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各产程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产程的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
1 2
产后出血的定义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 过500ml。
产后出血的原因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
3
产后出血的处理
促进子宫收缩,控制出血,预防休克,必要时手 术治疗。
其他产程并发症
01
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
子宫壁剥离。
提供情感支持
心理疏导
要为产妇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帮助 其树立信心和勇气。
鼓励与安慰
在产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和安慰产妇,让其感受到支持和鼓励, 增强信心和动力。
家属陪伴
要允许产妇的家属陪伴其身边,让产妇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和支持 ,减轻其孤独感和无助感。
讲解分娩过程
科普宣教
要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其了解分娩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时监测
使用胎心监护仪等设备实时监测胎 儿的心率和产妇的宫缩情况,以及 产妇的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 征。
观察内容
01
02
03
04
宫缩情况
观察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 强度,以及宫缩时产妇的反应
和疼痛程度。
宫口扩张程度
检查宫口的扩张程度,以及产 妇的宫颈软硬度、胎头下降程
度等。
胎儿情况
监测胎儿的心率和胎动情况, 以及羊水的情况。
疼痛。
按摩和放松技巧
教导产妇一些按摩和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温水浴等,以帮助她
放松身体和缓解疼痛。
03
产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 处理
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的定义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而危及其健康 和生命的综合症。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妊娠满28 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则为正常分娩。
分娩时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一)包括:1假临产(假临产的特点是:1)宫缩时间短且不恒定小于30秒,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
2)宫缩时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
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4)给予强镇静剂能抑制宫缩。
2 胎儿下降感3见红:发生在临产前24-48 小时内为可靠的分娩先兆。
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 秒或30 秒以上,间歇5-6 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三、产程分期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
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产程。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 小时,经产妇约需6-8 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 小时,不超过2 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 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 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相同,约需5-15 分钟,一般不超过30 分钟。
四、产程护理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1. 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抬头下降(4)胎膜破裂必须观察的项目和处理1)子宫收缩:产程必须连续观察,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手掌放在孕妇的腹壁上,观察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的时间。
2)胎心:每1到2小时听胎心和监测血压一次,活跃期可能每15到30分钟一次。
产妇分娩期间各产程护理要点(全文)

产妇分娩期间各产程护理要点(全文)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有规律宫缩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分娩期分为四个产程:●第一产程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需约6-8小时;●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一般需1-2h,经产妇需数分钟至1h;●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一般需5-15min,不超过30min;●第四产程为胎盘娩出后2h。
第一产程1、热情接待待产妇;认真评估产妇情况对初产妇或有难产史的经产妇,应再次进行骨盆外测量,有异常者,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做好健康教育。
2、产程进展情况观察(1)宫缩:观察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及间歇时间。
每次连续观察20-30min或至少观察3-5次宫缩,并做好记录。
(2)肛查及阴检:适时在宫缩时行肛查,次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10次为宜,每次检查者不超过2人。
潜伏期2-4h查肛一次,经产妇或宫缩频繁者,间隔时间应缩短。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3-4cm送入分娩室。
肛查可以了解宫颈松软度、宫口扩张程度、内骨盆情况、是否破膜及胎先露下降程度,若肛查不清,可行阴道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绘制产程图,有特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并按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3、待产妇生命体征监测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特别是血压。
正常情况下,第一产程期间,每个3-6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若发现血压升高,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子痫病人,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并通知意思给予相应处理。
4、胎儿情况监测潜伏期1-2h听胎心一次,每次至少听诊1min,宫缩较密者可增加听诊次数。
活跃期15-30min听胎心一次,若有异常,行胎儿心电监护,并通知主管医生。
5、清洁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大小便后及时冲洗会阴。
6、活动与休息产程早期鼓励待产妇下床活动,但下列情况者需卧床:a胎膜已破者b 阴道流血者c心脏功能Ⅲ级以上或者有其他内科合并症者d血压≥150/100mmHg者e孕妇发热或怀疑胎儿宫内窘迫者。
四个产程观察与处理护理课件

鼓励产妇休息,适时提供食物和水,保持体力。
情绪紧张
给予心理支持,安慰产妇,缓解紧张情绪。
第二产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胎儿宫内窘迫
持续监测胎心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产妇会阴部损伤
协助医生做好会阴保护,必要时进行缝合处 理。
产后出血
观察出血量,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 。
胎儿娩出困难
协助医生进行阴道检查,了解胎儿情况,采 取相应措施。
第二产程观察
总结词
观察胎位、胎头下降情况、胎心情况、产妇用力情况
详细描述
在第二产程中,需要观察胎位是否正常,胎头是否已经顺利下降至产道。同时 继续监测胎心情况,确保胎儿安全。此外,观察产妇的用力情况,指导产妇正 确用力,帮助胎儿顺利娩出。
第三产程观察
总结词
观察胎盘剥离情况、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产妇情绪情况
指导产妇用力
监测胎儿情况
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帮助胎儿顺利娩 出。
持续监测胎儿的心率和胎动情况,确保胎 儿安全。
协助接生
心理支持
协助医生进行接生工作,确保分娩过程顺 利进行。
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缓解分娩过程中的 紧张和焦虑。
第三产程护理
01
观察胎盘娩出
确认胎盘是否完整娩出,如有异常 及时处理。
母婴接触
指导哺乳
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促进母乳 喂养。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其适应新角 色和家庭生活。
04
产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 处理
第一产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宫缩乏力
密切观察宫缩情况,遵医嘱给予催产素静滴,加强宫缩。
胎儿窘迫
监测胎心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左侧卧位、吸氧等措施。
三个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呼 吸、心率等,以及是否出现窒
息等情况。
护理措施
促进胎盘排出
在胎盘剥离后,可以适当地按摩子宫 底部,以促进胎盘排出。
缝合软产道损伤
对于软产道损伤,需要进行及时的缝 合处理。
新生儿护理
对新生儿进行保暖、吸氧等必要的护 理措施,并确保其生命体,要特别注意预防产后 出血,可以通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 素等方式来预防。
关注产妇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
04
谢谢观看
。
注意事项
01
02
03
注意观察产程进展
密切关注产程进展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避免过度疲劳
合理安排产妇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影响产程进 展。
防止感染
保持产道清洁卫生,防止 感染发生。
02
第二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要点
宫缩情况
观察宫缩的频率、强度和 持续时间,判断宫口扩张 程度。
胎儿情况
监测胎心音、胎位和胎儿 下降情况,判断胎儿是否 正常分娩。
产道情况
观察产道是否正常,有无 异常出血或撕裂伤。
护理措施
指导产妇正确用力
监测生命体征
在宫缩时指导产妇向下用力,帮助胎 儿顺利通过产道。
定时测量产妇血压、心率等指标,确 保母婴安全。
心理支持
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缓解紧张情绪, 增强信心。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会阴部
在胎儿头部即将娩出时,采取措 施保护会阴部,避免撕裂伤。
三个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目录
• 第一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 第二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 第三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 产后的观察及护理
01
第一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分娩各产程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正常分娩各期的观察及护理妇产科计永梅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一)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二)胎儿下降感(三)见红(为可靠的分娩先兆)临产前24-48小时内,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规律宫缩一般以每次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为准。
三、产程分期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
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期。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相同,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三、产程护理(一)第一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1.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抬头下降(4)胎膜破裂2.可能的护理诊断焦虑:与知识、经验缺乏有关疼痛:与逐渐增强的宫缩有关3.护理措施(1)观察生命体征每天测T、P、R 2次,每日在宫缩间歇期测1次血压(2)监测产程进展要认真监测并记录胎心、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破膜及羊水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寻找原因,协助进行处理。
(3)促进舒适补充液体和热量;注意活动与休息;保持会阴部的清洁与干燥;及时排尿与排便。
(4)疼痛护理进行产前教育及产时指导,教会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如呼吸训练和放松的方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以缓解疼痛。
正常分娩产程护理

整理课件
9
一、潜伏期护理
• 临产的标志:规律的自然发动的宫缩,至 少2次/15分钟;同时伴有下列症状中的两个 表现:1.宫颈完全成熟展平;2.宫口开大 3cm;3.宫颈由朝向后方转向前方;4.胎膜自 发的破裂(不管是否发生宫缩)
• 潜伏期的定义:指规律的子宫收缩,进行 性的宫颈变化和宫口扩张,直到宫口开大 至6cm.
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 活跃期停滞诊断标准: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宫缩正常,而且 宫口停止扩张≥4h可诊断,宫缩欠整理佳课件,宫口扩张停滞≥6h可诊断。3
第二产程新观点:
• 旧: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h,不应超过2h,经产妇 通常数分钟完成,也有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鲜的阴道出血。C.需要用缩宫素加强
宫缩。D.人工破膜后加强宫缩,羊水
有胎粪污染。E.应用麻醉镇痛。
整理课件
22
第二产程护理:
• 1.指导产妇正确用力 • 2.会阴清洁消毒 • 3.接产:一般在抬头拔露2-4cm开始上台接产,接产操作要点是均匀的控制抬
头娩出速度,在宫缩间隔期间均势地慢慢娩出胎儿。 • 4.新生儿处理 • 5.会阴侧切:(熟悉会阴侧切的时机) • 6.禁止加腹压助娩胎儿:
• 6.及时排空膀胱
整理课件
21
• 7.不支持进行的常规措施:不支持常规 人工破膜,不剔除阴毛、
• 8.活跃期延长:进入活跃期每4小时阴 道检查一次,或有必要时进行,怀疑 有活跃期延长,应报告医生。
• 9.如出现以下情况,应持续胎心监护:a.
产妇有一次体温产国38℃,连续2次间
隔2小时测量,2次均高于37.5℃.b.新
整理课件
19
护理措施与护理观察:
产程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每隔4—6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若发现血压升高,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子痫病人,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并给与相应处理。
2.观察产程进展(1)胎心监测:潜伏期于宫缩间歇时每隔1-2小时听胎心一次。
进入活跃期后,宫缩频时应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听诊一分钟。
如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窘迫,立即给产妇吸氧并通知医师.(2)子宫收缩:潜伏期应应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活跃期应每隔15—30分钟观察一次,一般需连续观察至少三次收缩。
如子宫收缩不规律、间歇时间和强度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并给与处理。
(3)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根据宫缩情况和产妇的临床表现,适当的增减肛查的次数.临产初期检查次数不宜过多,一般隔四小时查一次,经产妇或宫缩频者间隔时间应缩短.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是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只有掌握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的规律性,才能避免在在产程进展中进行不适当干预。
(4)胎膜破裂及羊水观察:胎膜多在宫口近开全时自然破裂,前羊水流出。
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胎心,观察羊水颜色、形状及流出量,并记录破膜时间。
如羊水呈墨绿色,混有胎粪,应立即应立即行阴道检查,注意有无脐带脱落。
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产程进展此期宫缩频而强,需密切监测胎心,仔细观察胎儿有无急性缺氧情况,应勤听胎心,通常每5—10分钟听一次,最好用胎儿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及其基线变异.若发现胎心减慢,需尽快结束分娩。
若发现第二产程延长,应及时找出原因,尽量采取措施结束分娩,避免胎头长时间受压.宫口开全后,胎膜多已自然破裂,若仍未破膜,常影响胎头下降应行人工破膜第三产程的观察要点1。
新生儿护理(1)清理呼吸道用新生儿吸痰管或导尿管轻轻吸除新生儿咽部及鼻腔的粘液和羊水,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大声啼哭,表示呼吸道已通畅,即可处理脐带。
(2)Apgar评分以出生后1分钟时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分娩各期的观察及护理
妇产科计永梅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先兆临产
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
(一)不规律的子宫收缩
(二)胎儿下降感
(三)见红(为可靠的分娩先兆)临产前24-48小时内,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
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
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规律宫缩一般以每次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为准。
三、产程分期
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
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期。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相同,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三、产程护理
(一)第一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1.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
(2)宫口扩张
(3)抬头下降
(4)胎膜破裂
2.可能的护理诊断
焦虑:与知识、经验缺乏有关
疼痛:与逐渐增强的宫缩有关
3.护理措施
(1)观察生命体征
每天测T、P、R 2次,每日在宫缩间歇期测1次血压
(2)监测产程进展
要认真监测并记录胎心、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破膜
及羊水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寻找原因,协助进行处理。
(3)促进舒适
补充液体和热量;注意活动与休息;保持会阴部的清洁与干燥;及时排尿与排便。
(4)疼痛护理
进行产前教育及产时指导,教会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如呼吸训练和放松的方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以缓解疼痛。
(5)心理护理
认真评估,确定焦虑的程度,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解释工作,指导并鼓励产妇,以减轻焦虑。
(二)第二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1.临床表现
第二产程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产力最强。
胎头于宫缩时暴露于阴道口,当宫缩间歇时又缩回于阴道内,称为“胎头拨露”。
随着产程进展,胎头露出的部分逐渐增多,宫缩间歇时胎头始终暴露于阴道口而不回缩,称为“着冠”。
2.可能的护理诊断
疼痛:与宫缩及会阴侧切术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分娩中可能发生会阴裂伤、婴儿产伤有关
3.护理措施
(1)做好接生的准备
初产妇在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以上应进入产房,产妇和接生人员均应做好接生前的清洁消毒工作;助产士按常规外科的无菌操作刷手消毒、穿接生衣、戴消毒手套,然后打开产包,铺消毒单。
检查产包内用物,按需要添加物品如麻醉用物、新生儿吸管、产钳等,并准备新生儿用物。
(2)观察产程进展
每5-15分钟监测一次胎心,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给予产妇吸氧。
观察宫缩,如有宫缩乏力,应按医嘱给予催产素静滴。
(3)指导产妇用力
指导待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增加腹压,宫缩过后呼气使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
在胎头着冠后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张口哈气,在宫缩间歇期屏气用力,使胎头和胎肩缓慢的娩出。
(4)接产
(5)新生儿的处理
呼吸道的处理:胎头娩出后应立即将其鼻腔和口腔的羊水和黏液挤出脐带处理:如无脐带绕颈,则在胎儿娩出后1-2分钟内断扎脐带Apgar评分:此评分法用于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
根据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0-2分,满分为10分。
7-10分属正常,4-6分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一般处理:将其抱给产妇,让产妇看清孩子的性别,然后称体重,测量身长及头围,系上新生儿手圈,注明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孩
子性别。
如新生儿无异常,胎儿娩出后半小时内抱给母亲,进行第一次吸吮。
(6)心理护理
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产妇心理的环境,产房应清洁、宁静,正确指导其用力,给予产妇必要的心理安慰和支持,以缓解、消除其紧张和恐惧。
(三)第三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
1.临床表现
胎儿娩出后,宫底约在脐下1-2CM,宫缩暂停数分钟后又重出现,子宫呈球形,宫底上升,并可能有少量出血。
胎儿娩出后宫腔缩小,胎盘不能相应缩小与子宫腔发生错位发生剥离而排出。
胎盘娩出后子宫呈强直性收缩,硬如球状,阴道出血很少。
2.可能的护理诊断
外周组织灌注量改变:与产后出血有关
有父母不称职的危险:与产后疲惫、会阴切口疼痛或新生儿性别不理想有关
3.护理措施
(1)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当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时,于宫缩时左手握住并挤压宫底部,右手轻拉脐带、协助娩出胎盘,当胎盘娩至阴道口时,接产者用双手捧住胎盘,向一个方向旋转并缓慢向外牵拉,使整个胎盘和胎膜逐渐完整的娩出。
胎盘娩出后即应检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及时详细记录胎盘娩出的时间、方式,胎盘的大小、重量以及脐带长度。
检查胎盘
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2)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缩宫素。
(3)产后即时护理
分娩后继续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因为此阶段产妇易发生合并症,最常见的是产后出血。
应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阴道流血量、会阴阴道内有无血肿等。
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询问产妇有无头晕、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