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工艺设计1 设计任务2 零件工艺性分析3 毛坯的选择4 工艺过程设计5 确定毛坯尺寸、机械加工余量及工艺尺寸第二部分夹具设计1 设计任务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3 夹紧机构的选择和设计4 定位误差的计算5 对刀装置的选择6 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小结参考书目第一部分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本次所要加工的零件为轴承座,以下为轴承座示意图:材料:45号钢零件生产纲领:中等批量2.零件工艺性分析零件材料为45号钢,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考虑到轴承孔的平行度公差,Φ47K6003.0013.0+-mm轴承孔可以用铣镗床镗孔;(2).轴承孔的侧面和和其他端面都可以考虑用铣床进行加工; (3).工件底面的平面度公差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底面需要进行精加工铣削。

(4).两个Φ8的定位销由于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有需要进行精加工。

3.毛坯的选择由于零件的材料为45钢,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模锻加工工艺的几点优势:①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②锻件内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③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④生产率较高;⑤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⑥生产批量越大成本越低。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与意义轴承座夹具是一种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夹具,通常用于夹紧轴承座以进行加工、修整等工作。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轴承座夹具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制造和测试的全过程来锻炼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包括:1.了解轴承座夹具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2.设计一款能够可靠地夹紧轴承座、易于制造的夹具;3.通过制造和测试,掌握夹具制造和测试技术;4.通过团队协作和沟通,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流程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夹具型式和工作原理;2.制定夹具设计方案;3.制造夹具零部件;4.进行夹具组装和测试;5.编写测试报告和设计。

四、设计要求1. 夹具工作原理依据夹具的工作原理,夹具应能够夹紧轴承座,且不对轴承座造成损伤。

2. 夹具设计方案1.制定夹具设计方案,包括夹具结构、材料、外形尺寸等;2.要求夹具制造方便,成本低廉;3.夹具使用寿命要长,能够重复利用。

3. 夹具制造要求1.按照设计方案制造夹具零部件;2.夹具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符合设计要求;3.要求夹具加工和装配精细,工艺优良。

4. 夹具测试要求1.进行夹具的静态、动态测试;2.要求测试结果准确、可靠;3.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夹具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设计注意事项1.在设计和制造夹具时,注意保证夹具的质量和安全性;2.在制定夹具测试方案时,应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和工作条件,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4.在撰写设计时,应认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思考。

六、参考文献1.《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冯开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崔玉祥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3.《夹具制造工艺学》(第三版),王德扬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学生姓名学号系、年级专业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现代制造技术指导教师机械与能源工程系2015年12月前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机械制造装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使用和选用方法、原则,并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装备的总体设计、传动设计、结构设计等基本知识和主要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

而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综合地运用装备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机械设计能力.其目的在于:(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夹具设计课程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其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

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

他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

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

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

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

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

铣轴承座端面夹具设计说明书

铣轴承座端面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专业课程
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轴承座铣端面夹具设计
目录
1.序言 (3)
2.任务介绍 (4)
3.夹具设计 (6)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6)
二、定位误差分析 (6)
三、夹紧力钻削力计算 (7)
四、夹具零件以及工艺分析 (9)
4.总结 (10)
5.参考文献 (10)
1.序言
对我而言,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对铣轴承座两端面的夹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到了关于夹具设计相关的零件,如夹
具体的设计、定位元件(定位销、支承板等)、夹紧机构、对刀装置等等。

是在我们对机械相关课程和生产实习综合运用进行的一次锻炼。

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这次设计更加巩固了我对CAD、PROE制图软件的应用。

非常感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铣端面夹具设计
2.任务介绍
轴承座:为箱体类零件,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冲击载荷。

零件三维图模型截图如下:
零件二维图如下:
铣轴承座上面两个端面工序图:。

轴承座(KCSJ-04)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KCSJ-04)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φ42/φ47孔车夹具设计学院名称: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老师:时间:【摘要】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

轴承座的概念就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

至于形状,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个箱体,轴承可以安装在其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高速发展的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课题就是轴承座的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前言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

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对所学的各相关课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回忆与温习,这次温习我们对课程设计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对自己实际能力的一次历练。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课设中我们分组进行设计,,让大家锻炼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实践能力尚不成熟,以及一些疏忽和大意的存在,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1.2零件图样分析……………………………………………………………………………1.3零件的工艺分析…………………………………………………………………………2、确定生产类型……………………………………………………………………………….. 3确定毛坯…………………………………………………………………………………….3.1确定毛坯种类……………………………………………………………………………….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4工艺规程的设计……………………………………………………………………….4.1定位基准的选择………………………………………………………………………4.1.1粗基准的选择……………………………………………………………………….4.1.2精基准的选择…………………………………………………………………………4.2制定工艺路线……………………………………………………………………………二、加工工序设计…………………………………………………………………………1、工序二粗铣底面………………………………………………………………………..2、工序三粗铣左端面…………………………………………………………………….3、工序四粗铣右端面…………………………………………………………………4、工序五精铣底面…………………………………………..…………………………5、工序六半精铣左端面……………………………………………………………………6、工序七半精铣右端面………………………………………………………………….7、工序八加工42孔…………………………………………………………………….8、工序九加工47孔…………………………………………………………………….9、工序十转12孔,22孔…………………………………………………………………10、工序十一加工M6螺纹孔………………………………………………………………..三、夹具设计………………………………………………………………………………..1、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2、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3、轴承座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的总体设计………………………………………………4、轴承座零件的车床夹具的加工误差分析……………………………………………四、设计心得与体会…………………………………………………………………….五、参考文献…………………………………………………………………………..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

轴承座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序言 ........................................................ .............. ............ .. (1)一、夹具设计任务....................................... . (1)1、设计题目.................... ..................................... .. . (1)2、原始依据.................... ........................................... .. (1)3、设计内容.................... .................... ................... . (1)二、设计说明书......... ............................... .............. (2)1、序言..... .................... .......................... ...................... (2)2、零件的分析.............................. ................... .. (2)3、毛坯的分析................................... ............... ...... (3)4、基准的选择....................................... ................... (4)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5.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 .................................. ..5 5.2、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 ....... ............... ....... .. (5)5.3、确定切屑用量及基本工时........................ ... (6)6、夹具的设计................................. ................. ...... ... ... (7)6.1定位方案........................................ ........ ........ ........ (7)6.2、夹紧装置的设计...... ....................... ........................ ................... . (9)6.3、定位误差分析.............................................. ........ ........ (11)6.4、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 (12)三、本次课程设计小结、体会及建议.......................... (12)四、参考资料........................................................ ........ ........ (13)一、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轴承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题目: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钻13×17孔夹具设计)班级:汽车06-2姓名:郭建指导教师: 刘克铭完成日期: 2009.6.30摘要本次课程轴承座的加工工艺的规程,以及13×17孔工艺装备的设计,首先基本了解一下加工的零件,确定轴承座的生产类型,然后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然后拟定工艺路线,做出工艺卡片和工序卡片,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和时间定额的确定,金属切削机床的选定,机床夹具的设计包括定位方案的设计和对刀及导向装置的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夹具体的设计,画出夹具装配图和夹具图确定过程.这是一次课程的实习,让我们去掌握如何去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制造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AbstractThe course of the bearing of a point of order processing, as well as 13 ×17—hole design of process equipment, first of all to find out basic processing of parts,to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of bearing type, and then determine the type of rough and manufacturing,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line,to do the technology and processes card card size allowance and processes to identify and determine a fixed time, the selection of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fixture design,including the design and positioning of the knife and the design-oriented devices,clamping devices design, the design of specific folder,painted jig and fixture assembly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 Fig.This is a course of training,to enable us to grasp 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ir knowledge, to create product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课程设计轴承座说明书

课程设计轴承座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者指导教师学院年月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内容:1、零件图2、毛胚图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4、结构设计装配图5、结构设计零件图6、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科研室主任年月日目录前言 (4)一、零件的分析 (5)1.1 零件的作用 (5)1.2 零件图样分析 (5)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6)二、确定毛坯 (7)2.1 确定毛坯种类: (7)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7)三、工艺规程设计 (8)3.1 选择定位基准: (8)3.2 制定工艺路线 (9)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11)4.1 铣底平面 (11)4.2 钻Ф9孔及锪Ф13的沉头孔 (13)4.3 铣两直角边 (15)4.4 刨退刀槽 (17)4.5 铣四侧面 (17)4.6 钻(铰)Ф8销孔 (18)4.7 钻Ф6油孔 (20)4.8 钻Ф4油孔至尺寸 (21)4.10 钻Ф15的孔 (22)4.11 扩孔至Ф28 (22)4.12 车Ф35孔至尺寸保证孔的位置 (23)4.13 扩钻至Φ29.7 (24)4.14 加工Φ30孔至要求尺寸 (24)五、夹具设计 (25)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5)4.2定位误差分析 (26)4.3.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 (27)六、课程设计小结 (27)参考文献 (29)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师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有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哦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课程设计铣轴承座上表面夹具设计姓名:学号: 0811111032专业:机械电子届别: 2008级指导老师:2011 年 12 月23日—2012年01月11日前言轴承座的用途轴承座的作用: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

因为此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法强度,需做一种专用夹具,省去加工中繁琐的工序。

我们已经学习了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对夹具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于一种批量较大的产品可设计制造一种专业夹具,操作迅速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低。

但专用夹具设计制造周期长、夹具制造费用较高。

专用夹具的针对性极强、没有通用性,很明显只能适用于产品相对稳定的大批量生产中。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许多错误和不足,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摘要 (1)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轴承座的重要技术要求 (1)1.2 精度及批量分析 (1)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2)2.1 零件工艺分析 (3)2.2 基准面的选择 (3)2.3 定位原理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 (3)2.4夹紧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 (4)2.5 夹具总方案 (6)三、定位误差及夹紧分析与计算 (7)3.1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7)3.2 保证加工精度 (8)3.3 夹紧力的数值计算 (8)四、夹具装配图 (10)感谢 (11)参考文献 (12)摘要本设计的内容是设计粗铣15 +0.05的平面夹具,零件材料为HT200。

选用的铣刀为YG6硬质合金端铣刀。

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1.轴承座上平面的重要技术要求:15+0.05的上平面与Φ30的孔平行度公差为0.03mm;15+0.05的上平面与Φ30的孔位置度公差为0.01mm;15+0.05的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0.008mm;15+0.05的上平面的粗超度为1.6;2.精度及批量分析(1)本工序有一定位置精度要求,属于批量生产,使用夹具加工是适当的。

(2)考虑到生产批量不是很大,因而夹具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以减少夹具的制造成本。

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2.1工艺分析在粗铣铣上底面时,该面相对于底面的尺寸精度和本身表面粗糙度不是很高,由立式铣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该面的表面精度由刀具的保证,面的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

由于两半平面的平面度要求比较高,公差为0.008,所以为保证这要求,一地面为定位面。

而对于15mm的上平面的基准主要是Φ30的孔的中心线,所以也要以其为基准,以消除误差!总体要求如下:2.2.基准面的选择(夹具体方式的确定)夹具体是夹具的基本件,它既要把夹具的各种元件、机构、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还要考虑工件装卸的方便。

因此,夹具体的形状和尺寸主要取决于夹具各组成件的分布位置、工件的外形轮廓尺寸以及加工的条件等。

在设计夹具体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结构简单、轻便,在保证强度和刚度前提下结构尽可能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和便于工件装卸。

安装稳定牢靠。

结构的工艺性好,便于制造、装配和检验尺寸要稳定且具有一定精度。

清理方便。

达到零件所须的技术要求故本方案的基准面轴承座底面为基准面。

2.3 定位原理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1.工件的定位原理自由物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六个自由度,即沿OX,OY,OZ三个轴向的平动自由度和三个绕轴的转动自由度。

要使工件在夹具体中具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则必须限制六个自由度。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的定位叫做完全定位;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仍然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叫不完全定位。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定位方案确定为两面一孔定位。

2.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由分析知,零件的定位方案有如下两种:方案一:采用轴承座底面限制3个自由度,左前端面侧限制两个自由度及Φ30mm孔定位一个自由度;方案二:采用轴承座底面限制3个自由度,左前端面侧限制两个自由度及左侧面限制一个自由度比较两种定位方案:方案一的定位中用到设计基准Φ30mm的孔,能减少加工误差,而且夹紧比较方便,可靠。

方案二的定位没有用到设计基准Φ30mm的孔,造成基准不重合误差,而且因为切削力主要垂直向下的,所以方案二没有很好的利用左前端面来定位,夹紧。

方案二的夹紧需要另外设计,比较浪费材料!所以,选择方案一,比较合理。

具体定位方案如下:3.定位原件的选择根据定位及夹紧的要求,Φ30mm孔选择菱形销限制1个自由度;下表面选择两个支撑板,限制2个自由度;左端面选择一个支撑钉,联合菱形销限制2个自由度。

2.4.夹紧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1.夹紧机构的三要素是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确定、夹紧力大笑的确定。

对夹紧机构的基本要求如下:夹紧作用准确,处于夹紧状态时应能保持自锁,保证夹紧定位的安全可靠。

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省力,夹紧时不应损害零件表面质量夹紧件应具备一定的刚性和强度,夹紧作用力应是可调节的。

结构力求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

2.在本次设计的零件中,考虑到是粗铣,只要是收到向下的切削力,所以当用下平面起支撑和定位作用,所以应该用两个支撑板来定位,支撑!如下::3.由于Φ30mm的孔采用菱形销来定位,限制一个只有度,而切削力的方向主要是向下,所以在Φ30mm孔的位置设计一个圆形压板来起固定和压紧作用,方便,牢固!具体如下:4.左端面限制两个自由度,因为其水平方向的切削力不是很大,所以在左端面设计一定位销,配合Φ30mm的孔的菱形销限制3个自由度。

具体如下:2.5 夹具总体定位及夹紧方案三、定位误差与夹紧分析及计算3.1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一批工件依次在夹具中进行定位时,由于工序基准的变动对加工表面尺寸所造成的极限值之差称为定位误差。

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相重合或工序基准自身在位置上发生偏移或位移所引起的。

用夹具装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其工艺系统中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与夹具有关的因素有:定位误差ΔP、对刀误差ΔT、夹具在铣床上的安装误差ΔA和夹具误差ΔE,在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其它因素综合称为加工方法误差ΔG。

上述各项误差均导致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不精确而形成总的加工误差∑Δ。

a.定位误差ΔD①第一类误差第一类误差是指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所产生的那部分定位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那部分定位误差。

在本设计中,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是重合的,所以基准不重合误差为0。

②第二类误差第二类误差是定位元件对夹具基准面的尺寸误差及位置度所产生的那一部分定位误差。

零件图规定上面与下底面的距离为15mm.夹具夹紧后,定位误差取决于下底面的制造误差.所以误差为:=0.02x0.015=0.03Δpb.夹具在铣床上的安装误差ΔA因为夹具在铣床上的安装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夹具的安装误差。

一般取:Δ水A=0mmΔ垂A=0.2mmc.夹具误差ΔE因夹具上定位元件,对刀或导向元件及安装基面三者之间(包括导向元件与导向元件之间)的位置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夹具误差,夹具误差大小取决于夹具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夹具装配时的调整和修配精度。

一般取ΔE=0.02mmd.加工方法误差ΔG因铣床精度,刀具精度,刀具与铣床的位置精度,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等因素造成的加工误差,统称为加工方法误差,因该项误差影响因素很多,又不便于计算,所以常根据经验为它留出工件公差的31。

计算时可设ΔG=3k δ。

k δ——工件位置公差取0.008ΔG=mm k002.0008.0313=⨯=δ3.2. 保证加工精度工件在夹具中加工时,总加工误差∑Δ为上述各项误差之和。

由于上述误差均为独立随机误差,应用概率法加,因此,保证工件加工精度条件是:∑∆=0.203== 即工件总加工误差∑Δ应不大于工件的加工尺寸公差,由以上得知,本夹具完全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为保证夹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防止夹具因磨损而过早报废,在分析计算工件加工精度时需留出一定精度储备量c J ,因此将上式改为:∆∑ ≤k δ-c J → c J =k δ-∆∑ (3-7)当c J ≥0时夹具能满足加工要求,根据以上c J =k δ-∆∑=0.30-0.203=0.097≥0所以夹具完全可以满足加工要求。

3.4 夹紧力的数值计算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查《切削手册》表3.28可知: 圆周力:0F F F F FX Y u F p z e q W C a f a Z F d n =其中:054.5, 4.5,0.9,0.18,0.74,28, 1.0,100,1.0,255,0,10F p F Z F e F F F C a X f Y a u d q n W Z ============0.90.74 1.01.0054.5 4.50.182810166.1()100255F N ⨯⨯⨯⨯∴=≈⨯水平分力:1.1182.7()H F F N =≈ 垂直分力:0.349.8()V F F N =≈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安全系数:1234K K K K K = 其中:1 1.5K =,2 1.1K =,3 1.1K =,4 1.1K =(1.5 1.1 1.1 1.1)182.7364.8()H F KF N '∴==⨯⨯⨯⨯= 实际需要加紧力为:12364.8729.6()0.5H jia KF F N f f ===+(其中1f 和1f 为夹具定位面及加紧面上的磨擦系数,120.25f f ==)由于采用压板夹紧机构,夹紧力一般都比较大,并且切削力方向主要作用在支撑面上,所以该夹紧机构一定可以保证工作。

4 夹具装配图致谢专用夹具是为零件的某一道工序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它广泛用于大量生产中,它不但提高了生产率而且也提高加工精度,改善劳动条件。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个人对夹具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夹具要保证加工出的产品有较高的精度,就必须要求其自身有较高的精度,定位元件拥有高精度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自身不会变形和一定的寿命。

夹紧机构要求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确保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夹紧元件不会先于工件发生变形、损坏。

夹具体是夹具的主体部分,是与铣床相接的部位、也是支撑夹紧元件、工件的主要部分:要求其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稳定性,又考虑到经济性一般采用HT200作为夹具体。

而且对夹具的维护保养,及夹具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能力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得到了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