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火力发电厂粉尘危害及其防治对策实用版
火电厂作业场所粉尘分布及其防治对策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22火电厂作业场所粉尘分布及其防治对策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火电厂作业场所粉尘分布及其防治对策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在火电厂各种职业性危害中,生产性粉尘是最主要的危害因素之一。
火电厂作业场所的粉尘一般包括输煤系统的煤尘、锅炉房的锅炉粉尘、锅炉大修中产生的粉尘、石棉尘以及电焊时产生的有毒有害烟尘等。
生产性粉尘被人吸入体内后,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可引起不同类型的尘肺病。
尘肺病是电力系统也是全国危害面最广、危害程度最严重的职业病。
多年来,国家电力公司对此十分重视,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法规和办法,组织过多次全国性电力系统粉尘治理及尘肺病调查工作。
到目前为止,安徽省电力系统累计尘肺病患者51人,其中Ⅰ期22人,Ⅱ期2人,疑似尘肺病例27人。
尘肺病患者主要集中在锅炉运行检修、汽机检修、电焊和燃料检修等工种。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部分燃煤电厂生产作业场所粉尘的产生过程、浓度值、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测试,对粉尘的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火电厂作业场所的粉尘治理,改善火电厂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等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浅析火电厂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控措施

浅析火电厂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控措施2.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621002摘要: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因部分产生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有害因素的设备暴露在敞开的空间中或半封闭空间中或运行过程中产生泄露,不可避免的产生可能职业病有害因素。
本文主要对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字:职业病因素危害防控措施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高温四种。
产生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主要生产环节有燃煤贮运、制粉燃烧、热能产生及应用、用水处理、脱硫脱硝、除灰除渣等。
一、职业病有害因素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1、粉尘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燃煤接卸设备、输煤皮带、燃煤筛分及破碎设备、贮煤场、磨煤制粉、除灰除渣等虽然大都在半封闭空间中,但由于设备缺陷、工艺设计、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粉尘危害。
燃煤接卸时,无论是火车运煤翻车机接卸、其它方式接卸,还是汽车来煤汽车自卸、人工接卸等,接卸过程中都会因为煤炭翻动、产生落差、煤炭较干、煤中细煤较多等因素产生较多煤粉粉尘;磨煤机在磨制煤粉时,磨煤机筒体、煤粉管道密封不严产生粉尘。
电除尘气力除灰时,压力发送罐管道破损、粉煤灰灰库下灰口与粉煤灰罐车接口结合不严,都会产生粉煤灰粉尘。
2、噪声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产生噪声较大的部位较多,主要在输煤、磨煤机、吸风机、送风机、空压机、发电机、变压器等区域。
燃煤在用皮带输送、筛分及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很大机械性噪声。
磨煤机在磨制煤粉时钢球与燃煤、筒体碰磨也会产生机械性噪音。
风机区域由于风速变大、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等而产生气体动力噪声。
3、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与主要生产环节的关联火电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氨、水处理用的次氯酸钠、盐酸、碱等化学品。
煤场存煤、燃煤在皮带输送过程、磨煤机在磨制煤粉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探析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与防治

探析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与防治摘要:燃煤发电厂粉尘的重点防治岗位主要为输煤皮带巡检工、灰库巡检工,重点防治场所为输煤系统(输煤皮带头、尾部,破碎机等处)和除灰渣系统灰库放灰口。
燃煤发电厂粉尘的防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上述岗位或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的情况,应从工程和管理两方面对粉尘职业危害综合防治。
希望该论文能对今后燃煤发电厂的粉尘防护对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便从源头上控制粉尘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关键词: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关键控制点;防治措施1 粉尘危害现状以河南省某燃煤发电厂2 × 330MW 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燃煤发电厂粉尘存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控制点。
1. 1 粉尘危害的主要存在环节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学调查,燃煤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有煤尘、矽尘、石灰石粉尘和石膏粉尘等,其粉尘主要存在环节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如表1 所示。
1. 2 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通过职业卫生检测的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检测,确定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1. 2. 1 检测点的设置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设置采样点和选择个体采样对象。
采样点选取有代表性的,粉尘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每个点每天采样4 个,连续采样3 天;个体采样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每个岗位根据劳动定员情况选择3 ~5 名劳动者。
1. 2. 2 检测方法及仪器本次粉尘检测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等标准进行检测。
采样仪器选用SKC 粉尘采样仪和Gilair5 个体采样器进行检测;分析仪器选用AT261 电子天平(0. 01mg)进行称量。
1. 2. 3 检测条件本次粉尘检测选取设备正常运转且排风除尘设施正常开启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1. 2. 4 粉尘检测结果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有关标准对粉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燃煤火电厂锅炉粉尘的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燃煤火电厂锅炉粉尘的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燃煤火电厂锅炉粉尘的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新版)生产性粉尘是燃煤火电厂一大职业性有害因素。
从原煤进厂到锅炉燃烧、排放整个过程均有粉生产生,锅炉车间是火力发电厂实行能源转换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是诸多工种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粉尘的主要产生地和被污染场所,煤粉燃烧尘以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分散度高,对人体健康危害大而被人们所关注。
研究锅炉车间粉尘的产生和分布规律,对改善锅炉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防止粉尘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危害,促进安全文明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太原第一热电厂是山西省主力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为78.6万千瓦,分别装有50年代至90年代各个时期的大、中、小型锅炉12台,压力有中温中压、超中压和亚临界三种,额定负荷分别为75T/h.130T/h、240T/h、230T/h和1025T/h,锅炉布置具有不同时期的特点,为我们研究燃煤粉尘在锅炉车间的分布特征提供了较理想的场所。
一、测试情况及结果为研究不同类型锅炉及各高度层粉尘变化规律,我们根据锅炉的不同容量,投产时间和运行值班人员,检修维护人员经常行走的工作路线,结合锅炉本身结构特征,将太原一电厂12台锅炉分为四种类型,并按不同高度确定了三个断面。
这三个断面同时反映了煤粉燃烧的整个过程,也是运行值班及检修人员经常工作和停留的主要断面。
这三个断面分别为锅炉底部(零米),主要有锅炉的制粉、排渣、送风设备;锅炉中部(7米操作台、12号炉为12.6米平台),在这一高度除有运行操作间,还集中了给煤、输粉、喷燃器等设备,是煤粉的燃烧部分;锅炉顶部(21米司水平台、12号炉为18.5米平台)是锅炉燃烧的尾部,设备主要有汽包、过热器及主蒸汽管道,是粉尘浓度、分散度的重污染部位。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火力发电厂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火电厂的工程建筑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同时对毒物、粉尘、噪声采取防范和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防尘:在工艺设计和施工中对设备和管道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和防磨材料,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
防尘措施主要包括:(1) 煤场每隔若干米装一喷头,每天喷水若干次,并在周围增加绿化带,以减少煤尘污染。
(2) 如采用门式滚轮堆取料机,应加喷雾装置,每台滚轮机喷水量为5-6 m?h。
(3) 筒仓原煤斗设重力式挡板,在叶轮给煤机上应设除尘器。
(4) 在碎煤机室及各运转站设置缓冲锁气器,设密闭装置和除尘系统,皮带、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5) 在输煤系统的值班室安装隔尘隔声装置,实行巡检制。
(6) 煤仓间每个原煤斗安装布袋式除尘器或其他除尘效果好的除尘器。
(7) 采用负压式吸尘系统清除锅炉房和煤仓间输煤皮带层的散落灰尘。
(8) 锅炉底层及运转层、灰浆泵房、各运转站、碎煤机室、筒仓均应设水力清扫装置,防止二次扬尘。
(9) 磨煤制粉系统、干灰系统检修时要抽尽存粉或用水冲洗干净。
防噪声:在工艺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相关消音器,在噪声集中地区设置隔声操作室,实行远距离操作控制。
防噪声措施主要包括:(1) 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消音装置。
(2) 锅炉各阀门排汽口设高效消音器。
(3) 汽轮发电机组设置隔音罩室,内衬吸音板,以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4) 对高温高压蒸汽管道,控制其流速在设计流速范围内,避免接近流速上限;并采用特殊保温材料,以降低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
(5) 在烟气管道设计时,努力做到布置合理,流道畅通,以减少空气动力噪声。
(6) 集中控制室周围布置环行走廊,并选用有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窗及有较好吸声性能的墙面材料,能够起到防噪隔声作用。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一、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输煤系统中的设备如果存在故障或者不正常磨损,会导致粉尘泄露加剧。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输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检查输煤设备的密封性能,如皮带输送机的密封零部件以及托辊、滑架等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2.对于振动筛、破碎机等设备,要定期检查振动筛网孔是否磨损,破碎机的锤头是否磨损等,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3.检查输送皮带的对中状况,并进行调整,确保输煤设备正常运行。
二、加强粉尘抑制有效的粉尘抑制可以减少粉尘蔓延范围,降低粉尘污染。
常见的粉尘抑制措施有:1.使用湿式除尘设备。
在输煤过程中,可设置喷水装置对粉尘进行湿化处理,减少粉尘的扬尘性能。
2.在输煤过程中,可以设置抑尘罩或挡板等设施,阻止粉尘向四周蔓延,同时采用高效的粉尘抑制剂进行处理,减少粉尘扬尘。
三、加强粉尘收集处理粉尘收集处理是粉尘污染控制的核心环节,主要措施如下:1.设置高效除尘设备。
可以采用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等高效的粉尘收集设备,对粉尘进行收集和过滤处理。
2.增加排风系统的抽风量,并优化系统布局,使得粉尘能够更好地被收集,并通过除尘设备进行处理。
四、加强作业人员培训作业人员在输煤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因此,需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火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加强粉尘抑制、加强粉尘收集处理和加强作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粉尘污染,保护环境,确保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健康。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火力发电厂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之一,其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能源。
煤炭在输送、储存和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对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进行粉尘综合治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产生及危害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主要包括煤场、皮带输送机和煤磨等设备。
在这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煤场堆放:煤场是煤炭的储存地点,煤炭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在装载和卸载的过程中,粉尘的扬尘问题尤为严重。
2. 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是将煤炭从煤场输送到锅炉燃烧的关键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粉尘。
3. 煤磨:煤磨是将原煤粉碎成粉煤的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粉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对大气的污染、土壤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呼吸系统的直接危害。
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对于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污染治理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技术:1. 环境保护设施:包括除尘设备、静电除尘器等,这些设施是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的主要设备。
2. 煤场封闭:通过对煤场进行封闭,减少了煤炭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扬尘。
3. 喷水降尘:通过在煤场和皮带输送机等设备上方喷洒水雾的方式,降低了粉尘的飞扬。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1. 除尘效率低:目前的除尘设备对于细颗粒物的处理效率较低,无法完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 能耗高:一些治理技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导致了能耗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
3. 维护困难:一些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维护困难,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对于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治理亟需进行技术创新和方法探索。
1. 高效除尘设备:研发高效的除尘设备,例如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提高粉尘的处理效率。
燃煤火电厂锅炉粉尘的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燃煤火电厂锅炉粉尘的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燃煤火电厂锅炉粉尘的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新版)生产性粉尘是燃煤火电厂一大职业性有害因素。
从原煤进厂到锅炉燃烧、排放整个过程均有粉生产生,锅炉车间是火力发电厂实行能源转换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是诸多工种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粉尘的主要产生地和被污染场所,煤粉燃烧尘以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分散度高,对人体健康危害大而被人们所关注。
研究锅炉车间粉尘的产生和分布规律,对改善锅炉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防止粉尘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危害,促进安全文明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太原第一热电厂是山西省主力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为78.6万千瓦,分别装有50年代至90年代各个时期的大、中、小型锅炉12台,压力有中温中压、超中压和亚临界三种,额定负荷分别为75T/h.130T/h、240T/h、230T/h和1025T/h,锅炉布置具有不同时期的特点,为我们研究燃煤粉尘在锅炉车间的分布特征提供了较理想的场所。
一、测试情况及结果为研究不同类型锅炉及各高度层粉尘变化规律,我们根据锅炉的不同容量,投产时间和运行值班人员,检修维护人员经常行走的工作路线,结合锅炉本身结构特征,将太原一电厂12台锅炉分为四种类型,并按不同高度确定了三个断面。
这三个断面同时反映了煤粉燃烧的整个过程,也是运行值班及检修人员经常工作和停留的主要断面。
这三个断面分别为锅炉底部(零米),主要有锅炉的制粉、排渣、送风设备;锅炉中部(7米操作台、12号炉为12.6米平台),在这一高度除有运行操作间,还集中了给煤、输粉、喷燃器等设备,是煤粉的燃烧部分;锅炉顶部(21米司水平台、12号炉为18.5米平台)是锅炉燃烧的尾部,设备主要有汽包、过热器及主蒸汽管道,是粉尘浓度、分散度的重污染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920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燃煤火力发电厂粉尘危害及其防治对策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燃煤火力发电厂粉尘危害及其防
治对策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燃煤火力发电厂综合粉
尘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粉尘脱硫硅肺
1 火力电厂的粉尘
1.1 粉尘类型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
时间飘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对于
火电厂,主要有输煤系统作业场所漂浮的煤
尘,锅炉运行中产生的、锅炉检修中接触的锅
炉尘,干式除尘器运行、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
灰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电焊操作产生的电焊尘,采用湿法、干法脱硫工艺的制粉制浆系统产生的石灰、石灰石粉尘及石膏干燥系统、脱硫废渣利用抛弃系统产生的粉尘。
硅尘一般是指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以石英为代表的硅尘是电力行业危害性最严重且危害面较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1.2 粉尘特点
火电厂的煤尘一般是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国家规定最高容许排放质量浓度为10mg/m³),尘粒分散度高,直径小于5μm的占73%。
焊接尘是在焊接作业时,由于高温使焊药、焊接芯和被焊接材料熔化蒸发,逸散在空气中氧化冷凝而形成的颗粒极细的气溶胶,焊接气溶胶再冷凝后形成极细的尘粒,其中1μm
以下的尘粒约占90%以上。
电焊尘主要由铁的氧化物组成,当使用高锰焊条时,空气中的二氧化锰的含量远远超过氧化铁的含量。
除尘器、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灰等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也是含有10%~40%游离SiO2的粉尘,粒径一般在15 μm以下,5μm以下的占有相当份额。
脱硫装置制粉系统的粉尘一般是含10%以下游离SiO₂的粉尘。
其主要成分为CaO、CaCO₃或其他脱硫剂(脱硫剂的品位一般要求纯度为90%或95%)。
脱硫装置石膏处理或废渣处理系统的粉尘一般是含10%以下游离SiO₂的粉尘,其主要成分为CaSO₄.H₂O或其他脱硫废渣。
2 火电厂生产性粉尘对职工的危害
粉尘的分散度越高,即粉尘粒径越小,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越高,在空气中悬浮越持
久,工人吸入的机会越多,对人体危害越大。
呼吸性粉尘可沉淀在呼吸性的支气管壁和肺泡壁上。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易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即尘肺病,属国家法定职业病。
其中硅肺、煤尘肺、电焊工尘肺、石棉肺和水泥尘肺等均属于以胶原纤维增生为主的尘肺。
职工长期高浓度吸入含量大于10%的游离SiO₂粉尘(即硅尘),会引起硅肺病。
肺组织胶原纤维性变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破坏性病理组织学改变。
目前尚无使其消除的办法。
对于这一种尘肺,尤其是硅肺的治理,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积极防治并发病,以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病情发展,努力延长其寿命。
火电厂生产性粉尘73%以上是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
因此一定要重视粉尘危害后果
的严重性,做好粉尘防治工作,防止尘肺病的发生,保护职工健康。
3 防治粉尘危害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为了改善劳动环境,必须采取措施,消灭粉尘源,控制工人与含二氧化硅的粉尘接触,减少粉尘危害,以保护工人身心健康。
3.1 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标准和规定
根据《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审批、同时竣工、同时验收和投产使用。
发电厂设计中应有防止粉尘飞扬的设施,要采用适当的工艺避免粉尘的产生,采取各种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使作业场所粉尘质量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2 加强对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
提高除灰系统和制粉系统的检修质量,防止漏灰、漏粉。
定期检测粉尘质量浓度,发现超标,要采取措施。
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防尘设备的投入率和防尘效率。
对现有防尘设备做好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投入,发挥防尘作用。
3.3 提高作业自动化水平
对粉尘危害大的场所,采用机械手或自动控制,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减少工人与粉尘的接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