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尚小学“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

合集下载

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小学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和总结

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小学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和总结

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推广普通话对于增进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普通话推广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使普通话成为校园内的主要交流语言。

2. 增强师生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3. 培养师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四、活动内容1. 开展普通话培训:邀请专业讲师为师生进行普通话培训,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

2. 举办普通话演讲比赛:鼓励师生积极参与,通过比赛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

3. 开展普通话知识竞赛:以趣味竞赛的形式,提高师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4. 举办普通话书写比赛:鼓励师生用规范的汉字书写,提高书写水平。

5. 设立普通话角:在校园内设立普通话角,为师生提供一个练习普通话的交流平台。

6. 开展普通话宣传周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师生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

五、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策划、实施和总结工作。

3. 组建志愿者队伍:招募志愿者协助活动的开展,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六、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活动办公室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同时,将活动成果进行整理,向全校师生进行通报,以巩固活动成果。

通过本次普通话推广活动,我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校园内的语言环境得到了改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小学第23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

小学第23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

小学第23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开始构思这个小学第23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活动方案。

思绪如流水般涌动,我赶紧拿起笔,记录下这些灵感。

一、活动主题“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这个主题既体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也呼应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活动时间2023年9月11日至17日,为期一周。

四、活动内容1.开幕式:在周一升旗仪式上,由校长发表讲话,宣布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正式开始。

2.主题班会:各班以“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

班主任组织学生讨论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分享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

3.普通话演讲比赛:以年级为单位,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层面的比赛。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4.普通话诗歌朗诵比赛:各班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普通话表达能力。

5.普通话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普通话知识竞赛,内容包括普通话发音、词汇、语法等。

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6.普通话角:设立普通话角,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普通话交流,提高普通话水平。

7.普通话宣传栏:制作普通话宣传栏,展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普通话知识、优秀选手风采等。

8.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推广普通话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普通话学习。

五、活动组织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

2.设立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

3.各班级成立活动小组,负责本班活动的开展。

4.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提高活动质量。

六、活动保障1.人员保障:确保活动期间,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2.资金保障:为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场地保障:提前安排活动场地,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小学推普周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范文

小学推普周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范文

小学推普周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在当前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保护和普及国家语言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自信心,提高普通话水平,本次活动旨在推广普通话,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更加规范、准确、流利。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

2.增加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和使用意识,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3.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1. 普通话班会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学习标准普通话的基本发音和语调–回顾和播放优秀的普通话教育视频–开展相关的普通话知识竞赛和口语演讲活动2. 语文课堂推广普通话•时间:每周两次,每次45分钟–老师示范标准普通话的朗读和表达方式–学生模仿老师的普通话朗读和表达–分组进行对话练习,纠正发音和口语错误3. 校本资源建设•时间:持续进行–搜集整理有关普通话教育的优秀书籍、影视资源和音频资料–创建小学推普周的线上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空间–邀请专业的普通话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4. 家校合作•时间:持续进行–学校组织家长普通话教育讲座,提醒家长在日常交流中的普通话使用问题–发放家庭普通话学习材料,鼓励家庭开展普通话学习活动–学校通过家长微信群、校讯通等渠道与家长进行定期互动和交流四、活动评估与总结为了评估活动的效果和收获,学校将进行以下工作:1.定期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评估2.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活动反馈意见,进行改进3.在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反思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五、活动预算本次活动的预算以学校实际经济状况为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源采购:购买普通话教材、教具和活动奖品2.培训费用:邀请专业普通话教师进行培训3.宣传费用:制作宣传资料和海报4.活动物资:打印学习材料和奖状以上是本次小学推普周推广普通话活动的方案范文,旨在为参考者提供示例和思路。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试题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试题

推广普通话基本知识试题一、填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XX年10月31日通过,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共四章二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国家从1998年起将每年9月份的第3周规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04年是第7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2日-9月18日,主题是: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05年是第8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1日-9月17日,主题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06年是第9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10日-9月16日,主题是: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07年是第10个全国推普周,时间是9月9日-9月15日,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分为三级六等,要求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二、简答题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什么是规范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⑴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与此对照的繁体字即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限制使用。

⑵正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与此相对的异体字不再使用。

⑶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如:人、山、川、日、水等。

小学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小学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

小学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小小普通话达人大挑战活动目的: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小学生对普通话的兴趣,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促进普通话在学生中的流行和推广。

活动时间:2个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地点:学校校园内及活动场地活动对象:小学生活动方案:1. 活动前期准备阶段:- 学校宣传:制作海报、校内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活动目的及意义,引起学生对活动的关注和兴趣。

- 活动报名: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开展报名工作,让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与活动,确定活动参与人数。

2. 活动内容一:普通话知识竞赛- 内容:设置普通话知识竞赛环节,围绕普通话的发音、词汇、常用语等方面的知识设计竞赛题目。

可以采用个人答题或小组合作答题的方式,设置初赛、复赛和决赛环节。

- 形式: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题目,学生现场回答或选择答案。

可以课间、放学后等时间段进行比赛。

- 奖励机制:依据竞赛结果设立个人奖和班级奖,如奖品、奖状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竞赛的热情。

3. 活动内容二:普通话趣味表演- 内容: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普通话趣味表演,比如普通话相声、普通话流行歌曲演唱、普通话情景剧等表演形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进行组织和安排。

- 形式:每个参赛学生或小组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

可邀请专业人员或老师担任评委,评选出优胜者。

- 奖励机制:设立最佳表演奖,如奖金、奖杯、奖状等,鼓励学生展示普通话表演能力,提高普通话娱乐性和吸引力。

4. 活动内容三:普通话主持人培训- 内容:组织普通话主持人培训活动,在活动期间邀请专业主持人或老师进行授课,培训学生如何进行普通话主持。

学生可通过模拟节目主持和评委提问等练习,提高自己的主持能力和反应能力。

- 形式:每周举行一次普通话主持人培训课程,课堂上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发言和互动,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

- 奖励机制:培训结束后,通过评选出最佳主持人,设立奖项和奖励,鼓励学生在普通话主持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墩尚小学“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

墩尚小学“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

墩尚小学“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姓名:成绩: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D、2001年1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D、国家惯用语言文字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D、典范的当代文学著作4、北方话是汉语中覆盖地域最广的方言,()组都属于北方话。

A、沈阳话、成都话、杭州话、西安话B、贵阳话、南京话、长沙话、太原话C、天津话、武汉话、昆明话、桂林话D、贵阳话、沈阳话、昆明话、杭州话5、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文字B、通用文字C、标准文字D、常用文字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创造D、使用和发展7、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D、北京周边城区8、《汉语拼音方案》一共规定了()个汉语拼音字母。

A、26B、27C、28D、299、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D、教育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注音字母C、罗马字D、拉丁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C、声调表、注意事项D、声调表、声调符号12、《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文字委员会D、教育部13、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小学推普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推普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推普知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B《国家语言文字法》2、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汉语和通用汉字3、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有关语言使用的规定是()。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推广现代汉语 C推广普通话11、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 )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化宣传周。

A 9月第一周B 9月第二周C 9月第三周5、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白话文著作 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7、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方言C具有一定方言特点的普通话8.第21届推普周的主题是()A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B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C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9.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B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C会说标准的普通话10.下列三组词语中,儿化和不儿化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上班、上班儿B火星、火星儿C面条、面条儿。

墩尚镇小学推普周活动实施方案

墩尚镇小学推普周活动实施方案

墩尚镇中心小学第十五届全国推普周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省语委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1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江苏省系列活动的通知》(苏语函〔2012〕1号)和《市语委关于开展第1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连云港市系列活动的通知》(连语〔2012〕8号)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法制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加快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推广普及进程,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作贡献。

二、宣传主题本届推普周宣传主题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活动时间:2012年9月14日至20日四、活动内容:1 、健全推普小组,加强工作力度。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本届推普工作,特成立以下推普小组:组长:高智副组长:高刚张敬明王祥岗组员:全体教师2 、加强推普工作检查,促进推普工作顺利进行。

推普领导小组成员要切实负责,轮流参加全校日常推普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反映情况,对各班的推普活动要及时给以评定,并评选优秀推普员。

3 、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推普活动。

(1)紧抓日常推普工作。

要求在校的教职工坚持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同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全校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形成全校都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气。

(2)开展好班级推普工作,加强推普工作力度。

利用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等活动方式向学生作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增强推普力度。

(3)积极做好推普宣传工作,努力扩大推普面积。

广泛张贴推普标语,让说普通话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心里,通过多种形式如:校园广播和学校德育宣传板块等阵地,营造推普活动的浓烈氛围,使普通话由教学语言转变为校园语言,形成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的习惯,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墩尚小学“推广普通话”知识竞赛姓名:成绩: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D、2001年1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D、国家惯用语言文字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D、典范的当代文学著作4、北方话是汉语中覆盖地域最广的方言,()组都属于北方话。

A、沈阳话、成都话、杭州话、西安话B、贵阳话、南京话、长沙话、太原话C、天津话、武汉话、昆明话、桂林话D、贵阳话、沈阳话、昆明话、杭州话5、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文字B、通用文字C、标准文字D、常用文字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创造D、使用和发展7、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D、北京周边城区8、《汉语拼音方案》一共规定了()个汉语拼音字母。

A、26B、27C、28D、299、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D、教育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注音字母C、罗马字D、拉丁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C、声调表、注意事项D、声调表、声调符号12、《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文字委员会D、教育部13、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三周D、第四周14、自古以来,汉字的书报是竖排的。

1955年1月1日,有一家报纸首先实行横排。

这家报纸是()。

A、《人民日报》B、《光明日报》C、《中国青年报》D、《工人日报》15、1985年12月1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

A、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B、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C、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6、《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为()。

A、三级三等B、三级六等C、三级九等D、三级十二等17、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对()下了明确的定义。

A、普通话B、汉语拼音C、简化字D、规范汉语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由()颁布。

A、语言文字科学研究机构B、国家C、语言文字学家19、我国在()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21世纪中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普通话。

A、2008年B、2010年C、2015年D、2018年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地名B、人名C、姓氏21、《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是()A、拉丁字母B、希腊字母C、斯拉夫字母D、罗马字母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文物古迹、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等中()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A、可以B、必须C、禁止D、不必23、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10号令发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除少数方言复杂地区、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以外,教师应当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是()以上。

A、二级乙等B、二级甲等C、三级甲等D、三级乙等24、1954年10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比准设立(),为国务院的直属机关之一。

A、中国文字工作委员会B、中国语言改革委员会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D、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5、1955年1月7日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表(),向全国各地征求意见。

A、《汉字简化方案》B、《汉字简化方案(草案)》C、《汉字拼音方案(草案)》D、《汉语拼音方案》26、1956年3月12日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在()正式成立。

A、上海B、天津C、北京D、广东27、1956年9月26日教育和()联合公布《通用汉字表》。

A、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B、中国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C、国文字工作委员会D、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28、1976年6月()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修订出版《少数民族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A、国家测绘总局B、教育部C、国家标准计量局D、国家文化总局29、()曾连续三年担任过推普周的形象大使。

A、李咏B、王小丫C、倪萍D、赵中祥30、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

A、新闻出版署B、国家团委C、广播电影电视部D、国家发改委31、1995年12月25日国家语委在人民大会堂新闻中心召开大会,纪念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工作( )周年.A、40B、45C、50D、5532、2004年2月15日作为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的“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A、《现代汉语规范字典》B、《现代汉语规范词典》C、《汉语规范词典》D、《规范汉语词典》33、标点符号使用之初,出版界并不看重它的作用与价值,在计算稿费时把标点符号除外。

当时()故意写另外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寄去,使编辑在审稿时极为困难,后来只得请他补上标点,并同意标点也支付稿费。

A、鲁迅B、胡适C、刘复D、钱玄同34、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曾于1951年9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包括()种符号。

A、12B、14C、16D、1835、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关于修订发布(标点符号用法)的联合通知》,符号增至()种。

A、12B、14C、16D、1836、引号是否属于标点符号中的点号?()A、属于B、不属于37、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多大)的位置,居左偏下。

A、半个字B、一个字C、不占位置D、两个字38、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位置。

A、行首B、行中C、行尾39、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

A、异体字B、繁体字C、正体字D、通用字40、《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化的音节结构拼写以()位标准音的普通话的一种方案。

A、北方话B、普通话C、北京语音41、《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表和韵母表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结构特点规定的,其中有()个声母。

A、18B、19C、20D、2142、《汉语拼音方案》中有()个韵母。

A、35B、38C、39D、4043、()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单位。

A、声母B、韵母C、音节D、音素44、《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在()年正式颁布试行的。

A、1995B、1996C、1997D、199845、普通话述评划分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分为()个等次。

A、两B、三C、四D、五46、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见于()时的碑刻,到隋唐时逐渐增多,被称为“俗体字”。

A、南北朝B、明朝C、清朝D、宋朝47、1986年,国务院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2215B、2235C、2255D、227548、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利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D、不一定会说普通话4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发露是(),它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50、公共服务行业的公文、公章、名称牌、票据、报表、指示牌、说明书、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志牌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需要加注汉语拼音的,应当书写在规范汉字的()。

A、上方B、下方C、左侧D、右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