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旋转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围绕一些中心点将图形绕着一些轴旋转一定的角度。

在初中数学九年级的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旋转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旋转概念旋转是指将一个平面图形绕一些固定点旋转一定角度,得到一个新的图形的操作。

固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角度称为旋转角度。

2.旋转中心旋转中心是旋转的基准点,围绕该点进行旋转。

可以是图形上的任意一点,也可以是图形外的一点。

3.旋转角度旋转角度是指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用度来表示,常用的旋转角度有90度、180度、270度和360度。

4.旋转方向旋转方向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

顺时针旋转是指沿着顺时针方向绕旋转中心旋转,逆时针旋转是指沿着逆时针方向绕旋转中心旋转。

5.旋转对称性旋转对称性是指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与原来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旋转对称性有以下几种:-旋转对称:图形与它的一些旋转位置完全相同。

-旋转中心对称:图形围绕旋转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来的位置完全相同。

-旋转中心旋转:图形围绕旋转中心旋转90度、180度或270度后与原来的位置完全相同。

6.旋转的性质旋转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面积。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内外角度。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对称性。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

7.旋转图形的坐标变换当一个图形绕一些旋转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图形上的每个点都会发生坐标的变化。

对于二维平面上的点P(x,y),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a度后,点的新坐标为P':- P'(x',y') = (x\cdot\cos{a}-y\cdot\sin{a},x\cdot\sin{a}+y\cdot\cos{a})8.旋转图形的运用旋转图形可以用来验证一些几何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比如可以通过旋转来证明两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以及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等等。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在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变换方法。

通过旋转,我们可以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数学中与旋转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以及旋转的应用。

一、旋转的定义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固定点旋转一定角度,保持图形内部的点与固定点的距离保持不变。

旋转的固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度。

九年级数学中常用的旋转角度有90度、180度和270度。

二、旋转的性质1. 旋转保持图形面积不变:无论如何旋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都保持不变。

2. 旋转保持图形周长不变:无论如何旋转一个图形,它的周长也保持不变。

3. 旋转保持图形对称性不变:如果一个图形是对称的,那么它的旋转图形也将保持对称性。

三、旋转的应用1. 确定旋转后的图形:通过给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我们可以确定旋转后的图形。

例如,给出一个三角形ABC,旋转中心为点O,旋转90度,我们可以通过连接OA、OB和OC来确定旋转后的图形。

2. 解决几何问题:旋转常常被用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例如,在证明两个图形相似时,可以通过旋转一个图形使其与另一个图形重合,从而得到相似的证明。

3. 观察图形性质:通过观察旋转后的图形,我们可以揭示一些图形的性质。

例如,通过旋转正方形,可以发现旋转后的图形仍然是正方形,这说明正方形具有旋转对称性。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旋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旋转角度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九年级数学中的旋转一般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在进行旋转时需要根据旋转角度确定旋转方向。

2. 旋转中心的选择:选择旋转中心时,需要注意选择一个能够旋转整个图形的点,使得旋转后的图形可以被完全覆盖。

3. 使用适当的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几何工具来进行旋转操作,以确保旋转的准确性。

总结:初中数学九年级的旋转知识点是我们在几何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旋转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旋转相关的问题。

人教版九上第二十三章旋转第讲_图形的旋转

人教版九上第二十三章旋转第讲_图形的旋转

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5讲:图形的旋转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旋转的定义➢ 旋转: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 旋转角:转动的角叫做选择角,且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旋转角。

➢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旋转中心既可以在图形的外部,也可以在图形的内部,还可以在图形上➢ 确定旋转角时,其关键是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前、后对应点的位置。

例1:如下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BC 边上一点,△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ACP 的位置。

1) 旋转中心是点 ;2) 旋转角度是 ;3) △ADP 是 三角形知识点二:旋转的性质➢ 性质:✧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注意:✧ 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图形的大小和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例2:如下图,已知△ABC 中,AC=BC ,∠ACB=90°,直角∠DFE 的顶点F 是AB 中点,两边FD ,FE 分别交AC ,BC 于D ,E 两点,当∠DFE 在△ABC 内绕顶点F 旋转时(点D 不与A ,C 重合),给出以下结论:①CD=BE ;②四边形CDFE 不可能是正方形;③△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ABC CDFE S S ∆=21。

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知识点三: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的依据✧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作图要素:原图、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一对对应点➢ 作图步骤:✧ 连:连接原图形中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 转:根据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以“连”中关键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为一边作一个旋转角✧ 截:在该旋转角的另一边上,从旋转中心开始截取此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长度,得到该点的对应点。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如下图所示: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4.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5.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区别: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这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这个点是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的对称也叫做中心对称.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其中一个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另一个图形上,反之,另一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对称点,又都在这个图形上;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这个图形本身上。

如果将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对称的部分看成是两个图形,那么它们又是关于中心对称。

6.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旋转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平面图形的旋转:旋转是指围绕一个中心点将图形旋转一定角度的变换。

主要涉及正方形、矩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的旋转。

2. 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在平面图形旋转中,旋转中心是一个确定的点,旋转角度是指图形相对于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

3. 旋转的性质和特点:旋转是一种保持形状不变的变换,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

旋转也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4. 旋转图形的坐标变化:根据图形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可以得到旋转后图形的新坐标。

5. 旋转的几何应用:旋转广泛应用于解决几何问题,例如确定图形的对称轴、找出图形的对称点等。

6. 旋转变换的表示方法:旋转变换可以用矩阵表示,通过矩阵运算可以得到旋转后的新坐标。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旋转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中,需要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掌握旋转图形的坐标变化方法,并能应用旋转解决几何问题。

九年级旋转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旋转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旋转知识点归纳总结旋转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九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旋转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旋转的基本定义、旋转图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应用。

一、旋转的基本定义旋转是指将一个点或一幅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的新点或新图形。

在数学中,通常将绕着坐标平面上的原点旋转作为基本定义。

二、旋转图形的性质1. 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在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每一个点都与原来图形上的某一点存在对应关系。

这个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来确定。

2. 旋转图形的对称性绕着一个点旋转的图形在旋转前后保持对称。

如果旋转角度是360度的整数倍,那么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完全重合。

3. 旋转图形的角度关系在一个旋转图形中,旋转前后每两个相对的角度之和为360度。

这就是旋转图形中角度的平分原理。

三、旋转的应用旋转在几何图形的变换中有着广泛应用,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

1. 图形的旋转变换通过旋转变换可以将图形按一定角度旋转,从而使得原本无规律的图形变得有规律,更美观。

例如,一个正方形可以通过旋转变换成一个六边形。

2. 游戏和艺术中的旋转在游戏和艺术领域中,旋转被广泛运用。

例如,电子游戏中的3D 模型,通过旋转操作可以让玩家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绘画和雕塑中的旋转是非常常见的手段,可以展示更多的细节和视角。

3. 旋转的几何证明旋转在几何证明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旋转变换可以使得一些几何命题的证明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可以通过旋转证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相似三角形之间的角度关系等。

综上所述,旋转是九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掌握旋转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了解旋转的应用场景,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几何变换的概念,提高数学解题和几何证明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九年级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启发和帮助。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旋转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旋转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旋转一、内容概览九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中,关于旋转的内容是个特别有意思的部分。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让大家有个整体的把握。

首先旋转是个啥?简单来说旋转就是物体围绕一个点转动,在数学里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就是旋转角。

旋转不仅让图形有了动态美,还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生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比如门开关、风车的转动,都是旋转的例子。

那么在九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主要学习哪些旋转相关的知识点呢?首先是旋转的基本性质,就像我们旋转一个物体时,它的每个点都会围绕旋转中心转动,形成一个固定的轨迹。

这个轨迹就是圆,所以旋转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点与圆的关系。

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旋转问题。

接下来我们会学习如何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旋转,这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图形的变换和坐标系的应用。

学会了这些,我们就能轻松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了。

还有关于旋转对称的知识也非常重要,一些图形在旋转后能够重合,这就是旋转对称。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图形的美丽和数学中的对称美。

我们还会学习如何利用旋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等。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掌握的重点内容,总之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哦!那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下每个具体的知识点吧!1. 旋转知识点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九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中,旋转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你可能已经意识到,旋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在数学学习中占据一席之地,更与我们生活的世界紧密相连。

想象一下你在玩转魔方的时候,每一个小方块都是在做旋转动作。

学习旋转知识点,就像是在学习如何“读懂”这个世界的一个小窍门。

不仅如此旋转知识点的学习还能帮助你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学习旋转,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想象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和位置变化。

这种能力不仅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派上用场,更能帮助你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旋转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初中数学九年级的旋转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平面上的图形的旋转。

下面是对旋转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旋转的基本概念旋转是指将一个平面上的图形绕着一个圆心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的新图形。

旋转可以分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

二、旋转的基本要素1.旋转中心:旋转时固定不动的点,通常用O表示。

2.旋转角度: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通常用θ表示。

3.旋转方向: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可为顺时针或逆时针。

三、旋转的基本性质1.旋转前后的对应关系:旋转前后,图形上的各个点在对应的位置。

2.旋转角度的正负性:顺时针旋转时,旋转角度为负值;逆时针旋转时,旋转角度为正值。

3.旋转的复合性:对一个图形连续旋转两次,相当于对这个图形进行一次旋转,旋转角度为两次旋转角度的和。

四、旋转的具体操作1.给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旋转一个点:将给定点与旋转中心连接,然后以旋转角度为自由度,将连接线旋转相应角度,确定旋转点的新位置。

2.给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旋转一条线段:将给定线段上的两个端点分别旋转,得到旋转线段的两个端点,然后连接这两个点得到旋转线段。

3.给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旋转一个多边形:将多边形上的各个顶点依次旋转,得到旋转多边形的各个顶点,然后连接这些点得到旋转多边形。

五、旋转的性质与判定1.旋转过程中的不变性: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和角度不变。

2.图形的旋转对称性:图形相对于旋转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3.旋转角度的关系:相交的两个线段,经过旋转后的线段之间的夹角等于它们旋转前的夹角。

4.旋转中心判定:判断一个点关于一个给定点旋转一定角度后的位置。

六、旋转的运用1.添加旋转对称部分:先将一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然后与旋转前的图形拼接,可以得到一个具有旋转对称性的图形。

2.图形的旋转判定:给定一个图形,根据旋转的要素和性质,判断该图形能否通过旋转得到另一个图形。

3.旋转变换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运用旋转变换来简化问题的处理过程,比如地球绕太阳的自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九年级旋转知识点总结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如下图所示: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4.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
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5.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
区别: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这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这个点是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的对称也叫做中心对称.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其中一个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另一个图形上,反之,另一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对称点,又都在这个图形上;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这个图形本身上。

如果将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对称的部分看成是两个图形,那么它们又是关于中心对称。

6.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中心对称的性质: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8.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