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药理价值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荆芥,又称独活、大茴香、金雀花,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和民间传统医学中。
荆芥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荆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中医学认为,荆芥能够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瘀血梗阻引起的各种疼痛症状有良好疗效。
例如,对于外伤引起的瘀血淤滞、瘀血性疼痛以及跌打损伤等,荆芥能够起到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其次,荆芥还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
荆芥能够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症状。
它对于乳腺增生、乳腺囊肿、淋巴结肿大、痤疮等有明显疗效。
此外,荆芥还可以散结消肿,对于扁桃体炎、痔疮、腰椎间盘突出等也具有良好疗效。
再次,荆芥具有祛风湿、活络止痛的作用。
荆芥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单宁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荆芥还能够舒筋活络,对于腰肌劳损、腰腿痛、背痛等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最后,荆芥还具有祛寒祛湿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荆芥具有辛温、散寒的特点,适用于寒湿痹痛以及感冒引起的风寒、鼻塞流涕等症状。
在民间,荆芥还被用于经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总之,荆芥作为一味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对于各种疼痛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具有祛风湿、活络止痛的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此外,荆芥还具有祛寒祛湿的功效,适用于寒湿痹痛以及感冒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荆芥时要遵循适量原则,避免过量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害。
荆芥功效与作用

荆芥功效与作用
荆芥(Scientific name: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是一种
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领域。
它有许多药理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大黄素、川芎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荆芥多种功效和作用。
1. 活血化瘀:荆芥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凝结,防止血栓形成。
它常用于治疗中风、脑梗塞、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能够缓解疼痛、恢复组织功能。
2. 舒张血管:荆芥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扩张血管,减少血管收缩,提高血管的弹性。
它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抗氧化:荆芥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氧化损伤,抗衰老。
它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抗癌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4. 镇痛、缓解炎症:荆芥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疼痛症状。
它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组织肿胀、疼痛。
5. 调理内分泌:荆芥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子宫功能,缓解痛经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荆芥虽然功效多样,但使用时仍需慎重。
与其
他药物相互作用、过量使用、个体差异等因素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在应用荆芥时,最好遵医嘱,按照合理剂量使用,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每日记一味中药——荆芥

每日记一味中药——荆芥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的功效。
一、现代主要药理作用1. 发汗解热作用荆芥可促进汗腺分泌, 增强皮肤血液循环,提高汗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空泡发生率、数密度和面密度,具有明显的发汗、解热作用。
2. 抗炎、镇痛作用在民间人们常用荆芥治疗发热、风湿痛、挫伤及皮疹等,这与荆芥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有关。
3. 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荆芥中有效成分能够明显抑制病菌孢子生长,具有良好的抗菌、体内抗病毒感染作用;其挥发油能够诱导人体肝癌细胞凋亡,缩短人体肝癌细胞生长周期。
4.止血作用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二、应用1.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外感表证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
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荆芥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用于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若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荆芥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故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
4.吐衄下血荆芥炒炭,其性味已由辛温变为苦涩平和,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5.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等属于外感表证者,麻疹、多形性红斑、荨麻疹等见有表邪外束者,接触性皮炎及其他湿疹、痈及疖等见有表证者,食道静脉曲张、急性胃溃疡伴有岀血、十二指肠溃疡伴有出血、吐血及胃肠出血、黑便、子宫出血等属于血热妄行者均可应用。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三、注意事项1.荆芥入煎汤用量4.5-9g,不宜久煎。
2.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3. 荆芥能使汗腺分泌旺盛,自汗、盗汗等症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脂溢性皮炎患者忌用。
荆芥的药效与功能主治

荆芥的药效与功能主治1. 荆芥简介荆芥,学名:Eupatorium fortunei Hand.-Mazz.,为菊科植物荆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荆芥又名茼蒿、长生菜、三七、恶风草等,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本文将介绍荆芥的药效与功能主治。
2. 药效荆芥具有较多的药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解表祛邪荆芥能够解表发散,具有较强的解热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2.2 活血化瘀荆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症状等。
2.3 利水消肿荆芥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能够增加尿量,帮助排除体内的水肿,可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
2.4 清热解毒荆芥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热解毒、疏风清热,可用于治疗湿热病、痈肿疮疡等症状。
3. 功能主治荆芥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治疗感冒荆芥具有解表祛邪的药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其辛温的性质能够促进汗液的排出,缓解发热、头痛、鼻塞等感冒症状。
3.2 缓解疼痛荆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的疼痛,如扭伤、骨折等,还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3.3 利尿消肿荆芥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通过增加尿量,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3.4 抗菌消炎荆芥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病、痈肿疮疡等症状,其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病毒和细菌。
4. 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荆芥一般以中药材形式使用,用法用量根据具体症状和药物配伍而定。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使用荆芥:•冲剂:将适量的荆芥用开水冲泡成药液,每日饭后温服。
•煎剂:将荆芥煮沸后去渣取液,分几次温服。
•膏剂:将荆芥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外用于患处。
使用荆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慎用。
•对荆芥过敏者忌用。
•长期大量使用荆芥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请遵医嘱使用。
荆芥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又称佩兰、佩荆、操荆,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
荆芥的主要作用和功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解表散寒:荆芥具有辛温的性质,能够透发表部,散发寒邪。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
2. 祛风除湿:荆芥能够驱散风邪,解除湿气。
对于风湿性关节疼痛、浮肿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痹痛。
3. 止咳平喘:荆芥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对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等咳嗽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祛痰散结:荆芥还有祛痰散结的作用,对于痰多、痰粘等痰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常用于治疗痰湿阻络、痰瘀症状。
5. 散瘀止痛:荆芥可以活血化瘀,对于瘀血引起的外伤、跌打损伤等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6. 改善血液循环:荆芥对于改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血瘀或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相关症状产生积极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荆芥属于辛热之品,故应适量使用,过量使用有可能引起口干、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
在使用荆芥前,也应该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的使用。
荆芥的功能主治药品药效

荆芥的功能主治药品药效1. 什么是荆芥荆芥,又名红头草、荆芥膏、金冠香、蛇脖,为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片等部分均可入药。
荆芥性味辛、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荆芥的功效荆芥具有多种功效,并在临床上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以下是荆芥的主要功效:•清热解毒:荆芥具有清热解毒的特性,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热性疾病。
•祛风止痛:荆芥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利咽消肿:荆芥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活血化瘀:荆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跌打损伤、淤血等。
3. 荆芥的主治药品荆芥可以单独作为药方中的主要药品,也可以与其他中药相结合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荆芥主治药品:3.1 荆芥清开散荆芥清开散是以荆芥为主要药品,配合其他中药制成的一种方剂。
荆芥清开散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
药方组成:•荆芥•藿香•石膏•甘草•人参适应症:•感冒•发热•头痛•喉咙痛3.2 荆芥骨痈丸荆芥骨痈丸是一种针对骨痈、脓肿等疾病的药品,其主要药效是祛风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药方组成:•荆芥•丹参•牡蛎•陈皮•栀子•当归•川芎•干姜适应症:•骨痈•脓肿•皮肤溃疡•疼痛3.3 荆芥玄参麦冬汤荆芥玄参麦冬汤是一种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草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药方组成:•荆芥•玄参•麦冬•桔梗•甘草•杏仁适应症:•咽喉痛•咳嗽•咳痰•咳血4. 荆芥的用法与注意事项荆芥一般通过煎煮、研磨等方式使用,具体用法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在使用荆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不宜使用荆芥。
•使用荆芥时需按照正确剂量使用,避免过量。
•对荆芥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
•长期使用荆芥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胃肠不适、皮肤过敏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荆芥是一种有着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的中药草本植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草药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荆芥的功效与作用荆芥(学名:Schizonepeta tenuifolia)是一种中草药,也被称为“虫霸草”、“除秽草”,属于唇形科植物荆芥属。
荆芥在中国传统药物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在近些年也开始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
它的药用部分通常为全草,在中药学上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菌抗病毒作用荆芥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挥发类酮、挥发类酯和其他挥发类成分。
这些挥发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与繁殖。
研究发现,荆芥挥发油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的病原菌。
此外,荆芥挥发油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腺病毒、乙肝病毒等多种病毒的生长。
二、解热镇痛作用荆芥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体温来缓解发热症状。
实验证明,荆芥提取物可以有效降低小鼠体温,并且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
临床实践证明,荆芥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三、抗过敏作用荆芥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减少机体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
荆芥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抑制组胺的释放和儿茶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研究发现,荆芥提取物可以显著减轻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并且可以降低血清IgE水平。
四、抗肿瘤作用荆芥中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荆芥中的挥发油和生物碱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荆芥中的挥发油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些抗肿瘤活性成分使得荆芥成为了研究与开发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之一。
五、抗炎作用荆芥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其中主要的抗炎成分为挥发油中的β-谷萜醇和麦角甾醇。
根据现有的研究,荆芥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荆芥清热解缓解头痛的中草药之选

荆芥清热解缓解头痛的中草药之选荆芥清热:缓解头痛的中草药之选荆芥,又名“毛脉荆芥”,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功效。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痛、风寒感冒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荆芥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使用方法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使用荆芥来缓解头痛。
一、荆芥的药理作用荆芥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首先,荆芥能够清热解毒,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从而缓解头痛。
其次,荆芥还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舒展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局部血流,进而缓解头部血液循环不畅所致的头痛。
二、荆芥的适应症荆芥适用于因风寒引起的头痛,包括感冒引起的头痛、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等。
这些头痛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寒战等症状。
荆芥清热祛风的特点,正好适用于这类头痛的缓解。
另外,荆芥还可以用于缓解由肩颈部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
现代人普遍存在于长时间低头使用电脑、手机等产生的肩颈部肌肉疲劳,如颈椎病引起的头痛。
荆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缓解肌肉疲劳,改善相关的头痛症状。
三、荆芥的使用方法荆芥一般以荆芥薄荷油、荆芥制剂等形式使用。
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1. 荆芥薄荷油:将适量荆芥薄荷油取适量涂抹于太阳穴、颞部等头痛点位,轻轻按摩即可。
该方法适用于轻度头痛,能够快速缓解头痛症状。
2. 冲剂或泡腾片:将荆芥制剂倒入温水中冲服,用温开水送服即可。
荆芥泡腾片具有快速溶解的特点,能够迅速发挥药效,对急性头痛效果更佳。
3. 荆芥贴膏:将荆芥贴膏撕下背面保护纸,粘贴于头痛部位,轻轻按摩即可。
荆芥贴膏适用于长时间需要缓解头痛的情况,比如工作紧张、熬夜等。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荆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别人群禁用:孕妇、儿童、过敏体质者等不适合使用荆芥。
2. 避免过量使用:尽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超量使用荆芥,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 慎用于敏感皮肤: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使用荆芥时应谨慎,避免引起过敏或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芥的药理价值
药用价值
1、抗菌和抗炎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荆芥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此外,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荆芥煎剂及荆芥与防风混合煎剂均有明显抑制小鼠耳郭肿胀作用,混合煎剂比单煎效果好.荆芥对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解热镇痛作用
荆芥煎剂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伤寒混合菌苗使家兔发热,给予裂叶荆芥煎剂或乙醇浸剂2g/kg 灌胃,发现有微弱的解热作用.荆芥的镇痛作用以d-薄荷酮为代表,用d-薄荷酮100mg/kg给小鼠灌胃,能抑制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其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3、止血作用
生品荆芥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使出血时间缩短72.6%;生品荆芥使凝血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缩短77.7%,即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有报告指出,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且与剂量相关.但荆芥炭水煎剂及提出挥发油后的荆芥炭水煎剂,均未见明显的止血作用.报告者认为,临床上使用荆芥炭治疗各种出血疾病时,应以散剂内服为佳.亦有报告指出,荆芥炭脂溶性提取物的止血作用是通过体内促凝血、抗纤溶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实现的。
4、其他作用
实验表明: 荆芥油能降低正常大鼠体温;亦有镇静作用,荆芥油(0.5ml/kg)给兔灌胃,可见其活动减少,四肢肌肉略有松弛。
荆芥油能明显延长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对豚鼠致喘的潜伏期,减少发生抽搐的动物数;亦能对抗乙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尚有祛痰作用。
药用价值
(1)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
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
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
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
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2)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
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
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