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消化 内镜现 已成 为消化科一 种必不 可少 了诊疗设 备 ,其 发展 速度 很快 ,广 泛的应用 于消化 科的各种疾 病诊 断 以及治疗 。其科 技含量 高 、技术含量 高 ,这就要 求医生和 护士能 良好 配合 ,才能顺 利成功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_ 代消 化及 介入 诊疗 , 1, 1) 3 —3 . J现 ] 2 1 (6: 536 0 5 3 [] 任 建林 , . 大 内镜 在 胃部疾 病 诊 断 中的 应用 [ . 消化 3 张靖 放 J 中国 ]
内镜 , 0 ,( : -4 2 71 ) 01. 0 41 [] 李 学 良, 琳 , 4 林 施瑞 华 . 色 及放 大 内镜 的用 法 、 操作 要 领及 注 染 意点 [ . J 中华消 化 内镜杂 志, 0 , 2 ) 2 .3. ] 2 6 (3: 82 0 0 3 2
健 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 制的影 响
候 萍
( 南省鹿 邑县公疗 医院 ,河南 鹿 邑 4 7 0 ) 河 7 2 0
【 要 】 目的 探 讨健康 教 育和 心理 护理 对 糖尿 病 患者血 糖控 制 的影 响 。方法 将我 院 2 1 摘 00年 1 2月至 2 1 年 5月收治 的 8 01 O例老 年 2型糖
【 键词 】 健康 护理 ;心理 护理 ;糖尿 病 ;血糖控 制 关
中图分类号 :R 7 . 4 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14 (0 2 3 0 6- 2 6 1 8 9 2 1 )2- 6 5 0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且常
伴 随多 种并发症 ,严 重影响 了患者的生活 质量 。近年 来 ,糖尿病有 逐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遵循特定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然而,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治疗身体,也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或服用药物、遵循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等,这些控制糖尿病的方法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焦虑和抑郁:因为糖尿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患者会感到焦虑和担心失控。
同时,糖尿病还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低落,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2.自我认知和身体形象: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和体重,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到不满意。
此外,糖尿病需要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观察和管理,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自我认知方面的问题。
3.社交和人际关系:因为糖尿病需要患者遵循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患者与周围人的社交和人际关系。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因为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病情,减轻心理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如果忽视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影响自我管理,甚至影响病情的控制。
心理护理的方法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应对心理问题,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1.心理咨询: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比较广泛,所以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以获得正确的指导和支持。
2.社交活动:由于糖尿病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和人际关系,因此,参加社交活动可以让糖尿病患者与其他人交流,缓解心理压力。
3.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和情况,教育患者有关心理健康和疾病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患者可以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以及如何减轻症状等。
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非常重要,因为饮食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1. .2 2 B组 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 。 由主管病床的主管护师
每天采取一对 一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方式 ,针对患者的不 同
情况进行讲解直至掌握 ,0 i d 共 1 , 3 mn , 0次 内容包 括 : / ①糖尿病 的概念 、 症状 、 诊断等基础知识。②根据 患者身高 、 体重 、 动强 运
De a t nto a tso p rme fDibee fTCM , bi t e o d H o p tl Yi n 6 Yi n Ci S c n s ia , bi 440 0, i y O Chna
【 b ta t be t e oi et a eef t fagtdh aheu ao nleS l o ae t wt i e s Meh d idd A sr clO jci T vsgt t f c o re el d ct no f t e f tns i da t . t o s Wedv e v n i eh e t e t i i y p i h b e i带糖果及糖尿病卡 , 运动后应做好运动 日记 。④糖尿病治
2 结 果
21 糖尿病相 关知识 的掌握情况 . 针对性健康 教育前后糖 尿病患者 相关知识 掌握情况 比较 , 教育前 , I R 治疗依从性 、 I R 注射法 、 低血糖认知 、 血糖监测 、 尿糖 监测 、 饮食控制 P . ; >00 教育后 , 5 B组 较 A组 R 治疗依从性 、 I I R
da e e a c r n e s n i g o e d s a e a d t e me tls t sa d u h at y l e s l n go p B wee o vo sy c a g d ta ib ts h d mu h mo e u d rt dn ft i s , n n a t u n n e h f t e i u r b iu l h n e n a h e h a l i y r h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

人脑钠肽模拟生理过程而起作用. 有较好 的生理 耐受度 , 并在停药后
Tr a n s p l a nt , 20 07 , 2 6: 62 2—62 9
编辑/ 许言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焦虑 、 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
胡 赞芬 , 李 忠淑
( 自贡 市 第 一人 民 医院 , 四川 自贡 6 4 3 0 0 0 )
摘要 : 目的 研 究 心 理 护 理及 健 康教 育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焦虑 、 抑 郁 情 绪 的 影 响 。方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1 0年 5月 ̄ 2 0 1 1年 8月 收 治 的 2 2 3例 2型 糖 尿 病病例 , 对 1 2 3例 糖 尿 病 患 者进 行 常 规 治 疗 的 同 时 实施 心 理 护 理 及 健 康 教 育 , 列 为 干预 组 , 并以进行基本护理 的 1 0 0例 为 对 照 组 , 评 价 两 组 治 疗前后的 s A s , s Ds 评 分及 其 临床 疗 效 。 结 果 4 w 后评定两组 S AS 、 S DS评 分 , 显 示 两 组 明显 差 异 ( P<( ) . O 5 ) 心 理 护 理 能 明 显 改 善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焦 虑, 抑 郁 症 状 。结 论 心 理 护 理 及 健 康教 育 能 明 显 缓 解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焦 虑 和 抑 郁 症 状 , 血 糖得 以稳 定控 制 。对 糖 尿 病 的 治 疗 和 改 善 疾病 预 后 具
糖尿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世界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它已成为世界人口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
糖尿病可使患者面临更多的危险,特别是当他们未能得到适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时。
因此,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包括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的综合照料。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心电图检查和其他检查,以了解身体状况,并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和预防。
其次,护士应与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感受,并向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此外,护士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发现他们的社会资源,加强他们的社会网络支持,从而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也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糖尿病及其管理的认识。
健康教育应涵盖糖尿病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管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护士可以组织患者和家属的群体讨论、提供专业信息、采取宣传活动、提供类似书籍或多媒体材料等方法来实施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是至关重要的,均可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
护士应在他们的护理实践过程中考虑到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需求,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状况。
- 1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毕业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和管理,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现在的治疗技术已经非常进步,但糖尿病患者仍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保持他们的健康状态。
由于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带来的压力,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糖尿病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的平衡状态,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逆境和压力。
糖尿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地接受治疗和管理,这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其次,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病、神经病变、足部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此外,糖尿病还会对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带来影响,这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无助、恐惧、不安和沮丧等负面情绪。
2、自我怀疑: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能正确地控制血糖水平和遵循医嘱等。
3、社交和情感问题: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社交和情感生活造成影响。
4、对未来的担忧: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担忧,尤其是对于潜在的并发症和持续治疗的负担等问题。
三、心理护理策略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以帮助他们处理心理问题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护理策略:1、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治疗的培训。
这有助于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信心。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及护理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及护理【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要情况,以便更有效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方法采取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糖尿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结果糖尿病人入院后渴望在情绪稳定时得到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出院后还需要经常向知名专家咨询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结论我们采取了恰当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满足了糖尿病人的需要,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避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20-01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少有关,糖尿病的患病速度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护理人员作为糖尿病知识的传播着,承担着健康教育的任务,如果能对糖尿病人教育到位,使糖尿病病人自己掌握相关知识,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就会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经济损失。
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我院内分泌科自2012年7月-9月共手指糖尿病病人136例,其中男89例,女47例,年龄36-70岁。
1.2调查方法采用本科室印发的问卷对病人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①病人入院后需要了解的糖尿病知识;②入院期间医护人员给予病人的各方面指导;③病人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④健康教育选择的时间;⑤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⑥出院后需要的咨询方式。
1.3评价方法①需要;②非常需要;③不太需要;④不需要。
2结果2.1糖尿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调查结果充分体现出糖尿病病人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放在首位,证明了病人对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的需求,尤其是对药物知识的所需更为迫切,充分说明病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健康。
2.2糖尿病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形式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调查表明自己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医护人员经常与病人交谈,提供科学手册,其次是定期开设疾病专题讲座。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接 受 健康 教 育 与 心 理 护 理 的 观 察 组 和 只 接 受 常 规 护 理
措施 的对 照组 患者在对疾病 的认识 、 对治疗 的配合及 平均住 院时间方 面存有 明显或显著差异 ;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 疾病 的认识情况差异有显著性 ( = . 1P< .5 , 4 8 , 0 0 ) 观察组 患者 对 自身疾病 的认识要 优于对 照组 ; 配合 医生治疗方 面 , 在 观
士 辨认 并 熟记 各 类 高 警 讯 药 物 的外 观 、 型 规 格 、 用 剂 量 、 剂 常 药理作用 、 常见不 良反应等 ; ②药物剂量计算 和稀释方法 ; ③
药物 的安全对策后 , 我们 重新对 内科 护士进行 调查发 现 , 全 体护士均基本掌握了高警讯药物的概念和相关 知识 , 晓率 知 由 1 %提高至 10 , 2 1 0 0 % 至 0 0年 7月 发 生用 药差 错事 故 3 例 , 中无高警讯药物相关 , 其 比前年 同期 下降了 8 . % , 3 3 有效
・
2 0・ 6
21 0 0年 9月第 4卷 第 1 8期
C i JMo rgA p,e 00 D. , . hn dD u p lSp2 1 1
识, 高警讯药物使用标识 ; ⑤实施药物知识 教育 , 患者参与 让 治疗 过 程 , 知 潜 在 风 险 、 询 或 联 络 方 式 , 告 咨 当发 现 药 品 错 误 或感觉不适时即时反 映 ; ⑥加强巡视 , 密切观察用药效果 2 4 提高高警 讯药物操 作技术 ①辨认 高警讯药 物 , 护 . 让
孙 晓梅 郑金 波 张 思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价值以及实施必要性。
方法将该院治疗的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90例对照组以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的90例实验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焦虑抑郁情绪评分。
结果组间实验前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血糖指标、消极情绪评分优于实验前、对照组。
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糖尿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消极情绪;依从性
糖尿病具有临床多发性特点以及终身性特点,疾病的不断发展,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
糖尿病患者中多数均为2型,患者主要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劳、肥胖等临床症状表现[2]。
从病因角度分析,糖尿病的发生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当前疾病的发生人群有明显的年轻化表现,这和现代人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相关。
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延缓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有报道指出,当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较差,和患者自身认知行为偏差相关[4]。
另外,糖尿病患者病程时间较长,长期治疗下患者消极情绪明显,影响治疗效果的实现,所以护理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尤为重要。
该文就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总计180例,入院时间是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
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超过8.5%),入院时有血压、血脂升高以及腹胀、疲劳等临床表现,排除无法配合实验的患者[5]。
将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
实验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6~82岁,年龄均值(61.6±5.3)岁;病程3个月~16年之间,病程均值(12.0±1.0)年。
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6~85岁,年龄均值(63.2±5.5)岁;病程3个月~15年之间,病程均值(12.2±1.3)年。
两组糖尿病患者基本资料经计算(P>0.05),具有实验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组:9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对症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患者病情监测以及症状护理干预等。
实验组:90例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并在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平稳情绪、充足睡眠以及合理休息的必要性,鼓励患者主诉并进行心理护理。
通过听音乐、看书、读报纸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消极情绪。
其次,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教育以及运动训练两个方面:饮食干预——综合患者身高、体质量以及病情等估算患者的营养需求量,并为患者制定营养膳食方案。
饮食上避免甜食以及高油脂食物摄入,以粗杂粮以及豆类、新鲜果蔬饮食为主。
运动锻炼——综合评定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为期制定适合的运动训练方案,包括慢跑、游泳以及太极拳等,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一般运动安排在饭后1~2 h进行,夜间避免激烈运动,每天坚持运动30 min,询问患者感受,以不疲劳为运动前提。
1.3 指标评价标准
1.3.1 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控制评定标准显效标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在7.22 mmol/L以内,餐后2 h血糖在8.33 mmol/L以内,24 h尿糖定量在10 g以内。
有效标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空腹血糖在8.33 mmol/L以内,餐后2 h血糖在10 mmol/L以内,24 h尿糖定量在25 g以内。
无效标准:以上指标均未达到[6]。
1.3.2 消极情绪评分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消极情绪,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消极情绪越明显。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消极情绪评分以及血糖指标变化。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180例糖尿病患者实验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以[n(%)]形式展开,进行χ2检验;实验前后消极情绪评分以及血糖指标变化情况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见表1。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
经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 0,P=0.000 7)。
2.2 组间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见表2。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经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组间实验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两组糖尿病患者实验前后血糖指标对比结果,见表3。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实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对照组,经计算P<0.05。
2.4 组间实验前后消极情绪评分对比
两组糖尿病患者实验前后消极情绪评分对比结果,见表4。
实验前,组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性代谢疾病,患者症状表现以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为主。
当前,随着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导致糖尿病患者临床发病率增加,由于疾病具有终身性特点,加上并发症问题较多,所以患者长期治疗下会出现精神疲劳、心理疲劳等表现,最终由于消极情绪问题影响疾病治疗预期效果。
糖尿病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以及基础护理,无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表现。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兼具了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两个方面,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等消极情绪,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改善血糖情况[7]。
该文结果显示,组间血糖改善效果、消极情绪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等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更符合糖尿病患者需求,在改善血糖、消极情绪等方面价值明显,规范了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廖冬辉,涂晓荣,曾根玉,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29-31.
[2] 程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44-245.
[3] 张君.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
程,2016,23(10):1391-1392.
[4] 徐卓,郭滨颖,范玉莲,等.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联合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23):223-224.
[5] 张姣.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52-53.
[6] 李忠琴.糖尿病患者134例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目的[J].中国社区医师,2015,(21):144-144.
[7] 胡赞芬,李忠淑.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