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情简介

合集下载

安吉是什么省市

安吉是什么省市

安吉是什么省市
安吉是浙江省湖州市。

安吉县,隶属浙江省湖州市。

位于长三角腹地。

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下辖4个街道、8个镇、3个乡。

扩展资料
安吉县境内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南端龙王山是境内最高山,海拔1587.4米,也是浙北的最高峰。

山地分布在县境南部、东部和西部,丘陵分布在中部,岗位分布在中北部,平原分布在西苕溪两岸河漫滩,各占面积11.5%、50%、13.1%和25.4%。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谈谈安吉旅游发展现状

谈谈安吉旅游发展现状

谈谈安吉旅游发展现状安吉是浙江省湖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杭州湾腹地,是一个以自然风景和生态旅游为主打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安吉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浙江乃至整个中国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首先,安吉的自然风景使其成为了旅游者们向往的目的地。

安吉县境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植被资源,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森林覆盖,空气清新,水质优良。

安吉县还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岳西河国家水库,提供了许多户外活动的机会,如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划船等。

此外,安吉还有著名的天荒坪风景区、茶山竹海和竹博园等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其次,安吉的生态旅游发展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该地区致力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游客参观时会感受到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安吉的旅游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合作,推行低碳旅游和绿色旅游的理念,大力推广环保交通方式和生态友好的旅游产品。

此举不仅提升了安吉旅游的形象,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和绿色的旅游体验。

再次,安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旅游业的兴起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

大量的旅游业相关企业涌入安吉,为当地带来了繁荣,酒店、餐饮、零售业等行业的发展,拉动了本地消费水平的提高。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间接带动了安吉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安吉旅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交通方面的问题,目前安吉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仍然不便利,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交通网络的连通性。

其次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仍有一些地方景点的保护不到位,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此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部分低素质游客的问题,如文明旅游意识不强、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需要加强游客教育和管理。

综上所述,安吉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可圈可点,自然风景和生态环境为其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安吉旅游业应继续借助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助力安吉旅游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安吉环境总结

安吉环境总结

安吉环境总结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素有“中国竹乡”之称。

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山水秀美,气候宜人,是一个适宜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本文将对安吉的自然环境、气候、生态、资源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自然环境安吉县地处浙江省北部的深山丘陵地带,东临天目山,西临巨龙山,山峦叠嶂,山高水长。

安吉县境内有很多自然景点,如天籁源、竹博园等,这些景点都体现了安吉独特的自然环境。

安吉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杭州湾的源流、上海和宁波两大港口的水质补给区,水系发达。

据统计,安吉县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成为众多城市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此外,安吉也是一个竹子的名片,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

安吉的竹子无论在品质、种植面积、制品加工等方面都很有名气。

气候特点安吉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冬天气温较低,但很少下雪。

夏天气温较高,但湿度适中,不会出现特别闷热的天气。

春天和秋天是最宜人的季节,气温适宜,花草繁茂。

由于气候条件的优越,安吉的农作物种植业相对发达。

该地主要种植水稻、茶叶和竹子。

茶叶是安吉的重要特产之一,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独特性让安吉出产的茶叶非常鲜嫩,有着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生态保护安吉县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工作。

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包括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

此外,安吉县也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

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落实了生态补偿政策,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资源开发与利用安吉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方面,该地区开发了竹子产业,生产竹制家具、竹纤维制品等。

另一方面,安吉县也挖掘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了旅游业。

安吉的自然景点深受游客喜爱,令该地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安吉县还积极发展农业,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推动农作物的优质化和高效化。

安吉介绍

安吉介绍

安吉介绍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

全县辖16个乡镇(开发区),人口45万,面积1886平方公里,建县于东汉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之《诗经》“安且吉兮”。

安吉经济发展迅速,竹制品、转椅、茶叶、笋制品、农用机动车、建材等产品都有上规模生产,具有轻纺、造纸机械、食品、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门类齐全,上规模的基础工业,出口产品多种,涌现多种省优、部优产品、一批国优产品。

安吉物产丰富,品质优良。

毛竹蓄积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国第一,是著名的“中国竹乡”。

特产有白茶、冬笋干、板栗、山核桃等。

浙江省安吉县是我国著名的竹乡,地处天目山麓,太湖之滨。

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

不仅有100万亩竹林,还有生态公益林100万亩。

植被覆盖率73%,是华东地区的天然绿洲。

距上海、南京、杭州等大都市和黄山、千岛湖、西湖等风景名胜区车程都在数小时内,是华东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新兴竹林生态旅游县。

安吉藏龙百瀑藏龙百瀑(又名太平天国“小梁山”),两岸千米高山对峙,森林茂密,路边飞瀑流泉,可见悬崖叠障,奇峰林立,瞬间迎面而翠竹连绵。

藏龙百瀑是浙江最大的瀑布群,有三折重叠,落差为60多米的“长龙飞瀑”,有彩虹横卧的“虹贯龙门”(人称小黄果树),更有神形皆备的“神龟听瀑”——真可谓瀑瀑相连,一步一景。

臧龙百瀑景区位于安吉东南部,地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天荒坪镇大溪村深山峡谷之中,距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仅一公里之遥,是新近开发的一处以泉、涧、瀑、岩、植被、动物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以群瀑,密林、险崖为特色的自然奇观。

每个景点各具特色,大有一步一景,步步形胜之妙趣。

有的气势恢宏,有的纤巧奇特。

春夏秋冬皆景色宜人,令游者赏心悦目,堪称“江南一绝”。

藏龙百瀑所处的瀑布谷,人称“浙北第一瀑布谷”。

这里拥有大小瀑布100多处。

其中两条最大的瀑布落差达60米。

安吉县简介

安吉县简介

安吉县情简介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建县于公元185年,县名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

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6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位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是著名的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荣获全国首个县级“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度蝉联“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财政总收入29.1亿元,连续四年增幅居浙江省前列、湖州市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

目前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分别构成了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

已于2007年底建成的杭长高速一期与申苏浙皖高速相连接,到上海全程高速,车程2.5个小时。

随着2012年杭长高速二期实现全程通车和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建设,将构建形成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

商合杭高速铁路过境安吉设站项目正式列入铁道部和浙江省合作协议,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通杭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和杭州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届时安吉与杭州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真正实现与杭州的同城发展。

二是美丽乡村影响深远。

从2008年起,安吉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基本路径,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打造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模式。

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08个、重点村30个、特色村4个,创建总覆盖面达到85%以上,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

安吉概况导游词范文5篇

安吉概况导游词范文5篇

安吉概况导游词范文5篇安吉是个风景秀美的地方,汽车一路爬坡越来越高,山上到处都是绿绿的毛竹,山上流下泉水哗哗的形成了瀑布,有的细细像条大银鱼向下流去。

真是一幅大图画,我们就是那美画的人物。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安吉概况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安吉概况导游词(一)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50多年前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在地。

这座院叫姚家大宅,连同后面的私家花园,占地面积30多亩,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姚家大院是浙西山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内涵丰富的山区地方,庄园特色建筑之一。

始建于清末民初,历时20年时间完成,占地面积40余亩,房屋建筑达到目230余间,房与房之间各立门户,相对独立,但各部门又都有巷、道及廊庑相通,有分有合,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统一,后历经战乱,火灾土改拆迁,姚家大园已“存屋无几”仅存清代建筑二幢,整座庄园的围墙采用卵石叠筑以予围护,围墙开有大小门,各门道均用卵石铺就。

正园门位于南墙偏西处,门外两侧设有上马石、抱鼓石,并置旗杆石,大门东侧设有岗楼,站在岗楼上整座庄园可尽致眼底,院内有庭院,正厅,过厅及后楼、厢房,捅道等建筑,每座建筑均用卵石叠筑高大厚实的土封火墙相隔,防火措施考虑得非常周密。

姚家大院,整体外围都很简朴,往往貌不惊人,入院之后,方觉奇妙无穷,由平常而至非凡,这才是藏巧于内的手段,木雕刻、青砖雕刻江南习见之贴面装饰,质地细腻,线条挺括,雕琢精致,图案为兽、人物、花鸟之类吉祥物,反映了民间传统的审美情趣。

姚家大院主楼五开间二层楼前后的须弥座花坛一座。

前进、正厅间驾八桁重檐廊,楼上明间设柱,柱间设边框,边框内用长条形木板密排成板墙,置有简单的开花板,正面置窗,式样简朴,沿进深方向柱间架承重梁,梁上沿进深方向置有搁栅,搁栅用小杉木条形木板密封而不见搁栅。

卷棚式轩廊与干梁及牛腿有较简单的雕饰。

楼上天井四周设卷棚式环廊,并置透空栏杆,每开间两端度设望柱,间有蜀柱,用寻杖、盆唇、地狱并与望柱,蜀柱构成栏杆三青架楼下天井周围檐柱均有牛腿装修,后进间驾八桁五柱,结构与前进基本相同。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一、安吉县乡村旅游业的基本情况安吉县的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以竹和茶叶资源最为突出。

安吉县竹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竹之乡”,拥有中国最大的天然箭竹林——天荒坪竹海。

此外,安吉县还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种植区之一,出产有西湖龙井、紫砂壶茶等名茶。

此外,安吉县还拥有美丽的乡村景观和传统的农村文化,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截至目前,安吉县已经建成农家乐、民宿、特色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

1.地理位置优越:安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市仅1小时车程,周边其他地区也有较便捷的交通。

因此,安吉县的乡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2.资源丰富:安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和传统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有力支撑。

3.政府支持:安吉县政府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整个县的知名度。

同时,政府还通过举办杭州G20峰会、全国旅游示范区的建设等重大活动,提高了安吉县的整体旅游形象。

4.旅游品牌塑造:安吉县在推广旅游品牌方面非常有经验,通过多次举办安吉国际竹笛节、安吉国际茶文化节等活动,打造了“中国绿色康养之乡”、“世界竹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三大旅游品牌,同时也提高了安吉县的旅游知名度,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安吉县的乡村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支持,安吉县的乡村旅游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旅游产品方面,安吉县聚焦本地资源优势,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在旅游服务方面,安吉县的旅游服务非常周到细致,提供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高度认可。

在旅游发展方面,安吉县的旅游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不断向更高质量、更专业化、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1.挖掘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安吉县应进一步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打造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秧歌队40支
舞龙舞狮队16支
舞狮
舞龙
农民乐队10支
农民书画家220人
竹海内情表演队4支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打造三张名片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第三、生态人居名县
实施四大工程
垃圾收集工程 环境提升工程 万里清水河道治理工程 产业提升工程四大工程。
第一、垃圾收集工程
2004年11月县委开始组织对全县的垃圾进行 收集。总的思路是:按照“户集、村收、乡 镇中转、县城集中处置”的要求,进行一条 龙运作。
打造三张名片
生态经济强县 生态文化大县 生态人居名县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就是要把安吉逐步打造成“2+4”的生态 经济格局。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1、安吉全县有竹林面积100万亩,毛竹蓄积量 1.5亿株,年产商品竹2700万支。
第一、生态经济强县
2、转椅是安吉做的 一篇无中生有的文 章。五轮转椅市场 销售量实现了“三 分天下有其一”。
农林建筑工程系
浙江省湖州市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2009年6月25日北戴河
一、基本概况
1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的西北部,距上海220公里,杭
州60公里。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管辖15个乡镇 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5万 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占80%以上。安吉历史悠久,建县于公元185年,汉 灵帝赐名“安吉”,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
开展五项改造 就是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线
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使农村生 产、生活环境有一个明显改善。
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成果
到2008年底,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完 成187个行政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和44个行政村 的整治提升,培育了38个市级以上“小康示 范村”(其中省级小康示范村29个),创建 精品村18个、经济强村20个、重点村26个、 特色村6个。农村人口受益率超过8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县情简介
安吉地处浙江西北部,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湖州地区一个极具特色的县。

建县于公元185年,县名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

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著名的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荣获全国首个县域“中国人居环境奖”,两度蝉联“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财政总收入2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7亿元,连续四年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

目前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分别构成了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

已于2007年建成的杭长高速一期与申苏浙皖高速相连接,实现了与上海、南京的全程高速,车程缩短到2.5个小时和3个小时。

随着杭长高速二期即将实现全程通车和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即将启动建设,届时将形成“一纵一横”高速公路骨架,构建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

商合杭高速铁路过境安吉设站项目正式列入铁道部和浙江省合作协议,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实现了安
吉铁路交通项目历史性突破。

通杭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和杭州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安吉与杭州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真正实现与杭州的同城发展。

美丽乡村影响深远。

创新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全省推广,成为全省战略。

从2008年起,安吉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工程”为基本路径,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打造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美丽乡村覆盖面达到85%以上,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

美丽乡村已成为安吉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全县人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

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西苕溪源头区、中部丘陵区、平原土斗区三大农业功能区初步建成,白茶、蚕桑、休闲农业、毛竹等四个万亩农业园区基本建成,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启动建设;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优势不断放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明显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产“接二连三”进程加快,产业发展融合度进一步增强。

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天子湖园区和梅溪临港经济区为两翼的工业“金三角”成型,装备制造、新型纺织、生物医药等新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突破70家。

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总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创下五个全国第一,打响“绿色地板、安吉标准”区域品牌,竹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椅业发展到七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年产6000万把,占国内市场1/3以上份额,纳入
省级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休闲旅游业加速转型提升,环灵峰山、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全面展开,一批旅游综合体初显雏形,丰华五星酒店、欧洲小镇、天使乐园等一批高端休闲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天文观象、高山滑雪、竹海熊猫、生态影视等特色景点。

2011年接待游客7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

特别是乡村旅游蓬勃兴起,特色进一步彰显,在不久的将来,到安吉美丽乡村游,“吃”的是生态菜肴、养生食品、有机农产品,“住”的是高品味、高档次的主题农庄、风情农家乐、高档商务会所,“行”的是不同风格的景观大道、休闲自行车道和人行散步道,“游”的是竹海秀水、田园风光和农业基地,“购”的是丰富的农业延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娱”的是各种休闲体验活动。

安吉正全力推进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全力打造长三角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安吉是古越国重要的活动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

上马坎遗址赋予了安吉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成为“浙江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千年古刹灵峰寺,与杭州灵隐寺被誉为姊妹寺;涌现了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

千百年来,安吉形成了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昌硕文化,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子文化,扶贫帮困、和谐友爱的孝子文化,雷厉风行、不辱使命的邮驿文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竹业椅业文化。

新时期,安吉人民深入推进思想解放,着力激情发展、精彩起跳,坚定执着、抓重破难、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培育了以“忠诚、责任、激情和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奋战精神”,涌现了城北精神、天子湖速度、城西北品牌、港北标杆等典型代表。

社会保持稳定和谐。

蝉联省平安县“六连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
适宜创业与人居的地区之一。

深入实施“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均衡化”、“就业创业增收”、“低收入群众关爱”、“人居环境优化”等改善民生五项行动,财政支出六成以上投向社会民生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全国最大、遍布最广的生态博物馆、全省最有特色的县级体育中心和全省设施最完善、最具人性化的社会福利中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乡教育发展更趋均衡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省第18位,安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进入新时期,安吉县将继续夯实生态立县基础、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加大开放兴县力度,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率先全面建成中国美丽乡村和现代化山区县,争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示范,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全国样板,实干创业,发展争先,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安吉而奋斗。

建设富裕安吉,就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三年超过50亿元、五年增加50亿元,综合实力力争跨入全省第一方阵,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明显上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建设美丽安吉,就是构筑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立体格局,着力建设县域大景区,全面建成中国美丽乡村。

完善提升城乡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成为全国示范县。

争创“联合国人居奖”,打响世界人居品牌。

建设幸福安吉,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更加富裕殷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程度和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统筹发展水平名列全国前茅,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