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孔子思想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2)全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2)全
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 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 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孔子希望用西周的政治制度治理动荡变革的社会。
(二)克己复礼
1、认为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上下、长幼之序 (“礼”指周礼)
2、维护礼的途径 1、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2、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寻孔颜乐处,何乐何事?___周敦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于《白虎通义》
(7)明清 ----空前强化又受到冲击
①明清两代,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②明朝时期,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 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儒学的地位空前加强。 ③明末清初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对儒学提出挑战。(李贽、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对儒家思想及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8)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
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 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9)十九世纪末 ---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 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10)辛亥革命后 ----继续受冲击
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 共和民国宗旨。
学”和谶纬之学,融进了阴阳学、法家思想,改造 儒学。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以“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大一统”为核心,为汉武帝所采纳,成为中国两 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5)魏晋唐
魏晋王弼、何晏:玄学(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学); 唐代韩愈:道统(排佛);

1.孔子的教育思想(2)

1.孔子的教育思想(2)
马斯洛、罗杰斯 : 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 重视个人潜能的成长, 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集体成员的 鼓励人们自我实现、 积极向上 。忽略了时 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 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 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境界的过程。 于先天的潜能的制约 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 和影响 学习者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 、倡导“非指导性教学”。
5.素质教育理论
(1)素质教育的概念
既可以说是人先天的素质,其中如遗传素质, 又可以说是人在后天形成和发展的状态、 水平,即通过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养,如现有的身体 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 进行的教育。
5.素质教育理论

3.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

③学会共同生活。这种学习可能是当今教育中的 重大问题之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竞争的世界, 因此,教育似乎应该采取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 首先是逐步发现他人。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 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所有 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在学校培养 这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会对一个人一生的社会行 为产生积极影响。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 生参加一些共同项目,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 供参考标准,同时还能加强师生关系。其途径是 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平等价值观的精神, 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强 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

人脑的功能
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



八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 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即便是同一种智 力,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具有 较高逻辑—数理能力的两人,其中一个可能是数 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他有很好的心算 能力。 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 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 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是: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 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表现出来的。

国学经典——第二章《论语》ppt

国学经典——第二章《论语》ppt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 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 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 繁琐礼仪。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 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 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 时宜。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只抱着单纯的目的尊孔和反孔一样无知。 社会大同大和的前提是这个社会本身是不是具 有这样的实质。当很多民生问题遭遇颠覆,人们打 内心里感到不和不同时,寄希望于孔子来抚慰人们 的内心,只能适得其反;盲目地崇拜孔子,认为只有 在孔子像面前鞠躬行礼会受到孔子的保佑,固然也 是荒唐,因为鞠躬者是否明白孔子的思想也不一 定…… 摆放一尊孔子像实在太简单不过了。但社会要 做到和谐,又是何等的的容易。 “孔子进京”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某种程 度上来看,正好折射出人们的心理。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 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 可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 在这里。但不论小事大事,都按和谐的办法去 做。如果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只 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调节和约束,也 是不可行的。”
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 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 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 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 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 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 成生命的张力。

中国风孔子人物和思想介绍PPT模板(2)

中国风孔子人物和思想介绍PPT模板(2)


孔 子 生 平
这 七疑而子
是 孔 子 对 自 己 一 生 各 阶 段 的 总 结 。
十 而 从 心 所 欲 , 不 逾 矩 。 ”
( )
。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 六 十 而 耳 顺 ,
立 , 四 十 而 不 惑
指 遇 事 能 明 辨 不
曰 :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 三 十
73
>
。 孔 子 逝 世 时 , 享 年
岁 , 葬 于 曲 阜 城 北 泗
<
人 之 一 。 编 撰 了 我 国 第 一 部 编 年 体 史 书
春 秋
家 , 儒 家 学 派 创 始 人 , 世 界 最 著 名 的 文 化 名
时 期 鲁 国 人 。 我 国 古 代 伟 大 的 思 想 家 和 教 育
孔 丘

许 多

国 家 接







一对 定法

的国 启德 迪国

作等 用欧

美 国 家



儒 学 在 日 本
的日本走中受 现本主上国中 代的义追本华 政国兴求土文 治家起民。化 等和和主例影 等企发之如响 。业展路,最
服的的儒早 务道桥家的 ;德梁的是 儒支;“日 家柱儒民本 的;家本。 “儒的”孔 中家“思子 庸的义想在 ”“利成日 概忠之为本 念孝辨自的 用””由影 来观成民响 协念为权不 调为日思亚 日近本想于 本代资家在
忧君 贫子
谋 道 不 谋 食 ,


孔 子 论 语
学如 而浮 上云
讳 其 短
子 忧 道
经 典

第二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第二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27
政治过程也是教育过程。
5
3.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 学。’” 主张贤人政治。 是对世袭制的批判。 把教育对政治作用突出了。
6
三、关于教育对象
1.“有教无类”:
“类”,一是指社会阶层的各个等级,二 是指学生个人素质的优劣。
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 官府”的垄断局面。 “ 教育公平”的观念
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 它富足起来;已经富裕了,就要施行教化。
4
2、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
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认识到教育具有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 用,即教育能够“感化人心”。
为政是完善自身,并由此影响他人的教育活 动。
1、培养目标:士、“君子” 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坚持办学理想,达成完美的人格 修养,重要的 素质缺一不可。
10
五、关于教育内容
六经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是主要的教学科目;诗、 书、礼、乐、易、春秋是主要的教材。
删定整理六经时遵循“述而不作”的原则 使所删定的六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反映出孔子对传统文化持偏于肯定的态度。
22
八、关于教师:
1、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
23
2、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
子路批评老师。 颜回尊重老师,无所不悦 。
24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是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概括。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 师的爱心和耐心 。
“后生可畏” 。
25
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中国风孔子人物和思想介绍PPT演示课件

中国风孔子人物和思想介绍PPT演示课件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孔子 生平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廊下,或单独一人,或三三两两。有的低头私语,有的莞尔窃笑,没有大声的喧哗和吵闹,似乎谁都不愿破坏平和的气氛。放眼长长的一条街道,逛街的人都好象在做服装秀,尤其是那些披红戴绿穿着入时的少男少女,是中山路上最亮丽的风景。
川流不息 的人群 热闹地 挤在小 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 景。 川流不息 的人群 热闹地 挤在小 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 景。
>

汉 保 存 下 的
史 记
孔 子 世 家
<>
想 主 要 载 于 语 录 体 散 文 集
论 语
及 先 秦 和 秦
水 之 上 , 即 今 日 孔 林 所 在 地 。 孔 子 的 言 行 思
73
>
。 孔 子 逝 世 时 , 享 年
岁 , 葬 于 曲 阜 城 北 泗
<
人 之 一 。 编 撰 了 我 国 第 一 部 编 年 体 史 书



川流不息 的人群 热闹地 挤在小 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 景。

人教版选修四 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57张PPT)

人教版选修四 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57张PPT)

接连出现了两件对孔子不利的事情。一是由于夹谷 之会的失利,加之担心鲁国的强盛,齐景公接受大 夫黎祖的献计,派人给鲁国送来美女与骏马。鲁定 公与季孙氏欣然接受后,沉醉于女乐中,三月不理 朝政,不见孔子。二是鲁公郊祭,按惯例,仪式结 束后,要把祭肉分给大臣,每次都有孔子一份,但 这次却有意没有给孔子,使孔子感到愤懑。失意的 孔子于是决定辞去职务,离开鲁国,希望到其他诸 侯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民族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务,蔑视权利,以及安 贫乐道,因循保守的社会心理特征。
如果说“礼”是儒学的表层结构的话,那么“仁”就是 它的思想核心。主要涉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是内向 性的追求。
“人而不仁,如礼何?” “克己复礼,为仁”
儒家学说是以“仁”释“礼”,“仁”、
“礼”合一,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 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 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 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 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 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 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 镳了。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 《书》《礼》《易》《乐》《春秋》等典 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仁”的表现: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对于统治阶级: “内圣外王”
——仁政、“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 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认识:
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将和谐 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
体的内在自觉,再由个体自觉推广至整个

孔子PPT课件

孔子PPT课件
孔子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孔子的生平 • 孔子的思想 • 孔子的影响 • 孔子的作品 • 孔子与当代社会
01
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出生与成长
总结词
孔子出生在鲁国,自幼聪颖好学,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详细描述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其父叔梁纥为当地贵族,母 亲颜氏则出身贫寒。孔子幼年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对各种知识充满好奇。
一些国际组织和企业在管理哲学 、社会责任等方面借鉴孔子的思 想,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益
事业。
当代社会如何借鉴孔子思想
01
02
03
个人修养
借鉴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思想,提高个人道 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人际关系
借鉴孔子的仁爱思想,促 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文化传承
传承和弘扬孔子文化,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企业文化
孔子的管理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以人为 本、忠诚守信和团队合作。
04
孔子的作品
《论语》
总结词:孔子的主要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其中的名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等,对后世影响深 远。
《论语》强调仁爱、礼制和中庸之道, 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详细描述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包含了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思想,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孔子的教育经历
总结词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培养了大批优秀弟子。
详细描述
孔子在30岁时开始创办私学,开启了中国私人讲学的先河。他倡导“有教无类”,认为教育不 应受身份、地位的限制,应广泛普及。孔子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弟子,其中最著 名的有颜回、子贡、子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