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成语运用专题复习与训练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成语的运用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成语的运用

中考专题训练——成语的运用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做事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总不听别人的建议,这是错误的。

B.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C.想要系统了解一种新事物,我们可以通过顾名思义....的方法去探究。

D.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2.下面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进行分类辅导,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B.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D.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不恰当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比如荣国府的管家媳妇王熙凤,她在协理宁国府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始终应付自如....。

她精明干练,却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

贾府衰落,日见捉襟见肘....,她以病体勉力支撑,最终因心力交瘁而死去。

A.栩栩如生B.不孚众望C.应付自如D.捉襟见肘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断章取义....,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把握作品的主旨。

B.上海新建的歌剧院,不仅富丽堂皇....,而且充满艺术气息。

C.干事业要心无旁骛....,如果心不在焉,那么最终就会一事无成,空自叹息。

D.梦想似乎近在咫尺,偏偏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生活多么矛盾啊,而他必须在这矛盾中寻找平衡。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请多加指教。

成语运用专题复习及答案详解

成语运用专题复习及答案详解

成语运用专题复习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安顺市通过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质。

C.《奔跑吧,兄弟!》热播以来,广大中小学生对该节日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六月的洋澜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C.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中考成语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

中考成语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

3、(2006年浙江)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成语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 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 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 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 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
褒贬失当
真题再现
(2013年扬州)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 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质量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 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 B.《林肯》《中国合伙人》等国内外优秀影片陆 续上映,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用错对象 C. 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 ,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褒贬失当 D. 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 刻被拜仁球迷传的满城风雨。
4、(2006年南通)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 用不恰当的一项( B )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 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 澜,使毕业联欢气氛达到了高潮。 C.今年以来,朝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 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专题文化活动。 D.《文明办网倡议书》为我国姹紫嫣红的精神 文明园地奉上了一枝鲜花,增添了一叶新绿。
的精巧。
擦亮你的慧眼
区分下列这些成语的感情色彩 ⑴拭目以待 ⑵神机妙算 ⑶名不虚传 ⑷凤毛麟角 (5)沁人心脾(6)别有天地(7)有头有脸(8)有口无心; (9)惨淡经营(10)来日方长(11)大言不惭 (12)明目张胆 (13)明哲保身 (14)忘乎所以 (15)高谈阔论 (16)始作俑者; (17)好高骛远 (18)邯郸学步 (19)评头品足 (20)如丧考妣 (21)一丘之貉 (22)咄咄逼人 (23)虎视耽耽 (24)别有用心 (25)梁上君子 (26)道貌岸然 (27)衣冠楚楚 (28)巧言令色 (29)人模人样 (30)好为人师(31)神气活现 (32)趾高气扬 (33)为所欲为 (34)一命呜呼 (35)呜呼哀哉(36)天花乱坠 (37)巧舌如簧 (38)一团和气 (39)改头换面(40)处心积虑 (41)弹冠相庆

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中考成语是中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生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题一: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一箭双雕B. 一字千金C. 一丝不苟D. 一塌糊涂答案:B. 一字千金。

其他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A. 一箭双雕,指一箭射中两雕,比喻一举两得;C.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D. 一塌糊涂,形容事情搞得非常糟糕。

题二: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相反?A. 不可思议B. 不可救药C. 不可开交D. 不可置信答案:C. 不可开交。

其他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A. 不可思议,形容事情难以理解或想象;B. 不可救药,形容人或事情无法挽救;D. 不可置信,形容事情难以相信。

题三: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相近?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B. 画龙点睛。

其他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A. 画蛇添足,指多此一举,做了不必要的事情;C. 画饼充饥,比喻用美好的幻想来安慰自己;D. 画地为牢,比喻做事情有计划、有准备。

题四: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一帆风顺B. 一毛不拔C. 一鸣惊人D. 一丝不挂答案:D. 一丝不挂。

其他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A.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顺利无阻;B. 一毛不拔,形容人非常吝啬;C. 一鸣惊人,指一次出色的表演或成就。

题五:下列成语中,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相反?A. 井井有条B. 井底之蛙C. 井然有序D. 井然不通答案:D. 井然不通。

其他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A. 井井有条,形容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B.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眼界不开阔;C. 井然有序,形容事物有序整齐。

通过以上的成语复习题,希望大家能够对一些常见的中考成语有所了解和掌握。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训练题(二)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训练题(二)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感到它的可贵。

B.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思想真是顽固不化....。

C.最后兄弟被逼远走高飞....,到济南谋生。

D.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1.C2.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别人的失误幸灾乐祸....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对别人的成功嫉妒挑剔是缺才少德的暴露。

B.克服困难,勇敢者自有千方百计....,怯懦者只感到万般无奈。

C.小明的爸爸擅长讲笑话,时常妙语连珠,言谈动作中,引得小明哄堂大笑....。

D.即使在凛冽的寒冬,竹子都生机勃勃....、翠色欲滴。

2.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年组中这次成绩大排榜,首当其冲....的就是五班班长张明。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D.想象中的美景和眼前的实景真是大相径庭....,让人失望极了。

3.D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4.B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是我班首屈一指....的业余节目主持人。

B.他上课的时候总是我行我素....,一点也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所以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

C.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D.我们要先发制人....,不能总是比别人慢一个节拍。

5.B(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含贬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首思乡的曲子,留给世人多少遐想..,触动多少敏感的心灵,让人为之沉醉。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灵活运用成语。

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成语的基本意思和用法。

2. 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准备1. 成语卡片2. 成语故事书籍3.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成语学习的情境。

2. 成语讲解讲解成语的基本意思、用法和感情色彩,让学生正确理解成语。

3. 成语举例举例说明成语的用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成语的运用。

4. 成语游戏设计成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成语,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感情色彩。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成语故事书籍,增加成语储备,提高语文素养。

7.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复习与巩固1. 课堂复习: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

2. 课后复习:布置成语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成语。

七、成语辨析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比赛。

2. 教师出示成语,学生抢答,判断成语的正确与否。

3.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八、成语接龙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2.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学生需用该成语的一个字作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

3. 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成语储备,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九、成语应用1.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要求学生用该成语造句。

2. 学生分组进行造句比赛,看谁用成语造句更准确、生动。

3.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应用能力。

十、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感情色彩。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的短语,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1.2 成语的特点:1.2.2 意义深刻:成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1.2.3 用法广泛:成语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适用于各种场合。

第二章:成语的来源与分类2.1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2.2 成语的分类:2.2.1 根据结构分类: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

2.2.2 根据意义分类: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副词成语等。

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错误类型3.1 成语的运用:成语可以用于表达感情、描绘事物、论证观点等。

3.2 成语错误类型:3.2.1 成语用法错误:如“颗粒无收”不能用来形容“没有收获”。

3.2.2 成语意义理解错误:如“杯水车薪”不是指“小题大做”。

3.2.3 成语搭配错误:如“一心一意”不能用来形容“一个人”。

第四章:成语的辨析与练习4.1 成语的辨析:通过分析成语的构成、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4.2 成语练习:通过填空、选择、改错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五章:成语典故与故事5.1 成语典故:介绍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5.2 成语故事:通过故事形式讲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第六章:成语的语义辨析6.1 近义成语的区分:通过对比分析,辨析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6.2 反义成语的识别:了解成语的反义关系,正确运用。

第七章:成语的活用与创新7.1 成语的活用:学习将成语灵活运用于不同语境中。

7.2 成语的创新:尝试结合现代语言习惯,创造新的成语用法。

第八章:成语接龙游戏8.1 成语接龙规则:了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学会正确进行接龙。

8.2 成语接龙练习: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反应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第九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9.1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理解成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9.2 成语在阅读理解练习:通过阅读练习,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中考成语复习有答案

中考成语复习有答案

中考复习之成语的理解和运用1、【和蔼可亲】hã ǎi kþ qÿn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同义成语]平易近人、和颜悦色。

[反义成语]气势汹汹、冷若冰霜、横眉怒目[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2、【唉声叹气】üi shýng tàn qì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同义成语]长吁短叹、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反义成语]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气洋洋(资料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3、【按兵不动】àn bÿng bù dîng使军队暂不行动。

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同义成语]以逸待劳、裹足不前[反义成语]雷厉风行、闻风而动[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4、【黯然失色】àn rán shÿ sâ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同义成语]相形见绌、大相径庭[反义成语]光彩夺目、不相上下[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李善注:“黯然,失色貌”[例子]秦牧《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

”5、【慷慨激昂】küng kǎi jÿ áng形容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同义成语]热血沸腾、意气风发[反义成语]委靡不振、无精打采[出处]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三十六·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例子]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在东京聚首时,一谈到国事上来,总要谈得~,而且有点口角流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之成语运用专题复习与训练成语运用复习提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容。

从近年中考试题来看,对成语运用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

如何解答好此类试题,除了平时要勤翻词典、掌握常用成语含义多积累外,还需要掌握解答此题目的一些技巧。

方法指引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例1.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平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解析:成语“星罗棋布”的意思是形容数量很多,散布的围很广,而“几座白色的油井房”则说明很稀少。

这样二者的意思刚好相反,相互矛盾,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2.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无系统的训练,小的工作总是千疮百孔,很让领导和同事无奈。

解析:成语“千疮百孔”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它本来比喻破坏很严重或弊病很多,这里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失误,词义过重,夸失度。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例3.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解析:成语“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通,是个贬义词,而本句主要意思是赞扬同学的出从口才,显然该成语不符合该句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冠戴。

例4.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解析:成语“滔滔不绝”是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其适用对象是“人”,这里用来描述汽车,显然是不恰当的。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例5.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解析:成语“行云流水”是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很自然,就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不受拘束,而句中由于望文生义,把它理解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显然与语意不符,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六、看成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构成语素的位置而造成形近混淆。

例6.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解析:成语“事倍功半”的意思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中却把它跟其语素位置不同、语意也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七、看成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成语的整体性,只断取其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造成成语意义与句义相悖。

例7.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解析:成语“振聋发聩”的意思是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而该句在使用中,只断取了“振聋”的意思,却抛弃了“唤醒糊涂的人”之义,从而导致误用。

八、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容重复。

例如: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解析:成语“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了起来”意思雷同,所以纯属多余。

总之,我们在解答成语使用试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视句意,根据句意来判断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同时,在日常读书和写作中,要注意正确使用成语,碰到拿不准的,就得勤查词典,这虽是笨功夫,但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

常见易被误用的成语归纳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豆蔻年华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大快人心快:痛快。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漠不关心】漠:冷淡。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常误用作动词。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常将其用作动词,只用“菲薄”之意。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学识、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处心积虑贬义。

褒义用”殚精竭虑”。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

强调客观效果。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期期艾艾口吃。

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多,难以说完。

多指罪恶很多。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这一段时期,“非典”似乎已销声匿迹....,但是医学专家反复提醒,这种疾病可能只是暂时消失,很可能会卷士重来。

B. 一直以来,对网吧的治理很难取得显著成效。

这样无形中助长了一些经营者的嚣气焰,对国家的规定更加熟视无睹....。

C.叶圣先生说,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去年到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D. 慧卿因参与“台独”分子研讨会,并发表支持“台独”的言论,连日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口诛笔伐....。

2、选出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五月的油城,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十分绚丽。

B.日本厚生省政务官森冈正宏公然称日本二战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已经不是罪人”,如此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

C.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D.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B、带着这么一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B.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给许多旅游者魂牵梦萦....的旅游胜地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C.如果台独分子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件,那么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无疑会受到重大影响。

D.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华民族在任何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B. 良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钱钟书、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逸飞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8、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诸如此类的句子,委实不胜枚举....。

B、这是一篇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B.只要我们全力以赴付诸东流....,就是取得很小的成绩,也是可喜的。

C.悦激动地说:“不是我妄自菲薄....,你们能做的,我也能。

”D.邰丽华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不可刮目相看....,因为她领舞的《千手观音》舞蹈的确不错。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翔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11、选出使用成语不当的一项()A.我从小姑娘身上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感到革命后继有人....。

B.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热情教育。

C.《漫话小行星》一文旁征博引....,把抽象的事物说得非常清楚。

D.我和阿明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班同学,可算是忘年之交....。

1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外游人流连..。

..忘返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1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