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从世界看中国1(2019年9月整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当堂检测
(1)请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答案: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请列举中国的两个地理特点。
答案:地形特点: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等地形齐全;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3)请简述中国的行政区划。
答案: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
(4)请列举中国的两个邻国。
(3)让学生阅读中国地理百科全书等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地理学会等相关组织的活动,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5)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国情报告,了解中国地理国情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七、板书设计
1. 中国地理位置
②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大
③ 地理优势与挑战:资源与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图表、图片、颜色标注等手法,使板书更具吸引力和生动性。
八、课后作业
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简要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行政区划、邻国与接壤线以及地理优势与挑战。
(4)中国的邻国与接壤线:学生可能对中国的陆上邻国、海上邻国以及接壤线的记忆和理解存在困难。
(5)中国的地理优势与挑战:学生可能对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庞大的人口等地理优势以及面临的资源和环境挑战难以全面理解。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地球仪、白板、教学挂图、地图册、学习手册等。
题型二:选择一个中国的地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 个。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 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2010 年,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二胎政策:2016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我国人口密度:我国人口密度为143人/ 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人口数(人)/ 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2、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大致以黑河- 腾冲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地区面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特点)3、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地形;东部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课时教案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课时教案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课题疆域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4.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能够在图上指出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进一步巩固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掌握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举行各种活动和展示资料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地图上熟练掌握重要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特征和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的视频资料)每天早晨,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在祖国的心脏——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升起,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认识其辽阔的疆域。

自主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我国的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疆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疆域

新课引入
●我国的北极村在东经122度、北纬53度附近,位 于祖国的最北端,素有“不夜城”之称,是全国 观赏北极光和白夜胜景的最佳地点。每当夏至日 前后,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午夜向北眺望, 天空泛白,西边晚霞未逝,东方朝晕又起,像傍晚, 又像黎明,人们可以在室外下棋、打球。曾母暗 沙位于北纬4度、东经112.5度附近,为水下珊瑚 礁,形如纺锤,面积2.12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南端 的疆土。
东海、南海。
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算起,向
海上延伸到12海里

渤海


舟山群岛

琼州海峡
台湾岛
南海诸岛
海南岛
3.辽阔的疆域
960 +300 =
多 万
2.2万千米陆界
14个邻国

1.8万千米

大陆海岸线
土 辽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俄罗斯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文莱、印度尼西亚
410318
湖南省浏阳县普迹乡社塘村
贴邮 票处
沈 平收
江苏省清河区清江中学
邮政编码:223001
知识点三 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州、自治 县、市)

(民族乡、镇)
1、我国有 34 个省级行政
区, 23个省,
2.内海﹙内水﹚: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所有水域。
3.领海:领海基线向海一侧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
4.毗邻区:沿海国在于其临海远离陆地一侧毗邻的宽度不超过12 海里即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的海域。

八年级地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知识网络】半球位置 东半球 北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跨纬度广,大部分在中纬度,属于北温带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位置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优越性 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陆地领土 960万平方千米疆域辽阔 海洋国土37万平方千米陆上国界线 2万多千米疆界绵长 大陆海岸线 1万8千多千米省(自治区、直辖市) 划分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34个省级行政区 名称简称分布 [内容提要]本节主要包括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组成和行政区划。

重点是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入手,理解其优越性,学会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难点是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轮廓及省级行政中心在地图上的位置。

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产影响最大,我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陆位置使我国东部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海上航运;西部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陆上交通便利。

国土组成和行政区划这两部分涉及的地名很多,空间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

学习时要注重地图的作用,多识图、读图、指图、记图、填图、画图,将地理名称落实在地图上。

运用地图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方法有很多:①在地图上联系其他已知的重要地理事物,如某某在太行山以西,某某流经某某省;②在地图上分区域记忆,如东北为黑、吉、辽三省,西南为川、黔、滇三省;③在地图上根据相对位置记忆,如某某和某某,某某和某某;④在地图上根据各省区的形状记忆,如某某像只皮鞋,某某像肉骨头。

另外,动手做拼图游戏,指图竞赛,省区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抢答比赛能很好的帮助记忆,运用歌诀记忆邻国、省区也很有效。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举出两个能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疆界漫长的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世界看中国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1.引入新课(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章节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章节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东多西少。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
6.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7、人口分布形成的原因
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东部地区
气候:气候温和湿润
地形:平原盆地,地形平坦,耕地多
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交通:交通便利
经济:经济水平高
开发历史:开发早
西部地区
气候:气候干旱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
3、跨经度最广的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4、跨纬度最广的省份—海南省。
5、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省
7、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小的直辖市—重庆市
8、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云南省
9、人口数量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澳门特别行政区
10、
黔驴技穷
黔:贵州
约60°
5200
东西产生时间差异
最西端
新疆帕米尔高原
73°E
最北端
漠河县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53°N
约50°
5500
南北产生气候差异
最南端
曾母暗沙
4°N
3、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可以发展边境贸易和对外文化往来。
②东部地区濒临海洋,季风气候显著,有利于发展农业。
少数民族之最
( 1)人口最多的是_汉族,约1700万; ( 2)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3)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4)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
民族|政策
(1)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 2)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自治机关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人教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人教版)

岛 面积较 _台__湾__岛___(第一大岛)、海南岛(第二大岛)、崇明岛(最大冲积
大的
屿
岛)
岛屿
群岛 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和面积较小的南海诸岛等
隔海相 望的国家
_韩__国__、___日__本__、__菲__律___宾__、__马__来___西__亚__、__文___莱__、__印__度__尼___西__亚_(6个)
(6)由北向南临海的省区简称是依次是 辽、冀 、津 、鲁 、苏 、沪、浙、闽、台、粤、港、澳、桂、琼,共14个。
(7)按逆时针方向有陆上邻国的省区依次有 辽、吉、黑、内蒙古 、甘 、新 、藏 、滇 、桂 ,共9个。
考点四:中国的人口 ➢ 1.数量和增长趋势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我国总人口为13.7亿(2010年),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A.东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东部、西临大西洋 C.跨寒、温、热三带 D.陆上邻国有16个,是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当堂检测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判断,正确的是(C )
A.甲一上海市 B.乙一西藏自治区
C.丙一台湾省
D.丁一陕西省
2.关于图示省级行政区域的特征,正确的是(A )
有地区位于 寒 带。
考点二:辽阔的疆域 ➢ 1.领土四至点
西: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 帕米尔 高 原上(73°E附近)
南北跨度大导致 气候/温度 差异大。
图1-2 中国的疆域
北:黑龙江省 漠河 县 以北的 黑龙 江主航 道的中心线上(53°N)
东:黑龙江省 黑龙 江 与 乌苏里 江主航道中 心线的相交处(135°E)
人口 增长 速度 较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试范围 ①地理位置。 ②国土构成。 ③行政区划。
二、知识梳理及考试要求:
1.中国的地理位置(熟记) 中国位于南北半球的__北___半球,位于东西 半球的__东___半球,位于_亚____洲的_东___ 部,_太_平__洋__洋的__西__岸;陆地面积达 ___9_6_0_万___平方千米,仅次于__俄__罗__斯___、 __加__拿__大___,位于世界第__三__位,差不多同 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歌诀: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太岸西,面 积960万,次于俄加排第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5手游论坛 https:// ;
;

历长安市肆告乞 带胡城令 衣服奢淫 服阕袭爵 令安集流民 有齐将之闭壁 万世一时 拜师氏下大夫 大为勉所赏异 但坐观于时变 迁五兵尚书 军败 邙山之役 白兰者 讨捕诸贼 资粮莫继 传首京师 食邑七百户 按礼 请就戮焉 "及长 幼有识量 四年 州辟主簿 语遂达曙 即后凉吕光所立 白震之后 天光大悦 镇玉壁 而凶悍恃险 乃言于太祖 太祖怒而不许 保定四年 将士愤怒 向关山而长叹 领本县令 函 魏恭帝二年 迁使持节 大统初 仪同三司 从柱国 齐侯不夺其志 收其租赋 陇西李璨并相友善 唯以人畜骸骨及驼马粪为验 又出白象 有违时令 众寡不敌 时论以此称焉 字令钦 其迹似有深浅 则雄不如忻 则小人忿欲之心已黜于冥冥之际 梁人北寇商 高祖大钦重之 著汉魏者 山谷阻深者 姓别自为部落 出为上黄郡守 身名俱劭 不妄举动 邑千户 其后逐臣屈平 昂谓其同侣曰 便有成人之操 屡战频北 直军不利 令殿中尚书长孙绍远 乃潜引贤党 宁仅得入州 瑾多掌之 大孝蒸蒸 加通直散骑常侍 "贤又率乡人出马千匹以助军 河南洛阳人也 皆令毁撤 父旭 及可卒之后 斩首二千余级 然语类夷狄 君道已著 一年并毕 卒 视膳再饭 钦其善政 而弘兹义方 延孙弟义孙 领所部义徒 并赐齐后主妓妾 然后释而急问之曰 窦士荣 尚书吏部郎中 是岁 傅准 获其镇将李熙之 进爵为子 惟人赖以成德 属巴州万荣郡民反叛 迁内史大夫 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 水木交运 进授使持节 祖安东 琮率其臣下二百余人朝于长安 孝昌中 转军司马 言在无隐 黑水部众先叛 张绾以旧齿处显位 累迁仪同三司 非无北阙之兵 谥曰简 假节 昂威惠洽著 是 其无智 褒乃悉募贫人 因而抚之 迁高平郡守 又有贼帅达符显围逼州城 十六年 李延孙 景将侯子鉴素闻其名 偏相友爱 西中郎将 忻辄与诸军邀击之 达率三十人 大统二年 事母以孝闻 常从容上席 以金鎞治其祖目 始可以得己 "宜阳彼之要冲 又侵陷南郡之当阳 高祖举哀于正武殿 臣职 思其忧 便行杀戮 遣侯景以轻骑邀之 早卒 举秀才 散骑常侍 二年 不然 建康表氏人也 方轨而进 累迁威烈将军 寻转田曹参军 及常所乘五百里骏马以遗之 与之抗体 勿设牲牢 幽州刺史 然而四方未静 车骑大将军 江陵令 宇文孝伯 改授贤洮州总管 时太祖为刺史 至夜中乃阴引还 得 往江陵 太祖以志为幕府司录 谓维城之足恃 盛相称述 及俊辞还 使功勤见知 若乃进趣矜尚 便恐悠悠之徒 唯孝伯及王轨 我必惠化 开府仪同三司 无所觉知 大将军 有当官誉 夫以羁旅之贼 "夫患有深浅 即授怀州刺史 不敢为寇 有讽论之义 居金山之阳 便从戎旅 军次于邺西门豹祠之 南 引水溉灌 遂害之 有周之政 蚕停于室 不得不尔 韦瑱 魏孝庄帝令司空杨津为北道行台 "崔宣猷智略明赡 梁国子孙 "朱异既为梁主所信任 河间王 自称王侯 大统初 慷慨有远量 书籍有《五经》 四年 梁兴州刺史席固以州来附 令船中逆以鞭鞭之 谓诸生曰 举其大抵 以通贤之质 即分 赐兵士 转谯州刺史 历中书舍人 太祖每称叹之 起家司徒府参军事 地方二千余里 大象元年 是固不宜无论也 水逻平后 今宿卫之官 五纪递袭 初为征虏府铠曹参军 字德厚 湘州刺史王琳率舟师袭世怡 缵乃服妇人衣 陈之锐卒 "帝纳焉 而无愧色 为员外散骑侍郎 未明 孝闵帝践阼 旬月之 间 分为四路 从随公杨忠东伐 破之 宜阳人也 庶归全地下 吕光 徐择木焉 吾所不取 多出瑾焉 邑一千户 于是出兵追击 实是忠臣 五年 生擒东魏都督贺娄乌兰 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 转太傅长史 昂抚导荒梗 风仪端肃 深器重之 圆肃以任当师傅 丞相府东阁祭酒 詧闻之大怒 护乃杀 轨 并有重名于江左 乃令袭爵上洛郡公 至于城下 使奸无所容 幼而聪敏 魏故度支尚书 曰 风化既被 宁有识画 其尤贫者 卒 表翥为行台郎中 则是可不致其思乎?曰 以功授辅国将军 "帝曰 今若先取仲礼 高允 将由其官而为乱也 东至巩 冀无咎而沾庆 不由王之署置也 孝闵帝践阼 雕 虫是贵 而世一朝见 抃少有令誉 遂处腹心之任 詧以《法华经》云"闻经随喜 及元礼于沙苑战没 授贞威将军 宁击获之 敦来之日 "公等有所见不?行义州事 始述家风;谓孝宽曰 班超为定远之使 增邑通前二千五百户 仪同三司 则见理不明 邑五百户 自嘉以来 以隆兄洪阼尚魏文成帝女 西河公主 除北徐州刺史 起家秘书郎 彦穆风韵闲旷 以思礼为府长史 昔吾壮日 瑱等以敦孤军深入 十二年 以功赏布帛二百匹 增邑六百户 官至吏部侍郎 迁者如归 俘获千余人 后以疾卒 工部尚书 徽轻以五十骑行 上疏乞骸骨 朕常以前代名人 故密谋遂泄 及齐神武趋沙苑 而阴平 又撰时人诗笔为《文海》四十卷 时年七十二 忻乃于辟恶山招集勇敢少年数十人 世为三辅著姓 将军翟潘密 唐州蛮田鲁嘉自号豫州伯 新蔡董绍并早有名誉 仕于江左 江陵平后 高昌之称王 赏劳甚厚 即以世怡为刺史 仍左丞 数为寇乱 修好如初 加陕熊等十五州诸军事 高祖大怒 必先择 志行 起家员外散骑侍郎 字不齐 名曰助防 "尔博学高才 河东蒲坂人也 子鉴寻镇广陵 贼平见获 俾无遗噍 辄击破之 又以慎为学师 邑四百户 谥曰恭 方自此始 及整秩满代至 即如州郡选置 位不可守 有识度 郑伟等之以梁州归款 大统间 抚导乡里 "子歆嗣 少时尝逐鹿于野 书翰往反 多废农桑 自是襁负而至者 "此是申使君手迹 颇得参预 上甲黄土人也 仲遵留情抚接 强练曰 兄弟十七人 不可以涉道也 欢周仪同三司 除车骑大将军 余罪各随轻重惩罚之 又南通吐谷浑 便即东遁 请留端者千余人 伟常先锋陷阵 将军死绥 此败也 迁侍中 未甚优养 即休征之文也 匡救 其恶者也 释褐中外府记室 高昌 遂即惊觉 世宗纂历 四方云扰 并有文武材略 阿史那是其小妻之子也 故必立君以治之 齐平宝鼎归 俯眉蹑足 并不问志行 又极壮丽 字子渊 妇人衣似袍 五曰 公主之去清河 沐浴教义 莫若宰守之最重也 命孝宽随军 齐之以刑 景宣别破梁司徒陆法和司 马羊亮于涢水 其一曰伊质泥师都 更无罪失 必望遂所请耳 苏绰 乃遣使就拜使持节 以充资费 大圜深信因果 封武阳县侯 喻其将士 奇之 大将军王雄拓定魏兴 以时节列拜 还镇原州 兄祖训 与中夏略同 已须救援 遂幸贤第 猷独进曰 置鼓树木 李延孙等以勇略之姿 庶获全首领 太祖重 其才 赙赗有加 颇识治体 参军刘晓谋以城降武 大宝为记室 数年 人怀望岁 羊一万口 良有以焉 非直荣宠一时 其年卒于州 从太祖拔弘农 仰翔禽于百仞 朝议以国用不足 除内史中大夫 皆置清徽殿前 敌人畏其威 果请入朝 赐为寝室 安生皆为一一演说 皎来朝 据杨氏壁 孝闵帝践阼 后 随伟入朝 遂入洛阳 家无余财 "远不得已 陕二州刺史 睚眦之间 父遵 窃谓过之 与尹正攻获杜岸于南阳 性聪敏 韩褒 若以信为嫌 拜车骑大将军 莫不用命 "卿祖昔在中朝 乃令孝宽以本将军行宜阳郡事 甲兵精利 将恐远近闻之 方塘水白 秋收之 最为豪帅 未可背德 元后作民父母 斫伤运手指 得三千人 若罚无定刑 使得兼济 号称良牧 寻亦拔之 尽忠勤之节 不世之杰 因留乡里 乃与英书 俱总兵境上三十余载 除江陵防主 孝闵帝践阼 以六月为岁首 字戎昭 天下是以知宇文护不能终其位焉 虽轻重不同 贤性强记 开府仪同三司 拜议郎 "自是接遇有加常礼 出告蔡 大宝 出兰池而典午 吴人 除西宁州刺史 当慕息肩 斯皆一时之美也 金紫光禄大夫 又遣子弟入质者 皆号神童 除给事中 至于碑榜 锡杖各一 遂共追击五子王等 因渐疏之 保定三年卒 今则任等三事 赵乾等步骑五百于鹿卢交南 欲至铁山 整雅识情伪 以跻日新之德 进位大将军 征为侍 中 都督 玉音不嗣 夜骚骚而击柝 遂感心疾 以贤为前驱 " 谥曰果 屡有战功 赐衣一袭及被褥 秦族 "天不使吾平荡江表 吴郡人也 籴粟以赈其乏 有益义方 仪同三司 尤长佛义 不利居宫中 虽屡被追捕 卒于闻喜川 先辈旧齿至于今而称之 齐平 称曰"幸若获宥 围逼州城 "裴侠清慎奉公 遂居冯翊 宗懔 应对闲敏 太祖知其勇决 帝遂得言 邑二百户 早奉名节 最独曰 六官建 转陕州刺史 温序死而思归 及逢时值主 进侍中 周含郑怒 元礼少有志气 大将军 遂屠其城 邓 侯造等率众七千 除大丞相府右长史 既累世在江东为宰辅 总管李贤击走之 有凌轹中夏志 及其父丧 遂享 爵位 每行春省俗 日旰忘食 摄尚书驾部郎中 并欢衡泌 汉之东观 字永览 字遵胤 及平侯景 孝宽在边多载 欲乘之以入 七父若顾先恩 在匈奴之北 何向而不可成也 恐谗诉生焉 多取伊吾路云 称沈重所学 "果如其言 会其刺史王士良妻弟董远秀密遣送款 《周书》 寻而太祖擒窦泰 壮士 不还 以御丑奴 进爵襄城郡公 "杲曰 "众咸服其宽雅 留滞当年乎?累为功曹 以军功稍迁安西将军 封万春县公 丧毕 大将军 建德四年 咸在江东 太祖即遣仲还 迁哲亦自取供食 梁大同中 颇黎 两观当戟 放还本族 向五子王又攻陷信州 契未定而太祖崩 不能抗御 今巡抚居此 敦煌人也 逃散殆尽 卒 邑二千户 北土鱼少 昂稍被护亲待 今日之来 擒其城主特进 得免 元帝甚叹美之 除安东将军 武成末 迁侍中 迁县伯下大夫 散骑常侍 朝廷受其虚言 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请举州来附 役属于突厥 拜师氏中大夫 爵随例降 西益潼刺史 归欤之情何极 跨横塘于江浦 重刑可也 齐文宣自晋阳赴邺宫 及长 加镇西将军 又随胜奔梁 庸可暨乎 族性至孝 在康居西北 时人荣之 安州刺史 遂相率来降 幼有声誉 于是信矣 质直者 历蕃部 吏部郎中 乃解 解褐武陵王国左常侍 据险自守 令所督诸州 又害膏腴田宇以赈之 幼年已解属文 客于颍川 遂卒 既出而天光至 兼复资粮充实 得与延孙兵接 与乌丸轨禽陈将吴明彻 陈 褒曰 亦见称于良史焉 授天官府上士 若总兵权 增邑并前一千九百户 元帝及诸文士并和之 用能观兵伊 陈人复溃 "高欢托晋阳之甲 从事中郎 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 粮粟 随军西还 时有异膳 进骠骑将军 容貌长壮 遂射杀之 填 委于旗亭 善阴阳 进位骠骑大将军 唯每旦集于牙门评议众事 车骑大将军 为御史中尉 如贤所策 其儒者自有别传及终于隋之中年者 以轨为长史 引置麾下 来朝京师 齐河清中 擢为尚书侍郎 迁太子庶子 无容远出 隋文帝仍遣武乡公崔弘度将兵戍江陵 宁进兵攻之 前后刺史 保定二年 执手以别 性方正 迁行台左丞 还未至州 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深相钦尚 邑二百户 词理辩畅 律历 其后巴西人谯淹扇动群蛮 岂应若是 御下严整 寻除开府仪同主簿 俗重佛法 烽随星落 父云 盗贼蜂起 及循降 子子宝嗣 动合规矩 召为记室 见殷忧之方始 谁与为国 沉吟久之 军还 卒与 之遇 胥暨我太祖之庭 亲执其手谓之曰 谦幼聪敏 以敢勇闻 上柱国 所谓楚虽有材 左迁同和郡守 船舰并碍于车轮 元华 赐爵饶阳侯 又从战于河桥 所历之处 仍留镇荆州 从太祖战于河桥 尝从太祖狩于檀台山 拜中书博士 虺毒潜吹 香动秋兰佩 兼丞相府记室 胡寇犯边 "吾专心国家 加 散骑常侍 出入卧内 世袭本县令 "齐神武后果退 州民邓诞引侯景军奄至 便令镇抚 弟昔因多疾 帝以玉壁要冲 臣宗族盖寡 唯托意诸婿 "卿何为谤经?及独孤信入洛 向若不令检视 量岁丰俭 自是寇盗颇息 何足以议 迁车骑将军 西瞻博望 赠侍中 詧在位八载 仍守原州 加车骑大将军 婚 娶之后 斯盖天之所命 子胄 辛庆之 雍容富文雅 明赵盾之愆 使于陈 大将军杨忠击破之 故帝王以之沿革 宁觉年祀之斯须 弘农华阴人 涂炭疲弊之人 幸甚 梁昕 虬又以为时有今古 以光为长史 诏复官爵 帝览而嘉之 贤乃率数百骑径掩后炽营 以人马疲弊 四年 天和六年 折简可致 及 江陵平 杲兄长晖 中国毕知之矣; 皎送其子玄响为质于岿 散骑常侍 失时为易 于谨等平江陵 居父丧 当州都督 自称仁州刺史 以郡归隋 "寒士不逊 本令相送归阙 蔡公广时镇陇右 昌始遣使献方物 撰《新仪》十篇 尝与群儿为战斗之戏 苍云暮同 而临难慷慨 上经说道 时齐文襄为大 都督 负其牛羊之力 虽处元僚 孝宽乃谓其将帅曰 好学慕古 除栾城令 自投于床曰 若指诸掌 英俊沉下僚’ 陈人已至 皆以清白见称 辄刻木为数 轻往掩袭 朝暮还往 转始州刺史 魏正光五年 晋公护辟为中外府乐曹参军 非其好也 拜国子博士 以此还师 由斯言之 坟典散逸 晋公护为雍州 牧 刘忠义 授建威将军 贼不以为虞 漳县令 寻除蒲州总管府长史 则臣为不忠之臣 多没于湕水 所得俸禄 发言措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