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无线通信的发展与应用刘凌云

合集下载

红外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红外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光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红外通信具有无线、快速、低功耗等优势,在现代的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红外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原理红外通信技术基于红外光的传输原理。

红外光是一种光波,其波长处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具有不可见性。

红外通信中常用的光源是红外发光二极管(IR LED),而红外接收器是一种能够接收红外光信号的电子元件。

红外通信的原理如下:•发送端利用电流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化为红外光信号。

•红外光信号在空气中传播,传输信息的载体。

•接收端的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经过解码和处理后,得到传输的信息。

3. 应用红外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遥控器遥控器是红外通信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

现代遥控器中的按键输入通过红外信号传输到被控设备,实现对电视、空调、音响等设备的远程控制。

红外通信技术在遥控器中实现了快速、可靠的无线通信,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3.2.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通过红外通信与各种设备进行交互。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发送红外信号控制灯光、窗帘、空调等家居设备的开关、亮度、温度等参数。

红外通信技术使得智能家居系统更加智能、便捷。

3.3. 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利用红外通信技术检测周围的物体和环境。

红外传感器可以感测人体的热量、距离、动作等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安防、自动照明等领域。

红外通信技术为红外传感器提供了数据传输的能力。

3.4. 医疗设备一些医疗设备也采用红外通信技术,如红外耳温计、红外鼻镜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红外通信实时传输测量结果或影像数据,方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由于红外通信技术无线、非接触,提高了医疗设备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4. 优势和挑战红外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方式,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红外线技术逐渐成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红外线传输的原理、红外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要点以及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1. 引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传输速度和质量,研究人员常常借助红外线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红外线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手段,具有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红外线传输的原理红外线通信系统采用了红外线光波进行数据的传输。

红外线在光谱中的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具有很高的频率和能量。

通过调制和解调红外线信号,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红外线通信的原理简单,传输距离短,但传输速度较快,适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

3. 红外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要点红外线通信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要点,包括发射与接收系统的设计、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传输距离的限制等。

首先,发射与接收系统的设计是红外线通信系统的关键。

发射系统需要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红外线光信号并进行调制,以便在传输过程中实现数据的传输。

接收系统需要能够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解调为电信号,以便进一步处理。

其次,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也是红外线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调制是将电信号转换为红外线信号的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如频率调制或脉冲宽度调制。

解调是将红外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同样需要根据发送端的调制方式选择合适的解调方法。

最后,传输距离的限制是红外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红外线通信的传输距离较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通信距离的限制,并合理安排通信设备的位置,以实现良好的通信效果。

4. 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4.1 家庭无线音频传输系统家庭无线音频传输系统是红外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常见应用案例。

红外线技术在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在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红外线技术在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3-15T02:46:07.249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期作者:钟晨崔明旭胡涵文刘思豪[导读] 在进行电子通信系统的设计时,由于需要考虑到红外线数据通信功能的添加,设计人员不得不重视脉冲调制的新需求。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上海市 201100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电子通信,电子通信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的信息传输体验,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需要更好的电子通信系统来承担更多的功能。

红外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短距离的电子通信,在普通的通信技术中心结合红外线技术能够加快数据传输的速度,防止通信系统出现异常,提高通信技术的运输效率。

在电子通信系统设计时融入红外线技术还可以降低系统的运行消耗,发挥更高的通信价值。

关键词:红外线技术;电子通信系统;设计应用一、红外线技术与电子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1.1红外线技术与脉冲调制需求在进行电子通信系统的设计时,由于需要考虑到红外线数据通信功能的添加,设计人员不得不重视脉冲调制的新需求。

前文笔者已经讲过了,红外线技术想要应用在电子通信技术就必须要通过调制电路改变脉冲信号。

红外线对脉冲调制的需求就是将脉冲信号限制在一定的宽度和频率范围内,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脉冲信号会产生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些时间间隔的比例可以根据数据编码进行计算,设计人员设计好脉冲调制需求后,就可以使用红外通信技术完成数据信息的传送。

1.2红外线技术与通信传输需求由于红外线的直射特性,所以红外线技术对通信传输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避免障碍物多的地方,所以红外线通信技术对传输数据的距离要求很高。

红外线通信装置中将红外发光管和红外线接收装置最为电子通信系统的收发器,但是红外线对通信的物理层规范要求至少能辨别一米外的光信号强度。

同时通信传输还要确保红外线技术的语音传送不失真,并且能够将发射端的语音信号转化为800HZ的信号,以8欧电阻和0.4伏电压作为标准电阻电压比作为标准,方便红外技术在电子通信中的应用。

红外通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通讯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通讯的原理和应用1. 红外通讯的原理红外通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红外线传输信息。

它基于红外线的物理特性,利用红外线的辐射和接收来实现通信。

红外通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范围在0.75µm至1000µm之间,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在红外通讯系统中,红外线由红外发射器(如红外二极管)发射出去,并由红外接收器(如红外光电二极管)接收。

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是实现红外通讯的基础。

1.2 编码和解码为了在红外通讯中传输信息,需要将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

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位置调制(PPM)。

编码器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相应的脉冲信号,发送给红外发射器。

解码器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换回原始信息。

1.3 障碍物的影响红外线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障碍物的影响。

障碍物(如墙壁、玻璃等)会吸收或散射红外线,导致信号弱化或失真。

因此,在设计红外通讯系统时,需要考虑障碍物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4 波长选择红外通讯中波长的选择也很重要。

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在传输距离、穿透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有所差异。

常见的红外通讯波长包括近红外和远红外。

2. 红外通讯的应用红外通讯具有许多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2.1 遥控器红外遥控器是红外通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信号来控制电视、音响、空调等设备。

遥控器工作原理是将遥控信号编码成红外脉冲信号,并传输给相应设备的红外接收器,从而实现控制。

2.2 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物理特性来检测物体或环境的传感器。

常见的红外传感器有人体感应器、温度传感器等。

人体感应器通过接收红外线反射信号来检测人体的存在,广泛应用于安防系统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2.3 红外通信红外通信在短距离通信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红外数据传输使用红外通讯原理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红外打印机、红外测距仪等。

红外通信技术

红外通信技术
3.其点对点的传输连接, 无法灵活地组成网络
4.大气信道中传输时易受 气候影响的特点。
与蓝牙的对比
由于红外线的直射特性, 红外通讯技术不适合传输 障碍较多的地方,这种场 合下一般选用无线电通讯 技术或蓝牙技术。红外通 讯技术多数情况下传输距 离短、传输速率不高。
实际应用
从早期的IRDA规范(115200bps)到ASKIR (1.152Mbps),再到最新的FASTIR(4Mbps), 红外线接口的速度不断进步,应用红外线接口和电脑 通信的信息设备也越来越多
工作原理
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 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 射红外信号。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 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 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 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常用的有通过脉冲宽度来实现信号 调制的脉宽调制(PWM)和通过脉 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实现信号调 制的脉时调制(PPM)两种方法。
3.红外通讯技术便于 进行数据的收发,它 的所有数据都只是将 电脉冲和红光脉冲进 行各种转化;
2.在光通信中,红 外传输有效距离可 以达数千米。由于 其具有容量大,保 密性强,抗电磁干 扰性能好等特点
4.设备结构简单、 体积小、重量轻、 价格低
1.受视距影响其传输距离 短;
2.要求通信设备的位置固 定;
红外收发通信模块
组网方式
红外通信系统中红外线的传输 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点对点 方式,另一种是广播。
红外传输最常用的形式是点对 点传输,其使用高度聚焦的红 外线光束发送信息或控制远距 离信息的红外传输,例如光纤 中的红外通信。
优缺点
1.适合于低成本、 跨平台、点对点高 速数据连接,尤其 是嵌入式系统
红外数据通信协议

红外线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红外线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红外线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而在各种通信技术中,红外线通信技术也是其中的一种。

红外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红外线技术实现的通信方式。

相对于其他通信技术,红外线通信技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同时,它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一、红外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红外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红外线实现的通信方式。

它具有相对较高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短距离通信等多种应用。

同时,红外线通信技术的成本也比较低,使其成为广大使用者的较为理想的一种选择。

二、家用电器中红外线通信技术的应用1.遥控器遥控器是红外线通信技术最常用的应用之一。

普通家用电器中的很多电视、空调、DVD等设备,都配备了红外线通信技术的遥控器。

通过遥控器,我们可以轻松地操作这些设备,完成各种功能的使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2.安防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使用到了智能安防系统,而这其中使用到的红外线通信技术也不少。

例如,有些家庭安防系统会通过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对家中的各种情况进行监控和控制。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家庭更加安全,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家庭的情况,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管理。

三、其他领域中红外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1.医疗领域红外线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不同的医疗设备之间,通过红外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联合控制。

此外,红外线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人体温度的测量,成为医疗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辅助工具。

2.交通领域交通领域中,红外线通信技术也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现在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刷卡设备和门禁系统等,也大量采用了红外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乘客的快速通行和无现金支付等功能。

四、红外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红外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将会继续推广和发展。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
线连接。
Wi-Fi协议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 和较低的功耗,适用于移动设备
之间的通信。
04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实现
红外线发射器技术实现
红外线发射器组成
包括红外线发射二极管、驱动电路、调制电 路等。
驱动电路设计
利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驱动红外线发射二极 管。
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特性
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传输 距离远,安全性高。
红外线传输协议技术实现
物理层协议
定义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误码率等 物理参数。
数据链路层协议
包括帧格式、帧长度、帧同步等。
网络层协议
实现多路复用、路由选择等功能。
应用层协议
定义数据格式、数据类型、数据语义 等信息。
05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的未来发展趋 势
高速率的实现
技术创新
采用新型调制方式、编码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例如,采 用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调制技术,提高信号质量和 抗干扰能力。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场景
家庭网络
工业自动化
移动通信
智能交通
利用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可 以将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设备连 接起来,实现智能化控制。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红外无线 数据通信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 数据的传输,以及生产设备的 遥控等方面。
虽然目前移动设备主要依靠无 线局域网(WLAN)进行数据 传输,但红外无线数据通信在 移动设备之间,特别是近距离 的数据传输方面仍具有一定的 优势。
案例二:智能家居中的红外无线数据通信应用
3. 高效率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提高了家庭自动化系 统的运行效率,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 力。

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应用

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应用
所有的大气红外透视窗口的无缝隙探测,对获取目标全部的信息有重 要的价值。此外,夜晚自然环境中的背景光辐射大部分都集中在短红
光 云 凌
术 技
外波段,在目标探测时利用短红外波段可实现全天候的探测。
22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2、基于可见光的景物短波红外仿真研究
反演反射率 反演模型建立 校正后的 可见光图像 可见光图像 灰度校正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光 云 凌
术 技
姬亚玲
短波红外国内外应用情况及趋势
凌云光技术集团科学图像业务部副总监
0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光 云 凌
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应用
白廷柱
tzhbai@
术 技
1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引言:短波红外的光学性质与特点
光 云 凌
术 技
3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1、基于短波红外光谱的隐身特性研究
光 云 凌
2016/11/2
术 技
两种典型的可见光伪装
4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1、基于短波红外光谱的隐身特性研究
光 云 凌
用于建筑的伪装网
2016/11/2
术 技
用于野外的伪装网
5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1、基于短波红外光谱的隐身特性研究
光 云 凌
2016/11/2
术 技
一组植物与伪装的光谱曲线 6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1、基于短波红外光谱的隐身特性研究
光 云 凌
术 技
7
光电学院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1、基于短波红外光谱的隐身特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11-23作者简介:刘凌云(1982-),就职于集宁师范学院物理系,教师,研究方向:电子通信。

韩建伟(1983-),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

红外无线通信的发展与应用刘凌云1,韩建伟2(1.集宁师范学院物理系,内蒙古集宁012000;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摘要:介绍了红外通信的概念,阐述了红外无线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红外无线通信的发展与红外无线通信的应用。

关键词:红外线;无线通信;电子通信;红外通信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3)03—0074—01在通信技术发展初期,语音和数据都是通过线缆传输的,这种采用有线方式来传输语音和数据的系统必须要有大量的电缆将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起来,声音信号才能传输过去,线缆传输连接比较繁琐,需要特制接口,很不方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红外无线通信技术,这一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声音和数据传输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希望,红外无线技术的应用使得语音和数据传输无需使用线缆,使无线传输成为可能,并使传输更加灵活、方便、高效。

1红外通信简介红外无线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的鼻祖,是组成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部分,在遥控和传输方面应用广泛。

红外无线传输是一种以红外线为载体,通过红外线在空中的传输来传输语音和数据的传输方式,它利用850nm 的红外线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

红外无线通信发送端采用脉时调制(PPM )方式,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经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把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总之,红外通信的本质就是对二进制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使它有利于使用红外线进行传输。

2红外线的特点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胥尔研究太阳光时,将一支温度计通过各种颜色的光,并用另一支不通过光谱的温度计作参照对比。

他发现当温度计从光谱的紫色末端向红色末端移动时,温度计的读数逐步升高,一直到红色末端之外的区域温度计的读数达到最高。

经反复验证,这个温度最高的区域在光带边缘处红光的外边,因这种射线存在的区域在可见光区末端以外而被称为红外线。

这个试验也表明,红外线辐射能够产生热量。

红外线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它是因为物质内部的分子、原子运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电磁波,其波段在可见光与微波波段之间(0.761μm 1000μm )。

红外无线通信采用红外线作为无线传输载体,红外线作为载体可用于室内外以实现点对点的无线通信,将红外线作为载体有以下几个优点:①红外线可以代替传统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作为通信载体,可大大降低线缆费用和设备维护费用,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②红外线的带宽比较宽,且不受无线管制,用它作通信载体能提供比较高的数据速率。

红外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高达16Mbit /s ,所以红外线特别适合传输容量比较大的数据文件和多媒体信息流。

③红外线遇不透明物体不能穿越,不容易被侦听,保密性好,并且红外线发射角度一般不超过30ʎ,视线之外的设备很难对它构成干扰,安全性高。

④红外线不受空间高频电磁波的干扰,在使用红外线传送信息时,干扰小。

⑤红外线功耗低,最大功耗为几mA 。

红外线作为载体也有以下缺点:①由于红外线遇不透明物体不能穿越,所以必须在短距离范围内传输,通常传输距离是0.2m 1m ,发送接收方传输时中间不能有任何阻挡物,并且双方必须靠近,在允许的范围之内;②由于红外线发射角度一般不超过30ʎ,较小,所以可控性比较小,发送接收方的位置要求相对固定,移动性差;③红外线只能实现点对点传输,不能实现点对多传输,只能在2台设备之间连接;④红外线只支持数据,模拟信号必须先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进行传输。

3红外通信的发展红外无线通信技术是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鼻祖,红外无线通信以低廉的成本和广泛的兼容性在无线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采用红外无线传输可以不受空间电磁波的干扰,保密性好,安全性高,不需要埋电缆,电路合理,使用方便,经济实用,且在功能上易于扩展。

红外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初期,存在好多个红外通信标准,不同标准之间的红外设备不能兼容。

为了使不同标准的红外设备能够进行红外通信,1993年,成立了红外数据协会(IrDA ),红外技术由红外数据协会IrDA 提出并执行。

该协会统一了红外通信的标准———IrDA 红外数据通信协议及规范。

Ir-DA 红外数据通信协议及规范由3个基本的规范和协议组成:物理层规范、链接建立协议(IrLAP )和链接管理协议(IrLMP )。

物理层规范是针对红外通信硬件设计上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的,IrLAP 和IrLMP 都是软件层,主要针对链接进行设置、管理和维护。

在IrLAP 和IrLMP 基础上,IRDA 还发布了一些其他的有更高级用途的红外协议,如TinyTP 、IrOBEX 、IrCOMM 和IrBus 等。

就现今而言,无论从技术成熟度还是普及度来说,红外无线通信技术都是其他无线(下转第76页)2013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eburary 2013数据传输接口相互连接为施工现场网络,从而构成完整的通讯线路;②项目部输入隧道作业人员相关信息后,为隧道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颁发信息安全帽;③系统数据库记录该芯片相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等基本信息;④进入隧道的作业人员必须携带该自己的信息安全帽,当作业人员经过设置识别系统的地点时被系统识别,系统将读取该安全帽芯片信息,通过系统传输网络,将佩带此安全帽芯片的作业人员通过的路段、时间等资料传输到监控室进行数据管理,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⑤隧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室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救险队使用移动式远距离识别装置,在10m 30m的范围内方便探测到遇险人员的位置,便于救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作,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

2数字信息安全帽定位技术应用的主要作用数字信息安全帽定位系统有以下3个重要功能。

2.1实时动态显示功能信息安全帽定位系统可以在任一时间查询并显示施工现场某个地点的人数、分布情况及身份,也可查询一个或多个人员现在的施工现场实际位置、活动轨迹。

同时,信息安全帽定位系统记录了有关人员在任一地点的进洞、离洞时间和总工作时间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管理人员可以督促和落实巡查人员是否按时进行实地查看,也可以进行各项数据的检测和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相关安全事故。

2.2精确施工人员考勤功能信息安全帽定位系统可对出入隧道人员进行统计,实现施工人员考勤记录,建立并打印人员进出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报表(如:进入隧道时间报表、出勤月报表、缺勤报表等等),方便管理人员的查询与管理。

2.3灾后提供急救信息功能一旦隧道发生安全事故,信息安全帽定位系统可在第一时间提供被困人数、人员所处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

救险队伍使用移动式远距离识别设备,在10m 30m的范围内可准确探测到遇险人员,并迅速展开救护,为最大限度地救助受困人员生命和快速处置安全事故提供了良好保障。

3结束语数字信息安全帽定位技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了对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的控制,提升了对隧道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1]姜学鹏.特长公路隧道事故灾害与应急救援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2]李林.基于RFID与CAN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2006.(上接第74页)连接技术无法相比的,全球采用Ir-DA技术的设备已经超过了5000万部。

我国无线通信起步比较晚,红外技术的应用尚在发展阶段。

4红外通信的应用红外最早应用在家庭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最近几年红外也被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医疗、军事、工业上传输数据和语音。

4.1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红外无线传输在家庭生活中应用广泛,目前家用电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红外遥控方式。

数字电视、机顶盒、家庭影院等。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

由于红外线不能穿透墙壁,所以不同房间的家电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且不会产生干扰;电路简单,只要按电路连接正确,一般就可投入使用;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

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少儿玩具及短距离遥控中应用广泛。

4.2在军事上的应用基于红外线不受电磁波干扰,安全性高且不易受天气影响等优点在军事上受到广泛的运用。

红外制导系统就是实例之一,它是利用红外自动跟踪测量的方法,控制和引导导弹射向目标的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红外探测器捕捉和跟踪目标所辐射的红外能量,经光电转换和信号处理后,给出目标相对于导弹的角度、角速度等信息,控制导弹按一定规律接近并命中目标。

此外,红外线在军事侦察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卫星上安装红外侦查系统可利用其上的红外望远镜及时发现大气层中射来的飞弹,并监视其飞行,也可利用卫星上的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设备,昼夜侦察和监视对方的活动。

4.3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按照物理知识,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温度(-273ħ)的物体都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这种现象称为热辐射。

人体也有自身的红外线辐射特性,当人生病时,人体的热平衡受到破坏,红外辐射会发生变化,因此人的体温度变化是医学上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依据。

采用红外热像仪记录人体的温度变化,将病变时的人体热像和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人体热像进行比较,便可从热像是否有异常变化来判断病理状态。

4.4在遥感探测方面的应用红外在遥感探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红外光获取目标。

由于物体都能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物体的辐射和反射特性都不同,利用光学遥感器,远距离探测物体的所反射和辐射的红外特性的差异,经光学、电子技术处理后,就可确定目标的位置。

5结束语红外无线通信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在多个领域应用广泛,人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红外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大便利。

[参考文献][1]张磊.论红外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5).[2]蒋俊峰.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讯设计[J].电子设计应用,2003,(11).总第27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