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装载机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装载机开题报告

装载机开题报告

装载机开题报告装载机开题报告一、引言装载机是一种用于进行装载和搬运工作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港口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探讨装载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装载机的发展历程装载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被用于农业领域的土地整理和搬运工作。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装载机逐渐应用于建筑工地和矿山等领域。

在20世纪50年代,装载机开始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到了20世纪80年代,装载机开始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更加精确的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如今,装载机已成为建筑工地和矿山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三、装载机的技术特点1. 动力系统:装载机采用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具有较高的功率和扭矩输出。

内燃机装载机具有灵活性高、维护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工况。

而电动装载机则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适用于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所。

2.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装载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装载斗的升降和倾斜等动作。

现代装载机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具有快速响应、平稳运行的特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舒适性。

3. 结构设计:装载机的结构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

现代装载机采用重型钢材制造,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承载能力。

同时,装载机还配备了防滚架和安全气囊等安全装置,提高了操作员的安全性。

4. 操作系统:装载机的操作系统经过精心设计,使得操作员可以轻松掌握机械的操作。

现代装载机配备了液晶显示屏和人机界面,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和故障诊断功能。

此外,装载机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远程操作和管理。

四、装载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未来装载机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装载机的自主操作和智能决策。

这将进一步提高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 环保节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装载机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

未来的装载机将采用更加清洁的动力源,如电动机和氢燃料电池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柳工发展历程

柳工发展历程

柳工发展历程
柳工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柳工集团,被誉为新中国工程机械的“摇篮”——1966年,柳工人克服一无技术、二无经验的困难,试制成功第一台轮式装载机Z435,掀开了我国装载机自主研发的新篇章。

此后历经风雨沧桑,柳工集团深耕技术创新,遵循全面国际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战略,目前已拥有13大类32种整机产品线,其中装载机全球销量第一。

回望柳工集团60多年发展之路,可以读懂我国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升级背后的创新密码。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来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然而,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产业的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计划。

1953年,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履带式推土机诞生,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的独立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初步形成。

此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加快了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步伐。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建立了一批机械制造厂,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工程机械产业的支持和投资。

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动国内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水平。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程机械生产,并且开始向国际市场输出。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出口量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开始注重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动工程机械产业的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产品,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许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成为全球领先的厂商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辉煌六十年:我国工程机械发展之路

辉煌六十年:我国工程机械发展之路

辉煌六十年:我国工程机械发展之路第十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开幕。

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是同期举办的建国60周年工程机械成就展。

建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波澜壮阔的60年风雨历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现任名誉会长韩学松指出,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已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大国和主要市场之一。

从“无”到“有”的蜕变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成长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最初十年,国家百废待兴,工程机械也没有列入国家发展的重点,以使用、修理和配件生产为主,除了少量地生产一些简易、小型的工程机械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工程机械制造业。

上世纪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开始步入了工程机械行业形成和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一批原来的修理企业开始研发工程机械产品,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工程机械的骨干企业。

一些重要的专业研究所,如一机部的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等为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基地。

同样也在这一时期,唐山铁道学院、同济大学、西安公路学院等成为第一批设立工程机械专业的高等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程机械的专业人才。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上经历的测绘仿制阶段。

在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标志性事件,犹如一颗颗明珠,折射出行业走过的点点滴滴。

1957年,中国第一台起重机在北京起重机器厂诞生,开创了国内起重机研发生产的先河。

1958年,正式建立“建筑筑路机械”专业,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专业教育的开始。

同年6月,在大连机械制造一厂,诞生了中国第一台“W-5卫星”牌机械传动叉车,开创了中国叉车工业制造业史。

196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局(工程机械局)。

装载机发展史

装载机发展史

装载机发展史
装载机作为一种重型机械设备,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广泛用于建设工程、矿山、港口、农业等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装载机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早期的装载机主要是人力或畜力驱动,机械化程度较低,工作效率也很低下。

20世纪初,汽车、液压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装载机的革命性进步。

1915年,美国人J.L. Hough发明了第一台机械驱动的装载机,这标志着装载机的工业化进程开始迈入实质性阶段。

随着时代的推移,装载机不断升级改良,从原始的铁轮装载机到橡胶轮装载机,再到现代的液压装载机,每一代装载机都在技术上有着重大的突破和进步。

在当今市场上,液压装载机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同时,装载机还逐步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和自动运维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装载机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装载机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历程。

无论是从机械化程度还是从智能化水平上看,未来装载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1 -。

装载机简介

装载机简介

装载机定义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

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

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

此外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

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

发展中国现代轮式装载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Z435型。

柳工Z435 柳工Z435该机为整体机架、后桥转向。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吸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功率为162KW的铲接式轮式装载机,定型为Z450(即后来的ZL50),并于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专家鉴定。

就这样诞生了中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从而开创了中国装载机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Z450型装载机具有液力机械传动、动力换挡、双桥驱动、液压操纵、铰接式动力转向、气推油加力制动等现代轮式装载机的基本结构,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也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第一代轮式装载的基本结构。

该机在总体性能方面具有动力性好,插入力有掘起力大、机动灵活、操纵轻便、作业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1978年,天工所根据机械部的要求,制订出以柳工Z450为基型的中国轮式装载机系列标准。

制订标准时,保留用Z代表装载机,用L取代“4”代表轮式,改Z450为ZL50,就这样制订出了以柳工ZL50型为基型的中国ZL轮式装载机系列标准,这是中国装载机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该标准制订出来后按当时的行业分工,柳工、厦工制造ZL40以上的大中型轮式装载机,成工、宜工制造ZL30以下的中小型轮式装载机,逐步形成了柳工、厦工、成工和宜工当时的装载机四大骨干企业。

中国工程机械装载机产品发展及其趋势

中国工程机械装载机产品发展及其趋势

中国工程机械装载机产品发展及其趋势我国装载机始于1960年末,发展至今它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60年代仿制摸索阶段;70年代自力更生研制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发展阶段。

全国装载机产品从1976年的446台发展到1996年的18310台,二十年内增长41.1倍。

在全国机械产品中,成为重要代表产品,令世人瞩目。

初期我国刚开始生产装载机是机械履带式装载机Z1-4型4t(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和红星1立方米装载机(上海港口机械厂生产)及后期Z420、2t液压装载机(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和Z435 3.5t型装载机(厦门工程机械厂、柳州工程机械厂生产),同时研制了我国的回转式装载机Z4H2型2t,180°回转装载机(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

它是首先在中国采用的全液压低压宽基工程轮胎,液力机械变速箱,180°回转作业,整体刚性车架,带有差速锁装置的四轮驱动轿,为国内生产制造的首台全液压四轮驱动回转装载机。

同时天津工程机械厂也研制出全回转360°刚性高压胎装载机。

60年代末期,天津市交通局还制成Z425型铰接式高压胎,液力传动装载机,这也是国内首次研制的铰接式装载机。

70年代中期,我国工程机械装载机行业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出铰接式装载机ZL50(柳州工程机械厂生产),采用铰接式车架,低压宽基工程胎,液力机械传动,钳盘式制动,四轮转向,轮边减速驱动轿。

且有悬挂装置,具有良好的越野性。

油压由16MPa提到20MPa,动力换档变速箱,大大提高我国轮式装载机水平。

在此基础上,机械部组织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与柳工、厦工、成工、宜工、烟工等,本着我国ZL系列装载机合理品种满足最广泛需要的原则,将这种装载机的额定装载重量按R10优先数系排列,再把各总体参数和作用力的关系绘成图表,找到载重量与功率。

总体尺寸参数(最大卸载高度时的卸载距离、轮距、最大卸载高度、轴距)掘起力、牵引力、机重等相互关系,用放大或缩小比例的方法,设计出装载机的各种参数。

最全行业发展史之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史

最全行业发展史之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史

最全行业发展史之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史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种类繁多,所牵扯领域和企业也是机械制造业里最广的,是机械工程师从业者接触最多的领域之一。

了解工程机械发展史有助于工程师们更好的从事自己相关的领域。

因工程机械种类之间差别较大,无法一文概述整个行业的发展史,机械财经将分类介绍每个种类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

本系列文章涵盖面及其广泛,参与编写的人员队伍庞大,编写工作量也是所有行业里最大的。

请工程师们关注我们,并提供宝贵的意见,我们将及时更新更正。

每一个工程师的参与,关注,分享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请手动关注并转发相关系列文章,支持我们,为机械行业尤其工程机械行业贡献你宝贵的力量。

在此机械财经也代表后台所有参与编辑的工程师们向支持我们的读者表示真诚谢意!
第一章行业故事:装载机早期发展史
一章一行业故事:中国装载机发展史
一章二行业故事:30年前那12家工程机械企业怎么样了
一章三行业故事:80年代那次改变中国工程机械历史事件
第二章挖掘机发展史
二章一行业故事:历经百年的挖掘机发展史
第三章柴油机发展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卸料和铲装不需转向,所以能在较狭窄的场地上作业,但它的侧
向稳定性不好,限制了相同功率的主机斗容量的增大。 4.1.5.2 侧卸式装载机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开发的机种。其除具备标准装 载机的性能外,用户可自行根据装卸场地的特定要求设置料斗往左或 右倾卸的方式进行作业。
30
侧卸式
31
杂物叉
32
4.1.6 装载机按发动机功率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种。发动 机功率小于74千瓦的为小型装载机,发动机功率在74至147千瓦的为中 型装载机,发动机功率在147至515千瓦的为大型装载机,发动机功率 大于515千瓦的为特大型装载机。
1963年日本在华展出了一台轮式装载机125A,展出结束后,当时的机械工业主管 部门将该展出样机送给了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进行研究、测绘,仿制并将图样 交由柳工,并在1966年由柳工制造出我国第一台l轮式装载机-Z435 功率:100;斗容量1.7M3
14
2.2 第二代装载机
采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双行星排动力换档变速箱 带有轮边行星减速的驱动轿 钳盘式制动器 Z型连杆机构 铰接车架转向
6
1.2 四十年代发展专用底盘期
1947年,克拉克公司生产,用液压—连杆机构,取代了门架式结构,专用底盘,具备了现代 装载机的外形,提高了提升速度、卸载高度和掘起力,因而可用于铲装松散的土方和石 方,这是装载机发展过程中第一次重大突破。
7
W5型轮式装载机
1957年第一台320型两头忙挖掘装载机
1.3 五十年代——结构性能完善期 1951年美国开始采用液力机械传动,同时车架结构采用三点支承,提高 了车辆的越野性和牵引性,这时期开始形成了系列化专业化生产。 50年代中传动系统的发展是关键性的10年,形成了柴油机——液力变矩 器——动力换档变速箱——双桥驱动,这是第二次重大突破。
1.6
二十世纪末
主要在环保、安全、简化操作等方面发展,而不是追求单机效率,进入电子化 时期。 降低噪音指标提高;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八十年代时就要求司机耳边噪音在85分 贝以下;到二十世纪末,要求司机耳边噪音在76分贝以下。 保养简化:衬套密封润滑和自动润滑,使润滑周期提高到2000小时以上,减少 维修时间;采用集中润滑系统,使维护更为方便,延长机器零部件的寿命; 研制新型:轮胎占整机成本的10%—15%以上,轮胎寿命一般为500—2000小时, 因而提高轮胎寿命经济效益显著。国外轮式装载机上广泛采用无内胎轮胎。 节能方面: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采用微处理机控制自动换档;采 用变量系统与双泵合流系统,高效节能。 实现遥控:在自动换档,自动找平基础上,逐步实现遥控,在操纵室用电视遥 控几台装载机作业。如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防盗、监 控和远程信息反馈。
39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自1989年成立以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前列,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齐全、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 大型企业集团。
40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临工),始建于 1972年,是国家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中国机 械工业10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工程机械概述与发展趋势
2011年11月
1
工程机械概况
工程机械是建筑施工和矿山采掘工作中的重要机械设备, 用来完成各种土方和石方工程。 工程机械行业的服务范围广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较大,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在规格、数量、质量和制造 成本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2
工程机械类别
产品类别 土方施工机械 工程起重机械 筑路施工机械 混凝土及骨料 机械 小型施工机械 附属装置及配 套件 产品覆盖范围 挖掘机、挖掘装载机、推土机、装载机、滑移式装载机、铲 运机、平地机、挖沟机、非公路自卸车、集材拖拉机 轮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伸缩臂起重机、越野叉车、塔式 起重机、叉装车 沥青搅拌站、沥青摊铺机、稳定土拌和站、冷铣刨机、压路 机 混凝土摊铺机、混凝土搅拌站、破碎机、筛分机、凿岩机、 输料带与送料器 破碎镐、振动平板夯、手扶振动压路机、水泥刮板锯、发电 机、空压机、压力泵、灯塔、搅拌机、牵引机 铲斗、抓斗、破碎剪、拆除器、推土板、松土器、粉碎机、 吊钩、发动机、传动系统、液电系统、配件、附具等
利勃海尔新型的140kW的L 556的驾驶室比原来增大了 28%。
25
4. 分类标准
26
4.1 装载机分类标准
4.1.1 按行走方式分类:轮胎式装载机,制造成本低,行走速度快,工 效高,机动灵活,用途广泛,因而发展快,其品种与产量,都比履带 式装载机多,我国前期各厂家生产的ZL系列装载机都属于轮胎式装载
8
1963年 W7B轮式装载机
1.4 六十年代——发展大型装载机并用于矿山 这时期采用铰接式装载机,是第三次重大突破。铰接转向优点是: 铲斗随前车架转向,可满足原地转向; 与钢性车架比,一个作业循环内平均行驶路程少51%,生产效率提高50%; 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适用于狭窄场地作业;
9
80年代第一台5T的装载机 1.5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这个时期装载机的结构朝向安全,操纵省力,维修方便,减少污染,舒适等方 面发展。 具体结构有: 钳盘式制动器取代了蹄式制动器。(沾水复原性好,散热性好,不需调整制动 间隙,磨损后制动片易换,寿命长; 双管路制动系统; 防滚翻、防落物驾驶室;降噪,防尘,装配空调; 操纵省力——采用先导控制; 工作装置销轴采用二硫化钼润滑,由10小时加润滑脂一次变为100小时一次。 10
机。
4.1.2 履带式装载机由于接地比压小,重心低,稳定性好,可在湿地上 作业,而且由于履带接地面积大,不易打滑,所以广泛地应用在矿山
上进行装载作业。但随作业场地的转移,需辅助机械设备完成转移。
27
28
4.1.3 按动力传递方法不同:分为液力传动和液压传动、机械传动装载 机。 4.1.3.1 液力传动的装载机:动力传递是采用的液力变距器的则为液力传 动,底盘的动力传递是采用缸、泵、阀、液压马达等液压元件的。液 力传动具有无级变速,自动适应不同路面及工况阻力,传动平稳无冲
18
第三代装载机G系列
19
2.4 第四代装载机
我国第四代轮式装载机的研制中,都以CAT公司F、E系列为蓝本。 广泛采用新技术新结构,都装有负荷传感系统、流量放大转向系统和先导系统 等,减少了系统损失,提高了效率,既节能又省力。同时换代的新机型都装 有电子监控;计算机监控;故障自诊诊断和工况液晶显示;卫星探望系统; 采用自动换挡变速箱;电磁控制,油耗降低15%;同时采用气液悬挂,有减 振功能,吸振性能得到改善;而且新一代轮式装载机采用低排污柴油机;国 外新一代装载机型还采用电子消声和电子称重装置;研发具备浅水区域作业 功能等方向。
20
3. 发展趋势
21
3.1 装载机发展趋势
3.1.1 新产品不断推出近年来,轮式装载机以围绕提高率、降低成 本为
核心,继续向大型化、微型化发展,不断推出 新产品,加速更新换 代。
3.1.2 计算机控制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和故障诊断、监控和探望系统
3.1.3 电子自动换挡变速控制系统和负载感应变速控制系统 3.1.4 动臂及工作装置结构的优化 3.1.5 司机辅助操作系统、直观控制系统和进一步改善驾驶室合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联合设计ZL20型和ZL30 型轮式装载机。ZL20型、ZL30型轮式装载机通过鉴定,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 获奖。
16
17
2.3 第三代产品的显著特点有:
⒈工作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与国际接轨,由原来普遍的16MPa提高到 20MPa以上; ⒉机电一体化水平大大提高。变速操纵由原来的机械液压操纵改为电脑 集成控制系统(EST-17T)控制的电液操纵。同时还采用了多种型式 的电子监控系统; ⒊采用了全密封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及制动可靠、性能卓越的全液压 制动系统; ⒋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流行的流线形外观设计,并采用了前后玻璃分别为 一体的带有空调的驾驶室; ⒌采用了大转向角,具有转弯半径小、结构合理、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 ⒍普遍实现了液压先导操纵,使作业操纵轻便、灵活、快捷,大大减轻 了司机劳动强度; ⒎驱动桥上普遍装有限滑差速器,大大提高了恶劣条件下的通过性,从 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等。
11
2. 装载机在中国的历史
12
2.1 第一代装载机
1964年成工开始试制国内第一台Z1-4装载机(履带后卸式), Z420, 2T(成工)和Z435 3.5t(夏工)型液压装载机。同时研制了我国的 回转式装载机Z4H2型 2t 采用的全液压低压宽基工程轮胎,液力机械变速箱,180°回转作业, 整体刚性车架,带有差速锁装置的四轮驱动轿,为国内生产制造的首 台全液压四轮驱动回转装载机。 13
22
23
凯斯新型721E 拥有强大的服务保障能 力,有4 种工作模式——标准、最大马 力、经济、自动,这意味着很多服务和 维修工作可以在地面上进行。
根据应用工况的不同,卡特彼勒 Tier 3、374kW、50t的988H的最大 斗容为6.3~7m3。
24
JCB 132kW的436HT可以 提供标准、加长、超级加 长3 种型号。
1978年,天工所根据机械部的要求,制订出以Z450为基型的我国轮式装载机系列标准。制 订标准时,保留用Z代表装载机,用L取代“4”代表轮式,改Z450为ZL50,就这样制订 出了以柳工ZL50型为基型的我国ZL轮式装载机系列标准,这是我国装载机发展鸣上的 重大转折点。该标准制订出来后按当时的行业分工,柳工、厦工制造ZL40以上的大中 型轮式装载机,成工、宜工制造ZL30以下的中小型轮式装载机,逐步形成了柳工、厦 工、成工和宜工当时的装载机四大骨干企业。
击等优点,广泛应用在装载机上,目前同行业绝大部分产品均为液力
传动。 4.1.3.2 液压传动:尽管液压传动具有传动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但由
于液压元件制造精度高,且维修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目前采用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