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中考题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语文的第一轮复习,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训练试题来练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一下。
(2)我们不愿恣( )情地悲痛。
(3)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dāng( )。
(4)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rèn( )和刚强。
2.选词填空。
(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2分)清远清脆清澈清凉(1)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 )可口。
(2)只有长风呼啸,蓝天( )时,还能听到鼓动羽翼的声音。
(3)但是枪终于响了!半自动步枪和谐( )的连击。
(4)故乡的歌是一支( )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3.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分)(1)参加跑步的人多说明了人们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的表现。
(2)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4.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
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沌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尾联以诗人望后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5.说话的方式很多,我们学过的主要有直言和婉言。
根据下面的情景判断,回答委婉的一项是( )(2分)李慧把自己用几天时间精心画的一幅画拿去问好朋友石炎:“你看我的这幅画画的怎么样?”石炎看后觉得画的不令人满意,他应该怎样回答?A.这画还算可以B.不敢妄加评论C.这画不怎么样D.实在不敢恭维6.按要求填写。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初三年级其次次模拟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深红的榴花和五彩的百索b īnf ēn 了五月的天空,芳香的艾草和芳香的粽叶馥郁了仲夏的时间。
菖蒲香袋、和菜黄鱼、苇叶粽子、扬波划舟……这些端午的习俗 A (历久弥新/愈演愈烈),装饰着生活, f ǔw èi着心灵,感动着灵魂。
倘如乡俗是回响在人们心头的一部交响乐,端午则是其中一篇k āngk ǎi 激扬的乐章; ,。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 处横线上。
(1分)A 处应填的词语是 。
3.仿照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4.端午节将至,南湖中学打算实行“民俗文化进校内”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9分)(1)【生活中的端午】学生会打算实行端午节民俗学问讲座,面对全校学生聘请“小小讲师团”成员。
请你以初二(7)班张林的名义给学生会写一份申请书,表达参与的愿望。
(5分)(2)【名著中的端午】“不觉光阴快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水浒传》酒宴上,“已使人将十万贯,。
后来,蔡夫人举荐由①负责押送,于是有了“②”(概括故事情节)的“相助”。
请简要说出有利于行动胜利的两个自然条件:③;④。
(4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曹操《龟虽寿》)(2(杜甫《登岳阳楼》)(3(赵翼《论诗》)(4(毛泽东《七律·长征》)(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与重用的句子是“,”。
(6)《三峡》一文中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二)(6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送崔融【唐】杜审言君王行①出将,书记②远从征。
祖帐③连.河阙④,军麾⑤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⑥,秋风古北⑦平。
【注】①行:将要。
②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最新部编中考真题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版)11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4天打卡计划第十一天课外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2022·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陈继儒漫游潇溪(今嵊州下王镇小溪村)所作《胜游记》,完成后面小题。
胜游记[明]陈继儒余癖于山水之趣。
戊辰春暮,拟为石梁、雁荡之游,道经于剡,将览右军之池,并康乐覆卮所。
清妙秀异,杜工部之语不虚也。
行一舍许,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徘徊久之,不忍离去。
方眺览.间,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诚.葛天氏①之民也。
余揖询其地,知是潇溪。
居虎豹,偃虬龙,佳哉胜地。
忽一童子把.竿垂钓,余私计曰:“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②。
”童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斝③,宰鸡款予。
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
觌④其貌,骯髒⑤矍铄;味其语,正大光明;论世则议切事务,谈道则奥彻玄微。
猗欤休哉⑥!真世不易觏⑦者也。
尔时夜分就寝,余思良士不寐,爰⑧成四韵以纪胜概⑨,云: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
云山纵意权⑩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
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
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⑪阴。
韵成东白,主复延.余就席,载续四韵:风尘鞅掌⑫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
梦醒北窗书千卷,兴饶东郭酒三巡。
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
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话别,束装就道。
主君谓谁?徐君以圣也。
童子谓谁?其孙佩元也。
良辰难得,胜地不再,乃记之以志不忘。
【注释】①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他的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语出《晋书·王衍传》,“宁馨儿”后为小孩的美称。
③爵、斝jiá:古代酒器。
④觌dí:见;⑤骯髒kǎng zǎng:刚直,不屈不挠。
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语文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16分)①酒是激发创作灵感旳源泉,酒是(cuī)生诗文书法旳(jiào)母。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ɡuī lì)诗篇与书法珍品。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___________,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旳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___________,在意山水之间也”,体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旳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_________,_________”,充斥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
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对应旳中文或词语。
(3分)(cuī)____生(jiào)____母(ɡuī lì)______解析:本题考察字形旳书写。
答案:催酵瑰丽2.根据提醒,默写②—③段中旳名句。
(8分)___________,系马高楼垂柳边。
___________,在意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察名句名篇旳背诵默写,注意识记与积累。
答案:相逢意气为君饮醉翁之意不在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根据第④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旳是(),属张旭草书旳是()(2分)A. B.C. D.解析:本题考察书法常识。
答案:D B4.完成下列表格。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优秀3篇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优秀3篇柳先生传中考题篇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8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
祖②茂,武昌太守。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注】①大司马:官名。
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
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B.造饮辄尽(到……去)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D.亦雅咏不辍(停止)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期在必醉陈太丘与友期B、博学善属文忠之属也C、或置酒而招之前人之述备矣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
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第Ⅱ卷(共118分)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中考语文15外文言文的阅读与欣赏含解析

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东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既得日矣。夜
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徒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
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东坡,泣自若。东坡
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妪曰: “吾家有一居, 相传百年, 保守不敢动, 以至于我, 而吾子不肖,
33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刘备刺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得到徐州让关羽执行太守之事自己又回到了沛县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帜和车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
4. 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解析】要译出重要词语“肉食者” “御”“剧”意思。
答案:当官的以儿童游戏的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 (想取胜)太难了!
七 (2016 ·宜昌中考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 后召诣 / 史馆又不屈 / 愈见疾至 / 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B. 后召诣史馆 / 又不屈 / 愈见疾 / 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 后召诣 / 史馆又不屈愈 / 见疾至免官 / 更调河南参军
D. 后召诣史馆 / 又不屈愈见 / 疾至免官 / 更调河南参军 【解析】结合句中动词用法和语句完整性断句来选。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
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
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
…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
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①机:机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贻.余核舟一( )(2)如有所语.( )(3)凿木人长寸许.( )(4)不能悉.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全都相同的一项是()例:能以径寸之.木A.左臂挂念珠倚之.B.箬篷覆之.C.吠之.声与真无二D.乃记之.而去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4.【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字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所举的一个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1. ①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ī)生诗文书法的(jiào)母。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ɡuīlì) 诗篇与书法珍品。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1),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2),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3),”,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4),”,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5),”,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
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
(cuī)____生(jiào)____母(ɡuīlì)______(2)根据提示,默写②--③段中的名句。
(3)根据第④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_____),属张旭草书的是(_____)A B C D(4)完成下列表格。
名句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壶(______)【答案】(1)催酵瑰丽(2)相逢意气为君饮;醉翁之意不在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暂伴月将景,行乐须及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 D B(4)《五柳先生传》宋代罗贯中二、阅读(一)2. 名著阅读○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开展专题探究,获得思考感悟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含答案)语文训练2010-03-07 19:58:54 阅读7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10分)2003年山西省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⑴造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____ (2)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分)10.“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往、到(2)酒杯8.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9.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10.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11.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2004年河北省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3、文章的作者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你还学过他的《》(1分)4、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3分)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嗜:______________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置:______________③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去:______________6、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指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言文(13分)3.(1分)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写出其中任意一片,没有错误即可)4.(2分)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5.(3分)①嗜:爱好,特别喜欢。
②置:置备,置办。
③去:离开(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6.(4分)①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②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7.(3分)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于世俗之外)、自得其乐(率真自然)、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人。
(答出一方面的1分。
意思对即可)(一)益阳市2004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故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B.性嗜酒:sì爱好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或置酒而招之B.不知日之入C.友人惭,下车引之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兴趣爱好:性格:1.A 2.B 3.兴趣爱好:好读书、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5分)盐城市二OO四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颇示己志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12、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3分)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14、赏读与拓展(4分)(1)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2)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2分(一)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很2分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
(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
12、饮酒、读书、写文章3分13、B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 ——10题。
(15分)江苏省宿迁市2004年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4分)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B.好读书,不求甚解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9.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3分)答:10.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4分,有创见的加分)答:(一)(15分)7.B、E (共4分,每项2分)8.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
(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
(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共4分,每题2分,四个重点词译得不准确,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9.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
(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0.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辩证、有创见的加1-2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
(共4分)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
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2007年烟台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分)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3、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哪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