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甲法

合集下载

子午流注纳甲开穴法

子午流注纳甲开穴法

子午流注纳甲开穴法子午流注纳甲法传说早在南北朝即已产生。

金时何若愚《子午流注针经》为现存最早之子午流注专著,提出了按时日循经取穴之原则:'十二经络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

所谓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合,气开当补泻,气闭忌针剌。

”该书列出《针经井荥歌诀》等,对纳甲取穴有详细说明。

明代徐凤著《针灸大全》,对何若愚氏之说明有所归纳与发展,徐氏《论子午流注之法》云:'夫子午流注者,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阁也。

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

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

流者,往也;注者,住也。

”他说明子午流注之原理为:'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

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以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源于十干。

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代之。

”对流注取穴指出:'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

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剌之。

相克者为阎,则不剌。

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凡值生我、我生乃相合者,乃气血生旺之时,故可辨虚实刺之。

克我、我克乃阇闭之时,气血正值衰绝,非气行未至,则气行已过,误剌妄引邪气,其害非小。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

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

开穴原则是: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就是在气血流注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盛,实证取子穴用泻法,可以祛其邪气而不伤正;虚则补其母,就是在气血始流过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而气血不致郁滞。

纳干法又称纳甲法,是依据“年周期”,随每日值日经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开穴。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一)时支子午流注时支子午流注,也称纳子法,纳支法。

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

有两种取穴法:一种是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

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

此方简便易行。

另一种是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

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

开穴的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

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依次为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胆,丑时流注肝经,再至肺经,周而复始。

可记歌诀。

见下表。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经脉胆肝肺大肠胃脾时辰子丑寅卯辰巳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经脉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时辰午未申酉戌亥时间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举例:在气血输注本经的时间,实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

如肺热咳嗽的实证,于寅时泻尺泽(水)。

即金生水、水为金之子。

虚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

如肺虚气喘,于卯时补太渊(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

如果补泻时间已过,或不虚不实证,或遇有急症,可取本经本穴或原穴。

见下表。

时支子午流注补泻腧穴表经脉补泻本穴原穴腧穴时辰腧穴时辰肺(金)太渊(土)卯尺泽(水)寅经渠(金)太渊大肠(金)曲池(土)辰二间(水)卯商阳(金)合谷胃(土)解溪(火)巳厉兑(金)辰足三里(土)冲阳脾(土)大都(火)午商丘(金)巳太白(土)太白心(火)少冲(木)未神门(土)午少府(火)神门小肠(火)后溪(木)申小海(土)未阳谷(火)腕骨膀胱(水)至阴(金)酉束骨(木)申通谷(水)京骨肾(水)复溜(金)戌涌泉(木)酉阴谷(水)太溪心包(相火)中冲(木)亥大陵(土)戌劳宫(火)大陵三焦(相火)中渚(木)子天井(土)亥支沟(火)阳池胆(木)侠溪(水)丑阳辅(火)子临泣(木)丘墟肝(木)曲泉(水)寅行间(火)丑大敦(木)太冲在纳子法中,还有一种按时循经取穴,以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属一经,即寅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未属小肠,申属膀胱,酉属肾,戌属心包,亥属三焦,子属胆,丑属肝。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摘要:
一、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概念
二、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基本原理
三、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
四、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注意事项
正文: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经络中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纳甲法中的“子午”指的是时间,而“流注”则是指气血的流动。

纳甲法则是根据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进行治疗的。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人体经络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气血流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人体经络的气血流注规律,以及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通过调节气血的流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失眠、肠胃病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

通过针灸,可以有效地调节气血的流动,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
灸。

2.注意针灸的时机:针灸的时机非常重要,要在气血流注的旺盛时期进行针灸,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针灸的深度和频率:针灸的深度和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总的来说,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患者的病情。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摘要:
1.子午流注的概念
2.子午流注的作用
3.子午流注与中医经络的关系
4.子午流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子午流注的养生意义
正文:
中医学中有一个叫做“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概念,它揭示了人体气血在十二时辰内的运行规律。

子午流注是指人体内的气血在每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经络中流动。

这种流动规律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呼应,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子午流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保持阴阳平衡和预防疾病等方面。

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每个时辰都有相应的脏腑经脉当令,即此时该脏腑的功能相对较强。

例如,早晨5-7 点是大肠经当令,此时排便有助于身体健康;上午7-9 点是胃经当令,此时吃早餐有利于营养吸收。

因此,遵循子午流注的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子午流注与中医经络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子午流注则是指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规律。

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中医可以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在某个时辰出现病症,可能是由于该时辰对应的脏腑经脉出现问题,中医师会根据这一规律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实际生活中,子午流注的规律也可以指导我们的作息和养生。

比如,在
早晨5-7 点,大肠经当令,此时起床排便有助于身体健康;在晚上11 点到凌晨1 点,胆经当令,此时保持安静、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胆汁分泌和排毒。

遵循子午流注的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总之,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揭示了人体气血在十二时辰内的运行规律。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午流注纳甲法
⼦是地⽀第⼀数,午是地⽀第七数,⼦午是阴阳对⽴的两个名词,是古⼈⽤来记述年、⽉、⽇、时的符号。

”流“指⽔流、流动,”注“指输注、注⼊。

”流注“含义较⼴,从狭义上讲,是形容⾃然界睡的流动转注;⼴义来看,它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

在⼦午流注针法中,将⼈体的⽓⾎循环⽐喻成⽔流,有着像潮⽔⼀样定时涨落、盛衰开阖的变化,”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为经,所⼊为合“,在经脉中川流不息地循环输注,⽤以阐明⼗⼆经脉⽓⾎的流注过程。

两种运⽤:
⼀、按天⼲开⽳的纳甲(⼲)法;⼆、按地⽀开⽳的纳⼦(⽀)法;
纳甲是指当⽇当时所开之经⽳均按当⽇当时天⼲所代表之经和⽳。

1、⼲⽀分属阴阳:是确定某⽇某时开某经某⽳的基础。

天⼲地⽀是按各⾃排列次序⽽定,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2、地⽀时⾠与现代时⾠的分属:⼦时(23-1)----亥时(21-23);即⼀个时⾠约2H;
3、天⼲分属脏腑经络:五⾏是确定值⽇经及其阴阳五⾏属性的关键,逐⽇按时遵循取⽳是以天⼲所代表的脏腑经络及其五⾏属性为准。

⼗⼆经纳天⼲歌诀:
甲胆⼄肝丙⼩肠,丁⼼戊胃⼰脾乡;
庚属⼤肠⾟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旁;
阳⼲宜纳阳之府,脏配阴⼲理⾃当。

4、地⽀分属脏腑经络:是逢时辨证选⽳的依据;
肺寅⼤卯胃⾠宫,脾巳⼼午⼩未中,申膀⾣肾⼼包戌,亥焦⼦胆丑肝通。

5、选定经⽳---五输⽳:
阴井⽊,阳井⾦;
阴荥⽕,阳荥⽔;
阴输⼟,阳输⽊;
阴⾦经,阳经⽕;
阴合⽔,阳合⼟。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痛经是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常见的问题,给她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原发性痛经是由于子宫经络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艾灸和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痛经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一、原发性痛经的概述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腹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子宫收缩能力增高,导致子宫缺血,并伴随着炎症反应和促进痛觉产生的物质释放。

传统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是由于子宫经络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二、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原理中医药学认为,艾灸可以通过热量和药物成分的刺激,调节经络和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达到舒筋活络,调经止痛的目的。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调理脏腑的作用,对于改善子宫和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三、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原理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种中药外治法,使用铁针扎入穴位后配合药物渗透,刺激穴位局部,达到调气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该法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的滋补养生作用和针刺的刺激作用,调整子宫和盆腔的气血流通,改善痛经症状。

四、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本次临床观察共选择了100名患有原发性痛经的女性,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周期为3个月。

观察指标包括痛经的疼痛强度、疼痛持续时间、月经周期、月经量等。

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痛经疼痛强度明显减轻,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月经周期和月经量也有所改善。

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痛经症状没有显著的改善。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讨论与总结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原发性痛经的症状,减轻疼痛强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调整月经周期和月经量。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介绍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基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灸或按摩的方式来调理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这种方法源于古代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子午流注”和“纳甲”理论,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和独特的疗法之一。

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指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子午经络,也就是十二经脉和八脉之间的关系。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种通过气血流动来调节身体机能的通道。

子午经络是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两条经络,分别是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

子午流注的理论认为,通过在子午经络上进行针灸或按摩,可以调整经络的气血流动,从而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纳甲纳甲是指根据人体的生物钟和经络系统的特点,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灸或按摩的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和五脏六腑都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和生物节律。

纳甲的理论认为,根据人体的生物钟和经络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可以最大限度地调理身体,提高治疗效果。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它可以通过调整经络的气血流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内脏功能,缓解疼痛,调节情绪等。

下面是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一些常见应用:1. 针灸治疗针灸是子午流注纳甲法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可以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流动,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针灸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失眠、消化问题、月经不调等。

在选择针灸的时间和穴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症来确定。

2. 按摩疗法按摩是子午流注纳甲法中另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按摩,可以刺激经络系统,促进气血流动,改善身体功能。

按摩可以用于舒缓肌肉疼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等。

在按摩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技巧和力度,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子午流注纳甲法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摘要:
一、子午流注的介绍
1.子午流注的概念
2.子午流注与中医的关系
二、纳甲法的介绍
1.纳甲法的概念
2.纳甲法在中医中的应用
三、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结合
1.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的关联
2.子午流注纳甲法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
四、实际应用案例
1.子午流注纳甲法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子午流注纳甲法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正文: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理论,它将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相结合,更好地揭示了中医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子午流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时间医学理论,指的是人体气血在一天12 个时辰内的运行变化。

而纳甲法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分析患者的病情、体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来确定治疗方案。

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的结合,使得中医治疗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

子午流注
纳甲法能够根据患者的时间特性,以及病情、体质等方面的信息,制定出更加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这样,中医治疗就能够更加准确地针对患者的问题,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子午流注纳甲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

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子午流注纳甲法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时间特性,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子午流注纳甲法也被用于养生保健,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将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相结合,为中医治疗和养生保健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个性化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甲法
1.按时开穴法:
首先必须将患者来诊的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十二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顺序开穴。

如甲日胆经主气,在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是乙亥,为阴时,阳日逢阴时则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用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戊寅时,属阳,本着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再下一个时辰是已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应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再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千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十天干不够配十二经,所以必须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

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甲申如何开穴?这就要根据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

凡是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穴。

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忆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
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法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4.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5.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恍寻柬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6.己日已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7.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恍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8.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9.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10.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按照上面举例和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可以看出,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1日12 个时辰有6个时辰无穴可开,10日120个时辰就有60个时辰无穴可开,这给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带来许多困难。

到了明代,李挺根据十干化运,合日互用,又开了36个时辰的穴位(如甲日乙亥时无穴可开,根据合日互用可开己日乙亥时中封),但仍有24个时辰的是闭时闭穴。

后世医家通过反复临床实践和推算,提出了一、四、二、五、三、0的反克取穴法。

这个根据六甲周朔,阳进阴退开井穴和阳日阳时开阳经,阴日阴时开阴经以及地支顺时推进等基础,进行推算,解决了癸日十时不开的不足,根据反克推算,就能将10日共120个时辰纳甲法所要开的穴位全部开出,这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大大推进了一步。

现将一、四·二·五·三、0反克取穴法列附表于下,以便运用。

推算常规一四二三五零
五输纳穴井经荥合输纳
时辰甲戌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六甲
开穴窍阴阳辅侠渓阳陵泉临泣液门
时辰乙酉乙亥乙丑乙卯乙巳乙未六乙
开穴大敦中封行间曲泉太冲劳宫
时辰丙申丙戌丙子丙寅丙辰丙午六丙
开穴少泽阳谷前谷小海后渓中渚
时辰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丁卯丁巳六丁
开穴少冲灵道少府少海神门大陵
时辰戊午戊申戊戌戊子戊寅戊辰六戊
开穴厉兑解渓内庭足三里陷谷支沟
时辰己巳己未己酉己亥己丑己卯六己
开穴隐白商丘大都阴陵泉太白间使
时辰庚辰庚午庚申庚戌庚子庚寅六庚
开穴商阳阳渓二间曲池三间天井
时辰辛卯辛巳辛未辛酉辛亥辛丑六辛
开穴少商经渠鱼际尺泽太渊曲泽
时辰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壬子六壬
开穴至阴昆仑通谷委中束骨关冲
时辰癸亥癸丑癸卯癸巳癸未癸酉六癸
开穴涌泉复溜然谷阴谷太渓中冲
2.定时开穴法
此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五输穴的主治作用,再按照腧穴所主开的时间,采取定时开穴治疗。

如肺经井穴少商,主治咽喉肿痛、中风不语等病症,其流注时间为辛日辛卯时,因此可约定病人在此时开穴治疗;胃经合穴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等证,其流注时间为辛日戊子时,可在此时开穴治疗;胆经合穴阳陵泉,主治黄疸、胁肋痛、下肢痿痹等病症,其流注时间为丁日甲辰时,可在此时开穴治疗,其余五输穴均可依此类推,在临床上进行定时开穴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