,对渔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渔民们常用一种叫做“氧来乐”的增氧剂给鱼塘增氧。
(展示氧来乐图片和文字说明书:大家看,氧来乐的主要成分“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气和水。
所以,这里写到“分解快、无残留、绿色环保”。
【学生】大家一起在笔记本上试着默写一下这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特种部队正在野外生火。
要想在30 s 之内燃起篝火,离不开特种兵背包里的法宝——高锰酸钾(出示高锰酸钾药品实物)。
原来,高锰酸钾可以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产生了支持燃烧的氧气,生火当然不成问题。
这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名字有点长,大家先认真记忆一下,也可以观察一下实验台上的试剂样品,加深一下记忆。
看看谁能最先记住它们。
【学生】一分钟后,尝试默写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片段二:初步建立研究物质制备的方法体系【教师】我们在实验室中能否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这两种物质制备氧气呢?想一想,研究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需要考虑哪些具体问题?【第一位学生】这要找一些合适的仪器。
【教师】对,要把装置设计好。
【第二位学生】首先得看看这个化学反应用实验室的条件真的能得到氧气才行【教师】这是反应的可行性问题,的确应该首要考虑。
【第三位学生】要想办法把氧气装起来。
【教师】嗯,要想清楚细节。
【第四位学生】要写实验报告。
【教师】也就是要考虑清楚实验的步骤对吗?【第四位学生】对。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得总结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大体流程,原理——装置——操作(展示相应幻灯片),这样我们考虑问题会更有序一些。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⑤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讲解]催化剂的作用
[提问]上述三个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讲解]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练习]在下列反应中
A、H2O→H2+O2
B、CO2+H2O→H2CO3
C、CH4+O2→CO2+H2O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
课题3、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二、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三、分解反应:一变多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节课弱化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过程,提前装好药品和搭好装置,为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学习让出时间,进行即学即练,将高锰酸钾制氧气列入下一课时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教学方法
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氧气具有许多用途,那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教案
课题:____课题3制取氧气使用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审核:化学备科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实验仪器:试管架、试管、铁架台、水槽、带导管的胶塞、集气瓶、药匙、酒精灯。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方及手段
一、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
二、讲授新课: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高门酸钾(紫黑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双氧水(无色液体)
2、反应原理:(分解反应)
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出表达式
3、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法
学法
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及当堂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不是一有气泡产生即可收集,为
什么?提示试管中除了高锰酸钾外,还有其他物质(空气)。收集的方法及根据
(7)移
将导管移出水面
(8)熄
熄灭酒精灯
提问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为什么?
总结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连、查、装、定、点、收、移、熄
6、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复燃,则为氧气。
7、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复燃,则满。
二、课堂练习
三、本节小结
四、作业
引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让学生熟悉药品的特征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
程中能有所注意
掌握如何收集氧气
掌握如何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巩固如何取用固体药品的方法
掌握固定仪器的方法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O2的反应原理,了解催化剂的作用,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记录和分析,学会在化学变化中归纳概括等方法通过设计实验,增强基本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宏观辨识的能力通过分层问题的实验探究,现象分析,以证据推理架构核心素养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开展小组的参与探究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大胆设想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难点:探究过氧化氢溶液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三、教学媒体和教具教具:PPT课件视频实验仪器药品:过氧化氢溶液(10%)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粉末)猪肝廋肉(新鲜)发霉和新鲜蓝莓仪器:大试管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点滴板托盘天平其他:火柴木条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课时40分钟)(一)、温故而知新(2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同学们,上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工业制取氧气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学案完成,温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提高学生主动性,巩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生活中常用双氧水进行消毒杀菌,会发现伤口处有气泡,科学证明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是氧气和水。
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引发讨论思考,作铺垫:实验中通常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是为什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探究:(一)常温分解情况PPT显示实验探究1(5分钟)A.小组实验操作B.记录现象分析C.第一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探究:(二)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PPT显示实验探究2(5分钟)A.小组实验操作B.记录现象分析C.第二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探究:(三)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PPT显示实验探究3 (5分钟)A.小组实验操作B.记录现象分析C.第三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探究:(四)二氧化锰的质量PPT显示实验探究4 (5分钟)A.小组实验操作B.记录现象分析C.第四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5.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探究:(五)二氧化锰是否过氧化氢的唯一PPT显示实验探究5 (5分钟)A.小组实验操作B.记录现象分析C.第五和六组组长收集组员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2)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叫作正催化剂;使 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叫作负催化剂。
注:①催化剂不能改变产物质量。
没有催化剂,反应也会进行。
②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③一种催化剂可催化多种反应。
三、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白色固体 二氧化锰
1、原理: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2KClO3=Mn=O=2 2KCl+3O2
—— 约·诺里斯
放棉花(防止药品粉末堵塞导管) 连接装置(导管伸入试管中的长度不宜过长,便于气体排出)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距试管口1/3处。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均匀受热) 收:待导管口均匀连续冒出气泡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离:撤离导管 熄: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
4、验满: (1)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2)排水法:当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证明已满。
5、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6、若试管炸裂,可能原因?触及灯芯、未冷却就洗试管。
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无色溶液
二氧化锰
1、原理:过氧化氢
水+氧气
序号),其中发生装置还需进行少许改动: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这样做是为了防
止 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口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为
用带。火若星用的装木置条D放收在集集氧气气瓶,口验,满木的条方复法燃则满
是
。
(2)实可验以使控用制过反氧应化速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氧气的制备》教案一:课前纠错与课前回顾1、作业检查与知识回顾2、错题分析讲解【错题重现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物质发生反应,其反应及现象如下:某黑色固体A和白色固体B共热生成C和D,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将淡黄色固体粉末E加热后放在D物质中能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试判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A ,B ,C ,D ,E ,F 。
【讲透错题】【讲透考点】【错题重现2】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共热,生成另一白色固体C和气体D,而B在反应前后质量与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一种暗红色固体E在气体D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F.则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名称或化学式.【讲透考点】二、课程内容讲解与课堂练习【题模1】氧气的制备实验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用B、E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B、D装置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代替C装置收集气体时,先将F装置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填“①”或“②”)通入。
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和E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选填字母)。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并动手制取氧气。
能力目标: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收集等基本实验操作。
情感目标: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和基本操作。
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规范性。
三、【教学用品】实验仪器:试管、橡胶塞、导气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实验药品及用品:、木炭、铁丝、棉花、木条、火柴、高锰酸钾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T六、【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阅读教材,了解下列重点知识)1、什么是催化剂?什么是催化作用?2、什么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何区别?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三种?(二)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我们知道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还能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三)新课学习2、分解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溶液。
【演示实验】[实验2—5] 【课件展示】H2O2H2O O2【设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演示实验】[实验2—6]【课件展示】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胆矾溶液)、氧化铁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
3、加热氯酸钾(KClO3,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MnO2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制氧气。
氯化钾 + 氧气KClO3 KCl O2【学生交流】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讨论】反应物只有一种,反应前后物质的种数不同。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三)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2.问题引导法 3.指导归纳法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学法指导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实验法、小组讨论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分钟)讲授新课(32分钟)反馈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潜水作业、太空行走等图片,这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中的人身上有什么共同装置?他们为什么都背着氧气瓶呢? 因为需要呼吸氧气,那么,在实验室我们又是怎样制取氧气的呢?这样导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创设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教学进入第二环节。
2.讲授新课实验探究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学生讨论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然后师生小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的顺序是
(用序号填空)。
⑥②③⑦④⑤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2 催化剂 3.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别同时 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A
知识要点基础练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进行实验】按下表分为4组进行实验,分别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
果越好)。
中考高频冲刺练
实验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药品
氯酸钾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氯酸钾、三氧化二铁(质量比1∶1)
分解温 度/℃ 580 350 370 390
【得出结论】(2)由实验
过氧化 氢溶液 的体 积/mL
5
1
15
1
30
5
30
5
二氧化 收集氧
温度/℃ 锰的用 气的体 量/g 积/mL
20 0.1 4
20 0.1 4
35 0
4
55 0
4
反应 时间
16 s 6s 98 min 20 min
综合能力提升练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其_他__条__件__相同时,
综合能力提升练
9.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 课外进行了有关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再探究。 【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四个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综合能力提升练
物理量 实验 序号
① ② ③ ④
过氧化 氢溶液 的溶质 质量分 数/%
制取氧气,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
①都能生成氧气 ②都是分解反应 ③都需要加入催化剂 ④制取装置都A一样
⑤都需要加热 ⑥制取时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综合能力提升练
8.如图是“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
D
综合能力提升练
【解析】D项,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错误。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
(2)能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其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
验序号)。
①②
(填实
综合能力提升练
【探究二】二氧化锰的状态是否影响其催化效果? 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二氧化锰分别加入盛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 管中,实验结果如下表。
二氧化锰 的状态
操作情况
实验现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粉末状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 混合不振荡,将带火星的 条复燃
块状
木条放在试管口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 木条未复燃
由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粉_末__状__二__氧__化_锰__比__块__状__二_氧__化锰 催化效果要好 。
综合能力提升练
【探究三】其他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兴趣小组同学用天平称量0.2 g氧化铜粉末,用量筒量取5 mL 5% 的过氧化氢溶 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①~⑦代表实验操作步骤)。
。 将氯酸钾与颗粒大小不同的同种催化剂等比例充分混合,加热
并测定分解温度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制取 氧气
催化剂 “一变,两不变”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加热
分解反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碳+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 膜分离技术法
中考高频冲刺练
11.(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
字表达式:
氯。酸小钾芳发现,氯氯酸化钾钾与+氧氧气化铜混合加热,
也能较快产生氧气,小芳对三氧化二铁能否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产生兴趣,于是进行
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三氧化二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综合能力提升练
(1)小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支持该
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带火星的木
_条__不__复_燃__;_③_中__带__火__星__的_木__条__复__燃__;⑥__中__固__体_质__量__为__0_.2__g_;⑦__中__带__火_星_ 的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4 氧气的工业制法
6.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体,因此研究其制法极为重要。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
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该方法制取氧
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填沸“点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综合能力提升练
7.实验室既可以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也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 2.理解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3.能分辨分解反应。 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药品有( ①过氧化氢 ②氧化汞 ③二氧化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④⑤⑥
10.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催化剂)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那么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 【设计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综合能力提升练
(2)实验记录:每次用3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不同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作 催化剂进行实验,测定相关数据记录于下表。
与①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中考高频冲刺练
(3)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二氧化锰 。 【反思】(4)若要证明三氧化二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和
不变。
(5)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化效学果性,请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
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用水该法方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
不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倒立于水槽中
集气瓶未装满水就
知识要点基础练
(4)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其余操作不变,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熄灭酒精灯;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
④点燃酒精灯;
⑤收集气体;
⑥选择好仪器进行连接组装;
)
C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C.某些化学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3 分解反应
5.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D
A.氢气+氧气 水
B.二氧化碳+水 碳酸
C.乙醇+氧气 二氧化碳+水
D.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
④高锰酸钾C
⑤空气
⑥氯酸钾
知识要点基础练
2.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指出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 的后果是
试,②管
。集气瓶
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这棉处花错误可能导致 。
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知识要点基础练
(3)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氧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 物理变化
空
多次压缩 液 低温蒸发 态
气 降温 空
气
氮气 N2 液氧 O2
方法二:膜分离技术 ── 物理变化
空气
一定压力下
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
富集氧气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实验 序号
1
23
4
5
6
7
8
9
10
二氧 化锰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用量/g
待测 数据
综合能力提升练
【分析】(1)上述实验应该测定的“待测数据”可能是
量筒中收集到相同体积水所用的时间
。
(2)10次实验“每次用3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目的是
。
(3控)若制第变2量次实验比第3次实验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催化
剂的用量越多,反应越快。
大
综合能力提升练
【实验与结果】经多次实验证明,第1次实验至第7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逐渐加快,第7次实验至第10次实验所记录的“待测数据”无明显差异。
【结论】
。
催化剂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为
。
(3)欲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时需要控制的变量 有_________过__氧__化__氢_______水__+_氧__气____
。
温度、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及体积、 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及颗粒大小
综合能力提升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