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DOC
钢的五种热处理工艺

钢的五种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退火、正火、回火、调质工艺:1、把金属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700度)以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空气中冷却叫回火。
2、把金属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800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炉中缓慢冷却叫退火。
3、把金属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800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特定介质中(水或油)快速冷却叫淬火。
◆表面淬火•钢的表面淬火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
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感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1.表面硬度:经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通淬火高2~3单位(HRC)。
2.耐磨性:高频淬火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
这主要是由于淬硬层马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度高,以及硬度比较高,表面的高的压应力等综合的结果。
3.疲劳强度:高、中频表面淬火使疲劳强度大为提高,缺口敏感性下降。
对同样材料的工件,硬化层深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硬化层深度增加而疲劳强度增加,但硬化层深度过深时表层是压应力,因而硬化层深度增打疲劳强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
一般硬化层深δ=(10~20)%D。
较为合适,其中D。
为工件的有效直径。
◆退火工艺退火是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是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则是粒状珠光体。
总之退火组织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退火的目的①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②细化晶粒,消除因铸、锻、焊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和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钢材的热处理基础以及常用钢材加工工艺和特性

调质处理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调质,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方法。
其中回火又包括调质处理和时效处理。
钢的回火:按照所希望的机械性能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350℃~650℃)一定温度之间进行,碳是以细均分布的渗碳体形式析出。
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碳化物的颗粒就增大,屈服点和拉伸强度就下降,降低硬度和脆性,延伸率和收缩率就升高。
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
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
解释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
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
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
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在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
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
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
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
对在低温或动载荷条件下的钢材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尤为重要。
分类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
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
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34cr2ni2mo热处理工艺

34Cr2Ni2Mo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钢材,广泛应用于机械零部件的制造。
对于这种钢材的热处理工艺,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以便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以下是34Cr2Ni2Mo热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一、34Cr2Ni2Mo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1.34Cr2Ni2Mo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铬(Cr)、镍(Ni)、钼(Mo)等元素,其中碳含量较高,硫和磷含量较低,且含有一定数量的合金元素。
2.机械性能方面,34Cr2Ni2Mo钢材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二、34Cr2Ni2Mo的热处理工艺1.淬火工艺(1)加热温度:通常情况下,34Cr2Ni2Mo钢材的淬火加热温度为850-880摄氏度。
(2)保温时间:加热后需要保温一段时间,以保证组织的充分均匀化。
(3)冷却介质:淬火冷却介质一般使用水或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速度。
2.回火工艺(1)回火温度:34Cr2Ni2Mo钢材的回火温度一般在500-650摄氏度之间。
(2)保温时间: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零部件的使用条件来确定回火保温时间。
(3)冷却方式:回火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冷却,以确保组织和性能的稳定性。
三、34Cr2Ni2Mo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钢材的组织和性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控。
2.冷却介质和速度: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速度可以有效控制组织的形成,达到理想的性能要求。
3.回火工艺参数: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最终的组织和性能也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控制。
四、34Cr2Ni2Mo热处理工艺操作注意事项1.加热均匀:在进行淬火和回火工艺时,需要确保钢材的加热均匀,避免出现过热或过冷区域,影响组织的稳定性。
2.快速冷却:淬火时需要采用快速冷却介质进行冷却,以获得良好的强度和硬度。
常用钢的临界温度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的临界温度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常用钢材的临界温度1.低碳钢:低碳钢的临界温度大约在723℃左右。
2.中碳钢:中碳钢的临界温度在723-900℃之间。
3.高碳钢:高碳钢的临界温度超过900℃。
热加工温度范围1.锻造:一般情况下,低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为1000-1250℃,中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为900-1100℃,高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为800-1000℃。
2.滚轧:常见钢材的滚轧温度范围较宽,一般在800-1200℃之间。
3.淬火:淬火温度取决于钢材的合金成分和硬度要求等因素,一般在800-950℃之间。
4.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的温度范围较大,低碳钢的回火温度可以低至150℃,而高碳钢的回火温度一般在250-600℃之间。
1.淬火:淬火是通过加热钢材至适当的温度后迅速冷却,使其产生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等。
一般来说,加热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快,得到的马氏体含量越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也就越大。
冷却介质通常使用水、盐水、油等,选择冷却介质要根据钢材的合金成分和所需硬度来确定。
2.回火:回火是指在淬火后加热钢材至适当温度后冷却,通过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来调整其硬度和强度。
回火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和冷却速度等。
回火温度一般低于淬火温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回火温度来控制钢材的硬度和韧性。
回火时间越长,回火效果越明显。
冷却速度可以选择自然冷却或控制冷却,根据钢材的要求来确定。
总结常用钢材的临界温度、热加工温度范围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于钢材的制造和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控制临界温度和选择适当的热加工温度范围,可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而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则可以调节钢材的硬度、韧性和强度等性能,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因此,了解和掌握常用钢材的临界温度、热加工温度范围和热处理工艺参数是进行钢材生产和应用的基础。
常用钢材热处理参数表

火 等温℃
炉冷
710
炉冷
正 温度℃ 火 冷却
900-950 900-950
900-950 870-880
空冷
930-950
温度℃ 980
880
840 820
淬
硬度
火
61-64 58-60 >62
65
HRC
840
860 800
800 840
53-58 62-66 62 62-64 62-65
150℃ 63
810-870 800-870 780-800 炉冷
850-870
正 温度℃ 820-860 820-860 830-860 850-880
火 冷却
空冷
温度℃ 淬
硬度 火
HRC
810 57-64
810 57-64
870 >60
860 56-62
880 54-56
880 950 1050 1130 58-60 60-62 62-63 42-45
各 150℃ 61
61
61
56
54
59
60
63
42
种 200℃ 58
58
60
55
52
58
59
62
42
不 300℃ 54
54
56
51
48
53
58
59
43
同 400℃ 47
47
51
49
42
48
57
57
44
温 500℃
39
39
43
45
39
42
54
55
48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钢材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钢材的组织和性能的工艺操作。
不同的钢材种类和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以下是常用的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介绍。
1.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指将钢材加热到达的温度。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不同的钢材对应不同的加热温度。
一般来说,较高的加热温度可以提高钢材的可塑性,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晶粒长大和氧化,影响钢材的性能。
因此加热温度需要根据具体的钢材种类和要求来确定。
2.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在加热到设定温度后,保持钢材在该温度下加热的时间。
保温时间的长短决定了钢材内部组织变化的程度。
一般来说,对于较细晶粒的钢材,保温时间要相对较短;而对于较大晶粒的钢材,保温时间需要相对较长,以使晶粒细化。
3.冷却方式冷却方式是指将加热完毕的钢材迅速冷却到一定温度下的方式。
常用的冷却方式有水淬、油淬和空冷等。
不同的钢材需要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水淬可以使钢材达到较高的硬度,但会引起变形和裂纹的产生,适用于一些合金钢的处理;油淬可以使钢材具有适中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适用于大多数中碳钢的处理;空冷则适用于一些低碳钢的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韧性。
4.空气冷却速度空气冷却速度是指钢材在空气中冷却的速度。
空气冷却速度直接影响钢材的硬度和韧性。
冷却速度越快,钢材的硬度越高,但韧性降低;冷却速度越慢,钢材的硬度降低,但韧性增加。
空气冷却速度可以通过调整钢材的形状和表面积以及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来控制。
5.回火温度和时间回火是一种通过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一定温度下保温来改善冷处理后钢材的硬度和韧性的方法。
回火温度和时间是回火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回火温度需要根据降低冷处理硬度和提高韧性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回火温度不应超过冷处理温度的一半;回火时间需要根据钢材的厚度和材质来确定,通常为数小时到数十小时。
综上所述,常用的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空气冷却速度以及回火温度和时间等。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规程B/Z61.012-95(工艺参数)2012年10月15日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1)2.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2.2要求淬硬的钢种 (4)2.3要求渗碳的钢种 (6)2.4几点说明 (6)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 (7)3.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3.2其它钢种 (8)3.3几点说明 (8)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 (10)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5.1淬火……………………………………………………………………………………………1 25.2 正火及退火 (14)5.3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5.4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6.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 (17)6.1氮化 (17)6.2渗碳 (20)7.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22)7.1锻模及胎模 (22)7.2切边模 (24)7.3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26)8.1铝合金的热处理 (26)8.2铜及铜合金 (26)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 (27)9.1第Ⅰ组钢 (27)9.2第Ⅱ组钢 (28)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2.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表1注:①采用日本材料时,淬火温度为960~980℃,回火温度允许比表中温度高10~30℃。
②有效截面小于20mm者可采用空冷。
2.2要求淬硬的钢种(新HRC>30)表2注:①回火后油冷。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及硬度

钢号热处理方法热处理T•艺硬度(HB) 15 正火900〜940°C加热保漏,出炉'空冷W14315 渗碳淬火900 T50°C 渗碳:780〜800°C水淬;180〜200乜回火143〜163(心部)15熔碗高频淬火900〜950°C渗碳;高频加热到820〜860*C水180-200°C 回火WI4R(心部)15 氤化淬火830〜85(TC鼠化,油淬;]80〜200°C回火143〜163(心部)35 正火860-R80°C加热,空冷W1R735 汗火840~860°C加热保温,水淬:380〜42(TC回火—45 正火840〜860°C加热:空冷W22945 调质840〜860乜加热,保温,水淬;550〜580°C回火220〜25045 灣火840〜8609加热,保温,水淬;350〜370°CM 火:260〜28O°C|口I火—45 油中淬火830〜850°C加热,保温;油淬;160〜180°C@火(用于截而实体厅度比较薄的形状复杂的冬件,如套环等)—45 岛频淬火高频加热至860〜900C,水淬:220〜250"C回火—45调质髙频淬火扁频加热至860〜9001,水淬;180〜20(TC回火—50 正火840-860°C加热;空冷207〜24150 淬火820〜840°C加热保温,油淬;180〜2209回火—50 调质R20T40°C加热保温,水评:600-620°C 冋火220〜25050调质高频淬火高频加热至840-860*0,水淬;160〜180°C回火20Cr 正火900〜920°C加热;空冷143〜17320Cr 穆碳淬火900〜950°C渗碳;800〜820°C油淬;180〜2009回火N2I220Cr渗碳高频淬火900 "乃U°C渗碳;商频加热到X3U〜XXU°C 乳化液淬火;180〜200°C冋火—18CrMnTi 正火900 -950°C加热:空冷160〜207哽度(HRC)56〜62(表面)56 〜6256 〜6235 〜4042〜47; 48〜5330 〜4045 〜5052-5835 〜4057 〜6256 〜6256、62ISCrMnTi 渗碳淬火 900〜950°C 渗碳;820〜840°C 油淬;180〜200°C 回火240〜300(心部)56 〜6218CrMnTi 渗碳高频淬火 900〜950°C 渗碳;髙频加热到830〜880°C 乳化液淬火;180〜200°C 回火 —56 〜62 40Cr 正火 870〜900°C 加热;空冷179〜229—40Cr 淬火830〜850°C 保温,油淬;350〜370°C回火;180〜200°C 回火— 40〜45; 50〜5540G 调质840〜86(TC 保温,油淬;600〜620°C@火220〜250 — 40Cr 调质高频淬火 离频加热至860〜880°C,乳化液淬火;180〜200C 回火—50 〜55 38CrMoAlA 退火 930〜950°C 保温炉冷W229 — 38CrMoAlA 调质 930〜950°C 保温,油或热水淬;600〜6X(TC 回火 350 — 38CrMoAlA氮化 将调质或正火后的T •件,加热至510〜HV>l000 — T8 退火 750〜770°C 保温后冷至650〜680°C等温,W187 — TX 淬火 760〜780°C 保温,水淬油冷;160〜180°C 回火 — 58 〜63 T10 退火 750〜770°C 保温后冷至6X0〜700°C等温, 随炉冷W197 —T1O 淬火 810〜830°C 保温后,水淬油冷;160〜 ix (rc 回火——T1O 调质 810〜830°C 保温后,水淬油冷;600〜 64(TC 回火200〜230 — T12 退火 750〜770°C 保温后冷至680〜700°C等温,W207 — T12 淬火 810〜830°C 保温,水粹油冷;160〜180°C 回火 —— 61 〜64 T12 调质 810~830°C 保温,水淬油冷;630〜650°C 回火200〜230—9Mn2V 退火 770〜79(TC 保温后随炉冷至3509后空冷W2299Mn2V 淬火 780〜810°C 保温后油冷;]80〜200°C回火;240〜260°C 回火 — 62〜65; 56〜61CrMn 退火 770〜810°C 保温后冷至700〜73(TC等温, 随炉冷 197〜241—CrMn淬火830〜850°C 保温油淬或熔融硝盐if ; 180 〜200°C 回火;320〜360°C 冋火62〜65; 56〜61CrMn 冷处理将淬火后的T•件冷到-801C,硬度可増加HRC1.5〜2(冷处理应不迟于淬火后1小时内进行)—CrWMn 退火770〜790°C保温后冷至6R0〜700°C等温,随炉冷207〜255 —CrWMn 淬火830〜85(TC保温油淬、殓淬或熔融梢盐淬;140 〜160°C 冋火;170 〜200°C 冋火;230〜2809回火—62〜65; 60-62:55 〜60CrWMn冷处理冷却温度为・70°C,硬度可增加HRC0〜1(冷处理应在淬火后1小时内进行)——9SiCr 退火790〜810°C保温后冷至700〜720°C等温、炉冷197〜241 —9SiCr 淬火860〜880°C保温后油淬、殓淬或熔融硝盐淬;140〜160°C回火;160〜1809回火;180〜200°C回火;200〜220°C回火—62〜65; 61〜63;60〜62; 58〜629SiCr 冷处理冷却温度为・70°C,硬度可増加HRC0〜1(冷处理应在淬火后1小时内进行)——W18Cr4V 退火870〜880°C保温后随炉冷207〜255 —W18Cr4V 淬火1260〜13109保温,分级淬火;570°C回火二〜三次—63~66Wl8Cr4V 冷处理冷却温度为・(70〜80°C)(冷处理应在淬火后2小时内进行)———65Mn 退火810〜830°C保温后随炉冷196〜229 —65Mn 淬火790〜820°C 保温油淬;200〜2209回火;370〜400°C回火—55〜60; 42〜485OSi2MnA 淬火860〜880°C保温油淬;400〜4509回火;440〜4609回火—45〜50; 42〜4750CrVA 退火830〜85O°C保温后随炉冷W22550CrVA 淬火840〜860°C保温后油淬;370〜420°C回火—45 〜50 GCrl5 退火790〜8IO°C保温后冷至710〜720°C等温,然后空冷207〜229 ——GCrl5 淬火840〜860°C保温,油淬;180〜2009回火;150〜160°C回火—58〜62; 61 〜65!Crl3 调质1000〜1050°C保温油淬或水淬;520〜560°C回火;580〜620°C|H| 火;630〜660°C|'«l 火260〜330; 21250; 2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工艺规程B/Z61.012-95(工艺参数)2012年10月15日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1............................................................2.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2.2 要求淬硬的钢种 (4)2.3 要求渗碳的钢种 (6)2.4 几点说明 (6)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7................................................3.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3.2 其它钢种 (8)3.3 几点说明 (8)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01..................................................................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5.1淬火……………………………………………………………………………………………1 25.2 正火及退火 (14)5.3 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5.4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6. 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7...1............................................................6.1氮化 (17)6.2 渗碳 (20)7. 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22...............................................................7.1锻模及胎模 (22)7.2切边模 (24)7.3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62………………………………………………8.1铝合金的热处理 (26)8.2铜及铜合金 (26)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72...................................................9.1第Ⅰ组钢 (27)9.2第Ⅱ组钢 (28)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2.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表1淬火温冷技术要有效淬火回火回火后硬(℃介硬材料牌(℃(mm)H111197~229540~560804404.00~4.20820~84045(4.30~4.00)580~6002.7~3.03192~223570~58036~703.1~3.44.00~4.10390(4.35~4.05)560~5703.4~3.671~160570~58032.7~3.0217~2554903.80~3.90560~57036~703.1~3.4(4.10~3.80840~86040CrA550~5603.4~3.671~120560~5702.7~3.040241~2775903.65~3.80水41~60590~6202.5~3.0(3.90~3.65302.7~3.0550~560269~3023.50~3.60685(3.50~3.702.6~3.031~40570~600水3.0~3.240590~610217~2553.80~4.00490570~59041~703.25~3.4(3.80~4.10)71~1203.45~3.6550~570850~87035CrMo403.0~3.2241~277560~5803.65~3.80 590 (3.90~3.65)580~610 2.6~3.0 41~70 水油255~293 ≤油80 2.7~3.1 580~600 3.65~3.80 840~860*40CrNiMoA690 (3.80~3.55)241~277 670~690590≤300(3.90~3.65)950~970*30Cr1Mo1V油255~285 690660~680 ≤250(3.80~3.57)255~293油690≤700~720 190 1030~1050 (3.80~3.55) 20Cr1Mo1VTiB*73100690~710≤269~302油1030~1050 52.6~3.0 640~660100≤油630~6403.1~3.4 241~2773.65~3.90590650~6702.6~3.0(3.90~3.65)101~160水630~6503.1~3.2630~6502.6~3.050610~6303.1~3.3930~95038CrMoAlA277~3023.50~3.65685640~6602.6~3.0(3.65~3.50)51~100水620~6403.0~3.2610~630402.7~3.2293~321630~6502.6~3.03.40~3.50785(3.55~3.40)41~60水610~6303.1~3.2550~6003.6~3.830207~2413.90~4.10490900~92015CrMoA(4.20~3.90)3.4~3.831~70570~620602.8~3.1660~680241~2773.60~3.90590(3.90~3.65)62003.2~3.45660~67025Cr2MoA920~940602.8~3.1660~670269~3023.55~3.65735(3.70~3.50)650~670 3.2~3.36150640~6603.02.241~2823.65~3.9350690(3.90~3.62)620~6403.33.620~6403.02.255~2843.6~3.7534CrNi3Mo735300870~890(3.80~3.58)600~6203.33.600~6202.3.0271~2987852503.55~3.65(3.65~3.52)580~6003.33.217*15MnMoVN490960~980105600~6204.1)229~255960~9801Cr12Mo670~6905503.80~3.95100(4.0~3.8)710~7303.0~3.25187~2294.10~4.30355(4.4~4.0)690~7103.3~3.51Cr11030~1050680~7003.0~3.25197~2294401004.0~4.20(4.3~4.0)650~6803.3~3.5197~2291003.0~3.30680~7101Cr14404.00~4.201030~1050(4.30~4.00) 2.8~3.2720~740187~207700~7202.8~3.0217~2483.90~4.1049080(4.10~3.85)2Cr13.1~3.2670~700980~1000660~6802.8~3.0235~2695903.80~3.9060(3.95~3.70)650~6603.1~3.2235~269402.6~3.0650~670(3.95~3.70)5903.70~3.90269~302640~66041~1302.6~3.2(3.70~3.50)3Cr131020982.6~3.040590~610286~3216903.50~3.60(3.60~3.40)580~59041~1002.6~3.2570~5902.6~3.040286~3217853.40~3.50(3.60~3.40)560~5802.6~3.2注:①采用日本材料时,淬火温度为960~980℃,回火温度允许比表中温度高10~30℃。
者可采用空冷。
20mm②有效截面小于2.2要求淬硬的钢种(新HRC>30)表2注:①回火后油冷。
②淬火加热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脱碳。
③回火脆性区为500~510℃,严禁采用。
℃,严禁采用。
~470530④回火脆性区为2.3 要求渗碳淬硬的钢种表32.4几点说明:⑴表1~3中提供的淬火、回火温度范围,是供生产时按具体情况选定参数用的,不是某一炉允许的温度偏差。
⑵凡水冷的钢种(奥氏体钢除外)均应及时回火以防开裂。
⑶表1中的σ数值为σ的数值。
0.2s⑷45、35CrMoA、40CrNiMoA为保证取样部位合格,毛坯送检硬度允许适当提高。
⑸对感应加热,快速加热的零件淬火温度允许适当提高。
⑹表中标有*者生产上尚未用过或较少用过,其参数不够成熟,尚待生产中进一步验证,生产中允许在验证基础上进行修改。
⑺表1~3中冷却为水→油者,允许用水→空→水代替,具体方法为:水冷一段时间后将零件提起空中(让零件反热后)再入水继续冷却。
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3.1表43.2其它钢种表5注:①用于消除粗晶。
②Ⅰ用于软化;Ⅱ用于细化晶粒。
③用于消除粗晶。
④正火为消除过热组织及网状碳化物。
⑤模具翻新退火温度为720~740℃。
℃。
~730⑥模具翻新退火温度为7103.3几点说明:⑴表5中列出的正火、回火、退火温度范围是供生产中在这区间内选用的,不是指一炉允许的温度偏差,一般情况下选用中限。
.⑵表4规定的回火,根据技术条件要求,均在正火后进行。
表5规定的回火,根据具体情况,可在正火后进行,也可在锻后单独进行。
℃。
~880⑶渗碳钢消除渗碳层中网状碳化物的正火温度一律采用8604.常用钢除应力温度表6注:①经正火回火的铸件或型材件。
②用于Q235-A,对易变形焊接构件去焊接应力温度可选择中、下限,其余情况按上限温度选择,但加热温度范围都应限制在±10℃。
③除焊接应力时按80℃/h升,≤60℃/h降,执行。
④正火后的回火温度4.1几点说明:1. 两种或两种以上钢材去应力并炉时,一般几种材料除应力温度温差不应超过20℃,并炉后的除应力温度应以几种材料中最低除应力温度为准。
特殊情况下,在不影响材料原性能前提下,并炉范围可酌情放宽。
但氮化零件氮化前除应力时,温度不准低于表6规定,因而不准与除应力温度低于氮化件除应力温度的零件并炉。
2. 两种或两种以上钢材组合焊接时,除焊接应力温度应为几种材料中最低的除焊接应力温度。
必要时采用专用工艺。
3. 除焊接应力的回火温度原则上为调质回火温度下限减(20~30℃),如表中未列除焊接应力回火温度的材料牌号需进行除焊接应力时,可按此原则自行选定。
4. 氮化件氮化后校直时,去应力的温度应低于氮化温度,即:Ⅰ组钢为45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