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煤粉尘污染综合治理及控制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火力发电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而输煤系统是火力发电厂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存在粉尘扬尘的问题,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针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输煤系统粉尘扬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边植被生长,导致土壤结构松散,甚至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输煤粉尘治理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设备老化等问题,需要更科学、更高效的治理方式。

在进行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时,首先需要对传统的粉尘治理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估。

目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治理主要采用的是喷雾降尘、布袋除尘器等传统方式。

这些方法存在设备老化、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需要寻找更加科学、高效的替代方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探讨一种新的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式。

可以考虑利用先进的排放治理技术,如电除尘技术、湿法除尘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捕集煤粉,防止其扬尘,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可以结合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对输煤系统的粉尘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以达到更加精准的治理效果。

还可以考虑对输煤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采用新型的输煤设备和管道,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还可以加强对输煤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清洁设备,防止积灰和堵塞现象的出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粉尘的有效处理。

在进行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时,还需要考虑相关的经济、技术和政策因素。

从经济角度来看,新的粉尘治理方式需要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效益分析等因素,确保治理成本可以得到合理的回报。

从技术角度来看,需要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治理效果和设备的稳定性。

从政策角度来看,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火力发电厂加强对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力度,推动火力发电厂向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摘要:火力发电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但是在火力发电厂煤炭的制备和输送环节、进料过程以及其他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严重影响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因此,在火力发电厂中,对于粉尘污染的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着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分类以及应用案例展开阐述。

希望可以通过本文,为火力发电厂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粉尘治理方式,确保环境健康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

然而,大量的煤粉制备和输送环节导致的粉尘污染给环境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因此,本文将重点阐述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一、综合治理技术分类及工作原理(一)机械治理技术1一次风量控制技术一次风量控制技术是通过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风量进行控制,达到降低粉尘产生和排放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通过设置封闭式输送管道、密封罩等措施来减少粉尘飞散,同时控制一次风量,减少外部空气进入输送系统中。

这种技术除了最初投资成本较高外,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现有输煤系统的改造和优化。

2循环水喷雾技术循环水喷雾技术基于水对煤粉作用力,通过对输送系统的水喷淋来捕集粉尘。

在喷洒的同时,水能够与空气中的粉尘形成湿状物质并降低颗粒物浓度,其引入量是根据实际环境和需求来调整。

该技术成本较低,同时还能控制系统内的温度和湿度,缺点是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

3集尘器技术集尘器技术是一种机械过滤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吸入粉尘颗粒,并利用过滤材料来过滤其中的颗粒物,从而实现粉尘的捕集和降低排放。

通常在输煤系统加装集尘器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设备来运行。

集尘器技术的优点在于对大颗粒物的过滤效果较好,同时滤袋耐用性强。

缺点是较为消耗能源和维护费用较高。

(二)化学治理技术1螯合剂技术螯合剂技术是将含有亲合性的化合物添加到输送系统中,与煤粉中的金属离子化合成复合物,从而减少金属离子的数量和污染物排放。

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

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

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燃煤电厂是工业社会中能量供应的关键部分,它们通过烧煤产生电力,支撑了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燃煤电厂对环境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燃煤产生的沉积性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首先,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

燃煤产生的颗粒物是臭氧、硝酸盐、硫酸盐等一系列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成分。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

同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会形成二次污染,易诱发哮喘、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据统计,吸入二氧化硫颗粒物的人可使得因心肺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提高40%,吸入氮氧化物则会导致慢性门栓型肺炎发病率增长10%。

为了解决燃煤电厂的污染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细颗粒物(PM2.5)的标准是每立方米不得超过35微克,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是每小时不得超过400毫克,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是每小时不得超过200毫克。

但是,由于一些问题,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即使符合标准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比如,燃煤电厂的烟囱高度一般较高,排放出的气体很容易被风吹散,导致附近地区大气环境恶化。

同时,燃煤电厂一般处于人口密集的地区,企业地块周边还有住宅区,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控制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措施:(1)采用先进的治理设备。

燃煤电厂的脱硫、脱硝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抑制二次污染的发生;逆止式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设备可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量。

(2)严格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该对燃煤电厂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不合格的燃煤电厂进行处罚和撤销执照,加强对废气排放的检测、监测和公示,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确保燃煤电厂的排放符合标准。

(3)推广清洁能源。

随着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将燃煤电厂的发电方式改为清洁能源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摘要:根据火电厂输煤系统煤粉尘外泄污染严重的现状条件对输煤系统清洁化方案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头部漏斗优化、曲线落煤管、全封闭除尘导料槽、湿式除尘器、微雾抑尘技术、回程皮带清洗装置、输煤栈桥结构优化等防抑尘设备和技术方案,提出了采用曲线落煤管、半封闭除尘导料槽、顶部采光全封闭栈桥、微雾抑尘装置等防抑尘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形成含盖翻、堆、取、运作业全过程的粉尘防控体系,综合治理火电厂输煤系统作业时产生的煤粉尘污染。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1电厂煤尘产生的机理任何粉尘都有要经过一定的扩散过程,以空气为煤介才能侵入人体。

粉尘从静止状态变为悬浮于周围空气的过程,称为“尘化”作用。

物料转运和输送时,如煤从高处向下落时,松散的物料不断受到挤压,把间隔中的空气猛烈挤压出来,当这些气流向外高速运动时,由于气流和粉尘的剪切作用,带动粉尘一起逸出;粒状物体在空中高速运动时,会带动周围空气随其流动,这部分空气即是诱导空气。

上述原因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称为一次尘化作用,它的能量很小,只能造成局部污染。

污染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气流,它会把粉尘带到整个空间形成更大的危害。

在转运站,经带式输送机输送的煤从高处下落到下级带式输送机时,由于气流和煤的剪切作用,被煤挤压出来的高速气流会带着煤尘向四周飞溅,另外,煤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剪切和诱导空气的作用,导致带式输送机导料槽内产生20~40Pa的正压,使部分煤尘从导料槽的缝隙处冒出,并扩散到室内。

在原煤仓,犁煤器向煤斗撒煤时,煤向煤斗下落过程中,由于剪切和诱导空气的作用,高速气流也会使部分煤尘在煤斗内飞扬,同时,下落的煤诱导进煤斗的空气以及煤挤压煤斗内原有的空气,使煤斗内产生正压,扬起的煤尘会从煤斗的落料口等处冒出,并扩散到室内。

在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上装有带式除铁器的部位,由于不能设头部护罩,也会产生粉尘。

还有在运煤系统设有碎煤机,碎煤机都有鼓风量,若处理不好,也造成下一级带式输送机导料槽扬尘。

浅析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产生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浅析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产生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浅析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产生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摘要:在我国,输煤系统属于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构成,其状态能否正常运行,对火电厂电力能否正常输出有着直接影响,而煤炭作为火电厂发电燃料,在燃烧之前,会经过多道工序,这期间会产生大量粉尘。

粉尘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影响输煤系统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一、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现状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火电厂,因为输煤系统的多个环节会产生不同浓度的粉尘。

此时就需要火电厂管理人员,对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治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就当下而言,我国相关领域对粉尘污染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效果,为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我国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火电厂在选择除尘器的过程中,采用了水激式除尘器、干雾抑尘装置、多管冲击式除尘器、无动力除尘器以及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并且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降尘效果,但是在粉尘综合治理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大量的维护,而且除尘器的实际投入与产出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对粉尘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而源头上来制定有效的措施,从而提高粉尘综合治理效果。

二、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产生的主要原因1、采制样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入厂的拉煤车辆需先经过入厂煤采样方可卸入煤沟,多数采样装置都是螺旋杆提取式采样,在采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物料颗粒物及粉尘,此外在破碎、缩分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且极易扩散至周边区域。

2、转运站上煤时落差大从而产生粉尘煤流在重力作用下高速下落,产生大量粉尘,并产生强烈的诱导风;而落煤管为直通式结构,中段无任何抑制诱导风措施,同时由于调试或锈蚀等原因,造成落煤管底部的重锤式缓冲锁气器内的翻板处于常开状态,未能实现“锁气”作用,使得大量风粉直接进入导料槽,产生强大的正压,为粉尘大量逸出提供了便利条件。

电厂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方案

电厂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方案

电厂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方案火力发电厂投产后,为确保输煤系统各车间空气中的含尘浓度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保障输煤系统运行人员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输煤系统的煤尘治理方案必须合理并有效实施。

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经过二十多年的探讨和实践,从制定出NDGJ93-89《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治理设计暂行规定》开始,到现在已着手修订该规定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和成绩。

但是,许多电厂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善。

1 输煤系统煤尘治理现状目前,国内大多数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主要是事后治理,所谓事后治理是指只重视已积煤尘的清扫而轻视煤尘起因的防治。

据调查,国内大多数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的清扫方式大体可分以下三种:全系统采用水力清扫;全系统采用水力清扫加真空清扫;全系统采用真空清扫加人工清扫。

根据对全国50多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厂的调查情况表明:80%以上的电厂推荐水力清扫,12%以上的电厂推荐水力与真空清扫相结合,只有少部分电厂推荐采用真空清扫。

从二十多年的电厂实践来看,虽然出现了气力清扫,但相比之下,水力清扫还是深受电厂的欢迎,是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清扫的主流方式。

全国多数电厂的运行现状表明,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输煤系统煤尘产生的原因较多,是一个综合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煤干燥(表面水分低);转运点设备(落煤管、导料槽、锁气器等)密封不严;带式输送机运行异常(跑偏、上下波动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头部和回空段)运行异常;除尘设备不可靠等。

在对贵州安顺、习水等电厂运行状况的实地调查基础之上,结合这几年的实践和认识,提出一套综合的治理方案,以改善目前许多电厂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现状。

2 煤尘综合治理方案简介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主要是指输煤系统煤尘的预防与治理两部分,关键是预防,之后才是治理,先防后治、防治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把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搞好。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措施一、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输煤系统中的设备如果存在故障或者不正常磨损,会导致粉尘泄露加剧。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输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检查输煤设备的密封性能,如皮带输送机的密封零部件以及托辊、滑架等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2.对于振动筛、破碎机等设备,要定期检查振动筛网孔是否磨损,破碎机的锤头是否磨损等,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3.检查输送皮带的对中状况,并进行调整,确保输煤设备正常运行。

二、加强粉尘抑制有效的粉尘抑制可以减少粉尘蔓延范围,降低粉尘污染。

常见的粉尘抑制措施有:1.使用湿式除尘设备。

在输煤过程中,可设置喷水装置对粉尘进行湿化处理,减少粉尘的扬尘性能。

2.在输煤过程中,可以设置抑尘罩或挡板等设施,阻止粉尘向四周蔓延,同时采用高效的粉尘抑制剂进行处理,减少粉尘扬尘。

三、加强粉尘收集处理粉尘收集处理是粉尘污染控制的核心环节,主要措施如下:1.设置高效除尘设备。

可以采用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等高效的粉尘收集设备,对粉尘进行收集和过滤处理。

2.增加排风系统的抽风量,并优化系统布局,使得粉尘能够更好地被收集,并通过除尘设备进行处理。

四、加强作业人员培训作业人员在输煤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因此,需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火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加强粉尘抑制、加强粉尘收集处理和加强作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粉尘污染,保护环境,确保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健康。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探讨火力发电厂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之一,其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能源。

煤炭在输送、储存和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对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进行粉尘综合治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产生及危害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主要包括煤场、皮带输送机和煤磨等设备。

在这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煤场堆放:煤场是煤炭的储存地点,煤炭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在装载和卸载的过程中,粉尘的扬尘问题尤为严重。

2. 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是将煤炭从煤场输送到锅炉燃烧的关键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粉尘。

3. 煤磨:煤磨是将原煤粉碎成粉煤的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粉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对大气的污染、土壤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呼吸系统的直接危害。

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对于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污染治理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技术:1. 环境保护设施:包括除尘设备、静电除尘器等,这些设施是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的主要设备。

2. 煤场封闭:通过对煤场进行封闭,减少了煤炭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扬尘。

3. 喷水降尘:通过在煤场和皮带输送机等设备上方喷洒水雾的方式,降低了粉尘的飞扬。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1. 除尘效率低:目前的除尘设备对于细颗粒物的处理效率较低,无法完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 能耗高:一些治理技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导致了能耗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

3. 维护困难:一些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维护困难,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对于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治理亟需进行技术创新和方法探索。

1. 高效除尘设备:研发高效的除尘设备,例如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提高粉尘的处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煤粉尘污染综合治理及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王亚东指导教师:沙鹏摘要:火电厂的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飘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对于火电厂,主要有输煤系统作业场所漂浮的煤尘,锅炉运行中产生的、锅炉检修中接触的锅炉尘,干式除尘器运行、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电焊操作产生的电焊尘,采用湿法、干法脱硫工艺的制粉制浆系统产生的石灰、石灰石粉尘及石膏干燥系统、脱硫废渣利用抛弃系统产生的粉尘。

对于电厂产生的粉尘带来的污染,主要介绍了DSX的防、除尘系统本文则主要论述火电厂煤粉尘污染综合治理及控制。

关键词:火电厂煤粉尘污染治理Abstract:Production of dust is formed in the production can be a long time floating in the workplace solid particles in the air.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mainly coal handling system, the workplace floating coal dust, generated in the boiler operation, boiler repair boiler exposed to dust, dry dust to run, dry fly ash conveying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orkplaces Dust, welding dust generated by welding operations, the use of wet, dry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of the milling system to produce pulp and lime, limestone dust and plaster drying system, desulfurization waste dust generated by abandoning the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DSX anti, dusting system. The dust generated by power plant pollution caused by thermal power plant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mainly co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dust pollution.Keywords:Power Plant Coal dust Pollution Governance一前言燃煤电厂的燃料进厂后,先后经过翻卸,给煤机械,皮带多段转运、破碎、筛分、犁煤等各种备煤设备进入原煤仓。

在整个输送工艺过程中,伴随产生一次尘化气流。

转段落差、破碎设备鼓风量,落煤管与水平夹角、皮带速度等参数值越高,尘化强度就越大。

一次尘化气流会把<200um煤尘扬起,使局部空气尘化而形成尘源。

尘源周边的空气被诱导、扰动而形成二次气流。

二次气流将一次尘化气流向四周空气扩散、蔓延;充斥在作业现场。

由于微尘中粒径<75um的占有相当比例,它们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而不能沉降,甚至造成二次扬尘。

根据煤尘的特点,它对环境的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这种污染。

二传统除尘系统存在的中足在传统的除尘系统设计中,我们认为主要存在着两点不足之处。

第一、对输煤产生粉尘的治理;忽略了以防为主,除尘为辅的原则。

第二、设计除尘风量选用过大,造成能源过量损耗而增加了运行成本。

由于存在着以上两点不足之外,一些电厂输煤除尘设备更改选型数次,仍达不到治理的目的。

这主要是没能削弱尘化强度,不能有效地隔断一、二次气流接触;风量过大,导料槽前端仍冒粉。

由此造成除尘系统失效。

所以综合治理的关键是认识的观念的改变,敢于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从粉尘的源头着手治理,彻底改变现场的面貌。

三煤粉尘的主要成分及危害3.1火电厂生产性粉尘硅尘一般是指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以石英为代表的硅尘是电力行业危害性最严重且危害面较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其特点:火电厂的煤尘一般是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国家规定最高容许排放质量浓度为10mg/m3),尘粒分散度高,直径小于5μm的占73%。

锅炉尘一般是含有10%~40%游离SiO2的粉尘(国家规定最高容许排放质量浓度为 2 mg/m3),尘粒分散度高,直径小于5μm的占73%。

焊接尘是在焊接作业时,由于高温使焊药、焊接芯和被焊接材料熔化蒸发,逸散在空气中氧化冷凝而形成的颗粒极细的气溶胶,焊接气溶胶再冷凝后形成极细的尘粒,其中1μm以下的尘粒约占90%以上。

电焊尘主要由铁的氧化物组成,当使用高锰焊条时,空气中的二氧化锰的含量远远超过氧化铁的含量。

除尘器、干灰输送系统及粉煤灰等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也是含有10%~40%游离SiO2的粉尘,粒径一般在15μm以下,5μm以下的占有相当份额。

脱硫装置制粉系统的粉尘一般是含10%以下游离SiO2的粉尘。

其主要成分为CaO、CaCO3或其他脱硫剂(脱硫剂的品位一般要求纯度为90%或95%)。

脱硫装置石膏处理或废渣处理系统的粉尘一般是含10%以下游离SiO2的粉尘,其主要成分为CaSO4.H2O或其他脱硫废渣。

3.2火电厂生产性粉尘对职工的危害粉尘的分散度越高,即粉尘粒径越小,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越高,在空气中悬浮越持久,工人吸入的机会越多,对人体危害越大。

呼吸性粉尘可沉淀在呼吸性的支气管壁和肺泡壁上。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易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即尘肺病,属国家法定职业病。

其中硅肺、煤尘肺、电焊工尘肺、石棉肺和水泥尘肺等均属于以胶原纤维增生为主的尘肺。

职工长期高浓度吸入含量大于10%的游离SiO2粉尘(即硅尘),会引起硅肺病。

肺组织胶原纤维性变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破坏性病理组织学改变。

目前尚无使其消除的办法。

对于这一种尘肺,尤其是硅肺的治理,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积极防治并发病,以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病情发展,努力延长其寿命。

火电厂生产性粉尘73%以上是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

因此一定要重视粉尘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做好粉尘防治工作,防止尘肺病的发生,保护职工健康。

四火电厂粉尘危害的现状及分析下面对广东省电力局局属火电厂粉尘危害的现状及分析4.1 火电厂粉尘危害的现状1997年至1998年在全省7个局属火电厂进行了职工劳动条件分级及第二次粉尘调查工作。

对541个岗位进行体力劳动强度检测,检测工人1 082人。

共检测接尘岗位274个,接触粉尘人员548人,重点是燃料车间、锅炉车间、检修车间及其他接触粉尘岗位。

全省火电厂粉尘分级结果中,0级岗位占37.23%,Ⅰ级岗位占52.92%,Ⅱ级岗位占8.76%,Ⅲ级岗位占1.09%。

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共设274个测点,粉尘浓度合格率为64.3%,略低于全国68%的平均水平。

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点中,超标2倍以下的66个,超标2至4倍的4个,超标4至10倍的14个,超标10倍以上的13个。

粉尘超标10倍以上的测点是电焊2个,砂轮打磨1个,皮带尾部3个,推土机推土1个,电除尘出灰5个,煤场卸煤1个。

从上面情来看,广东省火电厂粉尘危害主要来自输煤系统和锅炉除尘器出干统。

4.2对现状进行分析粉尘危害情况有所改观。

湛江电厂、沙角电厂C厂等新电厂输煤系统管理已实现集中自动控制,燃煤运输控制室安装了空调和隔音设备,工人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有条件的电厂逐步撤消了转运站旁边的值班室,减少了工人的接触粉尘时间。

韶关电厂、梅县电厂等电厂燃用贫煤,燃煤煤质差、灰分高、挥发分低、煤难烧、易灭火,过去常常不得不采用正压燃烧,结果厂内粉尘飞扬。

后来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通过适当增加卫燃带、调整运行参数、采取稳定燃烧等措施,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杜绝了锅炉正压燃烧。

根治了这个粉尘源,电厂的粉尘危害大大减少。

黄埔电厂前几年开展干灰综合利用。

由于原设计从除尘器电场出灰口取灰、装袋,粉尘污染严重。

后来经过设备改造,采用气力输送系统,将各电场的干灰输送到主厂房附近的磨细灰厂,电除尘器三、四电场的优质灰直接用密封大型自卸槽车装运,其余粗灰经磨细再装运,减轻了厂区的粉尘污染。

另外,新建电厂在工程设计阶段在防尘、除尘等方面采取了一些综合措施。

如输煤栈道采用密封方式,导煤槽出口处设置吸尘器,排气口处安装除尘器。

另外对粉尘较为严重的煤场,转运站设置了喷雾系统。

操作时经常走动的场所设有定期冲洗水源,以防止扬尘。

因此,广东省电力局局属火电厂的劳动条件相对来说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粉尘危害程度相对较轻,但仍有粉尘严重超标的岗位和作业场所。

作业场所粉尘质量浓度合格率不高,1996年7月的全国电力行业粉尘治理暨尘肺防治工作会议要求:从1996年起,在2~3年内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合格率达到90%以上;2~3年内从事接尘埃有害作业人员年体检率和现患尘肺病人年治疗覆盖率达到100%;到2010年基本实现“根治粉尘源,消灭尘肺病”。

广东省电力局局属发电厂作业场所粉尘质量浓度合格率平均值只有64.3%,离9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仍存在少数Ⅱ级以上危害作业。

按照《中国一流管理的电力公司考核标准》(试行)的考核指标内容和评分规定的要求,应杜绝噪声、有毒物、粉尘等Ⅱ级以上危害,每发生一起Ⅱ级以上危害事件扣5分。

广东省电力局局属火电厂Ⅱ级以上(不含Ⅱ级)岗位占全部分级岗位的比例为:体力劳动强度3.51%,高温作业19.91%,粉尘作业1.09%,噪声作业1.35%,毒物作业0。

全国火电厂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岗位在Ⅱ级以上,广东省电力局局属火电厂虽然优于这个水平,但仍存在少数Ⅱ级以上危害作业。

值得指出的是,除韶关电厂9号机大修外,这次劳动条件分级的测试结果主要是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进行的。

锅炉大修时,锅炉检修岗位的分级结果应比正常工况下高一些。

五除尘系统的结构及作用原理的探讨我们针对燃料系统粉尘的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比较和详细研究,先后分析了五大类除尘系统装置的利弊,本篇着重阐述DSX的防、除尘系统。

DSX防、除尘系统是一种负压多吸点高效湿式除尘装置。

5.1 系统的结构及部分的作用原理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局部密封装置--双层导料槽双层导料槽内有正压、负压两个腔。

正压腔内设置了均压装置,其内的气流压力,接近于落煤管入口的空气压力。

所以它不但能降低诱导风量,而且有效的缓解了落煤冲击,降低腔内气流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