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换乘站结构图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换乘流线优化方案探究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换乘流线优化方案探究吴昊灵;李慧轩【摘要】Xizhimen Station of Beijing Metro is a major transfer hub and uses one - way transfer mode. According to the surrounding conditions, the passenger flow, the layout of station facilities and the identity settings of the station, the status of the transfer streamline and the transfer passenger flow at Xizhimen Statio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Metro Line 4 are analyzed, som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assenger transfer mode are exposed. Then the Optimal Transfer Streamline (Scheme 1) and the Engineering Reconstruction (Scheme 2) are proposed, a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nsfer passenger flow in Scheme 2 is made. The result shows that Scheme 2 could solve the transfer problem between three metro lines at Xizhimen St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fer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是大型换乘站,采用单向换乘模式.根据西直门站的周边条件,从客流量、站内设施布局和标志设置入手,通过分析4号线建成后西直门站换乘流线及换乘客流的现状,指出了西直门站乘客换乘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换乘流线(方案1)及工程改造(方案2)两个优化方案,并对方案2的换乘客流进行了仿真及评价.方案2解决了西直门站3线换乘问题,提高了西直门站的换乘效率.【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2(015)001【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地铁;西直门站;换乘流线;方案优化【作者】吴昊灵;李慧轩【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100044,北京;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100044,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2+9地铁西直门站位于北京市最繁忙的西直门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是地铁2号线、4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车站,是北京最繁忙的地铁枢纽站点之一。
北京地铁10号线全程车站结构示意图

北京地铁10号线全程车站结构示意图
程远2020-06-02
截至到2020年4月30日,可查到的北京地铁已开通总长度,为699.3公里,已是世界第一!加上目前已有规划的总长度,已经达到了1053公里;堪称“中国的地下长城”。
北京地铁的总建筑面积。
比一些小城市的地上建筑面积还要大。
每天运送人数高达1千多万人次,相当于北京长住人口的1半多!——这里面堪称是“北京的地下之城”。
在很多站点,壁画、广告与其周边景观,历史人文,商贸环境相映,犹如是博物馆的展厅。
在北京:地上高楼林立,地下通路纵横交错;还需要考虑:站点分布距离均匀,照顾地上居住和人流的密集度,等等众多因素,规划,设计,施工都实属不易!凝聚了万千地铁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劳!
如果仔细看看,每1个北京地铁车站的结构图,结合地面周边环境,都可感受到设计者的构思巧妙,恰到好处!——不仅对建筑工作者,而且对其它很多行业的设计构思,甚至启迪益智,都会大有好处!
北京地铁各条线路的车站结构图,将陆续发表。
本篇是北京地铁10 号线的全程车站结构图。
希望能够对各位读者有益,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地铁10号线是全世界最长的全地下站点地铁线路,全长57.1km。
是北京地铁系统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
每天凌晨,从巴沟站开出10号线的第1列车,沿途仅换乘站点就有17个,为北京之最。
地铁10号线环形连通北京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不仅改善了中关村地区、奥运公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华北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新发地,四大北京重点区域的交通状况,而且使北京地铁的各条东西线路和各条南北线路,全部连通,使北京的“地下之城”融为一体。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1号线(一线)线路标识色:正红色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
(52#、53#站不运营)。
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
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较落伍了。
建国门站:换乘方式类似于复兴门站,但1号线-2号线的换乘有所改进,乘客通过1号线站台上专门设置的换乘楼梯即可去往2号线,换乘距离缩短不少。
东单站:新开通的与5号线的换乘车站,用两条换乘通道连接5号线车站,内设自动步道和自动扶梯,换乘条件比较舒适,但自动步道单向运行,是设计上的缺陷。
8北京地铁车站设计指南-车站建筑1.

第八章车站建筑8.1 概述及一般要求北京是我国首都,是一座人口密集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规模和对周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
北京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应存在明显不同的个性化特色,以适应北京轨道交通现状客流总量大、高峰时段冲击较大、换乘车站比例高等客流特色,在建筑设计上应有北京自己的设计特色。
本指南立足于指导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人员掌握北京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不同方法,以便迅速适应北京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特点,完成符合北京要求的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颁布后新建的车站及既有换乘车站新建的续建部分,不适用于既有线和上述规范颁布施行前通过初步设计审查的在建线车站。
8.2车站规模控制和设计标准8.2.1 车站设计客流的解析1、车站设计客流,是控制车站整体设计规模的前提条件。
进行车站建筑设计时,应对本站近期、初期和远期客流分别进行核算比较,确定车站的最大设计客流量。
2、车站最大设计客流量,为初期、近期和远期设计客流量取大值。
其计算方法为本站初期、近期和远期最大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乘以本站超高峰系数,这里需注意一点,针对不同类型的车站,其高峰小时并非传统的早高峰和晚高峰,应校核高峰客流发生的时间段。
3、当本站最大设计客流量发生于初期或近期时,应对相应周期运营组织方案进行适当核算,如有必要应进行调整。
8.2.2车站类型及分级的确定1、北京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之前,应先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车站的分级和分类,后根据不同的分类和分级确定车站的基本规模,并进行相应校核和后评估。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不同于全国其他大多数城市,具有独特的人文特点和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因此采用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车站设计分级分类体系及相应的设计标准。
2、车站分级分类时,应根据其服务区域环境功能定位、车站主导客流行为特征及其对车站设施设计参数与配置标准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进行分类,车站规模以及通行设施和服务设施标准应首先确定车站分级、分类,结合不同运营工况合理确定。
北京地铁13号线

北京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示意图
价值意义
北京地铁13号线一方面可将北京市北部三大边缘集团与中心区连接起来,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将会增 加三大边缘集团的吸引力,有利于市中心区人口向外疏通;另一方面由于该线路连接西直门和东直门两大交通换 乘枢纽,可有力地改善北京市的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 。(新浪评)
据2019年9月北京地铁官显示,北京地铁13号线呈环形走向,线路起点西直门,向北经学院南路、大钟寺、 知春路、清华园、五道口、上地至西二旗,然后转向东,经八达岭高速路、回龙观、回龙观东、建材城东路、立 水桥、北苑,再向南,经望京开发区、太阳宫、和平里货场、和平里煤场等地,后至东直门。
截至2020年1月,北京地铁13号线全长40.5千米,共设1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4座,地面站12座,地下站1座, 采用6节编组准B型列车。
2005年9月30日,北京地铁13号线日客运量达23万人次。
2019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 复》原则,将13号线改造为13A、13B两条线路。13A线自车公庄至天通苑东,线路全长30.2公里,其中新建19.1 公里,研究采用B型车8辆编组,投资239.6亿元;13B线自马连洼至东直门,线路长32公里,其中新建8.8公里, 采用6节编组B型车,投资126.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4年。
2002年至2004年,北京地铁13号线因新式列车尚未生产,采用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2号线的备用车型, 这批车型为电扇车,因为北京地铁13号线大部分位于地面,导致车内冬凉夏暖,曾遭到乘客的差评。
建设规划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方案在西二旗至龙泽站区间将既有北京地铁13号线拆分,结合部分车站改造以 及新建段线北京地铁13号线拆分,最终以审定命名为准路形成北京地铁13A线、北京地铁13B线两条位于城市北部 交叉的“L”型线路。北京地铁13A线南段由既有北京地铁13号线大钟寺站以南拨线向南延伸至车公庄,与北京地 铁6号线换乘,实现30对折返能力,北段由既有北京地铁13号线西二旗站以北拨线向东敷设至回龙观、天通苑, 与北京地铁17号线换乘。线路全长30千米,其中新建工程16.8千米,全线设车站18座(含清华东站及清河站), 换乘站11座。13B线由既有北京地铁13号线东直门至回龙观站西侧拨线向西延伸至上地软件园,与北京地铁16号 线换乘。线路全长32千米,其中新建工程5.8千米,共设车站15座(含建材城东站),其中换乘站9座。项目力争 2019年底开工,2022年底前开通试运营。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建成后,13A线列车将由6B编组改造为8B 编组(按照相关标准,6B列车约承载1300人,8B列车约承载1700人、较6B多承载400人),最小发车间隔可由2分 30秒提升至2分钟,运能提升七成。同时,西直门站的部分换乘量将分担至车公庄站,并增设新龙泽同台换乘站, 同时旧龙泽站将停止运营并搁置 。
北京地铁西直门车站换乘方案研究

为端头厅 岛式站台车站 , 台上部空间大 。2 4号线形 站 、
为地延长进站 时间 , 将乘 客阻于车站之外 , 以确保 运营 安全 。因此 ,3 1 号线换乘 2号线是 临时措 施 , 4号线 在 开通 时取 消。
成 十字形 布置 的换乘 站 , 站 台中心设有换乘楼梯外 , 除
站端通过 4段通 道相连形成环形通道 , 4个方位的 出入
设施设计能力 ( h 。 A/ )
根据饱和度 的定义 , 当设施饱 和 度大 于 10 时 , 0% 代表换乘 设施 能力 无法 满足 换乘 客流 需求 , 换乘 客 流
图 3 现状 西直门车站换乘路径示意
无 法疏散 , 留在 站台上 , 产 生严重 的安全 问题 。事 滞 将
表 1 西直 门车 站 2 2 0 0年 及 远 景 年客 流 预 测
直门换乘站 的西北 侧 。该 车站 为地上 3层 车站 , 为一 岛两侧站台层 , 岛式站台上车 , 侧式 站台下 车。站厅层
位 于地上 2层 , 站 出入 口在 首层 。1 车 3号线 西直 门车
站 与西环 广场 毗邻 , 地下 1 层设 置有 1 3号线 和 2 4号 、
线换乘 的大厅 。
方案 2换乘 通道长度约为 20m, 1 总长度 比直 接从
2 4号 线的交叉 区域穿 过增加 了 2 、 0余 m, 避免 了下 但
图 7 方 案 2平 面 图
通道对换乘舒适性 的影 响和工 程可操作 性等几个 方面
进行 了比较和分析 ( 见表 2 。 )
表 2 方 案 比选
誉
人/ h
4 1 方案 1 .
方案 1 的总体 思路是将 1 3号线换 乘 2 4号线的客 、 流引至西南通道 , 道长度 约为 13m( 通 6 仅新建部 分 )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换乘站

4.T形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T型
站厅
站厅
6号线转2号线
2号线岛式站台
5.一字形换乘,岛岛、同站台换乘,整体式站厅
一字
整体式站厅
实现同站台换乘
6.H形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H
站厅
站厅
换乘方式比较
1.客流易于疏导
有利者:L形/T形换乘,长通道及站外换乘 不利者:同台换乘,岛岛十字换乘
2.便捷,行走距离短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目录
CONTENTS
01 换乘站的设计原则 02 换乘方式 03 换乘站形式
学习目标
了解:换乘站的设计原则。 理解:换乘站的形式。 掌握:换乘方式(重点)。
换乘站
换乘是供乘客在不同路线之间,在不离开车站付费区及不另行购 买车票的情况下,进行跨线乘坐列车的行为。
换乘站位于两条及两条以上线路交叉点上,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最重要的节点。
1.十字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换乘站的平面位置为十字形,1号线与2号线交叉。
2
2.十字换乘,岛侧换乘,整体式站厅
换乘站的平面位置 为十字形,1号线 与2号线交叉。
3.L形换乘,岛岛换乘,整体式站厅
9号线岛式站台
6号线岛式站台
4.T形换乘,岛岛换乘,分散式站厅
站厅
站厅
2号线岛式站台
5.一字形换乘,岛岛、同站台换乘,整体式站厅
来的,上面那些只是简单的总结而已,实际上和
以及
。
所以,一切还要从实际出发。
练习
• 1.指出图1~图5中:
• (1)换乘站的形式( )。 A.“一”字形 B.“L”形 C.“T”形
换乘站的设计

任务 换乘站的设计 2.换乘方式的基本类型
图11香港地铁旺角地铁站、太子港站同台换乘
任务 换乘站的设计 2.换乘方式的基本类型
(2)由一个车站的站台 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直接换乘 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这种换 乘方式要求换乘楼梯或自动扶 梯有足够的宽度,以免造成乘 客拥挤,发生安全事故,如北 京地铁1号线与2号线换乘站建 国门站,如图12所示。
图13北京地铁四惠站换乘
任务 换乘站的设计 2.换乘方式的基本类型
采用站厅换乘时,下车客流只朝一个方向流动,可减少 站台上人流交织,乘客行进速度快,在站台上的滞留时间减 少,可避免站台拥挤,同时又可减少楼梯等升降设备的总数 量,增加站台有效使用面积,有利于控制站台宽度。站厅换 乘一般用于相交车站的换乘,其换乘距离比站台直接换乘长, 乘客在垂直方向上要往返行走,带来一定的高度损失。因受 岛式站台总宽度限制,站厅换乘一般适用于侧式站台间换乘, 或与其他换乘方式组合应用,可以达到较佳效果。
通道宽度按换乘客流量的需要设计。换乘条件取 决于通道长度,通道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00 m。
任务 换乘站的设计 2.换乘方式的基本类型
4.站外换乘 站外换乘是指乘客在车站付费区以外进行换
乘,没有专用换乘设施。 站外换乘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1)高架线与地下线之间的换乘,因条件所迫, 不能采用在付费区内换乘的方式。 (2)两线交叉处无车站或两车站相距较远。 (3)规划不周,已建线路未做换乘预留,增建换 乘设施十分困难。
任务 换乘站的设计 2.换乘方式的基本类型
1.站台直接换乘 站台直接换乘有以下两种方式: (1)两条不同线路的站线分设在同一个站台的两侧,乘客 可在同一站台由甲线换乘到乙线,即同站台换乘。这种换乘方 式对乘客来说十分方便,是应该积极寻求的一种换乘方式。该 换乘方式在香港地铁中应用较为广泛,如旺角地铁站、太子港 站的换乘(见图11),内地也在逐渐寻求此种换乘方式,如北 京地铁4号线与9号线在国家图书馆站同站台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