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
10KV线路工艺相关要求

一、线路(xiànlù)部份;1、10千伏线路电杆组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piānchā)符合规定,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得(bu de)超过设计档距3%,横线路(xiànlù)方向位移不得(bu de)超过0.05米;转角杆、分支杆横线路、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得超过0.05米;(主要倾斜原因是拉线、另一部份是立杆时所造成,紧线时未校正。
终端、转角杆有拉线电杆倾斜,其原因:1、拉线做时没有收紧;2、没有把电杆向拉线侧预留力的倾斜;3、拉线地盘埋设时应将拉棒向上提一下,因为拉棒双头环与拉盘连板有0.2米空间距离。
)2、拉线安装准确,张力分配均匀,安装工艺符合规程要求,拉线与电杆夹角应在30º~45º之间;拉线固定在横担下不得大于0.3米;拉线要正常受力不应松弛;10KV目前未有拉线绝缘子,400V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距地面不得小于2.5米;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7米、人口密集地区、交通要道要加装拉线绝缘保护套、防撞标识;拉线底把露出地面应在0.5~0.7米范围内;拉线穿越导线时应安装拉线绝缘子,距带电部位不得小于0.2米;绝缘子安装要牢固可靠,不得有裂纹、硬伤,与导线的连接工艺美观,拉线绝缘子处如有铁丝绑扎一定做好防腐措施。
3、横担使用符合要求,横担安装位置正确,横担安装工艺美观,金具、螺栓安装符合技术要求。
单横担组装(zǔ zhuānɡ)位置,直线杆应安装在受电侧;分支(fēnzhī)杆、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lā xiàn)侧;横担安装要平整(píngzhěng),上下斜歪、前后(qiánhòu)扭斜不得大于0.02米;双杆横担固定点的高差不得大于两杆距离的5‰;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直线杆不得小于1.2米,分支和转角杆不得小于1米;金具安装工艺要规范;螺栓连接要符合要求。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程标准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程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程的标准,以确保工程
质量和安全性。
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级别的配电线路安
装工程。
标准内容
1. 安装材料要求
- 选用耐久性好、绝缘性能良好的电缆、导线、绝缘子等材料。
- 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2. 施工现场要求
- 安装工程应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 施工现场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工人安全。
3. 线路敷设
-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线路敷设方式,并确保线路的导向、高度和间距符合要求。
- 注意线路的防腐蚀处理,以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4. 接地与接触保护
- 严格遵守接地标准,确保线路和设备接地良好。
- 对于带电设备,应采取适当的接触保护措施,防止意外触电
风险。
5. 装置与设备安装
-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按照制造商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 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可靠性,避免因装置松动导致的故障。
6. 测试与调试
- 在安装完成后,对配电线路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线
路运行正常。
- 测试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7. 施工记录和验收
- 对安装工程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材料检查、施工过程、测试结果等。
- 清晰记录施工中的关键节点,以备后续的验收和维护。
结论
本标准提供了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程的规范要求,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人员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10kV及以下线路验收细则

10kV及以下线路验收细则一、10kV线路部分1、线路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
2)、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3)、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侧倾斜时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4)、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紧线后不应向拉线反方向倾斜,拉线侧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杆梢直径。
5)、导线档距一般应控制在:县城集镇50-60m,乡村70-100m,2、拉线制作工艺标准1)、拉线对地面夹角为45°,若受地形限制,不应大于60°,不应小于30°。
2)、拉线穿过公路时,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且对路肩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4.5m。
跨越道路(非公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低于5m。
3)、不论拉棒长短,拉棒出土长度应控制在300mm至700mm之间。
4)、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应保证在拉线绝缘子以下位置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小于2.5m。
5)、采用UT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的拉线安装时,应符合以下规定:①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②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明显松脱,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
钢绞线的端头露出部分规定:契形线夹300毫米,UT线夹300mm至500mm,且用直径不小于3.2毫米的单股镀锌铁线绑扎,绑扎长度不小于30mm,并做防锈处理。
③UT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
拉线调好后,UT型线夹露出的丝扣长度应为10~30毫米。
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3、电杆组立及铁附件安装工艺标准1)、电杆钢圈焊接后应将表面铁锈、焊渣与氧化层除尽,并进行防腐处理。
2)、10kV钢管杆均应与接地引下线连接,通过多点接地以保证可靠性。
10KV高压配电柜安装工艺

10KV高压配电柜安装工艺摘要:1OkV高压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应用十分广泛,承担着正常线路的投入、退出及故障线路的切除,其状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本文分析了10kV高压配电柜存在问题,主要介绍10kV电气室内高压开关柜的安装过程关键词:10kV;高压配电柜;安装引言10kV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环节,是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的—个中转站。
电力系统配电设备中,高压配电柜又称高压开关柜,用来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及控制保护,维护电网运行的正常操作。
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故障以及电气检修时隔离带电设备。
其电压等级3.6kV~550kV的电器产品中主要有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这几大类。
其中10kV高压配电柜应用十分广泛,承担着正常线路的投入、退出以及切除故障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对我国的电网和负荷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控制和保护的作用。
一、10kV高压配电柜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使用和检修过程中,高压配电柜设备出现的事故很多,严重影响了设备、电网以及人身安全。
下面列举了使用中存在的较为突出问题和一些维修举措:1目前全封闭型“五防”开关柜的机械“五防”闭锁装置,不能满足安全规程”先验电、后挂接地线”的规定要求。
安全规程要求执行停电工作时,在合接地开关前必须验明设备已经没有电压。
而封闭式高压开关柜处于全封闭状态,不能用携带式高压验电器对设备进行验电,因此要强行解锁打开开关柜门的方式验电。
2高压配电柜柜内空气绝缘间隙小。
有些产品生产厂家没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去执行,使得10kV高压配电柜柜内带电体的相与相、相与地之间空气绝缘间隙一般都在100~125mm,但《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中有规定,10kV系统纯空气绝缘的最小间隙应为125mm。
10kV高压开关柜柜内带电体的相与相间、相与地的最小空气绝缘间隙比125mm低的,出现事故的几率大。
3高压配电柜开断与关合有故障。
高压配电柜开断与关合出现故障主要是由断路器本体造成的。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

郴电国际宜章分公司2018年度农网工程(二)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工艺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何洲监理项目部(章)报告日期:2019 年02月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
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电杆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为杆高的1/6,有底盘时坑深等于埋深加底盘厚度,电杆埋深如下表:杆高(m)8 10 12 15 18 21埋深(m) 1.5 1.7 1.9 2.3 3 3.2 4、电杆的拉线基础与堤坝基础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埋设深度的2倍。
电杆的拉线基础与沟渠边沿距离不应小于1.0M,小于1.0M 时应有保护基础措施。
5、双杆基础坑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应相等;2)直线杆、跨越杆、直线耐张杆。
两杆坑基底标高应相等;3)转角耐张双杆基础坑,内角坑高于外角坑2----3cm,使转角杆向外侧有一定倾斜。
6、15M及以上的转角、耐张杆,在沼泽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的杆位,应设底盘。
为防止洪水冲刷和基础冻胀,可采用高杆深埋措施。
电杆基础用底盘时,底盘圆形平面应与电杆中心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平面。
底盘的原槽直径不允许超过电杆根直径50mm。
7、电杆基础用卡盘时应符合以下原则: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分层夯实,安装方向、位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上平面据地面不应小于500mm,安装方向应考虑主风向。
2)卡盘弧面应与电杆吻合,卡盘螺栓应紧固可靠。
3)12m及以下电杆除在沼泽地、或地下水位较高或砂壤路径外可不用卡盘;15M及以上水泥杆当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够时应使用卡盘。
10千伏配电架空线路施工工艺要求

10千伏配电架空线路施工工艺要求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03砼杆金具安装003002横担安装003002001 10kV单回路直线杆横担安装10kV单回路直线杆横担安装示意图:(见附图1)10kV单回路直线杆横担俯视图:(见附图1-1)10kV单回路直线杆横担材料表:(见附表)1.横担应安装在受电侧,保持平整,平整度、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1.1横担端部上下歪斜:20mm;1.2横担端部左右扭斜:20mm。
2.单帽螺栓露2-3扣,双帽螺栓应平扣。
U型抱箍两端露丝一致。
3.顶针抱箍中心、支撑抱箍中心与砼杆缝对齐。
1.横担安装与线路方向垂直;平面使用水平尺校平。
2.横担U形抱箍应紧贴砼杆,横担长孔采用方垫,垫片应与横担方向平行,两端丝扣露出长度一致。
3.横担支撑板抱箍和顶针抱箍应与砼杆接触紧密。
横担、顶针抱箍合口两端间隙一致,抱箍间隙中心一致,垂直线路方向(与杆缝对齐),抱箍螺栓两侧出扣长度一致。
4.横担紧固后,安装针式绝缘子(柱式绝缘子),绝缘子安装时采用一平一弹一螺母紧固,弹簧垫片应紧平。
绝缘子导线槽顺线路方向。
10kV单回路直线杆0110kV单回路直线杆02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03砼杆金具安装003002横担安装003002003 10kV单回路直线转角(0-15°)杆横担安装10kV单回路直线转角(0-15°)杆横担安装示意图:(见附图3)10kV单回路直线转角(0-15°)杆横担俯视图:(见附图3-1)10kV单回路直线转角(0-15°)杆横担安装材料表:(见附表3)1.横担应安装在受电侧,保持平整,平整度、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1.1横担端部上下歪斜:20mm;1.2横担端部左右扭斜:20mm。
2.拉线抱箍安装位置应在横担下平面100mm以内处。
3.单帽螺栓露扣至少2-3螺距,双帽螺栓应平扣,U型抱箍两端螺栓露扣长度一致。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施工工艺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施工工艺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
、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两杆坑深宜一致。
4、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土块应打碎。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30mm应历夯一次。
?、松软土值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回填土后的电杆基础宜设防沉土层。
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培地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
二、电杆组与绝缘子安装1、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2、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
期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紧线后不应向受力倾斜。
3、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预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处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预螺母相平。
、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
4、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内由向外,单面克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5、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转角杆(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工艺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工艺安装工艺要求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 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 50mm。
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 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⑵、两杆坑深宜一致。
4、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土块应打碎。
⑵、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 30mm 应历夯一次。
⑶、松软土值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⑷、回填土后的电杆基础宜设防沉土层。
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 培地高度应超出地面 300mm。
二、电杆组与绝缘子安装1、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⑵、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 1/2。
⑶、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⑷、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2、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
期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紧线后不应向受力倾斜。
3、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预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⑵、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处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预螺母相平。
⑶、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 2 个。
4、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对立体结构: 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⑵、对平面结构: 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内由向外,单面克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 或按统一方向;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配电线路“三架”安装工艺1.1分段及支线开关引线架安装工艺规范:1、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5m。
3、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
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开关与支撑的构架应至少有2个以上的固定点。
6、开关应安装在人员易到达、易操作的一侧。
1.2带刀闸电缆引线架安装工艺规范:1、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5m。
3、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
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电缆保护管管口应用防火胶泥封堵。
6、电缆应悬挂标示牌。
7、电缆支架及保护管应与接地装置连接。
1.3直线杆T接分支线带隔离开关工艺规范:1、隔离开关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
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2、T接横担应与线路方向平行,横担端部上下及左右歪斜不得超过20mm。
3、隔离开关安装牢固、排列整齐,倾斜30°为宜,相间距离应不小于500mm。
4、引线与电杆、拉线、横担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200mm。
1.4公用变配变台架工艺规范:1、杆上杆上变压器台架底部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2.5m,在路边车辆可能碰撞的地方应不小于4.5m。
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
2、一、二次引线应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3、变压器高压侧应设防雷装置、高压刀闸、高压跌落式开关;避雷器应装设在高压刀闸下端,跌落式开关距变压器台面的高度不小于2.5m。
变压器低压侧应装设低压刀闸或低压熔断器。
4、接地可靠,变压器中性点、外壳、避雷器引下线应相连接后接地。
5、变压器高压侧套管必须加装高压绝缘护罩。
6、配变台架上层高压刀闸动触头应朝向配变低压侧,隔离刀刃分闸时应使静触头带电,各相隔离刀闸之间相间距离不应小于0.5m。
7、跌落式熔断器安装时与杆塔保持10-15oC的倾斜度,公路边的配变台架高压侧跌落式开关应朝向公路一侧。
8、综合配电箱安装在配变台架下方,底部距离地面高度应大于1.8m。
配电箱出线电缆排列应整齐一致。
2. 10kV杆型安装工艺2.1单回路单瓷横担三角排列杆工艺规范: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
2、导线应固定在瓷横担第一瓷群内。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6、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2.2单回路单柱式绝缘子三角排列杆工艺规范:1、柱式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2、导线应固定在柱式绝缘子顶部中间凹槽内。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6、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2.3单回路双柱式绝缘子三角排列杆工艺规范:1、柱式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2、导线应固定在柱式绝缘子顶部中间凹槽内。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横担安装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6、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2.4单回路双瓷横担三角排列安装工艺规范: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横担安装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两瓷横担导线固定点的水平高度应一致。
4、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5、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2.5双回路双瓷横担垂直侧安装工艺规范: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横担安装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两瓷横担导线固定点的水平高度应一致。
4、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各相导线弧垂相差最大不应超过50mm。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2.6单回路悬式绝缘子三角排列耐张安装工艺规范:1、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三相跳线弯曲弧度应一致,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4、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5、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
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
6、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7、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2.7单回路十字横担悬式绝缘子三角排列耐张安装工艺规范: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
1、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两层横担安装方向应成90°角。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三相跳线连接按顺线路方向内角相对内角相,外角相对外角相的原则跳接。
4、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5、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8、跳线连接应采用楔型线夹等新型材料,绝缘导线的跳线连接处应安装绝缘防护罩。
9、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10、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2.8双回路悬式绝缘子垂直耐张安装工艺规范:1、三层横担应平行一致,不应发生偏移、扭曲。
2、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三层横担端部间距均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各相跳线弯曲弧度应一致,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5、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6、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
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
7、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8、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各相导线弧垂相差最大不应超过50mm。
2.9双回路十字横担悬式绝缘子垂直耐张安装工艺规范:1、三层横担应平行一致,不应发生偏移、扭曲。
2、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三层横担端部间距均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各相跳线弯曲弧度应一致,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5、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6、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
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
7、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8、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各相导线弧垂相差最大不应超过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