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泡泡青-全国独有,随州特产!

合集下载

随州泡泡青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随州泡泡青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特, 其 种子 在此 范 围 以外 种植 虽 能正 常发芽 、 生长 、 开花 、 结实 , 但 品
质降低 , 风 味丧失 。随州 泡泡 青抗寒 能力较 强 , 能耐一 8 ~1 0 。 C低温 。
适 播期 长 , 一般 作越 冬作 物露 地栽 培 , 可在 9月 中旬 到 1 1月 中旬播 种, 大 田可 直播 或移 栽 , 有利 于农 民种 植 ; 上市期 好 , 应 市期 长 , 一般 在1 1月 至翌年 2 — 3月采 收上市 , 尤 其是 在春节 前 后 上市 , 更 是居 民 最为喜爱的菜肴之一 。 目前 , 随州市泡泡青种植面积达 3 3 3 3 _ 3 h m , 年 产泡 泡青鲜 菜 5万多 t , 产值 2 . 8亿元 , 是农 民冬 季 收入 的重要 来 源 。
草 。虫 害 有猿 叶虫 、 蚜虫 、 玉米 螟 、 棉铃虫 、 斜 纹 夜 蛾、 菜青 虫 、 刺蛾 、 藜蒿 大肚 象等 , 可用 毒 死蜱 、 吡虫 啉、 抑太保 ( 氟啶脲 ) 、 卡死 克 ( 氟 虫脲 ) 、 菊 酯类 农药
防治 。 病 害主要 有 白粉 病 、 菌核病 和灰霉 病等 。 白粉 病 可 用多 菌 灵 、 粉 锈 灵或 生 理 盐 水 , 菌 核病 和 灰霉
随州泡 泡青 属 十字花科 作 物 ,是 随州 地 区古老 地方 栽 培 品种 , 由原 始 的野生类 型 演化 成现 在 的栽培 类型 , 随州是 泡泡 青 的起 源 中 心 。随州 泡泡青 在 外形 上呈 扁平塌 地 或半 塌地 状 态生 长 , 成熟 时 叶 片为 9 - 1 3片 叶 , 直径 2 0 - 3 0 c m, 叶片深绿 色 、 肥厚 凸起 。 随州 泡泡青 为鲜食 蔬菜 , 在 随州 城 区周边 的安居 、 万店 、 淅河 、 厉山、 环潭 、 何店 、

随州泡泡青种植

随州泡泡青种植

“随州泡泡青”的介绍“随州泡泡青”又名皱叶黑白菜,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古老的地方特产,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其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素有冬季“蔬菜之王”的美誉。

它叶泡浓绿至墨绿,叶肉厚实,质地柔软,抗寒性强,经霜冻雪压后,口感更佳。

春节前后上市,是冬季餐桌必备的健康绿色时令蔬菜,更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产地:湖北省随州市及各个乡镇品类:新鲜蔬菜保质期:7-12天贮存方法:放至包装盒内,食用时,用清水浸泡15分钟洗净即可。

营养成份: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粗纤维、维生素C。

功效:促消化、降血压、清火、醒酒、保护肝脏等功效。

随州泡泡青菜,又名黑油白菜。

是随州曾都区特有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属塌地生长植物,叶泡浓绿至墨绿,叶片呈泡状,色泽乌黑,全绿,叶肉厚实,质地柔软,抗寒性强。

经霜雪后,品质尤佳,春节前后上市,是城乡居民春节期间尤为喜爱的菜肴之一。

由于抗寒性强,一般作越冬作物露地栽培,9月中、下旬开始分期播种,11月至次年2-3月采收上市,立春后开始抽苔开花。

泡泡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在随州地区普遍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每亩产鲜菜1000公斤左右,每年可产鲜菜5万吨左右,单项总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

泡泡青过去主要在本地区销售。

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泡泡青逐步享誉省内外,甚至成为随州人招待贵宾、馈赠外地亲朋好友的礼品。

随州泡泡青,系随州地区的当家主栽品种,它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十字花科白菜类不结球白菜的越冬栽培草本植物,主要以柔嫩叶供食,后期也可食用嫩茎。

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随州“泡泡青”已经取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

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曾都“泡泡青”检验报告显示,该产品营养物质丰富,是无公害绿色食品。

栽培技术规程一、品种选择选用叶面泡泡多、叶色油黑发亮、植株半匍匐生长的具有随州地方特色的皱叶黑油白菜(俗称泡泡青)品种为宜。

随州乡土文化作文素材摘抄

随州乡土文化作文素材摘抄

随州乡土文化作文素材摘抄一、随州的历史遗迹(一)曾侯乙墓随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那一套套精美的青铜编钟,仿佛在诉说着古代曾国的辉煌与繁荣。

其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每一个钟上的铭文都记录着当时的音乐文化和礼仪制度。

站在曾侯乙墓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贵族们在钟乐声中的奢华生活。

(二)擂鼓墩古墓群擂鼓墩古墓群是随州历史的又一重要见证。

这片古墓群分布密集,墓葬形制多样,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从青铜器到玉器,从竹简到陶器,每一件文物都展现了古代随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些古墓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宝库,让我们对随州的过去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二、随州的民俗风情(一)炎帝神农节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随州都会举办盛大的炎帝神农节。

这一天,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齐聚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

祭祀仪式庄严肃穆,鼓乐齐鸣,香烟袅袅。

人们身着传统服饰,献上丰盛的祭品,表达对炎帝神农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展现了随州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二)花鼓戏随州花鼓戏是随州地区独特的地方戏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它以其生动的剧情、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花鼓戏的题材广泛,既有反映民间生活的爱情故事,也有歌颂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

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婉转的唱腔,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随州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

三、随州的特色美食(一)随州泡泡青随州泡泡青是随州的特色蔬菜,以其叶片肥厚、色泽墨绿、口感鲜嫩而闻名。

泡泡青在冬季经霜打后,味道更加鲜美,是随州人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无论是清炒还是做汤,泡泡青都能散发出独特的清香,让人食欲大增。

两种订单农业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以湖北随州“泡泡青”为例

两种订单农业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以湖北随州“泡泡青”为例

2014年24期总第763期一、随州市订单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随州市作为湖北省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农业城市,拥有相对较高的人均土地面积,这有利于当地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

近些年,随州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品牌蔬菜,其中“泡泡青”(一种黑绿色,叶大,杆小,味津蔬菜,随州特产)通过订单农业模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发展迅猛,原本仅限当地人食用的“泡泡青”现远销北京上海甚至出口他国。

由于历史沿革和地理环境的影响,随州市泡泡青在推进订单农业这种生产经营模式时,出现两种具体组织模式: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

二、两种订单模式及比较1.随州订单农业的组织形式(1)“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是,首先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契约与合作社约定本年度生产泡泡青的数量、品种和技术指标,合作社再把生产任务分配落实到各个农户,待农副产品成熟后,由合作社验级、收购,粗加工,然后由公司集中精加工并销售。

企业把收购款拨付给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分发给各农户。

例如作为随州市农业龙头企业,随州市长佳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与万和镇倒峡、车店等地农户签订了3500亩泡泡青菜订单,统一提供了种子和专用肥料等,并按每亩500元标准支付了定金,承诺收购价不低于每公斤1元,并在北京、沈阳、西安等地设立了销售办事处,收购后统一进行保鲜包装,打出品牌。

(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以长佳蔬菜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以合约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比如,该市长佳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和和张家畈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征用他们的土地和劳力,公司提供技术和物资形成供应链大规模生产泡泡青。

2.两种模式的比较(1)产生原因的比较传统的“公司+农户”这种简单订单模式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农户自身力量薄弱,在与公司的博弈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签订订单后,若出现市场波动,譬如价格波动,签约双方就有动机违背契约,且这种行为很难监督等,以上问题集中表现为违约率居高不下、农民利益遭受侵害、农民收益乏力,由此随着当地泡泡青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单一“公司+农户”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这便是两种具体模式产生的共同原因。

泡泡青在随州市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泡泡青在随州市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泡泡青在随州市的⽓候适应性研究2019-09-15摘要泡泡青是随州地区冬季蔬菜的当家主栽品种。

由于泡泡青⽣长的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对泡泡青与⽓象条件的研究没有见诸于⽂献资料。

根据1957―2013年随州市的⽓象资料,结合当地的泡泡青栽种资料,对泡泡青的⽣态特性、泡泡青的⽣长过程中的⽓象条件、影响泡泡青的不利⽓象条件进⾏了研究,分析了不利⽓象条件对泡泡青的影响和危害,提出了防御不利⽓象条件的对策。

关键词泡泡青;⽣态特性;不利⽓象条件;⽓候适应性;湖北随州中图分类号 S636;S162 ⽂献标识码 A ⽂章编号 1007-5739(2016)01-泡泡青是随州地区冬季蔬菜的主栽品种,具有⼗分悠久的栽培历史,是随州城乡居民冬季必不可少、⼗分喜爱的蔬菜。

泡泡青的⽣长习性与油菜接近。

⼀般在9⽉中下旬开始播种,11⽉中旬⾄次年2⽉下旬经霜冻后采摘上市⾷⽤,其最佳⾷⽤采摘期在冬季的12⽉⾄次年2⽉初。

⾷⽤采摘期的泡泡青呈匍匐或半匍匐⽣长,叶⽚呈深绿⾊、肥厚凸起,呈泡泡状,故名。

⽴春后抽苔,植株开始直⽴⽣长,此时的叶⽚有些苦味,基本上不再⾷⽤。

薹茎初期呈绿⾊,嫩苔可⾷⽤。

后期开花时薹茎为浅绿⾊,主茎粗壮,呈圆形或扁平状。

开花期的株⾼50~70 cm,⼀般分枝有8~15个,花瓣⾦黄⾊,开花后不能再⾷⽤,少量的泡泡青待开花结籽留作下年播种的种⼦。

种⼦籽粒较⼩,褐⿊⾊,有光泽。

根系为⼀年⽣须根,⾊⽩,根长为8~12 cm,不可⾷⽤。

4⽉下旬⾄5⽉上旬种籽基本成熟,整个⽣育期为230~240 d。

泡泡青采摘⾷⽤时间主要在冬季,春节前后⼤量上市,属冬季时令新鲜蔬菜,此时正是全国⼤部分地区最寒冷的时期,泡泡青可以补充冬季绿⾊蔬菜缺⼝。

泡泡青富含蛋⽩质、碳⽔化合物、胡萝⼘素、维⽣素和矿物质,由于天⽓寒冷,⽣长缓慢,较少有病⾍害的危害,不需使⽤农药,具有易贮藏、⼝味佳、⽆污染、产量⾼、效益明显的特点,是真正的天然绿⾊时令蔬菜,也是随州⼈招待客⼈、馈赠外地亲朋好友的上好佳品。

随州特产介绍

随州特产介绍

随州特产介绍泡泡青泡泡青,又名黑油白菜、青菜。

随州泡泡青菜栽培历史悠久,是随州特有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属塌地生长植物,叶泡浓绿至墨绿,叶片多皱呈泡状,有茸刺,叶柄短,抗病力、抗寒性强。

以随枣走廊的城区、万店、安居、厉山等地的泡泡青菜品质最佳。

此品种出了随县地界就变种,外地曾引种都未成功。

泡泡青叶肉厚实,质地柔软,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泡泡青菜主要生长在冬季,没有虫害,因此不用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经霜雪后,品质尤佳,春节前后上市,是城乡居民春节期间尤为喜爱的菜肴之一。

由于抗寒性强,一般作越冬作物露地栽培,9月中、下旬开始分期播种,11月至次年2-3月采收上市,立春后开始抽苔开花。

泡泡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在随县普遍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每亩产鲜菜1000公斤左右,每年可产鲜菜5万吨左右,单项总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

泡泡青过去主要在本地区销售。

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泡泡青逐步享誉省内外,甚至成为随县人招待贵宾、馈赠外地亲朋好友的礼品。

金头蜈蚣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

《本草纲目》中说:“蜈蚣,头、足赤者良”。

中医以干燥全虫入药,性温,味辛,有毒。

有祛风、定惊、止痛功效。

主治中风、破伤风、百日咳、惊厥、偏头痛、恶疮、蛇咬中毒等症。

蜈蚣还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

蜈蚣性喜阴湿,多栖息于石头、树林烂叶之中,亦常见砖渣碎瓦中,是一种肉食小爬虫。

清明至立夏之间是捕捉季节。

每当下雨打雷、闷热暴雨前,蜈蚣外出活动频繁,最好捕捉。

据《随州志》等史志记载,随州高城镇、殷店镇等地出产的蜈蚣体长肥硕,头呈橙红,故称“金头蜈蚣”,与白果、桔梗并称“随州三宝”。

“金头蜈蚣”以药效显著驰名中外,是随州传统的外贸产品,民国时期年运销量在10万条左右,从1957年起,国家每年下达收购任务,年收购量400万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金头蜈蚣”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了捕捉量的一路攀升,直至1995年左右达到3000万条后便逐渐稳定了下来。

湖北随州泡泡青制作过程的作文

湖北随州泡泡青制作过程的作文

湖北随州泡泡青制作过程的作文说起湖北随州的泡泡青,那真是个既神奇又有趣的东西。

你要问我泡泡青是什么,我得先告诉你,它其实就是一种用来做小吃的原料,特别是在随州地区,小吃摊上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个东西的制作过程可不简单,听起来似乎像个小挑战,不过,最终的结果绝对会让你觉得一切都值了。

首先,泡泡青的原料其实很简单,就是青豆。

不过呢,这青豆得有点特别,必须是那种颗粒饱满的,不能有半点儿瑕疵。

你得从市场上挑选新鲜的青豆,这样才能保证制作出来的泡泡青又嫩又香。

挑选的时候可得小心了,别一不小心挑到一些老豆或者破豆,那泡泡青的口感可就会大打折扣了。

挑好豆子后,第一步就是把青豆泡水。

这个步骤很关键,豆子要在水里泡一晚上,让它们吸足水分,变得膨胀起来。

哎呀,等这一步就得有点耐心了,泡豆子的时候,你可以干点其他的事,比如看个电视、刷个手机啥的,也别让人家豆子觉得孤单。

接下来,就是煮豆子啦。

把泡好的青豆放进锅里,加上适量的水,火要开得稍微小一点儿,慢慢地煮。

这个时候,你就得盯着锅,不时地搅搅,防止豆子粘锅。

煮到豆子变软了为止,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二十分钟左右,豆子煮得差不多的时候,马上就得捞出来,放到凉水里冷却。

冷却好的豆子就要进行下一步了——脱皮。

这个步骤也蛮有趣的,就是用手把豆子皮一个个地剥掉。

虽然有点麻烦,但看到那青豆光溜溜的样子,你会觉得一切都值得。

脱皮的时候最好别急,慢慢来,豆子皮往往特别顽固,不过,慢慢就能掌握技巧了。

最后一步就是制作泡泡青了。

把剥好的青豆放进搅拌机里,加一点水,把它打成细腻的豆浆。

这时候,你得在豆浆里加入一些糖和盐调味,让泡泡青有那种特别的甜味和咸味。

搅拌完后,豆浆就得放到蒸锅里蒸,这时候,你可以坐下来喝杯茶,悠闲地等着它变成泡泡青。

蒸好的泡泡青,闻起来香喷喷的,吃上一口,那滋味真是美极了!特别是当泡泡青还温热的时候,放在嘴里,豆香味瞬间溢满口腔,让人不禁想再来一口。

嘿,制作泡泡青其实挺费工夫的,但看到做好的泡泡青,心里那种成就感真是棒极了。

湖北随州泡泡青制作过程的作文

湖北随州泡泡青制作过程的作文

湖北随州泡泡青制作过程的作文第一篇:《记忆里的味道——随州泡泡青》记得第一次接触泡泡青是在奶奶家,那时候的我还小,对食物的好坏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只知道好吃不好吃。

那天下午,奶奶带着我走进了厨房,那是一个充满着各种香味的地方,每次进去都像是探险一样。

奶奶说今天要做一道特别的菜给我尝尝,那就是随州特有的泡泡青。

奶奶先是从院子里摘了几片绿油油的叶子,它们长得跟普通的青菜有点不一样,叶子上布满了小小的气泡,摸上去还有点粗糙。

接着,奶奶把这些叶子放在水里洗干净,然后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切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叶子还挺厚实的,切起来有点费劲。

切好后,奶奶就把它们放在一旁备用。

接下来就是准备调料了,奶奶用蒜头拍了几下,然后剁成蒜末,还加了一些辣椒碎和盐巴。

当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奶奶就开始炒泡泡青了。

只见她把锅烧热,倒了一些油,然后把蒜末和辣椒放进去炒香,那味道一下子就弥漫了整个厨房。

紧接着,奶奶把切好的泡泡青倒进锅里,用铲子快速地翻动,没过多久,那些原本挺立的叶子就变得软塌塌的了。

最后一步就是调味,奶奶撒了些盐,又加了一点酱油,翻炒均匀后就可以出锅了。

那道泡泡青端上桌时,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那种清脆与微辣交织在一起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从那以后,泡泡青就成了我每次回奶奶家必吃的美味。

第二篇:《随州泡泡青的记忆》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跟着妈妈去乡下的外婆家玩。

每次去之前,外婆总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好吃的,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道独特的泡泡青。

那时候的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记得它是一道绿色的菜,叶子上有很多泡泡,吃起来脆脆的,还带着一丝丝的辣味。

外婆做泡泡青的过程总是那么熟练,就像一个老练的厨师一样。

她会先到菜园里挑选最新鲜的泡泡青叶子,每一片叶子都是那么饱满,上面的小泡泡就像是一个个小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洗完菜后,外婆会把叶子切成条状,这样炒出来更容易入味。

接下来就是准备调料了,外婆喜欢用自家种的蒜头和辣椒,她说这样才够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州特产-随州泡泡青
“随州泡泡青”的介绍
“随州泡泡青”又名皱叶黑白菜,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古老的地方特产,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其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素有冬季“蔬菜之王”的美誉。

它叶泡浓绿至墨绿,叶肉厚实,质地柔软,抗寒性强,经霜冻雪压后,口感更佳。

春节前后上市,是冬季餐桌必备的健康绿色时令蔬菜,更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随州泡泡青属性
名称:随州泡泡青(皱叶黑白菜)
品类:新鲜蔬菜
保质期:7-12天
贮存方法:放至包装盒内,食用时,用清水浸泡15分钟洗净即可。

营养成份: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粗纤维、维生素C。

功效:促消化、降血压、清火、醒酒、保护肝脏等功效。

随州泡泡青典故
“随州泡泡青”是由野生状态通过人类长期的栽培驯化与选择的结果,并演化成为现在的栽培状态及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

先秦古籍、春秋成文的《国语》中记录鲁国大夫展禽的话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南朝时有一本书叫《异苑》说:“厉山神农窟前有百药丛茂,莫不毕备……朝紫、中绿、晡黄、暮青、夜赤……”。

东晋文学家郭璞《尔雅·释天》注:“凡草菜可食者通名为蔬”。

《辞海》中说:“蔬菜是可作副食品的草本植物”。

神农偿百草,泡泡青菜是其中之一;
传说五千年前的上古时候诞生在随州厉山镇烈山腰间岩洞
里的神农氏,为了治病和寻找可食的植物,他遍尝百草,终于辨别出了各种植物的药物作用,神农在一个严寒的冬雪天,他涉溠水、跨涢水,来到安居的安南山继续偿百草,由于又饿又冷又困,饥寒交迫,一头栽倒雪地上不省人事,被体温融化的雪水浸醒了,发现身上染有绿色的汁液;他顺手扒开身旁积雪,只见一颗颗青菜长的嫩绿可爱,随手一扯,抖掉雪花,随即送进嘴里咀嚼,柔软多汁、清甜爽口,便咽下腹内,顿觉神清气爽,喜出望外,觉得青菜既能解饥止渴,又能解困疗疾。

于是折断一根树枝剜了十几株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带回厉山,并栽植在神农洞前的一块草地上,这块草地叫百草园。

后人将神农发现泡泡青菜的那架山名
之为药山。

在有了文字之后,有人根据口传将泡泡青菜录入《神农本草经》。

随州泡泡青在当地有歌赞曰:
随州泡泡青,神农故里生。

栽培历史久,远溯汉唐清。

产地土肥美,特异气候成。

白露始播种,霜重色逾深。

叶面鼓泡泡,叶色亮晶晶。

霜天雪地长,病虫冷不生。

绿色食品里,屈指列上乘。

可包亦可煮,曾经救饥民。

可烫亦可炒,鲜美谁与论?可以解酒腻,可以化病情。

可以消疲劳,可以养精神。

可以作礼品,可以宴嘉宾。

一盘泡泡青,满桌失颜色;无视鸡鸭肉,堪笑百金轻。

随州泡泡青,回味口生津。

有朋远方来,编钟乐舞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