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2011
触摸屏市场分析报告[1]
![触摸屏市场分析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0367df21aaea998fcc220ebb.png)
四、全球厂商及份额
2007年,全球触摸屏重点厂商的市场份额发生了一点变化,全球前五 年 全球触摸屏重点厂商的市场份额发生了一点变化, 大供货商分别是台湾洋华及J 界面光电)、 大供货商分别是台湾洋华及 Touch (界面光电)、中国大陆的广州华意 界面光电)、中国大陆的广州华意 台资)、日本的Nissha(写真)及Alps(阿尔卑斯);另从出货金额 )、日本的 );另从出货金额 (台资)、日本的 (写真) (阿尔卑斯); 来看,日本Wacom(和冠科技)取代 来看,日本 (和冠科技)取代Alps成为前五大供应商之一 成为前五大供应商之一
二、触摸屏应用
二、触摸屏工艺
三、我们会什么要做触摸屏? 我们会什么要做触摸屏? 1、市场容量
2008年全球触摸屏块市场出货量将达 年全球触摸屏块市场出货量将达3.41亿个,销售额将达到 亿美元。 亿个, 亿美元。 年全球触摸屏块市场出货量将达 亿个 销售额将达到34亿美元 公司本周发布的最新预测, 年该市场将增长到8.33亿 据iSuuppli公司本周发布的最新预测,到2013年该市场将增长到 公司本周发布的最新预测 年该市场将增长到 亿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9.5%。预计 个,2008-201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预计2013年全球触摸屏模块 年全球触摸屏模块 销售额将从20008年的 亿美元上升到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年的34亿美元上升到 亿美元, 销售额将从 年的 亿美元上升到64亿美元 13.7%
三、我们为什么要做触摸屏? 我们为什么要做触摸屏? 3、触摸屏手机空间巨大
2008年采用触摸屏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 亿部,占触摸屏出货量的 年采用触摸屏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亿部 占触摸屏出货量的34%, 年采用触摸屏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 亿部, , 占销售额的21%。越来越多采用触摸屏的手机开始上市,包括 Apple 占销售额的 。越来越多采用触摸屏的手机开始上市, iphone、LG Prada、HTC Touch和三星的 和三星的F700,以及索爱的 以及索爱的P990、 、 、 和三星的 以及索爱的 、 M600和W950手机。ABI Research预期,2010年具备触摸型用户界面的 手机。 预期, 和 手机 预期 年具备触摸型用户界面的 手机出货量将超过5亿部 手机出货量将超过 亿部
触摸显示屏市场分析报告

触摸显示屏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触摸显示屏作为一种前沿的交互技术,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汽车导航系统等。
随着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发展,触摸显示屏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触摸显示屏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市场前景展望,旨在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为:"2. 正文"包括了触摸显示屏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应用领域的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市场情况。
"3. 结论"则对市场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分析和发展建议进行了总结和预测,以指导读者在市场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1.3 目的文章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触摸显示屏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应用领域,以提供给相关企业、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全面了解市场状况的参考。
同时,希望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分析和发展建议的探讨,为相关企业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触摸显示屏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触摸显示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并且竞争格局也会不断演变。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并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触摸显示屏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也将成为科技进步和生活便利的重要推动力量。
2.正文2.1 触摸显示屏市场现状触摸显示屏市场现状:目前,触摸显示屏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人们对于交互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触摸显示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手机、平板电脑到智能家居设备、汽车导航系统,触摸显示屏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深入,商用领域对于触摸显示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的触摸屏行业简介分解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特别是进入 21 世 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平面显示技术在中国 的迅速发展,国内许多企业也开始对触摸屏技 术产生了兴趣,有的引进出国留学人才开发触 摸屏技术;有的和境外企业合作生产,逐步掌 握这项技术。目前已改变了过去触摸屏只能依 赖进口的局面。
在国内市场上,一开始触摸屏主要是应用 于公共场所的信息查询系统上。当初只是显示 菜单选择的画面,让顾客逐个点按的简单系统, 其软件处理速度和触摸屏耐久性等方面都存在 的水平较低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国内触摸屏 制造、开发能力的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 高和显示技术的进步,业界专家开发出了各种 适合个性化用途且具备耐久性和可靠性的触摸 屏。现在,在不少公共场所中(如车站的售票 机、图书馆的检索终端等)都应用了触摸屏。 另外,触摸屏也被应用在现代工厂所使用的机 器设备,作为一种操控面板。除此之外,以 POS系统为中心的销售处理系统、便携式信息 终端和自动记录仪等方面通过采用触摸屏,其 工作的便利性得到了大大增强。
红外线式触摸屏
触摸屏外形
触摸屏工作原理图
红外线式触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 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红外触 摸屏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电路板外框,电 路板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 一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在 触摸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 两条红外线,因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 位置。任何触摸物体都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 而实现触摸屏操作。由于没有电容充放电过程, 响应速度比电容式快,但分辨率较低。
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 式的工作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结构设计和对 材料的选择也都大相径庭
电阻式触摸屏
其结构由两层高透明的导电层组成,通常下层是 ITO 玻璃(通常称 ITO Glass),上层是 ITO 薄膜材料 (通常称ITO Film),中间有细微绝缘点隔开。目前 市面上也有两面均采用ITO玻璃或其他透明的ITO材料 的产品。 当触摸屏表面无压力时,上下层成绝缘状态;一 旦有压力施加到触摸屏上,上下层电路导通。这时, 控制器通过分别在X坐标方向和Y坐标方向上施加驱动 电压,探测出触点的 X-Y 坐标,从而明确触点的位置。 电阻式触摸屏上下两层采用贴合密封,信号的产生是 在夹层中间,所以它可以不受尘埃、水、污物的影响, 使用性能佳。目前,电阻式触摸屏的生产制造技术也 有了长足的进步,大生产的工艺流程已被普遍采用, 产品的批次一致性在各类触摸屏中已经具备明显优势, 这也是电阻式触摸屏能够满足大批量产品配套的重要 原因。在下一节文字中将会对电阻式触摸屏的技术原 理进行详细阐述。
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触摸屏行业是指用于人机交互的触摸屏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业。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触摸屏行业得到迅猛发展。
下面是对触摸屏行业的分析报告。
首先,触摸屏行业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触摸屏已逐渐成为智能终端设备的标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白板、游戏机等等。
据市场调研公司统计,全球触摸屏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00亿美元。
随着新兴领域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触摸屏行业有望进一步扩大。
其次,触摸屏行业技术不断创新。
传统的电阻式触摸屏逐渐被电容式触摸屏所取代,后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流畅的操作体验和更高的可靠性。
此外,近年来出现了更先进的柔性屏幕技术,使触摸屏能够应用于更多曲面和柔性设备。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为触摸屏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再次,触摸屏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触摸屏行业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加入。
国内外知名企业如三星、LG、Apple、华硕、富士通等都在该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如果企业无法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最后,触摸屏行业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触摸屏行业的成本压力较大。
触摸屏的生产需要高成本的设备和材料,如透明导电材料、平板玻璃等。
其次,触摸屏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
高品质的触摸屏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这对于初入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一项难题。
此外,触摸屏行业还面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综上所述,触摸屏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动力。
但也存在激烈的竞争、较高的成本以及技术门槛较高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触摸屏行业分析

触摸屏行业分析
触摸屏行业是指用于人机交互的一种显示设备,通过触摸操作来操控电子设备的功能。
触摸屏行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首先,触摸屏行业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密切相关。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触摸屏从高端市场逐渐普及到普通消费者市场,形成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推动了触摸屏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其次,触摸屏行业的成熟技术和成本下降也促进了市场的扩大。
触摸屏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成熟的技术,如电阻式、电容式、超声波式等。
与此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成熟,触摸屏的制造成本不断下降,使产品价格更加亲民,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触摸屏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
除了智能手机,触摸屏还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电子书、游戏机、家电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便捷、灵活交互方式的需求增加,触摸屏作为一种方便、直观的操作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触摸屏行业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触摸屏可以应用于工业设备的操作界面、医疗设备的诊断与治疗、教育设备的互动学习、交通设备的导航与信息查询等方面,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操作方式。
总之,随着智能化、便携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触摸屏行业
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向发展。
同时,触摸屏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LCD显示屏、电子器件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1. 概述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设备,它可以转化人类的触摸动作为电信号,从而实现与设备的交互。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触摸屏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触摸屏行业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
2. 市场规模触摸屏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触摸屏市场规模达到了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
这一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工业自动化、教育等领域对触摸屏的需求增加。
在全球触摸屏市场中,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约X%的市场份额。
随着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触摸屏行业的发展。
此外,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重要的触摸屏市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3. 发展趋势3.1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触摸屏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主流的触摸屏技术包括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等。
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其高精度、快速响应等特点,逐渐取代了电阻式触摸屏成为主流。
未来,随着柔性显示技术和折叠屏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将更加轻薄、柔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触摸体验。
3.2 应用拓展触摸屏不仅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拓展。
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教育等领域对于触摸屏的需求不断增加。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触摸屏可以作为设备的人机界面,方便操作和监控。
在医疗设备方面,触摸屏可以提供更加直观、方便的操作方式。
这些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触摸屏行业的增长。
3.3 竞争格局目前,触摸屏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行业内存在许多知名厂商,如三星、LG、群创等。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推动了触摸屏技术的进步,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表现。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在触摸屏行业崭露头角,通过推出具有差异化特点的产品,获取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中 国 台 湾
F u jits u
E C W E E L Y ( 中 华 意 力 )
N is s h a
S W E N C ( 時 緯 科 技 )
G u n z e S M K
T T I( 時 緯 科 技 ) J a p a 电 子
W a c o m
欧 菲 光 宇 顺 电 子
❖ 触摸屏简述 ❖ 直接竞争对手分析 ❖ 上游供应商分析 ❖ 下游终端应用分析 ❖ 替代品分析 ❖ 潜在进入者分析
❖ 2010 年苹果公司的ipad 1.0与iphone 4.0持续 热卖, LCD显示屏与含触控功能的显示模组 合占成本比重超过30%,占比最高。
• 由于工作原理的关系,电阻式触摸屏不是非 常耐久,而且透明性较差,非常依赖触控笔, 使用不方便;而电容式触摸屏更加灵敏,不 依赖触控笔,并且不会有屏幕漂移定位不准 的问题,显示亮度高,效果好,特别是容易 实现多点触控,这也满足了现在高性能触摸 屏的使用要求。电容式触摸屏主要应用领域 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公司立足于ITO 导电玻璃,介入电容式触摸 屏sensor 领域,公司利用超募资金3.3亿元投 资建设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设计产能为80 万片,对应手机约为2000万只。
——发展路径与莱宝高科相近:电容式触摸屏关 键技术为镀膜和光刻,关键原材料为ITO导电 玻璃。公司与莱宝高科一样生产ITO导电玻璃, 已经掌握了其关键技术——真空镀膜技术。
❖ 目前热销的 iPhone、iPad 都是采用电容式触 摸屏,未来随着更多高端产品的问世和电容 式触摸屏成本的下降,将逐渐替代电阻式触 摸屏。
一般而言,电子行业所关注的触摸屏产业链主要是中游的sensor(包 括ITO 玻璃、ITO 薄膜),以及下游触摸屏模组。
触摸屏行业深度分析

触摸屏⾏业深度分析触摸屏⾏业深度分析⽬录触摸屏⾏业深度分析 (1)⼀、触摸屏原理简介:电阻式Vs 电容式 (3)1. 电阻式触摸屏 (3)2. 电容式触摸屏 (3)⼆、触摸屏市场 (5)1. 发展趋势: 电容式触摸屏将逐渐替代电阻式触摸屏,成为⾏业主流 (5)2. 市场规模 (5)3. 产业格局 (5)三、电容式触摸屏产业链详解 (6)1. 产业链概览 (6)2. 基于该产业链的⾏业特点 (7)2.1 ⾼度定制化 (7)2.2 对爬坡速度和良率的要求极⾼ (7)3. ITO靶材⾏业 (7)3.1 什么是ITO? (7)3.2 ITO的重要性 (7)3.3 什么是ITO靶材? (8)3.4 ITO靶材的主要制造商 (9)4. ITO薄膜⾏业 (9)4.1什么是ITO薄膜? (9)4.2 ITO薄膜的主要技术指标: (10)4.3 市场容量 (10)4.4 市场竞争状况 (11)5. Control IC⾏业 (11)6. 触摸屏Sensor⾏业 (12)6.1 什么是触摸屏Sensor? (12)6.2 触摸屏Sensor⾏业的业态 (12)6.3 Sensor的主要制造商 (12)7. 触控屏模组⾏业 (13)7.1 什么是触控屏模组? (13)7.2 竞争格局:技术门槛⾼,先发优势明显 (13)7.3 触控⾯板的技术路线:玻璃Vs 薄膜之争 (14)四、车载触摸屏市场简介 (19)1. 现状 (19)2. 趋势 (19)3. 车载触摸屏特点 (20)4. 关注中控触屏化的其他⼚商 (20)附录1:国内A股上市公司触控⼚商基本情况和新技术投产情况 (23)附录2:触摸屏中其他化学材料名词释义 (24)⼀、触摸屏原理简介:电阻式Vs 电容式按照不同的原理,触摸屏主要可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两个⼤类。
1. 电阻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主要是利⽤压⼒感应进⾏控制。
它的构成是显⽰屏及⼀块与显⽰屏紧密贴合的电阻薄膜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触摸屏行业分
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5)
1、行业管理体制 (5)
2、行业政策 (5)
二、触摸屏的市场细分和技术分类 (6)
1、市场细分情况 (6)
2、触摸屏的技术分类 (8)
(1)电阻屏 (9)
(2)电容屏 (9)
(3)声波屏 (10)
(4)红外屏 (10)
(5)光学屏 (12)
(6)弯曲波屏 (12)
三、中大尺寸触摸屏的市场应用状况 (14)
1、POS机 (15)
2、ATM机 (16)
3、公共自助服务设备(KIOSK、POI) (17)
4、大型游戏机 (18)
5、交互式电子白板及互动展示平台 (19)
6、触控电脑设备 (20)
7、其他应用 (21)
四、中大尺寸触摸屏的市场规模和前景 (22)
五、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和行业技术水平 (23)
1、行业产业链 (23)
2、经营模式 (24)
3、行业技术水平 (25)
4、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26)
六、行业竞争状况 (27)
1、触摸屏行业的竞争特点 (27)
2、行业价格和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28)
3、行业进入障碍 (29)
(1)技术与知识产权壁垒 (29)
(2)渠道壁垒 (29)
(3)品牌壁垒 (30)
4、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30)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1)
1、有利因素 (31)
(1)多点触摸技术带动人机交互的变革 (31)
(2)市场因素 (33)
(3)产业政策因素 (34)
2、不利因素 (34)
八、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周期性 (34)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34)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行业周期性 (35)
九、行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36)
1、行业季节性特征 (36)
2、行业区域分布特征 (36)
十、业务资质及强制性认证 (36)
十一、主要企业情况 (37)
1、美国EloTouch(易触控) (37)
2、美国3M公司 (38)
3、新西兰Nextwindow公司 (38)
4、美国Touch International公司 (39)
5、美国Lumio公司 (39)
6、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7、加拿大SMART公司 (39)
8、英国Promethean公司 (40)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根据证监会2001年4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分类,触摸屏所属行业为信息技术行业中的计算机相关设备制造业(G8310),属于其中的新型输入设备制造业。
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与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订我国信息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本行业已充分实现市场化,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对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2、行业政策
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2007年第6号公告《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用以指导“各部门、各地区及有关机构开展高技术产业化工作”。
2009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构建以设计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关键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产业体系。
大力开拓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