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导言课
北语11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篇导学

北语11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篇导学doc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篇导学各位同学好:欢迎大家参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很高兴这个学期能和大家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学好,希望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将所学贯彻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做一个懂礼、有德、守法的好公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设的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基本课程。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祖国的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程归根到底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关于做人教育的课程。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认识,掌握知识,学会方法,为精神找家园,为行为找规范。
这些既是凡人的需要,也是智者的追求。
本课程由我为大家作全面辅导。
下面我把这门课的大概内容和学习要求简单介绍一下:一、课程介绍法律与道德,从静态意义来讲,是一种社会调整规范,意在指引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从动态意义来讲,是一种社会调整手段,意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与心理,并对其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
法律与道德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孕育着法律,而法律也确认或形成着新的道德,二者与其他社会规范一起共同承担着维护社会安定与秩序的崇高使命。
因此,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排在一门课程之中,有着它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可以说,整个社会就是一张由道德编织起来的巨大的网,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网中。
从牙牙学语时起,或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或通过老师的苦口婆心,我们就时刻接受着道德的熏陶,礼义廉耻、善恶美丑等一些朴素的道德观念如春润大地般在心中生根并发芽。
2011大学新生留学第一课

2011大学新生留学第一课今天的课定名为《留学101》。
现在大家对这个名字还没什么感觉,可将来如果有机会去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就读,就会对冠有“101”这样号码的课程非常熟悉。
这个课程就意味着“初级入门课”。
所以今天就来讲讲有关大学生准备的“初级入门课”。
理解留学入门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准备留学和留学准备。
我这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这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指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怎么准备留学;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实力的美国名校的候选人(capable candidate for elite universities)。
而后者则是在已经被国外学校录取后,留学行前需要做的一些准备。
很显然,面对今天的大一的新生,后者还太遥远,不过我还是会在讲座结束前,稍带讲一些大家现在可以开始做的有关国外学习和生活的准备。
所以今天这个讲座主要是有关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国名校研究生或转学生。
我们就先从出国读研究生准备开始。
前几个月,在和来找我询问留学美国读书的大学生聊天时,我发现大家都有一个比较严重的误区,这就是认为:等我考完试了,看了成绩再来找中介做留学。
就是因为很多同学都是抱着这么一个想法才导致他们来找我们的时候,在我们给他们解释了申请流程后,他们都会感到措手不及。
留学美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更别说是大家都挤破脑袋都想要追寻的美国名校梦,而这对那些毕业后不工作,想直接出去的同学就更加需要在这方面留意了。
就比方说,现在出国比较热门的专业还是商科和工程专业,如果你的目标是出国进入商学院或者工程学院继续深造,那么在你这大学的四年里,就必须开始给自己积累商业机会——或创业或实践——和工程项目实践——或参加科研项目或下工厂实习——等等。
我见过太多经典的例子就是要么学生经历丰富,但是语言考试很糟糕,无缘名校;要么成绩卓绝,但书呆子一个,也无法叩开名校的大门。
所以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准备、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才能够让自己在申请季能够得心应手,成功进入顶尖研究生院深造呢?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今天我要告诉大家四个要点,需要你们用至少三年时间来准备:明晰的学习目标、精湛的语言水平、精准的课外活动和有效的联系“套磁”。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导言课课件 (共20张PPT)PPT文档22页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导言 课课件 (共20张PPT)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导言课

第一讲导言课:认识历史课程一、什么是历史在我国,“史”在遥远的古代是指史官。
“历”在古代主要指历法。
但,“历”和“史”关系密切。
中国古代并没有“历史”一词,而“历史”一词出自希腊。
在希腊文中,“历史学家”这个词的意思为,“研究者”或“真理的探索者”。
我国直到近代才有“历史”一词,是由日语转译过来的。
“历史”,广义地讲,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它可以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通常我们所说的“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二、历史的特点“历史”是真实客观的,是绚丽多彩的,也是扑朔迷离的。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过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历史”指人类过去各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艺等)的活动,如长江大河,川流不息。
它既不会停止,也不会重演;既不能人为地复制,也不能搬进实验室。
“历史”就是过去了的人、发生了的事,面对历史人物,面对历史事件,如何跌足顿首,如何懊恼遗憾,如何心驰神往,但,一切都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永远的成为过去,你只能“望史兴叹”。
可是,过去和现实是密切关联的,正如李大钊《史学要论》中所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历史如江河,总是奔涌向前,“抽刀断水水更流”。
所以,过去和现实是不可分割的,离开“过去”谈“现实”只能是缘木求鱼,离开“现实”谈“历史”如同是刻舟求剑。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卡尔所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2、生动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提起“历史”,很多人认为那是些陈芝麻、烂谷子,过去了的事、死去了的人,枯燥乏味。
殊不知,历史活动曾是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而人是万物之灵,人又是形形色色的,人类的历史必定是异彩纷呈,生动撼人。
翻开历史画卷,如同进入万紫千红的春天。
经济生活的日新月异,发明创造的层出不穷,文学艺术的赏心悦目,政治舞台的纵横捭阖,哲学大师的智慧灵光,大国首脑的指点江山,普通百姓的其乐融融等等。
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前言部分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前言部分(2012-10-31 13:48:02)分类:课标标签: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前言部分杂谈把握课标精神提升教学品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部分)高阳县教研室如何看待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是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依据,做到心中有数。
课标结构图内容2011版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与内容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1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一、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提高素养,打好三个基础)二、语文课程的性质(一) “课程性质”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的理解说明这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
(2)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语言文字”含义清晰——• 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言语、文章、文学、文化都是由语言文字及其各种组合方式构建而成。
——在这门课程里,学生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和“文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需要掌握一定量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
导言课[人民版]
![导言课[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c3fc0116fc700abb68fcf8.png)
模块成绩: 模块成绩: 学业成绩×60%+平时表现 平时表现× 学业成绩×60%+平时表现×40%
四、如何学习高中历史? 如何学习高中历史?
重理解分析: 历史概念,理解和分析历史事 重理解分析: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 件为什么发生?(原因 原因)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影响) (影响) 原因 重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 基本线索和不 重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基本线索 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从而初步认识历史发展 基本特征 的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 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习历史是为了关注现实;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学习历史是为了关注现实;
3.会复习——温故知新;把知识系统 .会复习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网络化; 化、网络化; 4.检验学习效果 .检验学习效果——作业 作业 5.见多识广 课外活动( .见多识广——课外活动(阅读、讲 课外活动 阅读、 参观访问等) 座、参观访问等)
读书时间占60%、作业 、作业40% 读书时间占
What
高中历史
导言课
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 杨丞琳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吴宗 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好像11年吧,吴宗 宪告诉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才打了8年耶!我不知道 她是怎样看8年的,一个人又有几个8年……
被网友封为“脑残教主” 被网友封为“脑残教主”!换来 一片谩骂声,有人指“她都快30 一片谩骂声,有人指“她都快 还是无知无脑 岁,还是无知无脑 ”
三、什么是高中历史课程? 什么是高中历史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 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 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2011届公共课标准课程(钻石卡学员全部参加)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精讲班 10月底、11月初 政治 政治解答技巧班 模考班 冲刺串讲班 点题预测班 暑期强化班 英语 超级作文模板班 冲刺串讲班 模考班 暑期强化班 数学 冲刺串讲班 真题与重点题型精讲班 模考班 10月中下旬 11月20、21日(双休日上、下 午) 考前一周 7月14-21日(上、下午)封班 11月底 12月上旬 11月中下旬 7月10-22日(上、下午) 11月下旬 11月下旬 11月中下旬
64 北京林业大学
授课师资 赵宇、张鑫、王海军、郭继承、沈伯平、汪云生、井宇虹 赵宇、张鑫、王海军、郭继承、沈伯平、汪云生、井宇虹 赵宇、张鑫、王海军、郭继承、沈伯平、汪云生、井宇虹 赵宇、张鑫、王海军、郭继承、沈伯平、汪云生、井宇虹 赵宇、张鑫、王海军、郭继承、沈伯平、汪云生、井宇虹 赵宇、张鑫、王海军、郭继承、沈伯平、汪云生、井宇虹 赵宇、张鑫、王海军、郭继承、沈伯平、汪云生、井宇虹 夏徛荣、吴耀武、王建华、墨东博、刘启升 夏徛荣、吴耀武、王建华、墨东博、刘启升 夏徛荣、吴耀武、王建华、墨东博、刘启升 夏徛荣、吴耀武、王建华、墨东博、刘启升 李永乐、王式安、赵达夫、李正元、蔡子华、刘西垣、铁 李永乐、王式安、赵达夫、李正元、蔡子华、刘西垣、铁 李永乐、王式安、赵达夫、李正元、蔡子华、刘西垣、铁 李永乐、王式安、赵达夫、李正元、蔡子华、刘西垣、铁 军 军 军 军
课程编码 暑期强化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程名称 大纲深度解析班 9月初 10月中下旬
授课时间 7月8-13日(上、下午)
学时 64 4 8 4 4 20 8 4 16 4 96 16 8 4
上课地点 北京交通大 学 海淀体育馆 中关村礼堂 中关村礼堂 中关村礼堂 国图音乐厅 海淀体育馆 中关村礼堂 中关村礼堂 北京化工大 学 国图音乐厅 国图音乐厅 北京化工大 学 中关村礼堂
2011版课标学习讲座w(国培四川)

*4个二级主题内容标的准修订---(2)降低学习要求水平
主题 (单元) 二 (一)
《标准(实验稿)》
《标准(2011版)》
2.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 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 发生氧化反应 质发生氧化反应 7. 能举例说明结晶现 二 (二) 7.了解结晶现象 象
二
(三)
3.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 3.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原出来的方法
“教师捧着理化课本或史地课本,学生对着理化课 本或史地课本,一边是念一句讲一句,一边是看一句听一 句;这种情景,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多么滑稽又多么残 酷啊!”“我不怕多费学生的心力,我要他们试读、试讲、 试做探讨,试作实习,做许多的工作,比仅仅听讲多得多, 我要教他们处于主动地位。他们没有尝试过的事物,我决 不滔滔汩汩的一口气讲给他们听,他们尝试过了,我才讲, 可是我并不逐句逐句的讲书,我只给他们纠正,给他们补 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 -------叶圣陶 1941年
这里我不敢用一个“教”字。因为用了“教”字, 便表示我有这么一套本领,双手授予学生的意思;而 我的做人做事的本领,能够说已经完整无缺了吗?我 能够肯定的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健全的公民吗?我比 学生,不过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罢了。他们 要得到他们所需的经验,我就凭年纪长一点儿、经验 多一点儿的份儿,指示给他们一些方法,提供给他们 一些实例,以免他们在迷茫之中摸索,或是走了许多 冤枉道路才达到目的——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若有 人间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 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
案例 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的有机结合---“氧气的性质 与用途”一节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化学性 1、知识与技能: 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 反应,知道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认识 质,了解氧气的物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氧气的 理性质。2、过程与 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2、过程与方 方法:通过氧气性 法;通过亲自动手观察物质在空气中 质用途的学习,学 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观 会观察、比较和分 察能力;学习从个别到一般归纳事物 析的方法。3、情感 的方法;通过从不同侧面描述化学反 态度与价值观:了 应及类型,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 解识物质在空气、 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学 氧气中燃烧现象的 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高学 差异,培养辩证观 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 点和严谨求实的科 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 学态度。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客观的历史
历史记载
书写的历史
历史撰述
下列选项那些属于历史撰述那些属于历史记载: 下列选项那些属于历史撰述那些属于历史记载: 编年体
章节体
纪传体
历史观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 看法, 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 文明史观 现(近)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
“既然历史是以过去 既然历史是以过去 这个广漠无垠的领域为 对象的, 对象的,它就存在于一 切人文科学中, 切人文科学中,因此它 就是一个综合者, 就是一个综合者,一个 管弦乐队的指挥。 管弦乐队的指挥。”
美国历史学家乔治. 美国历史学家乔治. 伊格斯
美国历史学科《全国标准》 美国历史学科《全国标准》: 没有历史, “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 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的价值观, 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的价值观, 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 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 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 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 对社会中政治的、 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 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 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 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 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 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 别能力的公民。 别能力的公民。
文明史观
从横向看,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 中华古代文明
人类文明从范围上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社会主义文明 1、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2、注意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注意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 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 运动时期。 运动时期。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意] 克罗齐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意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当生活的发展需要它们时,死历史就会复 当生活的发展需要它们时, 当生活的发展需要它们时 过去史就会变成现在的, 活,过去史就会变成现在的,罗马人和希腊人 躺在墓室中, 躺在墓室中,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的精神有了 新出现的成熟,才把它们唤醒。 新出现的成熟,才把它们唤醒。”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 思想史。 在这里, 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 一书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 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 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 有时,也是更常见的, 碑碣及制造品), 留下实迹 碑碣及制造品 ,有时,也是更常见的, 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 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 一种文字 上的描写和叙谈。 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历史是“心理的状态”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建立在人们的意识对全球化现实反映的 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 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 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是 一种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 世界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 世界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 过程,它包括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以及整体性。 过程,它包括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以及整体性。
二、为何学历史? 为何学历史? 经世致用 智识兴趣 自我认知
三、怎样学历史? 怎样学历史? 课前预习 课堂参与 独立作业
汉武帝“独尊儒术” 李贽批判孔子、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 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 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 运动中“打倒孔家店” 文革”中的“ 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 当前的“孔子热” 既是一定的政治、 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 文化的反映, 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 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 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 孔子“命运” 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古罗马】西塞罗( 106- 43): 【古罗马】西塞罗(前106-前43): 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马基雅维利(1469-1527): 【意】马基雅维利(1469-1527): 人性既然不变,而且各地相同,那么历史——对人类的 “人性既然不变,而且各地相同,那么历史 对人类的 以往活动记录——便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对比现实。” 便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对比现实。 以往活动记录 便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 雷蒙·阿隆 1905-1983): 阿隆( 【法】雷蒙 阿隆(1905-1983):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亦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光《资治通鉴》 鉴前世之兴衰 考当今之得失” 鉴前世之兴衰, 司马光《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周恩来: 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周恩来:“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 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 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 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 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 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
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必 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 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 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 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 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 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 程中的重要内容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 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 问答交谈。 问答交谈。”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 史者何? 史者何 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 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 其因果关系, 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 动之资鉴也。 动之资鉴也。”
全球史观
趋势性就是说全球史观反映了人类文明相互交流逐 趋势性就是说全球史观反映了人类文明相互交流逐 步摆脱分散并走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步摆脱分散并走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世界逐步联 为一体,而且这种趋势至今尚有加强的前景。 为一体,而且这种趋势至今尚有加强的前景。 而整体性则说明全球史观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 而整体性则说明全球史观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 为叙述对象, 为叙述对象,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 从学术发生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 统,从学术发生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 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 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 辟了考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 辟了考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建立了编纂世界通史 的新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启发性。 的新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启发性。
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 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 生产力有反作用, 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 的发展。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 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 ◆ ◆ ◆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为何学历史? 为何学历史?
(历史的价值) 历史的价值)
怎样学历史? 怎样学历史? 高中历史简构
篆 文 “史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正也。
英语 History 法语 Histoire 希腊语 Histria 其本意为“征问”、“问而知 其本意为“征问” 之”。
杜维运: 一般来讲,所谓历史, 杜维运:“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 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往事), ),或者 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往事),或者 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 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 记录) 记录)” 何兆武:“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一 何兆武: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 包含了两种含义: 词,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指过去曾经 发生过的事件、思想和活动。 发生过的事件、思想和活动。而是它同 时也指我们自己对它们的认知和理解)” 时也指我们自己对它们的认知和理解)
文明史观
渔猎采集时代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