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管理制度
试液标准品滴定液培养基的配制及其使用管理制度

试液标准品滴定液培养基的配制及其使用管理制度一、试液标准品滴定液培养基的配制1.1 实验室物资准备(1)试剂:葡萄糖、牛肉膏、酵母粉、表面活性剂(Tween 80),草酸,氢氧化钠,柠檬酸。
(2)装备:自来水,净水器,玻璃棒,电子天平,量筒,蒸馏器,无菌瓶,pH计。
1.2 实验步骤(1)准备基础试液:将1g牛肉膏与10g葡萄糖混合后加入1L自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为止,滤过灭菌,取50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0.1g酵母粉和1mlTween 80,加水至刻度。
(2)制备柠檬酸-草酸缓冲液:称取7.5g柠檬酸和9.0g草酸,混合后加入1L自来水中,调节pH至6.8(用0.1mol/L NaOH和0.1mol/L HCl溶液),滤过灭菌,取100ml加入预先准备好的基础试液中,做成100ml/瓶的滴定液。
1.3 基础试液质量控制为保证制出培养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进行瓶装前,应先对基础试液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方法如下:(1)pH测定:使用pH计,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每个批次均应满足6.8左右的品质标准。
(2)细菌总数检测:将新制备的基础试液分别接种到TSA琼脂平板上,分别在37℃下37±1小时当前后进行菌落数统计。
每个批次的规格应满足100CFU/ml。
1.4 滴定液使用管理滴定液的密封性要求高,使用过后尽量使其保存在条件十分良好、密封性极佳的情况下,杜绝了液体的混杂。
“六择八换”是一种制剂生产管理原则,但有音乐网站的套路一样,制剂生产的“八换”十分可怕。
为充分发挥试液标准品滴定液的效能,在使用该试液时,要严格掌握以下事项:(1)保持环境清洁:因为每一个瓶装滴定液都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其质量被污染,因此,在污染等环境条件下,滴定液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严重限制。
(2)密封保存:如果不正确地保存滴定液,其质量将快速退化。
因此,最好将滴定液保存在密封的瓶子当中,长时间放置时,应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培养基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管理制度1、目的:本标准操作规程描述了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培养基的接收、配制、储存以及性能验证(促生长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过程。
1.2 本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所有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符合微生物实验的要求,并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2. 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外购的培养基。
3. 职责3.1 微生物实验室主管负责监督和确保实验室在接收、配制、储存和验证培养基时均按照本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3.2 微生物室检验员应熟悉本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4. 程序4.1 培养基接收4.1.1 微生物实验室应购买被批准的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用于各项微生物检验。
4.1.2 培养基接收时,试剂管理员应对照采购计划仔细核查相关信息,并由实验室主管组织检测人员按照本制度4.8条款对购买的培养基进行验证,每批培养基抽取一瓶进行验证。
如果培养基出现下列情况:包装破损、培养基泄露、超出有效期或接近最后期限6个月、经性能测试不合格、培养基性状发生改变等,实验室有权拒收此批培养基,并及时与采购部门联系向供应商反馈这些情况。
4.1.3 核对无误后,试剂管理员应当将接收日期、编号、批号、有效期等详细信息登记在《试剂保管帐》上,同时在每瓶/盒试剂上贴上“接收标签”,对接收的培养基进行实验室内部编号。
4.1.3. 1 原则上每瓶培养基需赋予实验室内部唯一编号。
编号规则如下:例如:CM101-140101-01CM101--------CM是培养基的英文缩写,101是平板计数琼脂的代号。
(由于目前实验室采购的多为陆桥的产品,故沿用陆桥对培养基的编号。
对于个别其它厂家的培养基重新编号)140101--------表示试剂接收日期001-------------流水号(从001开始)4.1.3.2 培养基瓶体上应标有如下信息,便于清楚地表明培养基的状态:实验室内部编号开瓶日期/开瓶人开瓶失效日期4.1.4 所有的培养基应有相关的COA,试剂管理员应检查和确保COA有效可用。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基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培养基的成份和性能符合实验要求,从而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来培养和研究微生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培养基成份的准确性1.1 确保培养基成份的准确称量:每种成份的质量应该准确称量,避免因误差导致培养基成份含量不许确,影响微生物的培养。
1.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份:根据所研究的微生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成份,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1.3 避免污染:确保培养基成份的纯度,避免有害微生物或者其他杂质的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二、培养基性能的稳定性2.1 pH值的调节: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调节培养基的pH值,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2.2 温度的控制: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要求,控制培养基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提供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
2.3 氧气的供应: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提供适量的氧气,或者提供无氧条件,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
三、培养基的质量检测3.1 pH值的测定:使用pH计等仪器,准确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3.2 纯度的检测:进行无菌培养基的接种和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以判断培养基的纯度。
3.3 营养物质含量的检测: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四、培养基的保存和管理4.1 无菌保存: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密封保存,避免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4.2 有效期的确定:根据培养基成份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确定培养基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的培养基。
4.3 记录和管理:建立培养基使用记录和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培养基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以确保培养基的及时补充和更新。
五、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5.1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培养基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2024年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管理制度

2024年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2024年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制定,旨在规范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管理,确保试剂耗材的有效利用和安全使用。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微生物检验科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包括但不限于培养基、试剂、培养物、培养瓶、培养皿等。
第四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应当按照规定的方式存放、使用、管理和报废,严禁浪费和滥用。
第五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应当进行定期清点和清洁,确保试剂耗材的完整和卫生。
第六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使用应当遵循先进、科学的原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采购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严禁以任何形式违规采购。
第二章试剂耗材存储与管理第八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应当储存在专用柜或柜子中,按照类别划分,并且标示清晰可见。
第九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存放柜应当放置在相对封闭和干燥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有害物质。
第十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存放位置应当定期检查,确保试剂耗材的完整和安全。
第十一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其有效期,过期试剂耗材应当及时报废。
第十二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库存管理应当每日清点,确保库存数量和存放位置的准确性。
第十三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取用应当按照用量大小逐步取出,严禁大量取出未来所需用量。
第十四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开封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五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归还到其专用柜或柜子中,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十六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的报废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禁随意丢弃和私自处理。
第三章异常情况处理第十七条微生物检验科试剂耗材发生丢失、过期、损坏等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进行记录。
第十八条在微生物检验科工作中发生的事故对试剂耗材造成损失的,应当及时报告主管领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赔偿。
微生物检定用培养基管理制度

微生物检定用培养基管理制度
1.微生物检验(包括无菌检查)用培养基应按照药典规定的处方制备或选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2。
制备培养基时应使用洁净的玻璃器皿及纯化水.
3。
配制培养基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注意培养基的pH值应符合规定.
4.分装好的培养基及时密封后必须在配制当天(2小时内最佳)进行灭菌处理,灭菌的方法应经验证合格。
5。
制备好的培养基只能进行一次蒸气灭菌处理。
6。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环境中。
7。
培养基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三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8。
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应做好记录。
每个已灭菌的培养基容器外应做好标记,注明名称、配制日期、有效期。
9.培养基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10.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符合无菌性检查和灵敏度检查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11。
制备好的培养基在储存期间出现失水、沉淀、过期、棉花塞松弛或脱落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使用,销毁处理.
12。
染菌培养基必须经蒸气灭菌后处理。
22培养基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培养基管理制度XY1-Z1-221 .目的:制定培养基的管理制度,规范培养基的使用管理。
2 .范围:检验用培养基。
3 .术语和定义:无4 .职责:检验人员实施,质量部经理负责监督。
5 .内容:5.1微生物检验员由质量部授权担任,须具有一定的微生物学专业知识,并经过专业培训合格。
5.2培养基制备前的准备工作。
5.2.1制备所用的玻璃器皿须按规定的方式进行洗涤、干燥。
1.2.2干燥后的器皿按规定的方式进行灭菌。
1.2.3已灭菌的器皿按规定的要求存放,并在1周内用完。
5.3培养基外购与保存6.3.1外购培养基做好登记,记录信息完整。
5.3.2培养基应保存于干燥器内,置于阴凉处,避免高温、受潮板结、霉变等。
5.3.3受潮、霉变、过期的培养基应报废处理,不得使用。
5.4培养基的使用5.4.1每批新购培养基使用前均应检查灵敏度和无菌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4.1.1无菌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抽取不少于5瓶(批次总数少于5瓶则全检),配制好灭菌后在相应温度下(细菌30~35℃;真菌23~28°C)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4.12灵敏度检查5.4.1.2.1营养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陈琼脂培养基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Im1中含菌数小于IOO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取每皿装量为15-20m1营养琼脂培养基分别接种小于IooCFU金黄色葡萄球菌Im1各两皿,另一皿不接种作空白对照。
5.4.1.2.2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IinI中含菌数小于IOO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取每管装量为9m1培养基分别接种小于IOOCFU白色念珠菌Im1各两管,另一管不接种作空白对照。
检验试剂管理制度(6篇)

检验试剂管理制度1、所用试剂均要求试剂质量要合格,有三证;购买试剂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为了保证试剂的质量,要有计划地进购,不得使用过期试剂。
2.试剂的存放要严格按照要求做,以免储存不当造成试剂的失效。
3.如发现试剂变质和有质量问题,迅速查找原因。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得使用变质和失效的试剂。
4.如果更改试剂厂家,应对试剂质量反复论证,写出书面报告后,请示分管院长,才能更换。
5.对日常所用的抗凝剂,按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严格操作,保证质量。
6.各实验室的试剂要合理使用,妥善保管。
每周都要检查所用的每种试剂的库存量,以便报告主任及时采购。
附:试剂药品管理规则1.试剂药品贮存规则1.1一般试剂药品1.1.1一般试剂药品放置原则。
固体与液体分开,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开,酸与碱要分开放置,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电源。
1.1.2试剂放置温度要根据试剂药品所要求,分为常温4-8℃和4℃以下。
1.1.3在贮存试剂时,要登记试剂的效期。
1.2危险性化学药品1.2.1危险性化学药品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标签必须完整清楚。
1.2.2酸和碱,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他能相互作用的药品试剂,不应存放在一起,以防变质,失效或燃烧。
1.2.3挥发性药品应于阴凉避光处保存,严禁日光直接照射。
1.2.4强氧化剂不宜受热与酸类接触,否则会分解放出活泼的氧,导致其他物质燃烧或爆炸。
1.2.5易爆炸性的药品应放置在有缓冲液体的容器内,以防撞击和剧烈震动而引起爆炸。
2.易腐蚀试剂的使用规定2.1使用有挥发性强酸、碱,以及有毒性的气体时,应在通风橱内开启瓶塞,如无通风橱时,应在空气流通处开瓶,人站在上风向,眼应侧视,操作迅速,用毕立即紧塞瓶塞。
2.2对液体试剂应观察试剂名称,浓度,溶液的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以确定试剂是否变质。
2.3取用液体试剂时,应将试剂倒入试管中吸取,原则上不能将吸管直接插入试剂瓶中吸取,用完剩余试剂不能倒回试剂瓶内。
培养基和检定菌管理制度

培养基和检定菌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保障实验室内培养基和检定菌的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培养基和检定菌的采购、储存、保管、使用和处理等各个环节。
二、培养基的管理1. 培养基的采购1.1 实验室内所需的培养基应由专门负责采购的人员进行统一采购,采购前应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保证协议。
1.2 采购人员应根据实验需要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品牌和规格的培养基。
1.3 采购人员应对采购的培养基进行验收,并及时将验收结果登记在培养基验收记录表上。
2. 培养基的储存和保管2.1 培养基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
2.2 培养基在储存和保管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日光直射,应放在避光的柜子或箱子内。
2.3 储存室内应有定期检查的制度,确保培养基的有效期和质量。
2.4 培养基的容器上应贴有标签,标注培养基的名称、批号、保质期和储存日期等信息。
3. 培养基的使用和处理3.1 使用培养基前应先进行检查,验证培养基的标签和有效期。
3.2 使用培养基时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使用过程中的洁净和无菌。
3.3 使用完的培养基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4. 培养基的废弃4.1 培养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实验室内的废弃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4.2 废弃的培养基应分类存放,并在指定的时间内送到指定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5. 培养基的检定5.1 对新购的培养基应进行检定,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5.2 对储存一段时间的培养基应进行定期的检定,确保其有效期和质量。
三、检定菌的管理1. 检定菌的采购和保存1.1 实验室所需的检定菌应由专门负责采购的人员进行统一采购,采购前应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保证协议。
1.2 采购人员应根据实验需要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规格的检定菌。
1.3 采购人员应对采购的检定菌进行验收,并及时将验收结果登记在检定菌验收记录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培养基的管理规程,确保产品的无菌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真实可靠。
2.适用范围:检验使用的培养基。
3.责任:检验人员对本制度实施负责,实验室主任对本制度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4.内容:
4.1 种类和要求
本实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所使用的培养基均为脱水、干燥的商品培养基。
培养基包括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等培养基,要求来源于正规的生产厂家。
4.2 培养基的购买
培养基保管员或岗位检验人员要根据培养基使用情况及剩余量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提出申购,经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批后方可购买。
应当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生产厂家应尽量稳定,必要时应当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一次购入量不宜过多。
4.3培养基的接收
培养基购进后,由保管员负责接收,并及时填写相应的接收记录,如培养基标签未标注效期,则应当在培养基的容器上标注接收日期。
4.4培养基的保管
4.4.1培养基性状均为粉末,有特殊气味,容易受潮。
保管员核对品名、数量后,按标签的要求于阴凉干燥处贮存,防止光照,潮湿。
4.4.2储存期限新购进未开瓶的干粉培养基按厂家说明书上的储存期限储存。
开口后的干粉培养基的储存条件和效期均按说明书上的规定执行。
4.5 培养基的使用
4.5.1培养基购进后,按批对其进行灵敏度检查,检查合格后放可使用,并有相关记录。
4.5.2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先检查干燥培养基的外观性状。
凡结块、霉变者均不能使用。
4.5.3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消毒温度、消毒时间均应按培养基的标签要求进
行。
每配制一批培养基都应填写培养基配制记录。
4.5.4 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应尽量现用现配,否则应置2~10℃冰箱保存,配制好的基础营养培养基应在2周内用完;生化鉴别培养基应在1周内用完;选择性分离鉴别培养基制成平板后应在24小时内用完。
使用培养基时应及时填写相应的使用记录。
4.5.5实验完毕后,被微生物污染的培养基均应经121℃30分钟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