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炭是什么

合集下载

荆芥炭炮制工艺规程

荆芥炭炮制工艺规程

目录1产品概述 (2)2标准依据 (2)3投料量 (2)4所用物料清单 (3)5所用主要设备和生产场所 (4)6工艺流程图 (5)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7.1生产操作前准备 (7)7.2生产操作过程 (7)7.3包装过程 (9)7.4清场 (10)8中间质量控制方法、评判标准及频次 (11)9物料平衡/收率 (12)10变更记载及原因 (13)11附页 (14)1产品概述【名称】荆芥炭【规格】段【包装规格】(1)1kg/袋(2)5kg/袋(3)其他:根据实际需求情况【产品代码】YP6001【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段,长5mm。

全体黑褐色。

茎方柱形,体轻,质脆,断面焦褐色。

叶对生,多已脱落。

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

略具焦香气,味苦而辛。

【荆芥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于50℃烘1小时,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呈方柱形,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

切面类白色。

叶多已脱落。

穗状轮伞花序。

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制法】取荆芥段,照炒炭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性味与归经】辛、涩,微温。

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

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贮存期】24个月质量标准文件编码:ZL-TEC-YP-0152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233页。

3投料量荆芥:10-150kg。

润药标准:至内外湿度一致干燥放置厚度:2cm 以下设定干燥温度:110-120℃控制干燥温度:110-120℃干燥时间:1-2小时荆芥称量洗、润干燥净选除去虫蛀、灰屑、杂草等杂质。

按生产指令领取所需物料,核对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

称量时一人称量,另一人复核。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荆芥炭,又称灸草炭,是一种中草药,历史悠久。

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灸疗、敷贴以及熏蒸等治疗方法中。

荆芥炭功效显著,作用广泛,但也有一定的禁忌。

本文将详细介绍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了一些禁忌,以供参考。

一、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1. 驱寒散寒:荆芥炭性温,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当寒气侵入人体,易导致气血凝滞、机体功能受损等问题,此时使用荆芥炭可以通过温热作用,促进经络气血流通,散寒止痛,并改善机体功能。

2. 祛风解表:荆芥炭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邪所致的感冒、头痛、鼻塞、发热等症状。

通过燃烧荆芥炭进行的灸疗可以较快地排除寒气,使身体恢复正常。

3. 活血化瘀:荆芥炭性温通,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瘀血堆积、血液循环不畅的疾病。

通过局部热敷或灸炙,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瘀血消散,有助于缓解血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 温经止痛:荆芥炭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对于经络气血瘀滞导致的各种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的止痛功效,如经痛、腹痛、关节痛等。

5. 祛湿化痰:荆芥炭性温燥,有祛湿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湿气内停,引发气滞、痰湿等症状,如湿热痰饮、咳嗽痰多等。

6. 温胃止呕:荆芥炭入胃后,可通过热敷胃腹部来温暖胃气,缓解胃寒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荆芥炭还具有促进胃动力的作用,有助于胃肠蠕动,改善胃部功能。

7. 杀菌消炎:荆芥炭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通过灸疗或蒸汽熏蒸的方式,杀灭细菌或减轻炎症反应。

适用于外伤感染、烫伤、溃疡等。

二、使用荆芥炭的禁忌1. 孕妇禁用:孕妇身体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灸疗过程中的热刺激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胎动异常等问题,不宜使用荆芥炭。

2. 幼儿禁用:幼儿皮肤娇嫩,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不适宜使用荆芥炭进行灸疗,以免造成烫伤或其他不适。

3. 高热患者禁用:高热患者体内已经存在高温,使用荆芥炭进行灸疗可能加重体温升高,应避免使用。

4. 皮肤损伤禁用:如果皮肤有破损、溃疡、炎症等问题,不宜使用荆芥炭进行灸疗,以免加重病情。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点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点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点荆芥炭,是荆芥植物炭化后制成的一种中药材。

在中医药学中,荆芥炭被广泛应用于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荆芥炭的价值。

以下是6000字以上的内容。

一、荆芥炭的功效1. 祛风散寒:荆芥炭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风寒所引起的头痛、鼻塞、喉咙痛等症状。

使用荆芥炭进行熏蒸可以刺激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寒邪的排出,从而达到散寒祛风的目的。

2. 舒筋活络:荆芥炭还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酸痛、寒湿痹痛等疾病有独特的效果。

荆芥炭能够刺激皮肤和局部神经末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缓解局部肌肉疼痛和关节症状。

3. 消肿止痛:荆芥炭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于扭伤、跌打损伤、刀伤等外伤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荆芥炭还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病灶组织发生的水肿和疼痛,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4. 祛湿除痹:荆芥炭可通过熏蒸等方式,将荆芥炭中的有效成分吸入肺部,从而发挥祛湿除痹的作用。

湿邪是导致痹证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荆芥炭具有辛温散寒的特性,能够祛除湿邪,改善湿痹症状。

5. 清热解毒:荆芥炭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湿疹、痈疽、口腔溃疡等有良好的疗效。

荆芥炭能够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帮助伤口愈合,减少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6. 止血生肌:荆芥炭对于止血生肌有一定的作用。

荆芥炭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加新生组织的生长,加速伤口肌肤的修复,同时还能够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止血。

在外科手术后或创伤出血时,使用荆芥炭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

以上是荆芥炭常见的功效,荆芥炭还有一些其他功效,如驱蛔虫、祛风止痒等,但科研报道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二、荆芥炭的应用1. 荆芥炭熏蒸:荆芥炭熏蒸是利用荆芥炭的独特药性,通过燃烧荆芥炭,产生独特的热蒸汽,将荆芥炭中的有效成分沉积在患处,达到治疗的目的。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荆芥为什么要炒炭?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荆芥为什么要炒炭?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荆芥为什么要炒炭?荆芥炭为唇形科植物荆的炮制加工品,话说荆芥本身就是可以入药的,为什么要炮制成荆芥炭呢?荆芥炭的炮制方法:取荆芥段,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

)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即成。

荆芥炒炭的作用:荆芥生品擅于疏散风热,利咽喉,清利头目,多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疮疡初起,凡一切风毒之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

炒炭能止血,多用于便血,妇人崩漏,产后血晕。

荆芥与荆芥炭的应用选择:1、生用(1)外感风寒:常与防风、羌活等同用,增加疏风散寒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证;亦可用于疮疡初起有表证者,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2)风热证:常与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具疏风清热作用。

可用于外感风热之证,如银翘散(《条辨》)。

配伍桔梗,甘草可治风热壅肺,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者,如荆芥汤(《三因》)。

(3)麻疹:常与西河柳、蝉衣、薄荷、牛蒡子等同用,能透疹解毒,可用于痧疹透发不畅,喘嗽,烦闷躁乱,及咽喉肿痛者,如竹叶柳蒡汤(《醒斋》)。

2、制用荆芥炭:本品有止血作用,常与其他止血药如与槐花炭、升麻炭同用,增强其止血作用,可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证。

配伍人参、当归、熟地等可治产后血崩及虚人血崩,如升举大补汤(《傅青主》)。

荆芥为什么要炒炭?荆芥炭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荆芥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的右旋柠檬烯。

荆芥经炒炭后挥发油成分产生变化,生品中原有的成分如β-蒎烯、香芹酮等炒炭后未能检出,检出了乙酰呋喃、1,3,5--甲基苯、苯甲酰甲酯、2-甲基-2-丙烯基苯、香荆芥酚、香桧醇、3-甲基-4-苯基-3-丁烯-2-酮、4,5,7-三甲基茚-1-酮等9种新成分。

但其主要成分薄荷酮、胡薄荷酮等应仍存在。

近年来对荆芥炭止血活性部位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荆芥各饮片中鞣质含量的测定,得各饮片中鞣质含量:荆芥>;荆芥炭。

荆芥炭化学成分

荆芥炭化学成分

荆芥炭化学成分荆芥炭是一种由荆芥植物炭化而成的材料,它是一种天然的炭化产物。

荆芥炭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荆芥炭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荆芥炭的主要成分是碳。

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中。

荆芥炭是由荆芥植物经过高温炭化处理而得到的,所以其中含有丰富的碳元素。

碳是大自然中一种非常稳定的元素,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因此,荆芥炭常常被用作高温材料和吸附剂。

除了碳之外,荆芥炭还含有一些氧、氮、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通常来自于原始的荆芥植物。

荆芥植物是一种具有草本植物特征的野生植物,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

这些植物含有一定数量的氧、氮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炭化过程中一部分会被保留下来。

这些元素的存在可以影响荆芥炭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此外,荆芥炭中还含有一些有机化合物。

这些有机化合物是荆芥植物中的天然存在物质,如木质素、纤维素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高温炭化过程中部分分解并生成一些新的物质。

这些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使得荆芥炭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并且可以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

荆芥炭化学成分的研究与应用有着广泛的领域。

首先,荆芥炭作为一种高温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能。

因此,它常被用作高温反应容器、热电绝缘材料等。

其次,荆芥炭还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孔隙度,这使得它具有很好的吸附和分离能力。

因此,荆芥炭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吸附和分离等领域。

此外,荆芥炭还可以用作催化剂。

其表面的有机化合物和含氮、含硫物质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因此,荆芥炭可以应用于催化剂制备、催化反应等领域。

总结起来,荆芥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氧、氮、硫等元素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

这些成分赋予了荆芥炭优良的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

荆芥炭在高温材料、吸附剂和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深入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对荆芥炭的化学成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荆芥炭的制作方法:
材料:荆芥1斤,陶瓷锅1个,木炭6-8块,火柴适量。

步骤:
1.将荆芥用清水浸泡2-3小时,去掉泥沙,沥干后晾干备用。

2.取陶瓷锅,放入木炭块,用火柴点燃木炭,待火势稳定后加入准备好的荆芥。

3.待荆芥开始放烟时,用木棍或竹棒均匀搅拌,以免烤糊或烤不均匀。

4.将荆芥炭烤至完全干燥,无水分和异味,同时保持原有药性。

5.炭烤好后,将炭倾倒出来,晾凉后可装袋保存。

注意事项:
1.制作时要保持环境干燥,以免荆芥受潮影响炭的质量。

2.制作时要注意火候,掌握好时间和炭的温度,保持炭烤干燥,并保持药性。

3.制作完毕后,将荆芥炭储存在密封的袋子或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武火存性”荆芥炭

“武火存性”荆芥炭

“武火存性”荆芥炭
荆芥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

荆芥发表、祛风、理血,可治风疹瘙痒、疮疡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荆芥炒炭专用于止血。

中医多用炭药止血,认为经过炒炭的中药性涩,能够加强止血作用或者消除其他功效而专有止血的特性。

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此定理也。


荆芥“炒炭存性”的质量控制标准,要从内外颜色、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几个指标中采集数据。

铁锅烧热,加入荆芥段,武火迅速翻炒至外表焦黑、内部焦黄,其间适时喷淋清水熄灭火星,迅速出锅平铺晾干。

摊晾过程中还需要不停翻动,防止窝火复燃。

像荆芥这种方茎、中空(茎髓松泡)、质轻、段小的全草类中药,易受热不均匀,炮制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有经验的炮制师傅会结合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因为传统中药遵古炮制没有明确的温度概念,只有文火、中火、武火等描述,具体药物选择哪种火候,炮制师的临场经验非常重要,总体来说都是以“适中”为终极目标。

可以说,荆芥炒炭,比较“吃功夫”。

所有炭药(炒炭、煅炭)都要求“存性”。

所谓存性,是指只能使炭药部分炭化(表面枯黑、内部焦黄),绝对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叶、花、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如荆芥、槐花、侧柏叶等。

“存性”还有一种理解是,炭药的性能、功效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药材的本性应当保存下来,太过甚至灰化后就失去了药性,不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汪正清)。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炭是一种中草药,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就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一、荆芥炭的概述荆芥炭,又称“青荆火”,是指将细碎的荆芥叶和茎炭化而成的一种炭疗材料。

荆芥炭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称为“甘苦微寒,散风胜湿”。

荆芥炭颜色黑亮,气味芳香,具有一定的草本炭的特点。

二、荆芥炭的主要成分荆芥炭的主要成分是一些草本活性物质。

细碎的荆芥叶和茎炭化后,药性得到提高。

主要成分有挥发油、醛类、酚和酮类等。

其中,挥发油是荆芥炭的重要成分之一,含有丰富的香草醛、藿香醛、芳醚醇等。

三、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1. 温通经络荆芥炭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畅通的经络能够保持人体的活力和调节身体机能。

荆芥炭除了可以直接外用按摩经络外,还可以通过熏蒸热敷的方式进行应用,从而温通经络。

2. 祛风除湿荆芥炭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风湿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荆芥炭可以通过温通经络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减轻病症,促进湿气的排出,达到祛风除湿的效果。

3. 清热解毒荆芥炭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热毒是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热感、口渴、发热等症状。

荆芥炭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4. 缓解呼吸道疾病荆芥炭具有缓解呼吸道疾病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风寒、风热、湿邪等引起的。

荆芥炭可以通过温通经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作用,改善呼吸道功能,减轻症状,并对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提高免疫力荆芥炭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免疫力是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侵害的能力。

荆芥炭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四、荆芥炭的使用方法荆芥炭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灵活易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芥炭是什么
文章目录*一、荆芥炭是什么*二、荆芥炭的作用与功效*三、荆芥炭的副作用
荆芥炭是什么1、荆芥炭是什么
荆芥炭在临床上对于感冒发热等常见病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不过很多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中药。

荆芥炭,中药名。

为荆芥的炮制加工品。

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

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

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

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

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

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2、荆芥炭的性状
本品全体黑褐色。

长 0.5cm 不规则小段,茎方柱形,体轻,质脆,断面焦褐色。

叶对生,多已脱落。

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

略具香气,味苦而辛。

3、荆芥炭的鉴别
3.1、本品粉末黑褐色。

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

腺鳞头部 8 细胞,柄单细胞,棕黄色。

小腺毛头部 1~2 个细胞,柄单细胞。

非腺毛 1~6 个细胞,大多具壁疣。

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
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

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纤维成束,壁平直或微波状。

3.2、取样品粉末(过 20 目筛)约 5g ,加乙醇 60ml ,加热回流 1 小时,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取滤液 2ml 于试管中,加镁粉少许,再滴入浓盐酸数滴,在沸水中加热 3 分钟,溶液颜
色加深,显红棕色。

取滤液点于滤纸片上,与氨蒸气接触显黄色,当滤纸离开蒸气数分钟后,黄色又消退。

荆芥炭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炭可单药治疗疾病,也可与其他中药配伍来治疗疾病,
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很经常使用到它。

荆芥炭能发表、祛风、理血。

炒炭止血。

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

崩漏、产后血晕。

痈肿、疮疥、瘰疬。

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

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

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

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食疗本草》:助脾胃。

《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
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

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

豉汁煎治暴伤寒。

《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荆芥炭的副作用大家经常对中药有一种误解,甚至认为它是无副作用的,其实每一种药都有它的副作用,荆芥炭的副作用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荆芥炭。

《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本草经巯》:痛人表虚有汗者忌之。

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

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勿误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