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工艺流程 刘思平 201220141262
六大茶类基本工艺流程

六大茶类基本工艺流程一、绿茶工艺流程1. 摘採:绿茶根据其季节特性,以比较高的采摘标准,主要采集阳光充足、新叶经多道筛拣摘採(折叶采摘),叶芽厚肥的新叶,其叶片应色泽鲜亮、叶形细腻、叶序密集、折叶不变形,叶芽壮实、细嫩、芽头圆润,采摘完成后即立即贮存于湿营材柜内,保持叶芽的新鲜性及活性。
2. 步步:即叶片的翻开、调和叶型步骤,是绿茶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叶片翻开时掌握好时间,切实保证叶片翻开时间、处理强度和工艺方法要科学,以保证翻开后的叶片中心不变形、叶片中间不压扁,调和叶型时,要做到叶型紧密,叶片圆润、叶序有序,以保证绿茶工艺中后续步骤充分发挥其新鲜性、活性和营养特性。
3. 脱水:又称“揉水”,即运用搅拌机进行折叶脱水,目的是温和脱除叶片的水份,调整其有效成分的结构,以及提高叶片的有效成分的活性,起到“活补”调和的作用。
4. 烘干:运用旋风烘干机对叶片进行烘干,保持叶片的活性,缩短叶片烘干时间,保持叶片形态和绿色,以及调节叶片的湿度,达到产品最后的湿度要求。
5. 分级:按叶片外观及特征,分类调整原料质量,即去除叶片前端明显不活的、太软的叶片,及太硬的叶片,以保证工艺品品质。
6. 包装: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服务社会群众的需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绿茶工艺,包括了包装规格、质地、种类、包装形式、方法等,以及其他绿茶生产环节的管理内容。
二、红茶工艺流程1. 摘採:红茶采摘要求季节清晰,阳光充足,采摘的原料叶片要求叶面整齐,叶缘端点不拉伸,经多道筛拣摘採。
2. 揉捻:即在摘採采收后,经过揉捻叶型,以调整叶型、消除(叶片应色泽翠绿、叶形细腻、芽头圆润,叶边点头清晰,叶型紧密,不致变形,不受挤压,)水分及后续茶叶色泽特性。
3. 揉烘:把叶型调整后的茶叶,用搅拌机加热揉烘,即热揉茶,以强化茶叶的特性,促进生物反应,使茶叶色泽黄绿明艳,以及表露形态美观。
4. 烘干:运用旋风烘干机对叶片进行烘干,以降低水份,减少酿造时间,保证叶片的活性,调节叶片的湿度,达到产品最后的湿度要求。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绿茶是一种受人喜爱的茶叶品类,以下是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准备茶具和水:选择一把适合泡茶的茶壶,最好是紫砂壶或玻璃壶,以便观察茶叶的展开和色泽变化。
用清洁的冷水烧开,待水温冷却到80-85摄氏度左右。
准备茶叶:选择优质的绿茶叶,可以是龙井、碧螺春、毛峰等。
根据壶的大小,大约取3-5克茶叶放入茶壶中。
温润茶具:在泡茶前,倒入少量热水,轻轻摇晃茶壶,使茶叶充分接触热水,温润茶具,同时也起到清洗茶叶的作用。
倒掉这个温润水。
第一泡:将80-85摄氏度的热水倒入茶壶,覆盖盖子,稍微晃动茶壶,使茶叶均匀浸泡。
第一泡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秒钟,然后将茶水均匀地倒入盖有茶杯的盖碗中。
后续泡:接下来的泡茶时间可以逐渐延长,一般是每次增加5-10秒钟。
泡茶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茶叶的品质进行调整,一般3-5次泡茶后,茶叶的味道会逐渐减弱。
倒茶技巧:泡好的茶水应该均匀地倒入每个杯子中,保持每杯茶的浓淡一致。
最好将第一次倒入的茶水倒入每个杯子中后,再回到第一个杯子,轮流倒入,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杯子的茶水品质相似。
品茶享受:品尝绿茶时,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茶香,然后小口品尝,感受茶叶的滋味和口感。
绿茶的滋味鲜爽,有时伴有淡淡的花香和果香。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泡茶时间和水温可能因茶叶品种和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以上流程仅供参考。
掌握泡茶的艺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体验,以下是一些进一步的细节和技巧可以帮助您提升绿茶泡茶的品质和体验:茶叶的选择:选择新鲜、干燥、形状完整的茶叶。
较高质量的绿茶叶子通常是整齐而嫩绿的。
水温控制:绿茶对水温的要求比较敏感,过热的水会破坏茶叶的营养和口感。
建议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水温,保持在80-85摄氏度范围内。
水质选择:清洁、纯净的水对泡茶至关重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氯气的自来水。
最好选择矿泉水或过滤后的水,以确保茶叶的原汁原味。
茶壶的使用:绿茶适合使用较小的茶壶,以便控制泡茶的时间和浓度。
绿茶自制工艺流程

绿茶自制工艺流程
《绿茶自制工艺流程》
绿茶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益处的饮品,它不仅能够提神醒脑,还能够帮助人们消化和减肥。
自制绿茶更加健康,并且能够控制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绿茶的自制工艺流程。
首先,选购好质量上乘的绿茶叶,尽量选择未经发酵的绿茶叶,因为未经发酵的绿茶叶保留了茶叶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
然后,将选购的绿茶叶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持茶叶的干燥和新鲜。
接下来,将所选购的绿茶叶进行初步的加工,首先要把茶叶进行杀青,将茶叶放在锅里用文火炒制,使茶叶卷曲,然后等待一段时间,让茶叶慢慢冷却。
接着,将冷却后的茶叶进行揉捻,这一步是为了使茶叶中的汁液逐渐渗出,增加茶叶的口感。
最后一步就是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的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水分蒸发掉,使茶叶保持干燥,从而能够更好地保存和保存。
烘干后的绿茶叶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保存起来,享受慢慢回味。
通过以上的自制流程,我们可以得到一杯口感浓郁、营养丰富的绿茶。
自制绿茶不仅可以享受到茶叶本身的好处,而且还能够体会到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如果你也喜欢绿茶,不妨尝试一下自制绿茶的工艺流程,亲手制作一杯属于自己的绿茶,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满足。
茶叶工艺流程图及关键工序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茶叶消费工艺技术规程(绿茶、红茶)李*李**2012年08月01日及关键质量控制点1 绿茶消费工艺流程图:注:关键工序控图中带 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新颖茶叶验收 枯燥(80~100℃)60分钟包装及关键质量控制点2 消费工艺流程图:注:关键工序控图中带 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消费工艺岗位操作法新颖茶叶验收 枯燥(80~100℃)60分钟包装 发酵一、茶青质量标准和验收规那么(关键质量控制点)1 茶青验收标准茶青指用于加工茶叶的鲜叶,俗称茶青。
主要指嫩度、匀度、净度和新颖度四个方面评判。
1.1 嫩度:嫩度是衡量鲜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制度级别的重要指标。
1.2 匀度:匀度是指同一批采摘下的茶青均匀一致程度。
1.3 净度:净度是指鲜叶中夹杂杂物的含量。
包括茶类和非茶类。
凡含有非茶类夹杂物的均断定为不合格原料。
1.4 新颖度:新颖度是指茶青分开茶树母休后,其理化性状变化的程度。
但凡有变色、发烧的的状况,均断定为不合格原料。
2 验收和分级标准2.1 进厂的茶青由专门质检员进展验收,根据其品种、老嫩度、匀净度、新颖度等外观进展定级,然后嗅其气味是否正常,正常的茶青气味新颖、无异味。
然后称重、登记、归堆、分别摊放。
对混入非茶类杂物或因发烧红变等状况的均不合格品处理,回绝接收,更不能有残留农药异味。
如混杂有茶果、老叶等杂物,就地剔除。
2.2 等级标准:1级:鲜叶长度在1.5厘米,叶质柔软,叶面呈半展开状,匀齐,色绿、新颖、净度好。
2级:鲜叶长度在2-2.5厘米之间,叶质尚柔软、叶面呈半展开状,匀齐、色绿、新颖、净度好。
3级:叶质尚柔软、叶面呈展开状,尚匀,色绿稍深、新颖、净度尚好。
4级:叶质稍硬,驻芽稍多,尚匀,色深绿,新颖,净度稍好,含有老叶。
5级:叶质较硬,驻芽多,单片叶多,欠匀齐,色深绿稍暗,新颖,有老叶。
3 茶青采收及运送方法盛装茶青的器具必须干净,以有孔眼通风良好的竹制篓筐为好,切忌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和不卫生、有异味的器具装运。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叶,它具有清新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而想要制作出优质的绿茶,需要经过精心的工艺流程。
首先,绿茶的制作需要选用嫩叶为原料。
通常情况下,绿茶的原料是嫩叶和嫩芽,因为这些部位的茶叶所含有的养分更加丰富,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接下来,原料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原料的处理分为杀青、揉捻、烘干等步骤。
其中,杀青是指用高温加热的方式使得茶叶变软,并且防止其氧化;揉捻是为了让茶叶的形状更好看,同时也有利于释放茶叶中的芳香;而烘干则是为了减少茶叶中的水分,延长茶叶的保存期限。
最后,绿茶还需要进行分级和包装。
一般情况下,绿茶会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需求。
同时,包装的美观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之一。
总的来说,绿茶的制作工艺流程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处理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所以在制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来进行操作。
绿茶流程+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绿茶)
制作人:日期:
负责人:
鲜叶
摊青
杀青
揉捻
二次杀青(定型)
干燥
半成品检验
过金属检测仪
选择性返工成品绿茶
绿茶生产工艺流程图描述
鲜叶标准:一芽一叶、均匀。
摊青:将采摘来的鲜叶分级摊青,最佳时间为4-7个小时,摊青的厚度不能超过两市寸厚,待鲜叶的亮色转为亚白色。
杀青:取400G摊青厚的鲜叶倒入摄氏200度高温炒锅,双手快速翻转,先抖杀,后闷杀,茶叶杀青要均匀,不成团状,注意烧锅,水分散发出八成后迅速降火温。
揉捻:双手顺一个方向揉捻,用力均匀,时常抖散。
反复三次。
二次杀青(定型):揉捻后,将茶叶倒入火温100摄氏度炒锅内,翻转并抖动茶叶3-5分钟,注意火度,不能出现烧焦点。
轻揉捻,定型起锅。
干燥:无烟木炭烘干后,使茶叶摊凉,装袋密封。
半成品检验:一切完成后,对出来的成品进行水分、灰分、香气、外形、汤色进行检验,如不合格则进行选择性返工。
选择性返工(水分返工):半成品绿茶水分检验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进行水分的返工,从新干燥后再进行水分检验,达到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选择性返工(灰分返工):半成品绿茶灰分检验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进行灰分的返工,从新揉捻后再进行灰分检验,达到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
过重金属检测仪:成品检验合格后,再过重金属检测仪来检验成品是否含有金属,如没有,就出成品,如有就进行选择返工或进行相关处置.
成品绿茶:汤色明亮、叶厚均齐、香高四溢、清汤绿叶、回味甘甜。
有机绿茶的操作规程

有机绿茶加工操作规程1、绿茶加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2、鲜叶的要求2.嫩1度:要求独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
2.叶2色:要求叶色绿和深绿,蛋白质、叶绿素含量高,对外形色泽和叶底较好。
2.叶3型:长炒青要求柳叶型,圆炒青要求椭球形。
2.4品种:以小叶种最好,中叶种其次,大叶种较差,但经工艺处理后仍可做,外形较粗大。
因小叶种一般嫩茎短而细,芽叶要比大叶种小,制成绿茶外形条索较为紧细美观,而且中小叶种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相对较少,可减轻绿茶的苦涩味。
3、摊凉萎调,鲜叶采摘回来后,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1厘米左右,经2个小时的摊放后4、杀青: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性工序,绿茶绿不绿,会不会产生红梗红叶,由杀青来决定,技术掌握好,品质就好。
4.杀1青的目的:4.1破.坏1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防治叶子红变,为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
4.2蒸.发2业内一部分水分,从而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条创造条件。
4.3随.着3叶内水分蒸发,使叶内具青臭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会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4.杀2青的原则:4.2高.温1杀青,先高温后低温杀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防治叶子变红,鲜叶在一般室温下,叶温在20-℃3,0要防止产生红梗红叶,必须在最初的二、三分钟内,使叶温升到75℃以上,才能钝化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作用。
4.3抛.闷2结合,多抛少闷主要是抛闷的作用不同,抛是为了散发水分,散发青草气,保持香气,保持叶色青绿,闷是为了提高叶温,促使叶片受热,便于逊色破坏酶的活性。
因为芽叶各部位的水分含量和酶的活性是不同的,顶芽和嫩茎含水量较高,酶活性也较强,在杀青时顶芽水分蒸发快,容易炒焦,而嫩茎的水分蒸发慢,最容易出现红变。
因为叶片受热面积大,叶梗受热面积小。
而梗子本身含水分高,散发水分速度慢,剩余水分也高。
因此,抛闷结合的方法就是利用闷炒形成的高温蒸气穿透力,使顶芽和嫩茎内部迅速升温,是防止顶芽炒焦断碎和产生红梗红叶的有效措施。
绿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绿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绿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绿茶饮料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清香味道。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清洗、炒青、杀青、揉捻、干燥、加工等步骤。
首先,原料清洗是绿茶饮料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
茶叶采摘后,需要经过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异物,保证茶叶的卫生安全。
接着就是炒青和杀青的步骤。
炒青是将茶叶加热至一定温度,破坏叶细胞,使茶叶中的酶活性失去活性,防止叶片发酵;而杀青则是将茶叶在高温下进行处理,以停止茶叶的发酵,保持茶叶的绿色。
然后是揉捻和干燥过程。
揉捻是将伸展长的茶叶揉成条状,增加茶叶的滋味和香气;而干燥则是通过烘干等方式,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保持茶叶的品质。
最后,是加工步骤,将经过前期加工的茶叶进行筛分、分级、加香、包装等后续工艺。
通过这些步骤,最终生产出质量上乘的绿茶饮料。
总的来说,绿茶饮料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符合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只有在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生产工艺,才能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茶饮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绿茶的工艺流程
杀青 利用酶对温度的不稳定性,用高温迅速破坏酶活性(催化
作用),从而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 1)目的 @利用高温彻底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制止多酚类的酶促氧化, 防止叶子红变,为形成绿茶汤清叶绿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 @促进叶子内含物质的变化,改变叶子内含物质的性质,促进 绿茶品质的形成。
四、绿茶加工工艺的探索
1)微波杀青配套炒二青 2)引进摇青技术或养护技术 3)苏联和日本的杀青方法是蒸汽杀青 4)日本在密闭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揉捻作业
五、对绿茶工艺的优化
1)合理使用制茶油 2)鲜叶含水率在30%~55%时做形 3)干燥 a.微波缓苏脱水技术 b.高温定型冷却技术
微波缓速苏水技术 利用微波技术进行脱水
二、绿茶的工艺流程
以炒青绿茶为例,其以干燥方式得名
@摊青 @杀青 @揉捻 @烘干 @辉锅 @拣剔
二、绿茶的工艺流程
摊青 鲜叶摊放,
1)目的 @蒸发鲜叶中的水分,减小细胞张力,使叶子柔软,利于杀青 @散发青草气,增进香味 @促使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氨基酸、糖、多酚类等 2)方法 @场所 干净、通风、无异味及其他污染 @厚度 8-12cm @时间 一般为4-6h 最多不超过24h
二、绿茶的工艺流程
揉捻 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叶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
揉捻的五要五不要 一要叶条,不要叶片; 二要圆条,不要扁条; 三要直条,不要弯条; 四要紧条,不要松条; 五要整条,不要碎条。
二、绿茶的工艺流程
烘干
提升香气,固定外形
第一次以失水为主,第二次以造型为主
二、绿茶的工艺流程
辉锅 拣剔
绿茶的分类 绿茶是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过杀青,揉捻,烘干,辉 锅,拣剔等工艺制成 按照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四种。
市面上常见的十种绿茶
1、西湖龙井 2、碧螺春 3、太平猴魁 4、六安瓜片 5、君山银针 6、安溪铁观音 7、祁门红茶 8、黄山毛峰 9、信阳毛尖 10、凤凰单丛
绿茶的加工工艺
姓 专 班 学 名 业 级 号 刘思平 生物工程 12级141班 201220141262 生物活性物质及利用 成 军
课程名称 课程老师
一、绿茶的概述 二、绿茶的工艺流程 三、绿茶加工工艺的探索 四、绿茶加工工艺的优化
一、绿茶的概述
绿茶的主要成分
绿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是构成 茶叶滋味的关键组分,香气的代表组分有顺-3-己烯醇酯、芳 樟醇、香叶醇、茉莉酮酸甲酯、茉莉内酯、橙花叔醇等。 具有防衰老、防癌、杀菌消炎、美容护肤、降脂消化、明 眸护齿的作用
高温定型冷却技术
参考文献
[1]柴奇彤.名优绿茶介绍[J].中国食品杂志,2010(08):60-61 [2]陈睿.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05):1031-1033+1036 [3]李晓文.严聃.盛灿梅.茶叶中水浸出物的提取试验及数学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5,(4):17-18 [4]黄国滋,赖兆祥,赵超艺,何玉媚,庞式.东源县传统炒青绿茶加工技术[J].广东省农科院茶 叶研究所.2008(12):124-125 [5]王春梅,陈叙生,曾旭,叶玉龙,刘跃云.宜宾市名优绿茶加工现状及加工现状[J].广东农业 科学杂志.2012(03):100-101 [6]黄啟亮,龚万祥,龚永新,张耀武.夏秋绿茶提升品质的加工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 术,2014(12):25-26 [7]郭丽,谭俊峰,王力,吕海鹏,林智,邵青,唐妙火.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的研究[J].浙江农业 科学,2009(05):946-948 [8]王敏.国外绿茶新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3(01):35-36 [9]王贯海.绿茶加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66-67 [10]张正竹,李尚庆,吴卫国,夏涛,宛晓春.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推广[J]. 中国茶叶,2009(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