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组织学》习题集
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织物组织与结构一、填空题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提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 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
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
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3/1↖斜纹,单面线卡其3/1↗斜纹,棉横贡缎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2/2↗斜纹。
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Rj=Rw≥5 (6除外)、1<S<R-1 、R与S互为质数。
10.平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1 ,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2.5 在两种织物原料、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缎纹组织较疏松。
11.织制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
举出三种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府绸、凡立丁、派力司。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
13.制织府绸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为飞穿法。
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
织物组织练习题

一、填空题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提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 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
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
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3/1↖斜纹,单面线卡其 3/1↗斜纹,棉横贡缎 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 2/2↗斜纹。
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 Rj=Rw≥5 (6除外)、1<S<R-1 、 R与S互为质数。
10.平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1 ,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2.5 在两种织物原料、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缎纹组织较疏松。
11.织制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
举出三种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府绸、凡立丁、派力司。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
13.制织府绸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为飞穿法。
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
《织物组织学》习题集

8习题集《织物组织学》习题集(含思考题)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编制原组织及上机图习题:1.什么叫织物?丝织物按品种类型可分为哪几类?分类的原则是什么?2.分别说明下列叶名词的含义:织物组织、经组织点、纬组织点、经丝循环数、纬丝循环数、经向飞数、纬向飞数,浮长,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同面组织。
3.指出图1-1各组织图的完全经纬丝数:4.已知组织图1-2,作出第1、3、8根经丝的纵向切面图及第1、2根纬丝的横向切面图:5.论述影响平纹织物外观效应的因素。
6.绘出单双起平纹组织图各1张(经纬各二个完全循环)。
7.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丝织物。
8.说明用织造方法形成泡泡纱效应的原理。
9.试述平纹绉类织物形成绉效应,经纬丝的几种配合方法及不同的外观效应。
10、作出21↗、12↖、31↗、13↗、13↖的组织图:当经纬丝需加捻时,为使斜纹清晰,经纬丝宜用什么捻向。
11、作出下列缎纹组织图:35纬面缎纹,25经面缎纹,58经面缎纹,58纬面缎纹,图1-1图1-238经面缎纹,512纬面缎纹。
12、试作十枚缎纹所有可能构成缎纹组织的组织图?并写出分式表达式。
13、试述缎纹组织及织物特点?影响缎纹织物外观效应的因素是什么?在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4、说明图1-3各组织图属于什么组织:并用分式来表示: 16、织物上机时,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哪些组织:17、已知织物来用分区穿综法,第一区为飞穿,4片综,第二区单山形穿,5片综,穿综排列比1:1。
求穿综循环,并画出穿综图。
18、已知组织图,如图1-4,试确定合理的空综图。
19、穿筘图中,每筘齿入数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确定穿入数。
20、已知组织图,穿综图如图1-5,作出纹板图。
21、已知穿综图,纹板图如图1-6,作出组织图。
22、已知组织图,纹板图如图1-7,作出穿综图。
23、作出平纹组织采用四片综双龙骨的上机图。
图1-3图1-4(1) (2) 图1-5(1)(2)(3)图1-624、分别作出制织13↗,58经面缎纹织物的上机图。
第一节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习题汇总

1.解释下列术语:提花组织,集圈组织,添纱组织,衬垫组织,纬编毛圈组织,移圈组织,纱罗组织,菠萝组织,衬经衬纬纬编组织,经纱提花组织,纬编长毛绒组织,波纹组织2.根据下列纬编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
3.根据下列纬编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
(1)单面提花组织(2)双面提花组织(横条反面)(3)双面提花组织(芝麻点反面)(4)单胖组织(色纱1为地组织,色纱2为胖花线圈)(5)双胖组织(色纱1为地组织,色纱2为胖花线圈)4.根据下列纬编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和色彩效应图。
5.台车编织衬垫组织,N=1527,垫纱比为1:2,二路编织,用二种方法确定织物斜纹方向。
6.画出畦编和半畦编的编织图。
7.画出双面涤盖棉的编织图。
8.设计一种纬编斜纹组织,画出其意匠图和编织图。
1.根据下列单面纬编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并在四针道针织机上排列织针和三角。
2.在多针道针织机上设计一双面凸条织物,给出其编织图和织针及上下三角排列图。
3.在多针道针织机上设计一单面斜纹组织,给出编织图及织针和三角排列图。
4.在多针道针织机上设计一双面蜂窝网眼织物,给出其编织图和织针及上下三角排列图。
5.纬编选针机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6.某一单面提花轮圆机,机器的总针数N=1830,路数M=32,提花轮槽数T=120。
(1)最大设计花宽为多少?(2)段的横移数?(3)段的纵移横列?(4)画出段的作用顺序。
(5)设计花型(6)排提花轮钢米7.设计二色双面不完全提花组织意匠图B=18,H=18,在拨片式提花圆机上编织,M=72。
(1)排列提花片和色纱。
(2)排列上三角。
(3)给出各路拨片排列情况。
(4)第16横列第7纵行出错应是哪路的第几片拨片出错。
1.经编基本组织主要有哪些?写出他们的垫纱数码和垫纱运动图。
2.画出下列各组经编组织的垫纱图,指出其垫纱方向的异同或对称与否。
(1)(2)3.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两梳均编织普通线圈(排除缺垫、衬纬和编链)如何确定同向或异向垫纱?(2)如果两梳编织时均正常编织,但有一梳为编链组织,如何确定同向或异向垫纱?(3)如何判别两梳正常编织普通组织时为对称垫纱?(4)如何变化二梳的编织因素以改变二梳组织形成织物的外观效应?(5)双梳空穿相同,形成孔眼组织时,如何确定孔眼的间距?4.采用红、蓝二种颜色的同种二梳原料,欲生产出二面异色的双梳经编组织,试设计:(1)织物工艺正面为红,工艺反面为蓝的单针床组织。
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

《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一、织物分析1、得到织物实样以后,试述确定经纬纱原料及号数的可能方法和步骤。
2、试求65/35T/C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3、分别将40S×40S棉府绸和40S×40S涤65/棉35府绸换算成号数表示。
4、将40S×40S,133×72棉府绸换算成公制表示。
5、混纺织物与交织物的区别是怎样的?6、分析一块织物,项目如下:织物经纬向和正反面、经纬纱密度、经纬缩率、经纬原料和织物组织。
二、上机图练习1、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如下,试绘作穿综图,并指出属于何种穿综方法。
2、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如下,试绘作穿综图,并指出属于何种穿综方法。
3、已知纹板图如下,穿综次序为:1、2、3、4、5、6、7、8、3、4、1、2、7、8、6、6,求组织图。
4、纹板图如图,用以下不同的穿综方法,各得出什么组织?(1)穿综次序为:1、2、3、4;(2)穿综次序为:1、2、3、4、1、2、3、4、3、2、1、4、3、2;这道题说明了什么?5、纹板图如下,穿综次序为:1、3、5、7、8、9、10、11、11、12、12、12、13、13、13、13、1、1、1、2、2、3、4、5、6、8、10、12;试绘作组织图。
6、如图所示是生产某织物的纹板图,经纱的穿综规律是:1、2、3、4、3、2、5、6、7、8、9、10,其组织图是怎样的?7、纹板图如图所示,穿综次序是:[(1、2)重复20次]、3、4、3、4、3、4、[(2、1)重复20次]、15、6、7、8、9、10、11、12;绘出花型布局概图。
三、织物组织(一)基础练习7、何谓织物的组织、完全组织及组织图?2、划出完全组织及注明完全经纬纱数:(二)原组织1、试举例6种不同风格的平纹织物:泡泡纱、派力司、乔其纱、双绉、烂花布、隐条呢,说明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2、试述原组织的特征。
3、R=5的原组织斜纹有几种,作图并注明表示符号。
织物组织练习题

织物组织练习题练习一:简单平纹布织法简单平纹布是一种常见的织物组织,具有简单明了的结构,适合初学者练习。
下面是一道简单平纹布织法的练习题,请你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作答。
织法要求:使用10/2棉纱作为经纬纱,密度为每英寸20根,织幅为20英寸。
织该布的设备:8轴纬纱布机。
题目要求:织布图案:根据以下指示,填写每一轴纬纱的颜色和编织顺序。
1. 编织四轴浅蓝色纱线,四轴深蓝色纱线,每轴各5根。
2. 使用传统的一上一下的编织顺序。
织布程序:1. 安装浅蓝色纱线和深蓝色纱线,每轴5根。
2. 按照以下编织顺序,依次织入纱线。
织布顺序:1. 1根浅蓝色,1根深蓝色(一上一下)。
2. 依次重复第一步,直到每轴纱线用完。
3. 结束时,使用栅格纸记录织布图案。
织布结果:完成织布后,请使用显微镜检查织物的纹理和结构,确保无明显的错误或缺陷。
练习二:提花织法提花织法是一种利用提花装置制造不同图案和纹理的织布方式。
下面是一道提花织法的练习题,请你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作答。
织法要求:使用6/2草麻纱作为经纬纱,密度为每英寸10根,织幅为15英寸。
织该布的设备:提花织机。
题目要求:织布图案:根据以下指示,填写每一轴经纱的颜色和编织顺序。
1. 编织两轴绿色纱线,两轴棕色纱线,每轴各4根。
2. 使用提花织法织入花纹图案,图案为梅花。
织布程序:1. 安装绿色纱线和棕色纱线,每轴4根。
2. 根据梅花图案的设计,设置提花织机。
3. 按照设计,依次织入纱线。
1. 1根绿色,1根棕色(一上一下)。
2. 依次重复第一步,直到每轴纱线用完。
3. 结束时,使用栅格纸记录织布图案。
织布结果:完成织布后,请仔细观察织物的图案和纹理,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练习三:提花织物疏密变化在织物设计中,经常使用变化的提花密度来创造独特的纹理效果。
下面是一道提花织物疏密变化的练习题,请你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作答。
织法要求:使用8/2丝光弹力纱作为经纬纱,密度为每英寸16根,织幅为25英寸。
织物组织结构复习题10、11.docx

62.在平纹组织(10×10范围内)的基础上,按照5/2纬面缎纹组织的规律增加组织点,设计一个绉组织。
63.以1/2斜纹组织为基础,增加适当的组织点,设计一个绉组织。
(Rj=Rw=6)PS:最好用某个组织重叠上去64.以1 1 斜纹和六枚变则缎纹为基础组织,用增点法绘制绉组织的上机图。
3 165.以2/2经重平和1/2右斜纹为基础组织,经纱的排列比为1:1,用移绘法作绉组织的上机图。
Rj=两种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的最小公倍数*2=6*2=12Rw=两种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1266.以2/1右斜纹和四枚破斜为基础组织,经纱的排列比为1:1,绘制绉组织的组织图。
Rj=两种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的最小公倍数*2=12*2=24Rw=两种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1267.以3 1 右斜纹为基础组织,采用调整经纱次序的方法构成一个绉组织。
2 2123456781368247582513746基础组织68.用旋转法构作一个绉组织,基础组织自选,并说明应注意的问题。
8765432112345678应注意的问题:在选择基础组织时,一般选同面组织或每根纱线上经纬组织点相近的组织,同时组织循环不要太大,因为经旋转合并后组织循环经纬向各扩大了1倍,使所用的综页数增加,给上机带来一定的困难,基础组织组织循环一般小于6为宜。
69.70.说明利用省综设计法设计绉组织的步骤,并计算采用8页综设计时,如果每次提升4页,共有多少种提综方案。
(1)确定所需采用的综页数。
(2)确定组织循环图的范围。
(3)确定每次提升的综页数。
(4)确定每页综的提升规律,即纹板图。
(5)画穿综图。
根据题意,采用8页综设计,每次提4页,即C84=70 提综方案。
71.举例说明透孔组织织物外观形成孔眼的原因。
如图,第3、4根经纱及与纬纱交织,第6、1根经纱都是按平纹组织,其经纬组织点相反,因此3与4及6与1就不易互相靠拢。
织物组织学

织物组织学一、论述题1、毛巾组织形成毛圈的过程P131(1)当投入第一、第二两根纬纱时,打纬动程较小,称为短打纬。
(2)当投入第三根纬纱之后,筘将这三根纬纱一并推向织口,这时筘的打纬动程为全程,称为长打纬。
(3)第一、第二根纬纱在张紧地经的同一梭口内,因此当筘推动第三根纬纱时,能同时推动第一、第二两根纬纱一齐向前。
(4)这时毛经已与第一、第二两纬纱交织,第三纬带着与之相交织的毛经一齐沿着张紧的地经向织口移动。
这样毛经在被固定于底布中的同时,又在织物表面上形成毛圈。
2、化纤仿丝织物应注意的问题P269(1)在仿制丝绸织物时,除要求织纹清晰、手感爽滑、光滑如绸外,还应在组织配合、原料使用、色彩搭配上下功夫(2)仿丝绸织物一般使用平纹组织或以平纹组织为主的小提花组织,纱线以线密度低的细化纤长丝为主,配色要求彩度低、明度高,即用色应淡雅,不宜过于浓艳。
(3)为突出丝绸效果可使用两种对比色进行交织,以获得闪色效应,织物经纬密度不宜过小,否则会使织物过稀将削减闪色效应,削弱仿丝绸的风格。
二、简答题1、穿综原则: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综片中,也可以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
穿综图至少画一个穿综循环。
2、原(基本)组织满足的条件(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即S=常数(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3、绉组织构成方法(1)增点法(2)以一种组织纱线移绘到另一种纱线间构成绉组织( 3)调整同一种组织的纱线次序构成绉组织(4)旋转法(5)省综设计法4、纱线的捻向配合对织物的影响当采用不同捻向的经纬纱进行交织时其经纬交织点在接触处纤维相互交叉,因此经纬纱间缠合性差,容易滑移,这种捻向配合的织物,其组织点因屈曲大而突出,纹路清晰,手感较松厚而柔软,其厚度比经纬纱同捻向的织物要厚,且在印染过程中吸色较好,染色均匀。
但当织物下机后,张力减小,由于纱线有退捻的趋势,所以有卷边现象,对稀薄织物来说,这种情况较为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习题集《织物组织学》习题集(含思考题)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编制原组织及上机图习题:1.什么叫织物?丝织物按品种类型可分为哪几类?分类的原则是什么?2.分别说明下列叶名词的含义:织物组织、经组织点、纬组织点、经丝循环数、纬丝循环数、经向飞数、纬向飞数,浮长,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同面组织。
3.指出图1-1各组织图的完全经纬丝数:4.已知组织图1-2,作出第1、3、8根经丝的纵向切面图及第1、2根纬丝的横向切面图:5.论述影响平纹织物外观效应的因素。
6.绘出单双起平纹组织图各1张(经纬各二个完全循环)。
7.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丝织物。
8.说明用织造方法形成泡泡纱效应的原理。
9.试述平纹绉类织物形成绉效应,经纬丝的几种配合方法及不同的外观效应。
10、作出21↗、12↖、31↗、13↗、13↖的组织图:当经纬丝需加捻时,为使斜纹清晰,经纬丝宜用什么捻向。
11、作出下列缎纹组织图:35纬面缎纹,25经面缎纹,58经面缎纹,58纬面缎纹,图1-1图1-238经面缎纹,512纬面缎纹。
12、试作十枚缎纹所有可能构成缎纹组织的组织图?并写出分式表达式。
13、试述缎纹组织及织物特点?影响缎纹织物外观效应的因素是什么?在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4、说明图1-3各组织图属于什么组织:并用分式来表示: 16、织物上机时,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哪些组织:17、已知织物来用分区穿综法,第一区为飞穿,4片综,第二区单山形穿,5片综,穿综排列比1:1。
求穿综循环,并画出穿综图。
18、已知组织图,如图1-4,试确定合理的空综图。
19、穿筘图中,每筘齿入数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确定穿入数。
20、已知组织图,穿综图如图1-5,作出纹板图。
21、已知穿综图,纹板图如图1-6,作出组织图。
22、已知组织图,纹板图如图1-7,作出穿综图。
23、作出平纹组织采用四片综双龙骨的上机图。
图1-3图1-4(1) (2) 图1-5(1)(2)(3)图1-624、分别作出制织13↗,58经面缎纹织物的上机图。
25、格塔夫绸基本组织为平纹,内经丝数为7200根,钢筘内帽119厘米。
经组合为(26)2/822201T S T D ⎪⎪⎪⎭⎫ ⎝⎛⨯桑蚕丝熟色。
若分别采用3穿筘和2穿筘,作上机图。
26、试述分析织物的步骤。
27、试述织物的分析方法:根据样品分析织物的组织:画出组织图。
28、分别作出电力纺、美丽绸、素软缎织物,在织造时的上机图。
思考题1、试分别说明机织物与机织物组织的概念。
2、 试选用一上机图,分别说明下列名词:(1)经纱循环数R j (2) 纬纱循环数R w (3)穿综循环数。
3、上机图的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4、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那些组织?各有什么特点?5、什么是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6、穿筘图中的筘齿穿入数,一般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筘穿数?7、纹板图(又称提综图)的作用是什么?在踏盘式织机上由什么构件来实现提综图的作用? 在多臂机上又是什么构件来实现提综图的作用? 8、试作高支府绸织物织上机图,用综数分别为:(1)4片 (2) 6片 (3)8片9、2/2↗斜纹组织的纹板图为图1.1(a )和(b ),求作相应的上机图,并说明它们采用何种穿综方法。
(1)(2)图1-7(a ) (b)图1.1 图1.210、已知组织图如图1.2,试完成上机图,并简要说明采用这种穿综方法的原因。
11、你认为图1.3的上机图中的穿综是否合理,能否采用更简单的穿综方法?图1.312、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13、写出下列各织物组织的分式表示法:府绸、平布、塔夫绸、单面华达呢、单面纱卡、横贡缎、直贡呢、美丽绸、电力纺、双皱、乔其。
14、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棉、毛、丝、麻织物,以及影响平纹织物外观效应的因素。
15、在设计斜纹组织织物时,怎样确定斜纹的方向使斜纹清晰?16、构成合理的棉横贡锻的组织是什么?为什么?17、求解5枚、8枚、12枚、16枚缎纹组织的正确飞数。
18、绘图说明斜纹组织、缎纹组织正反面组织间的关系。
19、试比较平纹、三枚斜纹和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并由平均浮长大小不同说明三原组织的松紧差异。
20、比较三原组织的特性差异。
变化组织习题:1、试述平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2、分别作出22经重平、12变化经重平、24变化经重平的上机图及纵向切面图。
3、分别作出22纬重平、12变化纬重平、66纬重平的上机图及横向及纵向切面图。
4、作出24变化方平,112132变化方平的组织图。
5、分别绘作21133211变化经重平,变化纬重平和变化方平的组织图。
6、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主要有哪些?7、作出下列加强斜纹组织图:32↗;43↗;42↖;53↖;54↗ 8、绘用下列复合斜纹组织图:(1)2312↗(2)3223↗(3)211311↖(4)1222↗(5)111211↖(6)221411↗(7)1131↖(8)213423↗(9)1331↖(10)221411↖ 9、按下列已知条件,分别作出经山斜纹的上机图 (1)基础组织为3221斜纹,序数j K 为12。
(2)基础组织为2121斜纹,序数j K 为9。
(3)基础组织为32斜纹,完全经丝数j R 为10。
(4)基础组织为22斜纹,完全经丝数j R 为12。
10、以121211斜纹为基础组织,以10根经丝构成右斜,8根经丝构成左斜,5根经丝构成右斜,7根经丝构成左斜的规律排列经丝,绘作经山形斜纹的组织图: 11、绘作纬山形斜纹组织的上机图 (1)基础组织为1221斜纹,序数W K 为10。
(2)基础组织为3221斜纹,序数W K 为8。
(3)基础组织为3/3斜纹,完全纬数W R 为24。
12、作出经锯齿斜纹组织的上机图 (1)基础组织为1221斜纹,序数j K 为8,锯齿飞数S '为4。
(2)基础组织为3221,序数j K 为8,锯齿飞数S '为2。
13、作纬锯齿形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1)基础组织为1232斜纹,序数W K 为8,锯齿飞数S '为4。
(2)基础组织为2121斜纹,序数W K 为6,锯齿飞数S '为2。
14、分别按下列条件,绘作菱形斜纹的上机图。
(1)基础组织为2112斜纹,序数j K =12,W K =10。
(2)基础组织为2131斜纹,序数j K =W K =13。
(3)基础组织为1112斜纹,完全循环数j R =20,W R =16。
15、以122221斜纹为基础组织,序数j K 为5,绘作经破斜纹组织的上机图。
16、4/4斜纹为基础组织,按连续4根经丝构成右斜纹,连续2根经丝构成左斜纹的规律排列经丝,作破斜纹组织上机图。
17、以213312斜纹为基础组织,序数K=12,分别作出经破斜纹和纬破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18、作出四枚经破斜纹和四枚纬破斜纹组织的组织图,并用分式来表示。
19、为使破斜纹组织物外观的人字形分界清晰,选用什么基础组织较合适。
20、绘作急斜纹组织图。
(1)以322441↗为基础组织,经向飞数j S =2。
(2)以6321↗为基础组织,经向飞数j S =3。
(3)以11224141↗为基础组织,经向飞数j S =2。
21、绘作缓斜纹组织图: (1)基础组织为3361↗,纬向飞数W S =2。
(2)基础组织为6321↗,纬向飞数W S =2。
22、以132441↗为基础组织,若织物纬密度相同,绘作斜纹倾斜角为63°的急斜纹组织图。
23、以121611↗为基础组织,若织物纬密度相等,作出斜纹倾斜角为20°的缓斜纹组织图。
24、以1361↗为基础组织,若经向飞数j S =4,经丝密度j P =2倍纬丝密度W P 。
求该织物的斜线倾斜角度。
25、以3131斜纹为基础,设计一个完全经丝数j R =48的经曲线斜纹组织图。
26、2141斜纹为基础组织,自行设计一经曲线斜纹组织图。
27、以1/4为基础组织,作一沿着横向过渡纬面→经面→纬面的阴影斜纹组织图。
28、绘作十枚加强缎纹组织上机图。
29、以12/7纬面缎纹为基础,用分解纬向飞数的方法,构作变则缎纹组织图。
30、以10/3纬面缎缎纹为基础组织,用分解经向飞数的方法,构作变则缎纹组织的上机图。
31、以10/3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用丝线变换法作j R =W R =10的变则缎纹组织图。
32、以8/5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沿着横向由纬面过渡到经面,作阴影缎纹组织图。
33、试采用2/2斜纹为基础组织,构作具有四条斜纹线的芦席斜纹组织图。
34、试用3/3斜纹为基础组织,构作具有三条斜纹线的芦席斜纹组织图。
35、以十五枚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设计一花岗石组织图。
思考题 1、 试述平纹变化组织与平纹组织在织物外观、织物性能及上机工艺等方面的同异之处。
2、欲突出平纹变化组织的织物外观,可采取哪些措施?举例说明。
3、试述仿麻效应的复杂变化方平组织的构作方法。
4、试述在制作加强缎纹时应注意的问题。
5、举例说明缎纹变化组织在织物中的应用,并简述其织物的风格特征。
6、试述重缎纹组织的特性,和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
联合组织习题1、试以八枚经面缎纹组织和平纹组织为基础,构作一纵条纹组织上机图(组织循环大小自定)并指出相应织物的表面效应及上机特征。
2、某织物以1/2斜纹和2/1斜纹为基础组织构成纵条纹,经密为500根/10厘米,每条纹宽度为1.2厘米,作上机图。
3、某纵条纹织物,第一纵条为平纹,宽1.4厘米,经密480根/10厘米,筘齿穿入数为2,第二纵条为5/3纬面缎纹,宽2.1厘米,经密720根/厘米,筘齿穿入数为3,试计算经纬循环数,并绘上机图。
4、某纵条纹织物,每纵条的组织,经密,条纹宽度及筘齿穿入数如下:第一条:平纹,经密为32根/厘米,条纹宽度为1厘米,筘止穿入数为2。
第二条:5/3缎纹,经密46根/厘米,条纹宽度为4厘米,筘齿穿入数为3。
第三条:平纹,经密为32根/厘米,条纹宽度为1.4厘米,筘齿穿入数为2。
第四条:5/3缎纹,经密46根/厘米,条纹宽度为0.6厘米,筘齿穿入数为3。
求织物的经密,并作上机图5、以八枚经面缎纹和八枚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构作一纵条纹组织图。
(组织循环大小自定)。
6、以八枚缎纹为基础组织,作出正反八枚缎纹的方格组织图,图中各区为8根经丝和8根纬丝。
7、以四枚破斜纹为基础组织,作出正反破四枚的方格组织图,图中各区为8根经丝和8根纬丝。
8、以2/2经重量平和2/2纬重平组织为基础,根据模纹图3-1,作一方格组织图。
图中各区为8根经丝和8根纬丝。
9、以3/3斜纹为基础组织,按图3-1所示纹样,作一各区为8根经丝和8根纬丝的方格组织上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