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主要城市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研究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我市位于__山区,是全省乃至全国中药材重要产区和集散地之一。
因此,加快发展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重点了解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今年5月,市政协调研组在副主席李家忠的带领下,会同市林业局药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多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华中药库”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多项政策机遇叠加,实施保护与开发并举,稳基地,壮龙头,创品牌,强服务,围绕企业建基地,瞄准市场抓加工,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硒产业、全域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
(一)产业基地规模发展迅速。
我市坚持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基地建设、天保工程、石漠化项目、招商引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等紧密结合,建成了新塘乡9.7万亩、红土乡5.2万亩、板桥镇2.3万亩、龙凤镇2万亩、盛家坝乡1.4万亩、白杨坪镇1.3万亩、__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1.2万亩共7个超万亩中药材面积的乡(镇、处)。
截止20__年末,全市从事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56家,常年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近60种,中药材留存面积达26.5万亩,其中木本20.3万亩,草本6.2万亩;主导药材品种产量1.8万吨左右。
留存木本药材中,几个主要品种紫油厚朴11.8万亩、杜仲1.9万亩、黄柏1万亩、银杏1.8万亩、青钱柳0.3万亩、木瓜等其他3.5万亩;留存草本药材中,几个主要品种板桥党参0.6万亩、黄连0.93万亩、百合0.3万亩、贝母1.2万亩、大黄0.62万亩、其他草本2.55万亩。
在全省批量生产的80种主要药材中,有30多种产于我市。
(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培育成效初显。
省中药材研究所在新塘乡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高山药用植物园,现保育中药材活体资源1680种,已成为集科研、生产、科普、教学、旅游于一体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被纳入国家药用植物园主体园。
广东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广东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健康产业在广东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本文旨在分析广东医药健康产业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广东医药健康产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广东地处中国南方沿海,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机构,这些优势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广东省内拥有一批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药企,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制药公司,如普华制药、东阿阿胶等。
同时,广东还拥有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以及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广东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广东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
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投资药物研发、提高医疗器械研发水平、推动医疗服务创新等。
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广东医药健康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广东的医药健康产业不仅在国内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竞争力。
广东省内的一些医药健康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与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既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又拓宽了国际市场。
目前,广东的医药产品和技术已经远销海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未来,广东医药健康产业仍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广东地区的养老产业也将与医药健康产业相互融合,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广东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医药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政策更加趋向市场化和国际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外,广东医药健康产业还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广东医药健康产业有望在新药研发、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广东医药健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2023年2023-2028年广东省医药流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2023-2028年广东省医药流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广东省医药流通行业是指医药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仓储和其他相关环节的流通管理。
医药流通行业是医药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对于医药产品的供应、销售和售后服务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药流通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下面将对2023-2028年广东省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2023-2028年广东省医药流通行业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广东省人口众多,医疗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医药流通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药产业链的完善,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
一方面,中药市场将逐渐向西药市场过渡,中药饮片的需求将逐渐下降,而西药和保健品的需求将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医药销售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实体店销售,医药流通行业将迎来电子商务时代。
在2023-2028年的市场竞争中,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医药流通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物流和仓储能力,可以提供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
同时,它们还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合理调配医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医药流通行业在市场竞争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药行业的监管比较严格,对医药产品的流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加强合规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医药信息的安全。
在2023-2028年的市场竞争中,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与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提供全面的医疗解决方案,实现共赢发展。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增加市场份额。
例如,可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客户。
2024年广东医药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广东医药市场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广东省的医药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广东医药市场的分析,可以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市场规模广东省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重要市场之一,以其经济发达和人口众多而闻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医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广东医药市场的规模仍将保持增长,这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竞争格局广东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医药企业和药店。
其中,一线品牌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渗透能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和医疗服务。
此外,广东还有一些本土药企,虽然规模较小,但在一些特定领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发展趋势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首先,创新药物的需求增加。
随着国内外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质量、高效的创新药物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为创新药企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为广东医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其次,互联网+医药的趋势愈发明显。
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医药信息和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药平台的兴起,为广东医药市场注入了新的竞争力。
最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加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
因此,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广东的医药市场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结论综上所述,广东医药市场具备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可以抓住市场机遇,通过提供创新的药品和医疗服务,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广东省政府也应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为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统计分析

综 合 医 院
专 科 医 院 中医 医 院
以从一 定程 度上 反 映出我 省生 物医 药产 业 的一些特 点 。
因此本 文选 取我 国 3 个 省 、 自治 区和直 辖市 与 生物 医 1 药 产 业 关 联 度 比较 大 的 2 1个 行 业 ( 见表 1 ,按 G / BT
C 64 3 5
药产 业列入 核心 战略 支持 新 兴产 业之 一 , 为重 点扶 植发 展 的对 象。本 文在 分析 我 国 3 作 1个省 ( 自治 区、 直辖 市 ) 组织 机构代 码信 息的基 础上 , 与 生物 医药产业 关联度 比较 大的 2 从 3个行 业入 手 , 析 比对 了各地 区 生物 医药 产业相 关机 分 构 的绝 对数 量和相 对数 量 , 以期 从 单纬度 分析 广 东省 生物 医药 产业发展 的现状 , 为现 阶段 我 省各 级 地方 政府 制 定合
学界 l } 科研成果
基 于 组 织 机 构 代 码 数 据 的广 东省 生物 医药产 业统 计分析
口文 / 剑 徐
摘
王 娟 熊 勇 黄 克
要: 生物 医药产业 作 为 2 世 纪 重要 高新技 术 产业之 一 , 1 受到 我 国政府 高度重视 , 家“ 二五 ” 划也将 生 物 医 国 十 规
医 疗 器械 制 造 业 L 5 81
C 61 3 5
C 62 3 5 C 63 3 5
手术 器 械 制造 业 L 5 l 8 1 医疗 仪 器 、 备 设 制 造 业 L 1 l52 8
诊 断 用 品 制造 业 L 5 3 8 1 医用 材 料及 医疗 用 品 制造 业 L59 8 1
医 院
从 我们前 期 的研究 中, 现与 我省 生物 医药 产业 关 发
我国典型城市药学基础研究实力分析

doi:10.3969/j.issn.1006-4901.2021.02.001我国典型城市药学基础研究实力分析陈娟1胡清榆2,张婷1,卢岩1,严舒1欧阳昭连1A(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22; 2.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100191)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典型城市的药学基础研究实力。
方法在Web oO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药学领域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基于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及高产机构数量,比较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15位城市的基础研究实力。
结果2017年至2019年,我国学者在药学领域267种SC)期刊上共发表科技论文36950篇,高被引论文149篇(检索日期为2020年4月20日,含合作发文)。
全国GDP排名前15位城市中,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的论文数量均超过0000篇,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青岛、郑州和重庆发文量为1000~1999篇,深圳、苏州、无锡和宁波等城市发文量均不足1000篇;各城市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3.84~4.52,北京和上海的高被引论文较多,分别为22篇和18篇;发文量前55位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6个)、广州(6个)、北京(5个)和南京(5个)。
结论我国药学领域基础研究主要机构和研究成果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以北京和上海的高影响力成果最多;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青岛、郑州和重庆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研究产出;而经济相对发达的深圳、苏州、无锡、宁波等地在药学领域缺乏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产出较少。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药学;基础研究;实力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4931(2021)02-0001-04Competitiveness of Pharmaceutical Basic Research in Typical Cities of ChinaCHEN Juan1,HU Qingyu2,ZHANG Ting1,L U Yan1,YAN Shu1,OUYANG Zhaolian1(1.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LL)rary,Chinese Academu of Medical Sciences ang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Chinn100020;2.Schoo!of HealtU Humaniuns,Peking Ufvegitu HealtU Science Center,Beging,China1101911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pebtiveuess of pharmaceutical basic research in typical cities of Chien.Methods Pharmacenti-ce.-related scientific papers ivcludeb bp science chahon ivdex(SCI)were retheveb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The basic research compebVveuess o f the0x0^with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ranUinu top15wss compareb baseb ou the uumbee of papers, the averaae chations pee papee'the of highly-cheb papers anU the uumbee of proPcctive ivsntutiops.Results From20H t。
广东药品调研报告

广东药品调研报告广东药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广东省药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国药品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为了深入了解广东省药品市场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广东药品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广东省药品市场的调研,可以为该领域的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广东药品市场的问卷,通过对医院、药店、药企等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访问,获得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调研数据。
其次,我们走访了广东省的几个重点城市和药企,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深入了解。
三、调研结果分析1.广东药品市场整体情况根据调研数据,广东省药品市场规模庞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广东省拥有大量的医疗资源和人口基数,药品的需求量较大。
同时,广东省医疗水平较高,患者对于药品的消费需求也较为旺盛。
2.广东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尽管广东药品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假冒伪劣药品问题明显,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其次,过度依赖进口药品,导致部分国内药企发展受挫。
此外,药品价格高昂,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3.广东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广东药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随着广东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将提高,药品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养老事业的发展将带动药品市场的发展,老年人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将成为未来的市场主力。
此外,绿色、安全、高效的药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1.加大对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2.加强对国内药企的支持和培育,降低进口依赖度,提高国内药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价格监管,合理控制药品价格,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4.加强药品市场信息共享,促进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
广东省药品数据分析

广东省药品数据分析一、引言药品数据分析是指对广东省药品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获取有关药品市场、药品使用情况、药品安全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品数据分析:广东省药品市场规模、药品销售情况、药品种类分布、药品价格变动、药品安全情况等。
二、广东省药品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广东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广东省药品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药品市场总规模达到X亿元,较上年增长X%。
其中,西药市场规模为X亿元,中药市场规模为X亿元。
广东省药品市场规模在全国占比较高,位列前几位。
三、药品销售情况分析1. 药品销售额分析根据广东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广东省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
2022年,广东省药品销售额达到X亿元,较上年增长X%。
其中,西药销售额为X亿元,中药销售额为X亿元。
西药销售额占比较大,约占总销售额的X%。
2. 药品销售渠道分析广东省药品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医院、药店、电商平台等。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医院仍然是广东省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约占销售额的X%。
其次是药店,占比约为X%。
电商平台在近年来也逐渐崛起,占比约为X%。
四、药品种类分布分析广东省药品种类繁多,根据药品分类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西药、中药、生物制品等。
西药种类较多,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等。
中药种类也很丰富,包括中草药、中药饮片等。
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等。
根据数据统计,广东省西药种类最多,约占药品总种类的X%。
五、药品价格变动分析药品价格变动对药品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广东省药品价格监测数据,药品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2022年,广东省药品价格指数为X,较上年上涨X%。
其中,西药价格指数为X,中药价格指数为X。
药品价格上涨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六、药品安全情况分析药品安全是药品监管的重要方面。
广东省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安全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根据数据显示,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增加,主要包括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钻石产业”,是高技术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显现出“发展迅速、显著集中、积极合作”三大特点。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排全国第三,是我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地区。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划分在医药制造业(27大类);医疗器械(368中类)和营养、保健食品制造(1491小类)中,国家仅发布医药制造业的数据,本文数据主要从医药制造业进行分析。
一、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一)广东生物医药的地位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生物医药也实现了逆势飘红。
广东省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618[1]亿元,在全国所占比重为6.54%,排名第三,仅次于山东和江苏,见表一。
2009年,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广东省拥有6家。
2010年全省生物医药总产值达到890亿元,实现增加值32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5%和23%,增长速度居全省九大产业之首。
目前,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现有从业人员近10万人,已建立起门类较全、技术较先进、产品质量较好的生物医药工业体系,在生物制药、基因诊断试剂、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产业内现有中山大学、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相关的高等院广东主要城市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研究□文/谭宏1张娜2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自主创新已经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而生物医药又是自主创新可以选择的最佳突破口。
广东作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大省,对其研究显得更加必要。
本文首次对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排前四位的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的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药;研发投入;产业竞争1谭宏,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2张娜,珠海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实习员。
排名区域规模以上企业数(个)平均从业人员(万人)工业总产值(亿元)资产总额(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中国6807160.489443.309341.339087.00993.961山东省72016.951374.401011.111322.93133.482江苏省67214.211106.34828.591105.69112.83广东省3969.94618.00623.09570.4872.23表一广东省医药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2009年)产业研究政·学·商校和研究院所。
全省发展形成了广药等医药企业集团,目前拥有广药、白云山、三九医药、华大基因、迈瑞、健康元、海普瑞、丽珠、康美药业、联邦等一批医药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一。
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广东已经吸引了诺华、拜耳、罗氏等跨国医药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二)主要城市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比较2009年,广东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四大城市,见表二。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广深珠及中山在生物医药产业总量差距并不大,四大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产业的65.3%,与广东其他城市相比,明显具有一定优势。
1.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状况[2]: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由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国际生物岛两大核心区和若干扩展区组成。
广州科学城区内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已达25家,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企业和机构,其中包括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暨南大学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中心、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10家科研机构在科学城建成了研发、中试基地。
同时,广州科学城凝聚了如香雪制药、绿十字药业、康臣药业等产值近亿元的具有自主开发产品、持续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初步形成了广州医药创造的凝聚效应。
作为省级城市,医药研究机构云集,在产业链中科研开发实力比其他三个城市都强,产业具有雄厚基础。
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状况:2005年,深圳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布局。
深圳华大基因、迈瑞、华润三九、健康元、海普瑞、信立泰等企业已成长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细分专业自主创新的龙头企业;目前深圳已拥有生物领域上市企业19家,占全省的50%以上。
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城市,深圳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大型精密医疗设备和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的重要研发生产出口基地,产值约占全国的13%、广东省的50%。
“深圳制造”已成为中国高质量生物医疗设备产品的象征。
深圳市生物产业拥有相对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先后诞生了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新药、第一张亚洲人基因图谱,国内第一个生物工程一类新药、第一台医用核磁共振诊断仪、第一台伽玛射线治疗系统、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
深圳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移民文化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激发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珠海生物制药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实力已位居全省前列。
2010年,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
其中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27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工业总产值92.92亿元,同比增长25.5%;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15家,工业总产值5.3亿元。
有29家生物医药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珠海29家国内外上市企业中有丽珠、联邦、亿胜生物、天年生物、广东汤臣倍健、宝莱特等6家生物医药公司。
以联邦、丽珠集团、健帆生物、润都民彤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地区规模以上企业数(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增加值(亿元)全省396618.00211.05广州99137.9255.78深圳47110.4940.40珠海2673.6415中山3181.7623.68表二广东主要城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比较(2009年度)发上加大力度,2010年,联邦和丽珠在国家一类新药上各获批准一项。
4.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早在1994年,中山就与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创办了“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
如今,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生产总值占全市健康医药产业60%。
中山生物医药企业主要有德资默克雅柏(化学药)、德资格兰泰(药品制剂)、瑞士辉凌(合成肽等化学药)、中美合资安士(保健品)、美资尼克美制药(化学药)、中智药业集团、广东滕骏(动物药品)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山火炬开发区中山港区,外资企业在中山主要生产各类化学专利药品。
中山企业在国内外上市13家,但无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
(三)产业政策优势对比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陆续上报国务院,2011年9月开始对外公布。
根据规划,生物等四个产业被定位为国家支柱产业。
广东提出生物产业要培育“三强”的发展格局[3],“三强”指重点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海三市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也于2011年9月正式对外发布。
广州市:2010年9月,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把生物产业列入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生物服务等5大领域。
根据《意见》,广州市发改部门每年在统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组织实施生物产业发展专项,重点支持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和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科信部门每年在科技经费中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生物产业重大攻关。
符合相关规定的留学人员及引进人才子女享受加分及借读政策照顾。
深圳市:2009年9月,深圳市编制并发布了《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
提出强化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四个优势领域;完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六大主要任务;在2015年,实现“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目标。
珠海市:2010年8月以后,珠海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和《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把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珠海市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作为一大目标。
明确了从2011年起,连续5年每年在市级财政经费中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支持生物医药领域技术的攻关和新药创新活动。
生物医药产业专业镇的金湾区也于2010年11月出台了具体的《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该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予以政策、财政、融资、创新、商贸、人才等实质性的鼓励和扶持。
中山市: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近年未见出台。
2011年初出台了《中山市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2011~2012年)》。
公布了174个岗位成为广东中山首批紧缺适用人才岗位,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紧缺程度最高。
(四)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开发费用(R&D)投入比较在生物医药产业中,根据各城市公布的“全国第二次研究开发费资源清查”公告,广东省2009年医药制造业研究开发费为9.03亿元,医药制造业R&D投入强度为1.58%,深圳为1.89亿元,投入强度为1.86%,超过全省平均值;珠海投入强度为1.34%。
四个城市中,中山的投入强度仅为0.44%,数据中也能说明中山市以外资生物医药生产加工为主,各主要城市数据见表三。
(五)区位优势比较(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深圳毗邻香港,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优势、专业服务优势,生物产业加速发展。
深圳被授予唯一的滨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具备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的优越条件。
珠海毗邻港澳,是珠江口西岸城市核心和枢纽,随着广珠城轨开通、港珠澳大桥的兴建、横琴开发区、航空产业园等海陆空重大项目的推进,珠海投资已成为新的热产业研究政·学·商表三广东主要地区R&D投入情况(2009-2010年)地区2010年全社会R&D经费(亿元)2010年全社会R&D经费/GDP(%)2009年医药制造业R&D经费投入(亿元)2009年医药制造业R&D投入强度(%)全省808.75 1.769.03 1.58深圳市333.31 3.50 1.89 1.86广州市192.43 1.82--珠海市21.05 1.740.84 1.34中山市28.44 1.820.320.44表中“-”为广州未公布2009年全国第二次R&D资源清查数据点,原来珠海交通末梢的地位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