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 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      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认识连比。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生长点:1.重点: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三个数量连比的意义,正确计算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一堆黄沙, 运走的吨数与剩下吨数的比是4:3, 把运走的吨数看作( )份,剩下的就有这样的( )份,总吨数就有这样的( )份。

运走的吨数占这堆黄沙的(),剩下的吨数占这堆黄沙的()。

2、公鸡和母鸡只数的比是5:7。

公鸡的只数是总只数的(),母鸡的只数是总只数的(),公鸡是母鸡的(),母鸡是公鸡的()。

3.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定的比来分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课1.教学例5(1)提问:3:2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学生讨论。

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③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号,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5,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方法一:3+2=5 30÷5X3 30÷5X2方法二:30X3/(3+2) 30X2/(3+2)方法三:30÷(1十3/2)方法Ⅳ:30÷(1+2/3)(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二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热身练习1、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份,剩下的就有()份。

这段路共有()份已经修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2、李明、张强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张强出资10万,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8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3、拿自己配制的饮料,导出课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揭示课题二、新课探究(一)展示例题:我把蜂蜜和水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蜂蜜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1、学生读题,找出不理解的语句,老师解释(浓缩液稀释液)2、找出已知条件:500mL 1:4(1)师:500是什么? (浓缩液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2)师:1:4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个比(3)从1:4这个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3、学生尝试解题。

4、汇报方法一:总份数:1+4=5每份:500÷5=100ml浓缩液:100×1=100ml水:100×4=400ml方法二、总份数:1+4=5浓缩液:500× =100ml水:500×=400ml5、师评讲,小结方法(二)做一做1、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的比分给两个班,应该怎样分?2、学校把栽70棵树苗的任务按照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按比例分配》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但是对于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比例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准备相关的小组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例如:一家商店在搞促销活动,买100元的商品可以返还10元的现金,如果小明购买了200元的商品,他可以返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例如: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例是2:3,如果男生有20人,女生有多少人?让学生思考和解答,引导学生发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巩固和应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六年级上数学--思维训练 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上数学--思维训练 按比例分配

7按比例分配例1、某校六年级三个班人数如下表,现有441棵树苗,如果按照各班人数进行分配,每个班各应分得多少棵?例2、甲、乙两个玩具厂一个月内生产玩具数量比是5:4,两厂玩具单价的比为7:8,已知两个厂这个月总产值为134万元,两厂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例3、制造一个零件,甲需要6分钟,乙需要5分钟,丙需要4.5分钟。

现在有1590个零件的任务,分配给他们3人,且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

每人应分配到多少个零件?例4、甲、乙、丙三人共有216元,甲用了自己钱数的53,乙用了自己钱数的43,丙用了自己钱数的32,各买了一付价钱相同的乒乓球拍,那么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例5、某商场进了A 、B 、C 三种型号的西服总价152000元,件数之比是2:4:3,单价之比是6:5:2.三种型号的西服各值多少元?A 型号每套300元,B 型号每套250元,C 型号每套100元,三种型号的西服各有多少件?练习1、配制黑色火药的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

这三种原料质量之比是15:2:3。

要配制这种黑色火药180千克,需要这三种原料各多少千克?2、金、银、铜三块金属共重720克,它们的质量比2:3:4,现在取走金块的21,银块的31,铜块的51铸成合金。

这块合金重多少克?3、大圆A 与小圆B 的一部分重叠(如右图),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圆A 的51,是圆B 的31。

已知两个圆的面积之和为20平方分米,求圆A 、B 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1)班 六(2)班 六(3)班 45人 54人 48人4、水果糖与奶糖单价的比是2:3,质量的比是9:10,把两种糖混合在一起卖,共卖得880元,把两种糖分开卖,每种糖可卖多少元?5、有大、小两种橘子,大橘子与小橘子的单价比是4:3,质量比是5:2,把两种橘子混合在一起成140千克的橘子单价为1.3元,大橘子的单价是多少元?6、某商贩按大个鸡蛋每个0.36元,小个鸡蛋每个0.28元卖出了一批鸡蛋,共收入214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10 按比例分配丨苏教版 (共23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10 按比例分配丨苏教版 (共23张PPT)

课堂检测
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
思路训练
1.口答
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比是3:2
(1)大豆的公顷数占( 3 )份 玉米的公顷数占( 2 )份 这块地一共是( 5 )份
(2玉)米大占豆这占块这地块的地(的2()35 ) 5
思路训练
口答:
2、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5 :4
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5 9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4
按比例分配
用完了, 应该怎么 来配制呢?
稀释比例
浓缩液和水的比是1 :4
学习目标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定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3.总结按比例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4.能利用多种方法解按比例分配应 用题。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 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 按比例分配。
9
判断
4.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三条边长度的比是
√ 3:4:5。最长的边长是10cm。 ( )
5.参加团体操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 :5。如果女生
× 有30人参2并将题中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小提示:浓缩液+水=稀释液
6.六年级三个班为舟曲灾区共捐款400元,六 (1)、六(2)和六(3)捐款的比是3:4:3,六 年级三个班各捐款多少元?
浓缩液占1份, 水占4份。
500ml
1 500× 1+4 =100(ml)
浓缩液占
4 5
水占
1 5
500×
4 1+4
=400(ml)









100ml , 水 的 体 积 是 400ml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2.掌握各种不同类型比例分配题目的解法;3.提升学生计算和分配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2.不同类型比例分配题目的解法。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比例分配中的概念和方法;2.帮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解题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学生用书、教师用书、黑板、彩笔、教案;2.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点和对应题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通过黑板上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讨论比例分配的概念;2.让学生思考、回答什么是按比例分配,有什么应用场景。

2. 讲授阶段(25分钟)1.对于已经掌握比例分配概念的学生,老师可以进一步讲解比例分配的基本公式和解题方法;2.对于初学者,老师应该以例子为基础,循序渐进地讲解逐步求解方法;3.在讲解的时候,重点应该让学生把握以下几点:–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具体题目的解法步骤;–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分配能力。

3. 练习环节(2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完成练习题目。

引导学生注意以下方面: 1. 根据题意理解题目; 2. 找到合适的比例关系; 3. 按比例计算和分配; 4. 经过反复核对,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4. 课堂反馈(10分钟)1.让学生上黑板,以小组为单位,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2.教师给出答案和评判,指出错解和不易理解的部分;3.统计学生掌握情况和解题能力。

五、作业1.指定练习题目,并进行点评和解释;2.给予将来如何应用的讨论。

六、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并展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成果。

七、教学反思1.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合理分配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了教学工具;2.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良好;3.内容紧凑,也基本可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应用;4.需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分配能力,提升解题速度和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公式+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公式+练习题
类型1:已知甲和乙的总数量,甲数与乙数的比是a:b,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总份数=a+b;每一份=总数量÷(a+b);
甲数=总数量÷(a+b)×a; 乙数=总数量÷(a+b)×b
类型2:已知甲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a:b,求甲、乙两数之和是多少?
甲、乙两数之和=甲数÷a×(a+b)乙数=甲数÷a×b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年级数学上册
《按比分配》公式+练习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一种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5656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解:1+100=1015656÷101=56(千克)
答:需石灰56千克。
5、体育室有20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一、二两个班,一班有52人,二班有48人,两个班各得跳绳多少根?
2、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水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千克,需要盐水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050÷101=50(千克)
答:需要盐水50千克。
3、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40头。山羊和绵羊一共有多少头?
解:40÷2=20(头)
20×(5+2)=140(头)
答:山羊和绵羊一共有140头。
《按比分配》公式+练习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1、把300本作业按4∶5∶6分给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各得多少本作业本?
解:4+5+6=15
300÷15=20
20×4=80(本),20×5=100(本),20×6=120(本)
答:四年级得80本,五年级得100本,六年级得120本。
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按比分配》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以及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展示给大家。

4.巩固(10分钟)讲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的时间分配如下: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总计:50分钟教学情境分析:在教学《按比分配》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分配生日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用一根长40厘米的铝丝再 帮低年级老师做一个长与宽的比是 你设想好的长方形。
按比例分配
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 年级人数 统计表
班数 一班 二班 三班
年级 年级
做1000面 的任务,分配 给五六年级完成,怎样分配合理?

做1000面 的任务, 按2 : 3分配给五六年级完成, 六年级做多少面 ? 五六年级各做多少面? 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做多少面?
做600面 的任务,分配 给六年级三个班完成,怎样分配 合理?
体育老师选拔了80名同学 我班共有49人报名参加 组成彩旗队,准备按3 : 5 :2 各项目比赛,其中男女运动 编排成红旗、蓝色、黄色三支 员人数的比是4 :3,你知道 队伍,你知道这三支队伍的人 我班代表队有多少名女运动 数分别是多少吗? 员吗?
用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 个三条边的比是4 : 7 : 9的三角形, 请你帮低年级老师算算三条边的长 度是多少,再做一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