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汕头
【话题】潮汕为啥这么穷?

【话题】潮汕为啥这么穷?潮汕地区穷得让⼈难以置信。
2017年,潮汕四市的城镇居民⼈均可⽀配收⼊依次为:汕头27175元,揭阳24100元,汕尾24086元,潮州22695元。
这组数据是什么意思呢?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的⼈均可⽀配收⼊为36396元,潮汕地区相对最富裕的汕头,⼈均收⼊⽔平较全国的平均⽔平,低了25.3%;⾄于最穷的潮州,⾜⾜低了37.6%。
要知道全国的这种3.6万的年收⼊⽔平,⽉均3000块钱,已经谈不上有钱花了,⽇⼦也是过得紧巴巴的,结果潮汕地区更惨,⽉均刚刚两万出头,最穷的潮州⽉均收⼊还不到1900块钱。
单纯看数据的话,这恨不得整体没能实现温饱,还在饥饿线上挣扎。
然⽽潮汕地区本来不应该穷。
恰恰相反,它本来应该是代表型的富裕地区才对。
汕头是中国最早的开放区,早在清代末期就是通商⼝岸。
1981年刚刚开始改⾰开放,汕头就被确定为经济特区,⾛在了改⾰开放的前端。
这算是天时。
汕头港是⼴东难得的深⽔港,拥有万吨级的泊位18个。
潮汕地区有铁路,有机场,在交通⽅⾯⽆论如何都谈不上封闭。
这算是地利。
更关键的是,潮汕地区⾃古以来就有经商和出海的传统,对中国的⼤陆⽂明国家来说,潮汕地区说得上是为数不多的海洋⽂明地区,即便最普通的潮汕⼈都能谈⼏句⽣意经,因此潮汕籍的富豪遍布天下,李嘉诚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算是⼈和。
然⽽,就这样⼀个集天时地利⼈和于⼀体的潮汕地区,却活⽣⽣的将⾃⼰发展成为了⼴东的贫困地区。
在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原因?潮汕四市在古代统属于潮州府,新中国建国后,潮汕地区的⾏政管理体制⼏经波折,改⾰开放前⼤致上是以⼤汕头地区统管今天的潮汕四市。
1983年汕尾地区被分割出来,单独建市。
再到1991年,⼜分割出潮州与揭阳,最后汕头市⾯积变成潮汕四市中最⼩的⼀个,仅2064平⽅公⾥,⽽其它三市的⾯积分别为:潮州3614平⽅公⾥、揭阳5240平⽅公⾥、汕尾5271平⽅公⾥。
如此四分潮汕的结果,就是潮汕变得群龙⽆⾸,并且再也不可能进⾏统⼀的产业规划。
改革开放内容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有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博乐、塔城、普兰、樟木、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等;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汕头宏观经济发展过程

同时,外资企业开 始在汕头投资设立 研发中心和高端制 造业基地,提高了 汕头的产业附加值
和竞争力
这一时期,汕头的 经济保持了较为稳
定的增长态势
3
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化 进程(2000年代至今)
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2000年代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汕头的经济 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加 大了对内需的刺激力度,推动了"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汕 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汕头的GDP连续多年保持 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 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化
以下是对汕头宏观经济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的概述
1
改革开放初期的 快速发展(1980年
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1980年代)
在改革开放初期,汕头 作为经济特区之一,享 受了特殊的经济政策, 成为了吸引外资和企业 投资的重点地区
这一时期,汕头的制造 业、轻工业、纺织业等 迅速发展,经济总量逐 年增长
汕头宏观经济发 展过程
-
1 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 (1980年代)
2 结构调整与转型(1990年 代至2000年代初)
3 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 程(2000年代至今)
4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汕头宏观经济发展过程
汕头,作为中国广东省 东部沿海城市,自改革 开放以来,其宏观经济 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
然而,由于经济结构单 一,过度依赖外资企业 ,汕头的经济发展面临 较大的波动性
2
结构调整与转型(1990 年代至2000年代初)
结构调整与转型(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入推进,汕头开始 进行经济结构的调
广东汕头旅游攻略自助游

广东汕头旅游攻略自助游1. 汕头简介广东汕头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
汕头以其风景优美的海滨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
汕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这个城市,您可以欣赏到汕头独特的建筑风格、品味到地道的海鲜美食,还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
2. 自助游行程安排2.1 第一天:汕头市区探索•上午:抵达汕头后,首先可以前往汕头市区,参观汕头当地的著名景点如汕头市岭南美术馆和汕头市潮汕民俗文化博物馆。
在这些博物馆中,您可以了解到汕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午:在市区的一家当地餐馆品尝当地的潮汕菜,例如潮汕牛肉丸和潮汕牛肉。
•下午:您可以沿着汕头的海滨大道散步,欣赏美丽的海景并购物。
汕头有许多购物中心和商场,您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晚上:在市区的一家海鲜餐厅品尝新鲜的海鲜,如螃蟹、虾和鱼。
品尝当地风味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夜景。
2.2 第二天:汕头周边一日游•上午:租一辆自行车或包车前往汕头周边的乡村,如南澳岛和潮阳区。
在这些乡村中,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并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中午:在乡村的一家农家乐品尝农家菜,体验乡村的宁静和舒适。
•下午:前往南澳岛,您可以参观南澳岛独特的岩石景观和海滩。
在南澳岛的海滩上,您可以放松身心,享受海水和阳光的沐浴。
•晚上:返回市区,在汕头著名的夜市品尝当地小吃和美食,如汕头炒米粉和汕头糖水。
2.3 第三天:汕头名校游•上午:参观汕头大学,一座历史悠久且世界知名的大学。
您可以欣赏到汕头大学独特的建筑和美丽的校园风景。
•中午:在汕头大学附近的一家餐馆品尝学生风味菜肴,体验大学生活的情趣。
•下午:前往汕头理工学院,参观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工程教育。
•晚上: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品尝当地特色菜品,如潮汕牛蛙和潮汕蒸煮。
3. 注意事项•汕头气候温暖潮湿,建议穿轻便、透气的衣物,并备好防晒用品。
写景作文:家乡的变化15篇

写景作文:家乡的变化写景作文:家乡的变化1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景作文:家乡的变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景作文:家乡的变化1小时候,我喜欢坐在院子里仰望着那满天繁星的夜空和一弯清幽冷淡的新月。
现在回想起来,倒有一种怀念萦绕在心头。
今晚,窗外又升起了弯弓似的月亮,使我不禁的又回想起了从前,回想起故乡,体会着古人望月思乡的情感。
如今的故乡比起小时候变化了不少,变得更加发达,变得更加繁荣。
但同时也变得更加乌烟瘴气,所以我还是觉得以前的故乡好。
今年七月份,当我得知父亲要接我上江苏上学时我高兴的彻夜未眠,在心里盘算着到江苏后的种种计划,但那时又怎么会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为怀念家乡而心怀感伤呢?身在异地才深感故乡是那么美好,即使它已经变了,变得不像从前。
原先淳朴自然的红砖瓦房变成了一栋栋楼房,原先寂静幽深的乡间小路也变成了川流不息的水泥公路,就连原来路旁葱郁的树木也变成了挺立的路灯。
变得那么发达?繁荣。
可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却变得那么陌生,比起小时候的那个坐在院子里看星星的家乡,这个故乡显得“遥远”多了。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一个人住在家乡的竹林深处,到了晚上,看着月光透过竹林投下来的斑斑驳驳的光影,听着瑟瑟的风声,品着香茶。
体会古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与“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情感,重新找回那个“看星星的时代”,已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家乡变了……家乡变了,可我的心没有变,依然怀念家乡,我决定今年放假回家一趟,寻找我心中的故乡,寻找我童年时的家乡,可是还能找得到吗……写景作文:家乡的变化2我的家乡是汕头,自从改革开放后,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那凹凸不平的羊肠小道,那欲倒的危房,那空荡荡的市场,那破旧的小公园,还有那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幼儿园和学校。
“ 被遗忘”的汕头特区

教训共鉴LESSON正能院汕头作为粤东重镇,是潮汕地区的核心城市,同时也是广东省东翼腾飞的支点,一度担负着成为改革开放实践突破口的历史使命。
然而承载着中央厚望的汕头,却始终拿不出一份像样的成绩单,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陷入发展迟缓的泥淖,成为一个总是让人提不起又说不出的地方。
繁荣后的没落汕头的发展可谓集合了国家政策之天时,水陆交通枢纽之地利,著名侨乡之人和,然而在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绩却不尽人意。
汕头在改革开放的前15年经济增长非常迅速,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汕头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汕头获得沿海开放城市待遇;1987年汕头所辖各县都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改革开放初期汕头的经济发展。
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汕头开始陷入了发展迟缓的泥淖,尤其是在未设特区前,汕头已经是广东第二大城市。
然而30多年后,汕头不仅丧失了特区的优势,甚至沦落为一个普通城市。
我们不禁要问,汕头究竟怎么了?2000年的“807”案件对汕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2000年,汕头市大量企业被揭发存在大量偷税漏税行为,中央特别成立调查此案的“807”工作组进驻汕头,对汕头涉嫌此案的企业采取行动,封闭其所有账户,冻结所有资金,并动用军警将企业的有关会计资料全部装车运走,对相关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彻底调查和严厉打击。
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曝光,当地的信用和形象遭受严重损毁,汕头东区的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商业活动受到很大限制,由此汕头经济遭受直接重创,并导致了长时间的经济发展迟缓。
其实,在“807”事件之前,汕头经济放缓就已经渐露端倪。
汕头在发展势头最好、经济最繁荣的“黄金五年”期间,G D P 增长了186%,比同期全国平均的153.5%高出很多。
但汕头市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却全面、大幅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被遗忘”的汕头特区国企管理2016.02-03. All Rights Reserved.平:“黄金五年”中,汕头的投资增幅71.7%,全国平均水平高达140.5%;汕头的出口增幅79.8%,全国平均水平高达100%;利用外资增幅51.6%,全国平均水平高达138.2%。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特困区”——改革开放35年汕头发展之路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最早得益者,汕头以其历史的商贸优势和侨乡优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纵向比较来看,改革开放35年来,汕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但横向相比于同期设立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具有较大差距。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汕头从名副其实的“经济特区”沦落到现今万人调侃为“经济特困区”的地步?本人以一个土生土长的汕头人的身份,从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说起,谈汕头过去35年的经济发展,谈汕头的经济现状,更重要的是提出关于汕头沦落原因的思考,并指出汕头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明确指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蓝图,提出让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让整体社会呈波浪式向前发展。
于是就有了1980年沿海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1979年,在中央咨询设立经济特区的候选城市时,日后被誉为“特区拓荒者”的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提议了家乡汕头。
汕头位于“省尾国角”地带,毗邻台湾,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几百年来有大批潮汕人“下南洋”谋生,汕头变相积累了国内难出其右的侨乡优势。
当年汕头能够优先设立为经济特区,除了省委书记吴南生的推动,汕头的侨乡优势和商贸优势更为至关重要,那才是经济特区设立依托的根本。
放眼整个汕头的城市发展史。
迄今为止,决定汕头城市命运的时刻有两次。
一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促进了汕头商业社会的形成,同时大批潮汕人凭借善于经商的天赋和能力,走出汕头打天下;二是1980年,汕头成为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如果说100多年前的命运抉择为汕头的发展打下基础的话,100年多后的改革开放,汕头才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腾飞。
二.改革开放35年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汕头是广东第二大经济体,1980年GDP达到10.79亿元,仅次于省会广州,经济实力可谓雄厚,作为对比,当年的深圳和珠海GDP均在2亿元左右;汕头港是全国第七大港口,商贸十分发达,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城市规划的战略分析

目录一、汕头城市规划背景 (1)二、改革开放后汕头的经济现状 (1)三、第一、二轮城市规划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3)四、第三轮城市规划战略分析(2000年至2010年) (5)五、对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规划展望 (7)六、总结 (9)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城市规划的战略分析一、汕头城市规划背景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
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作为率先成为经济特区的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历经了三轮城市规划,并即将在2011年展开第四轮的城市规划。
回顾我市的前三轮规划,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推动和引导作用。
改革开放后,78版规划提出适当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方针;88版总规划,对汕头的定位更加丰富,首次提出“粤东中心城市”的概念,明确汕头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的性质;02版总规划重新调整发展目标,将原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单一目标调整为建设“一港(汕头港)两市(园林海滨城市、粤东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目标。
因此,立足于汕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的国情,本文将着重分析汕头改革开放后前三轮以及即将开始的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对汕头未来的城市定位进行展望。
二、改革开放后汕头的经济现状1978年至“六五”期末,汕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69%,其中劳动力投入带动经济增长3.52个百分点,劳动力投入带动经济增长占整个GDP增长的40.56%。
进入九十年代,汕头的经济增长逐步朝着向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向发展,但整个经济仍然主要依靠大资本投入,这个时期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份额占GDP增长份额高达40%至50%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汕头没能抓住改革发展的后劲,经济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1999年,汕头经济总量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和江门,排在全省第五位,但十年后的2009年,汕头才翻了一倍,刚刚突破1000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P 2003 2007
年增长率
498.43亿 亿 元 850.15亿 亿 元
港口货物 吞吐量 1470万吨 万吨 2300万吨 万吨
出口总额 外商直接
投资
18.92亿 亿 美元 39.12亿 亿 美元 5200万 万 美元 1.72亿 亿 美元
11.2%
10.8%
20%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作为粤东区域中心城市,汕头基础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作为粤东区域中心城市,
汕头市区古为潮汕滨海冲积地。宋朝已形成村 汕头市区古为潮汕滨海冲积地。 属揭阳县。南宋末年,因战乱, 落,属揭阳县。南宋末年,因战乱,闽南的十 几万人从莆田移民潮州、汕头。在唐朝后期, 几万人从莆田移民潮州、汕头。在唐朝后期, 北宋期间,南宋末期,元朝后期,明朝中后期, 北宋期间,南宋末期,元朝后期,明朝中后期, 清朝严酷的沿海迁界时陆续有莆田人移民现在 潮汕,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过多和逃避因外军 潮汕, 入侵导致的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 入侵导致的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 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头。 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头。 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 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就关注过汕头,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就关注过汕头,说汕头是 中国当时五口通商之外“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 中国当时五口通商之外“ 的口岸” 的口岸”。
2009年汕头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9年汕头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 年汕头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16.51亿元 同比增长10.6个百分点. 亿元, 10.6个百分点 1116.51亿元,同比增长10.6个百分点. 专利申请量居全省地级市第四位 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 10件 国家免检产品30 30个 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件,国家免检产品30个 广东省名牌产品78 78件 全国驰名商标12 12件 广东省名牌产品78件;全国驰名商标12件, 广东省著名商标131 131件 广东省著名商标131件,驰(著)名商标约占 全省总数的10% 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位。 10%, 全省总数的10%,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位。
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较快,功能 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较快, 较为齐全,已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 较为齐全,已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 路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路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港口吞吐量从 1981年的 1981年的336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2300万吨。中心城区建 年的336万吨提高到 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 年的2300万吨。 万吨 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 年的7.81平方公里扩大到 平方公里扩大到2007年的 年的118.06 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7.81平方公里扩大到2007年的118.06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解放后,1950年 解放后,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 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 年经国务院批准, 府。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龙湖片区 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 月经国务院批准, 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 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 52.6平方公 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 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2003年 经国务院批准,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 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 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 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调整后, 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 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 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 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 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 120万增加到487.5万 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南 澳县建制和区划不变。 2011年 日起, 澳县建制和区划不变。从2011年5月1日起, 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 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潮菜走俏神州风靡全球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和闪图经 济特区创办,外商分至沓来,投资商贸,创办企业, 潮地百业俱兴,经济腾飞,市场繁荣。潮菜美食紧 跟时代步伐,抢占商机,开发创新,更上一层楼。 汕头饮服等部门接连不断举办厨师培训推广招牌菜、 名牌菜、创新菜。开展创新菜演示,评选名菜及中 华名小食,在本土及新马泰与日本、台湾、澳门举 办美食节,交流烹饪技艺,并吸取了香港潮菜的调 味料和调烹技艺,潮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不但在本地群芳斗艳,且走俏神州大地,风靡全球。 如今海内外潮菜酒楼林立,一枝独秀,寰宇飘香。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9.12亿美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9.12亿美
元,为1981年的14.6倍。1981-2007年,全市累计出口总 元,为1981年的14.6倍。1981-2007年,全市累计出口总 额459.95亿美元,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2.71亿美元。 459.95亿美元,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2.71亿美元。 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我市已同180个国家 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我市已同180个国家 和地区建立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 年来,汕头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形成 年来 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道路不平,电灯不明,通讯不灵”等现象已成为历史。 过去“道路不平,电灯不明,通讯不灵”等现象已成为历史。30 年来,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90亿元,是前 年的 倍。 亿元, 年的18倍 年来,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投资 亿元 是前30年的 八五”时期以来,汕头市全方位加强干线公路网建设, “八五”时期以来,汕头市全方位加强干线公路网建设,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现了一级公路 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年代中期实现了一级公路、 上世纪 年代中期实现了一级公路、高速公路零的突破。1995 年和2002年,分别建成了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汕汾高速公路, 年和 年 分别建成了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汕汾高速公路, 使融入全省一天经济圈。同时先后三次全面改造国道324线、国 使融入全省一天经济圈。同时先后三次全面改造国道 线 道206线,使汕头境内国道全部改造为一级公路。 线 使汕头境内国道全部改造为一级公路。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政府行政机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政府行政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有序进行, 度改革有序进行,公共财政框架和新型国资管理体制初步 建立,投资体制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建立,投资体制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 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中毛入学 率超过100%,农村实现完全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被列入 率超过 ,农村实现完全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 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保持在 全省地级市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 全省地级市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年的 397元提高到 元提高到2007年的 年的116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 元提高到 年的 元 1981年的 年的295元提高到 元提高到2007年的 年的451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 元 年的 元提高到 年的 款余额从1981年的 年的1.25亿元提高到 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 年的843.61亿元。 亿元。 款余额从 年的 亿元提高到 年的 亿元
华能电厂: 华能电厂: 打造“电煤路港运” 打造“电煤路港运”一体化能源 基地
华能海门电厂是南方电网首座百万千瓦级高效 节能环保型绿色企业, 2006年底开工建设 年底开工建设, 节能环保型绿色企业,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2009 年开始投产发电。电厂机组单机容量1036MW 1036MW为全国 年开始投产发电。电厂机组单机容量1036MW为全国 最大,在广东省节能调度排序第一, 最大,在广东省节能调度排序第一,各项经济环保 指引引领行业。通过技术改进,使电厂各项经济技 指引引领行业。通过技术改进, 术指标国内领先,世界先进, 术指标国内领先,世界先进,供电煤耗比全国平均 值低50 50克 千瓦时左右,年节煤约75万吨。此外, 75万吨 值低50克/千瓦时左右,年节煤约75万吨。此外,电 厂一期工程环保设施投入约16亿元, 16亿元 厂一期工程环保设施投入约16亿元,占工程投资 10.7%, 10.7%,作为全国首批脱硫脱硝与主体工程同步投运 的百万机组电厂,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的百万机组电厂,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汕头龙湖区:筹资800万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今年以来,龙湖区围绕建设幸福龙湖的目标, 今年以来,龙湖区围绕建设幸福龙湖的目标, 扎实推进农民增收、农村水改、城乡环境、防灾减灾、 扎实推进农民增收、农村水改、城乡环境、防灾减灾、 校舍安全、全民健康、治安防控、关爱老人、 校舍安全、全民健康、治安防控、关爱老人、文化建 社会保障等十大民生工程实施, 设、社会保障等十大民生工程实施,使改革发展成果 更多惠及城乡居民。 更多惠及城乡居民。 据介绍,龙湖区投入270.97 270.97万元配套启动新型农 据介绍,龙湖区投入270.97万元配套启动新型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 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村 居覆盖率均达到100% 居全市首位。筹资800万元从8 100%, 800万元从 居覆盖率均达到100%,居全市首位。筹资800万元从8 日起为辖区户籍人口近4万名60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 月1日起为辖区户籍人口近4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 康体检,并将今后每年为年满60 60周岁老年人进行健康 康体检,并将今后每年为年满60周岁老年人进行健康 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形成制度。 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