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简介

合集下载

大学生电影节活动策划书(通用7篇)

大学生电影节活动策划书(通用7篇)

大学生电影节活动策划书(通用7篇)大学生电影节活动策划书 1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气质,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武汉科技大学电影协会与湖北中医学院电影协会、中南民族大学商学院电影协会联合举办了黄家湖大学生电影艺术节。

本届电影节的主题是体验电影,享受生活,引导大学生学会欣赏电影。

一、活动主题:感受电影,享受生活。

二、活动对象:武汉科技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商学院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4月4日-4月26日四、组织者: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电影协会。

协办单位:湖北中医学院电影协会、中南民族大学商学院电影协会。

五、活动宣传:活动将通过拉动横幅、广告牌和海报进行宣传。

六、活动流程1、前期宣传我们会在校园里拉横幅,用宣传板表达我们电影节的`主题。

2、开幕式为了给热爱艺术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丰富课外生活的机会,我们将举办黄家湖学院电影艺术节开幕式。

(1)活动时间:4月4日晚7点(2)地点:青年站综艺厅(3)出席者:理学院团委书记张联华、学校团委老师杨云、电影协会全体会员、湖北中医学院代表团、中南民族大学商学院代表团等。

(4)准备阶段:武汉科技大学将准备六个项目,湖北中医该研究所和中南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将各开设两个项目。

我们的六个节目将邀请长笛和长笛协会、吉他协会、音乐风暴俱乐部、景韵俱乐部等协会,也将为那些愿意为电影节做出贡献的团体或个人留下机会。

3、电影节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电影的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我们将在电影节上以分析电影的方式进行活动。

每个周六晚上,我们都会在三个大学交流场地进行自己的精品活动。

我们武汉科技大学将对《辛德勒名单》《泰坦尼克号》《霸王别姬》《罗马假日》《血色英雄》等经典电影进行点评。

我相信我们可以给学生带来非凡的艺术盛宴。

(1)活动时间:4月4日至4月26日每周六晚(2)地点: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22101商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3)参会人员:电影协会会长、秘书处部和影评部全体成员。

中国电影史12

中国电影史12

《满意不满意》倡导一 种相互服务的社会主义 社会人际关系和新的风 尚。


《抓壮丁》以讽刺的手法刻 画了几位反面角色可鄙、可 恶又可笑的形象,使国民党 军队、地方政权和反动地主 的肮脏灵魂和丑恶行径昭示 于银幕。 浓郁的四川地方生活气息和 爽利泼辣的语言风格,为本 片增添了喜剧效果。
惊险样式的影片



《林家铺子》影片的开始段落达到新中国电影表现空 间环境的最高境界。 “导演象一个导游者,让我们坐在那艘小船上,进入 江南水乡的特定时代氛围之中。正当此时,一桶污水 的倾出,令人一怔。这个在空间和时间里展开的动态 语言,以高度简练的直观形象对一个时代,也即是整 个作品主题作出了高度概括。浑浊阴暗的小河,沉淀 着这个小城镇(更隐喻着我们古老的民族)年深日久积 淀的(更隐喻着精神的)污垢。一桶污水的外来冲击和 叠印上的1931年字样,明确提示它隐喻的外力。那些 潜藏在底层的积垢翻腾起来,沉浸在小河里的大鱼、 小鱼、虾米,加剧了弱肉强食的拼搏……” 这个段落的特点在于:不再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 ,而是使用白描的手法,在看似平和宁静之中,意寓 波澜起伏的情感与理念。



生活轻喜剧: 有矛盾而不必尖锐; 有冲突而不必激烈; 有讽刺而不必辛辣; 有歌颂而调子不必过高 。
《魔术师的奇遇》
上海电影制片厂1962年 李凖编剧,鲁韧导演, 主演:张瑞芳 仲星火
《李双双》不仅真 实地反映了农村存 在的人民内部矛盾 ,塑造出鲜明、生 动、具有典型意义 的银幕形象,而且 创造了一种农村喜 剧片的新风格,成 为中国农村电影的 经典之作。



谢铁骊(1925-),江苏淮阴人,15岁时就参军 ,1950年到北京,1956年任北京电影演员剧团 副团长,同年进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 1959年独立导演了影片《无名岛》。翌年导演 《暴风骤雨》,真实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的磅 礴气势,获卡洛维· 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1963年,导演《早春二月》。 其后导演的影片有《千万不要忘记》、《智取 威虎山》、《龙江颂》、《海港》、《杜鹃山 》、《海霞》、《知音》、《包氏父子》等。 1989年,将文学巨著《红楼梦》分为六部八集 ,搬上了银幕,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导演奖。 曾任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大学生电影节活动方案

大学生电影节活动方案

大学生电影节活动方案电影节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它既能够帮助大学生放松心情,提升审美能力,又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制定了以下电影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1. 提供一个展示学生创意和才华的平台;2.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味;4.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1. 活动时间:活动可分为预热期、正式期和总结期。

- 预热期:提前一个月开始宣传和筹备活动。

- 正式期:活动持续三天,每天晚上放映两部电影。

- 总结期:活动结束后一个周末组织分享会,学生分享经验和感受。

2. 活动地点:校内室内剧场或露天场地。

三、活动内容:1. 电影展映:- 选择一些经典电影、独立电影、纪录片等多种类型的电影,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 结合学生的喜好和社会热点,组织特别放映,例如:动画电影展映、科幻电影展映、女性主题电影展映等。

- 在每场电影放映开始前,安排简短的导演介绍和观众讨论环节,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2. 创意竞赛:- 设立电影创意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并提供一定的奖励和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 竞赛内容可包括编剧大赛、短片创作比赛、电影音乐创作比赛等,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学生的才艺和创新能力。

- 组织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并在电影节期间展示获奖作品。

3. 互动交流:- 在电影展映的过程中,设立观众互动环节,例如:观众投票选出最佳影片、观众分享观影心得等,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 组织学生影评团,参与电影评论和讨论,促进学生对电影的深入思考和交流。

- 设立电影行业交流论坛,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和座谈,与学生分享电影行业的动态和经验。

4. 影展展览:- 在活动期间,举办与电影相关的展览,例如:电影海报展、电影文物展、电影摄影展等,丰富活动氛围和观众体验。

- 鼓励学生自愿参与展览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增加学生对电影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师造化·纵浪漫·适意兴_“江南电影”的三重审美

师造化·纵浪漫·适意兴_“江南电影”的三重审美

师造化·纵浪漫·适意兴:“江南电影”的三重审美江南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影界的重要流派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南地区的电影制作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精湛的表演和富有情感深度的故事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探讨江南电影的审美特点,以及它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江南电影以其独特的师造化审美为人所熟知。

师造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转化为艺术作品。

江南电影中的师造化审美体现在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描绘上。

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仙境湖泊和《芳华》中的田园风光都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乡风貌和静谧的田园氛围。

这些画面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南地区的浪漫与优美。

其次,江南电影以其纵浪漫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闻名。

江南地区多河流纵横,水乡风情浓厚,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江南电影一种浪漫主义的氛围。

江南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多以怀旧、纯真和浪漫为主题,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执著。

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和玉儿之间的邂逅与分离,以及《芳华》中的刘峰和王文婷之间的纯真爱情都是江南电影中经典的爱情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其情感细腻和深刻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爱情的深沉和美丽。

最后,江南电影注重适意兴的审美追求。

适意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念,意为达到观赏者心理愉悦的境界。

江南电影通过其唯美的画面和温暖的故事情节,营造出一种舒适宜人的观影体验。

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的华美剑法和《芳华》中的温暖友情都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情感上的享受。

江南电影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观众情感的抚慰,使其成为观众们心中的美好回忆。

总之,江南电影以其师造化、纵浪漫和适意兴的审美特点,成为中国电影界的瑰宝。

江南电影不仅带给观众优美的视觉享受,更通过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价值观。

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历史及奖项设置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历史及奖项设置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历史及奖项设置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团委、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坚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奠定了不同于其他电影节的独特品格1创办历史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

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

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

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中国著名电影明星赵薇荣获过3次“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奖,葛优获得3次“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奖,陈坤获得2次“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奖,堪称历年“大学生电影节”之最,“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19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江南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4)

江南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4)

江南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4)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学校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的要求,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重点做好专业、课程、社团、校园文化四个方面的建设,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现将学校2014年艺术教育发展情况公布如下。

一、艺术类专业建设江南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可参照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进行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的院校之一,2014年艺术类招生专业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含时装表演)、动画、美术学(师范)、舞蹈编导、音乐学(师范)等9个专业,共招生645人,实际报到626人(见表1);截止2014年底,艺术类专业在校生总数为2322人,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1.7%。

艺术类专业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结构,重视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12人。

表1:2014年艺术类本科招生情况序号所在学院专业名称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实际报到实际报到率(%)1设计学院产品设计90 87 86 98.852视觉传达设计88 86 86 100 3环境设计100 98 95 96.94 4公共艺术42 42 41 97.62 5美术学(师范) 40 43 43 1006纺织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含时装表演)120 118 118 98.337人文学院舞蹈编导40 37 35 94.598音乐学(师范)50 50 50 100 9数字媒体学院动画75 73 72 98.63按照《江南大学“十二五”(2011-2015)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丰富艺术教育教学内容,重点支持艺术等学科发展”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各艺术类专业学科现状、专业的背景、专业现有的建设条件进行了专业定位,不断彰显专业特色。

大学生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媒介,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大学生电影节应运而生。

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一场盛会,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的平台。

一、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影逐渐成为大学生们追逐梦想、表达情感、反思社会的重要媒介。

大学生电影节由此应运而生,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欣赏电影作品的机会。

这是一个电影的盛宴,也是一个思想碰撞和灵感迸发的舞台。

二、活动内容1. 电影展映大学生电影节的核心活动是电影展映。

评委会将挑选出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涵盖不同类型和题材,以满足学生们的审美需求。

展映影片可以是来自国内外的独立制作、院校作品或商业影片,旨在引领大学生走进电影的世界,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2. 主题论坛在电影展映的同时,组织一系列主题论坛,邀请电影制作人、学者和评论家与观众进行交流和讨论。

论坛可以围绕电影创作、电影市场、电影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旨在激发学生们对电影的兴趣,并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3. 短片比赛为了发掘和培养年轻电影人的才华,大学生电影节还可以举办短片比赛。

学生们可以自由创作并提交他们的短片作品。

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并在电影节上进行颁奖仪式。

这不仅是对学生们努力和创造力的肯定,也是为年轻电影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机会。

三、意义与价值1. 促进文化交流大学生电影节为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学生们可以通过影片展映、论坛和比赛等形式,结识来自不同背景和专业的同龄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激发创造力,拓宽思维。

2. 提升电影素养参与大学生电影节,不仅可以观看到多样化的电影作品,还可以通过论坛和讨论与电影制作人和专家进行互动。

这将促使大学生们深入了解电影的艺术魅力,从观众角度思考电影创作中的各种技术和手段。

3. 探索职业机会参与电影节的学生将有机会结识到来自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士和从业者。

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

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

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篇一:2011中国腾讯微电影大赛策划】2011中国(北京)微电影节:微电影大赛1.大赛介绍三分钟可以干什么?三分钟的视频短片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三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你从现实走向梦想;我们的青春与生命,是献给被梦想蛊惑的那三分钟的热泪。

在电影这个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a代,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这个大千世界,通过镜头和影音创意成最不真实的电影短片来表现最真实的万象世界。

我们热爱影像,因为留不住时间。

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是由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主办,腾讯网协办、百余家媒体支持,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微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微博招生办)、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听众:8742人+收听已收听最新消息 2011年4月29日 11:11#高招微咨询#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会不断更新相关信息,也欢迎大家登录我校首页以及打电话咨询!我校的招生办电话是:010-********或010-********更多)等100所高校联盟合作成就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活动比赛。

在电影这个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dv、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这个大千世界,通过镜头和影音创意成最不真实的电影短片来表现最真实的万象世界。

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就是这样一个让大学生不再是三点一线为学业平平淡淡的日复一日; 不再是为补贴生活,在街头,在商场,在家教的路上; 不再是为毕业将即,而工作无从着落而苦闷,而迷茫,而无助; 而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创意的光影平台。

作为微电影的主要参与力量,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没有雄厚的资金,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豪华的阵容,也无法拍摄出出鸿篇巨制。

但是,我们有的是创意,有的是激情,有的是对于梦想的执着。

我们将用青春和生命来献给我们最热爱的事业,哪怕只有短短的三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简介
(一):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简介
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是由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了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承办的大型文化活动。

电影节得到了中国共青团网、安徽网络电视台,大众网、安青网、中安在线、安徽教育网等媒体的大力支持。

电影节以“美丽电影,美丽青春”为主题,用电影叙述精彩的大学生活,讲述大学里那些动人的故事,为青春留下美丽的符号。

电影节由剧组访谈录、原创影片大赛、优秀影片高校行,电影研讨沙龙四个部分组成,活动连连,精彩不断。

剧组访谈录,走进原创剧组,揭开原创电影剧组幕后的生活,感受台前幕后不一样的他们;原创影片大赛,关注高校原创电影,发掘影视原创人才,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优秀影片高校行,及时为您传递最新、最热的校园原创电影,每晚一所高校,每场十部电影,为您献上电影的不眠夜。

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秉承大学生原创精神,以“大学生拍〃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主旨,立足芜湖,覆盖安徽,辐射江南。

(二):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成立背景
2010年恰逢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成立,整合了新闻、广告、摄影、动画,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主持等专业的新型学院为电影节的创立提供了成熟的条件。

传媒学子刘凯、凌先静等敏感的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举办“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的口号,得到了郑振、朱佳琪等学生会成员的支持,经过周密策划、广泛联系校内外资源,已初步具备了电影节举办的条件。

2011年开年之初,在传媒学院全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电影节进入进一步实施阶段,得到了芜湖市各大高
校的积极响应,并吸引了省内外其他高校的热情参与。

至此,第一届“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筹备工作基本完成,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三):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名称由来
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规划之初,曾以芜湖大学生电影节名义联系芜湖其他高校,后在筹备过程中,不断得到其他地区高校学子的响应和支持,因此芜湖大学生电影节称谓不能概括电影节的目标范围,遂更名江南片大学生大学生电影节。

“立足芜湖,覆盖安徽,辐射江南”也成为电影节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主题
美丽电影魅力青春
(五):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LOGO含义
1、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LOGO以红色为底色,切合“传媒红”的理念,象征新生的电影节火热与激情。

2、用胶片转化长江在安徽流域内的曲折走势,象征着电影节的目标范围——覆盖安徽,辐射江南
(六):附第一届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学生工作人员名单
工作人员:刘凯郑振朱佳琪凌先静李前锋黄佩雯秦荣梅丽李旬叶婷袁静秋王璐童心叶肖伊
徐双全刘太明许雯孙晓晨姜磊刘晓楠刘岩(七):附第二届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学生工作人员名单
凌先静李希刘婧叶韵张凌志余雪峰毛宇舒鹏吴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