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

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

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及采样点选择
在采样前请仔细阅读:
1.采样点选择:
应选择在距管网入水口最近的易取样的点位,以客户自己实际选择的点位而定,如有疑问请再咨询。

2.采样时采样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3.微生物采样
3.1灭菌瓶采样
采集水样前,应对水龙头消毒,再打开水龙头,放水3~5分钟。

采样前样品瓶不能打开,水样要直接采集,不能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样品瓶,快速打开瓶盖,不能触碰瓶口,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污染,采集好样品后尽快封好样品瓶,装入保温箱(含冰袋)寄送到实验室测试。

3.2“两虫两虫””采样
20L 干净塑料桶,塑料桶的采集方式与灭菌瓶类似,采集好样品邮寄到实验室安排测试。

4.理化项目采样
客户采样时先将采样瓶及塞子润洗3遍,之后才能采样。

将瓶子装满水,注意瓶盖及瓶口不要玷污,以免影响结果。

采样结束后,客户需及时将瓶盖旋紧,并用透明胶带将瓶盖固定,以免在快递过程中瓶盖松动,水样流出。

用封口带将样品封存,包装寄送。

5.测试项目及所需水样见下表 样品
测试项目 需采水样量 水样 GB 5749-2006 106项 微生物:500 mL 灭菌玻璃瓶×1瓶
20L 干净塑料桶×1桶
理化项目:1L 干净塑料瓶×15瓶。

取样安全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取样安全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取样安全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取样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你可能会想,取样这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其实,它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哦!不论你是在实验室、工厂,还是在外面的野外取样,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咱们可不能小看这些小细节,毕竟安全意识得像猫一样机灵,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2. 取样前的准备工作2.1 了解环境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取样的环境。

比如说,如果是在化学实验室,四周可得注意那些瓶瓶罐罐,万一碰到一些危险化学品,那可就糟了!我们可以这么想,熟悉环境就像给自己装上了安全护甲,心里有底,不怕摔跤。

最好在取样前,先看一看使用说明,了解相关的物质性质,做到心中有数。

2.2 选择合适的工具其次,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也是关键。

你可不能拿着一把小刀去剁大西瓜,对吧?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工具。

比如说,如果你要取水样,那就得用专门的水样瓶,而不是随便找个饮料瓶。

选对工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真是一举两得!3. 取样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1 个人防护装备说到取样,个人防护装备可不能忽视。

戴上手套、口罩、护目镜等装备,就像给自己穿上了“隐形战衣”,既能防护自己,也能让别人放心。

尤其是在接触化学品的时候,手套可是你小手的保护神,别嫌麻烦,穿上它,才能安心取样,不然一不小心,后悔可就来不及了!3.2 保持环境整洁在取样的过程中,保持环境整洁也很重要。

想象一下,一个凌乱不堪的桌子上,东一块西一块,取样时眼花缭乱,结果样品污染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取样前,先把周围整理一下,保持桌面干净,样品也能更准确。

这就像是给自己的工作找了个好环境,做事儿更顺手。

4. 取样后的处理4.1 正确标记样品取完样之后,记得要正确标记样品哦!就像写日记一样,标上日期、地点和样品信息,免得到时搞混了。

尤其是在处理多个样品时,标记可以说是你的“记忆小助手”。

要是标记不清,回头就得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一通,真是得不偿失!4.2 妥善处理废弃物最后,废弃物的处理也很关键。

取样管理制度(5篇)

取样管理制度(5篇)

取样管理制度(5篇)取样管理制度(通用5篇)取样管理制度篇11目的为了确保动火、受限空间取样分析检测任务的顺利完成,确保取样化验人员安全,杜绝人员中毒、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须对取样分析作业进行安全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使用于品质化验中心所属范围内发生的取样、分析作业活动。

3定义本管理规定,是指动火、受限空间取样、分析化验而提供的室内外环境安全及工作活动安全而制定的安全管理规定。

4取样安全管理1、取样前,根据所取样品性质准备取样工具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如果现场环境恶劣,没有安全保证,可停止采样操作,并通知生产调度和岗位人员,凡发生以下情况应停止采样并立即与调度联系:(1)取样现场通道发生障碍。

(2)无岗位操作工的配合监护。

(3)雷电、暴雨、浓雾、冰雪天气或风速超过六级以上的气候条件。

3、取样作业时必须两人同往,由运行部所在岗位当班操作工进行监护。

取样前应联系好岗位操作工一同前往,操作工监护,同时告知当班班长。

4、动火、受限空间从事采样作业时,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口采样,须有一人监护,确保安全后方可作业。

5、登高采样上下阶梯时,一手扶梯,确保安全。

6、取样检测的过程要有照片记录,分析数据要注明取样位置和取样时间。

7、使用便携式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检测仪进行分析的,选配检测设备要与风险分析出的危害气体种类相匹配,并经与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必要时应使用两台仪器同时检测。

8、对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易燃易爆容器及场所、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反应器、塔、釜、槽、罐等)的'入口,必须实现取样现场有人监护、并有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分析安全管理1、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的气体取样检测分析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明确取样分析项目和标准、取样及检测方式。

确保检测仪器定期检测,保证其完好性。

2、环境要求:操作室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及排风通道。

有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防爆设施,给水排水满足需要。

取样操作注意事项

取样操作注意事项

取样操作注意事项取样操作是科学研究和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在进行取样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样本选择的代表性样本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总体的特征。

如果样本选择不具有代表性,将会导致结果的误差和偏差,从而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因此,在进行取样操作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总体特征,合理选择样本。

二、样本容量的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过小的样本容量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总体特征,而过大的样本容量则会增加研究成本和工作量。

确定样本容量时,可以根据总体大小、置信水平、抽样误差等因素进行计算,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随机抽样的使用随机抽样是一种常用的取样方法,可以消除主观因素对样本选择的影响,保证样本的独立性和无偏性。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可以使用随机数表、随机数发生器等工具,确保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中。

四、避免选择偏差选择偏差是指样本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非随机性,导致样本与总体特征不一致。

为了避免选择偏差,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五、标本保存和处理在进行取样操作后,需要对标本进行保存和处理。

标本的保存要求严格,要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和污染物的影响。

同时,在进行标本处理时,需要按照实验设计和研究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六、数据采集和记录在进行取样操作时,需要及时、准确地采集和记录数据。

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操作失误和数据错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和遗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数据备份和存储。

七、数据分析和解释在进行取样操作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要基于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原理,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

同时,在进行数据解释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结论。

取样操作是科学研究和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取样操作时,需要注意样本选择的代表性、样本容量的确定、随机抽样的使用、避免选择偏差、标本保存和处理、数据采集和记录、数据分析和解释等方面的问题。

取样注意事项

取样注意事项

取样注意事项
1、使用水样采样器采集水面下50cm水样。

采样器到达水面下50cm水层时,小幅度上下提动采样器3次。

2、取样前,除总磷取样容器(已加固定剂)外,其他取样容器均需用待取水样润洗1~3次,然后按规定方法取样。

3、溶解氧:水样充满取样瓶直至溢出(装样要缓慢),液面下加1ml二价硫酸锰溶液和2ml碱性试剂,小心盖上盖子,避免把空气泡带入,上下颠倒转动3次,静置沉淀5min,再次上下颠倒转动3次,密封取样瓶,运抵实验室待检。

4、总磷:直接装至9成满以上即可。

5、氨氮、pH值、亚硝酸盐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直接装至9成满以上即可
6、使用深水温度计测定底层和10m水层水温时,深水温度计要在所测水层停留3~5min,才能提起并读数。

提取深水温度计时务必保证快速;读数时务必保证深水温度计垂直水面,视线与温度计的内部液柱的顶端平行,同时快速、准确读数,并进行有效估读。

7、使用简易测深装置(绳系重物的方式)测量水深时,务必保证重物具有足够重量,测量时使重物到达库底并拉直绳索,使绳索与库底垂直,标记绳索在水面处的位置,拉取上岸并测量绳长即所在站位的水深。

管材组常规建筑材料检测取样规定

管材组常规建筑材料检测取样规定

管材组常规建筑材料检测取样规定在建筑工程中,管材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管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

而检测的第一步,就是正确的取样。

下面将详细介绍管材组常规建筑材料检测取样的规定。

一、取样的基本原则1、代表性原则所取样品应能代表该批管材的质量状况。

应从不同部位、不同批次的管材中随机抽取,避免只选取质量较好或较差的部分。

2、随机性原则取样过程应避免人为的倾向性和选择性,确保每个管材都有相同的被抽取概率。

3、数量足够原则所取样品的数量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常见管材的种类及检测项目1、塑料管材常见的有聚乙烯(PE)管、聚丙烯(PP)管、聚氯乙烯(PVC)管等。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如密度、维卡软化温度、纵向回缩率等)、力学性能(如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卫生性能等。

2、金属管材如钢管、铜管、不锈钢管等。

检测项目一般有: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耐腐蚀性等。

3、复合管材例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等。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观、尺寸、结合强度、耐压力性能、卫生性能等。

三、取样的方法和数量1、塑料管材(1)对于同一原料、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当数量不超过 50t 时,抽样一组;当数量超过 50t 时,每 50t 抽样一组。

(2)每组应随机抽取 8 根管材,每根管材截取一段长度不小于 1m 的样品。

2、金属管材(1)钢管: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管,每批数量不超过 60t,抽样一组。

每组应随机抽取 2 根钢管,每根钢管截取一段长度不小于 500mm 的样品。

(2)铜管:同一牌号、状态、规格的铜管,每批数量不超过5000kg,抽样一组。

每组应随机抽取 2 根铜管,每根铜管截取一段长度不小于 500mm 的样品。

取制样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

取制样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

取制样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篇11.个人防护不可忽视,即使在看似安全的环境下也要佩戴好防护装备。

2.不得擅自更改取样方法或地点,以保证数据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遇到不明物质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切勿自行处理。

4.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5.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滑倒、绊倒等意外。

6.注意样品的稳定性和反应性,避免剧烈碰撞或不当混合引发危险。

7.记录并保存好所有操作记录,以便追溯和审计。

此规程旨在提供基本指导,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务必始终保持谨慎和专业态度,确保工作的安全与高效。

篇21.始终保持警惕,切勿因熟悉工作而放松安全意识。

2.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如有疑问或发现异常,应立即向上级汇报。

3.在处理有害物质时,务必穿戴好防护装备,遵循安全处置原则。

4.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严禁私自携带无关物品进入工作区域。

5.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6.在紧急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执行,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取制样工的安全操作不仅关乎个人,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和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安全。

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位员工都应视安全为首要任务,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篇31.不得随意更改或忽视操作规程,任何变动需经授权人员批准。

2.在操作过程中,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医疗帮助。

3.对于未知或新引入的样品,务必先进行风险评估,再进行操作。

4.保持警觉,避免因分心或疏忽引发事故。

5.个人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6.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规定,不得随意丢弃。

取制样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需要每个员工的积极参与和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改进,以实现高效、安全的取样操作。

篇4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取制样流程和设备操作。

2.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手套和眼镜,以防化学物质接触。

3.避免交叉污染,每个样品的处理应使用专用工具,并在处理前后清洁消毒。

取样注意事项

取样注意事项

取样注意事项取样是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取样操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取样要有代表性。

所谓代表性,就是样本要能够真实地反映整个总体的特征和状态。

为了实现代表性,我们需要根据总体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合理选择样本。

例如,如果总体是一种混合物,我们可能需要按照某种比例从不同的部分中取样。

其次,取样要随机。

随机取样是为了排除个体的差异性和偏倚性,确保样本的平均值和总体的平均值尽可能接近。

在进行随机取样时,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来保证取样的随机性。

此外,取样要足够大。

样本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统计推断的精度和置信度。

如果样本过小,将会导致抽样误差较大,结果的可靠性不高。

因此,在进行取样时,要根据总体的大小和特点确定适当的样本大小。

另外,取样要避免干扰因素。

在取样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操作方法、测量仪器等。

为了避免这些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样本处理和标准化,使得样本能够真实地反映所研究的因素。

最后,取样要重视数据的质量。

在取样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可以采用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测量仪器,遵循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并进行数据的核对和交叉验证。

综上所述,取样是科学实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我们在进行实验时,重视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性、数量和数据质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合理的取样基础上进行实验,才能够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样小结
一、取样指令:
1、当原辅料或包装材料到货时,评价室应收到发自物料部的一份化验申请单、一份厂商的化验证书。

成品生产完成后,评价室应收到生产部的化验申请单。

评价人员检查过这些资料后根据化验申请单在批化验记录相应位置上填写代号、批号、名称,并将化验申请单和批化验记录发至取样员。

对于增补取样,由评价室填写化验申请单,在备注栏内注明“增补取样”。

2、取样员根据化验申请单所记录的来料包装数量准备留检标签、留样标签和清洁干燥的取样容器,粘好留检标签后,即可着手取样。

二、取样方法:
1、对原辅料、半成品(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及包装材料、工艺用水都应分别制定取样办法。

2、对取样环境的洁净要求、取样人员、取样容器、取样部位和顺序、取样方法、取样量、样品混合方法、取样容器的清洗、保管、必要的留样时间以及对无菌及麻、毒、精神药品在取样时的特殊要求等应有明确的规定。

3、原辅料、内包装材料,可在仓储区原辅料取样间或支架式层流罩内取样。

4、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

5、中间品、成品取样可以在生产结束时进行,也可以在生产过程的前、中、后期取样。

(1)原则:根据取样计划单进行取样,取样时,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如非均一的物料(如悬浮物)在取样前应使其均一;如不可能这样做或不了解物料是否均一,则应注意从物料不同部位取样;如取样不能达到物料的所有部位时,应随机地在可达到的部位取样;物料表面和物料主题可能会存在差异,抽样时,不应只从表面抽取样品。

对于混合样品,如某批号有2个混合样品,则每一个留样样品应由等量的混合样品混合组成。

(2)取样一般由专职取样员进行。

也可由车间工人或者中控人员根据相应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可能指企业流程再造)或SOP取样,然后由取样员进行收集,但抽样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培训和考核,以避免差错,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3)一定要做到某一个时间只取一个样品,样品容器在取样前即应帖上事先准备好的取样标签,以免发生差错。

混合样品及分样,应在符合洁净度要求的取样间进行。

对于无菌罐装产品用原辅料的取样,应在取样间的层流台中进行,取样前后,应用70%乙醇消毒层流台。

(4)取过样的包装、取样日期和相应的化验申请单上要作上取样标记。

(5)取过样的包装要重新密封,防止包装内的材料受到污染或在运输或处理过程中散落并造成污染。

应帖上取样标签,以使得在重新打开包装时易被观察到。

取好样的包装要放回原货位。

三、取样数量:
1、一般原辅料总件数n ≤3时,每件取样;n为4~300时,取样数为SQR+1,n>300时,
取样数为SQR/2+1。

(SQR指平方函数,是square 平方的缩写。

SQRT指平方根函数,是square root的缩写。

)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10001~10007-89
包装数目样品的包装数(直接样品)混合样品数
1~5 X 1
≤300 SQR(X)+1 2
>300 SQR(X)/2+1 2
*直接样品:直接取自物料的样品称直接样品。

**混合样品:将一定数目的直接样品混合均匀后获得的样品称为混合样品。

2、中药材总件数n<5或为贵细药材时,每件取样;n为5~99时,取样数为5;n为100~1000时,按n的5%取样;n>1000时,超出部门按1%取样。

3、半成品(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包装材料、工艺用水及特殊要求的原料按具体情况另行规定。

4、取样量为全检所需数量的3倍,特殊情况另定。

4.1 对于原辅料和成品,原则上为检验用量和法定留样量之和。

当检验失败,按照增补取样的方式取得。

◆法定留样量依据实际情况决定,通常不少于项目全检量的2倍(不包括微生物、无菌和热原检查所需的样品量)。

◆稳定性考察的取样量,根据考察项目、每次试验用量、考察期的长短等因素决定,考察期一般超过有效期,通常到检测的项目出现不合格为止,由产品开发部及QA决定。

4.2 对于内包装材料,取样量参照国家标准GB/T2828—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四、取样记录:
1、取样时必须填写取样记录,内容有取样日期、品种、代号或编号、规格、批号、数量、来源、取样件数、必要的抽样说明和取样人签名等
2、每件被抽样的容器上要贴上取样证。

五、复检取样:
1、原辅料发放时,发现其有疑问应重新取样复验
2、超过规定的储存期的原辅料,应重新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3、每份样品应有标签,标明品名、批号、代号或编号、取样日期、取样人、请验项目等。

六、送样:
取样结束后,应将检品和批化验记录送至各化验室;留样样品送到留样室,并用专门记录本进行留样库入库登记。

七、取样管理程序
1、原辅料、包装材料初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填写“申请检验单”,中间产品、待包装品、成品、环境监测、水质监测、人员卫生监测由各部门授权人员按规定频次填写“申请检
验单”。

“申请检验单”一式两联,第一联通知取样员取样,第二联留存。

2、取样员接到“申请检验单”后,准备取样器具,到规定的地点取样,贴上取样证并填写取样记录。

3、QA取样完毕后,交样品质保部QC负责人。

4、QC负责人接到样品后及时安排监测。

5、检验员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注意事项:
1、原辅料、成品取样前应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无破损、混杂、污染、启动痕迹。

,与申检单上的品名、批号是否一致,只有一致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否则应得到生产部、质量部的合理解释。

批号划分:如认为是在同等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包装材料,并于一次交的货,可看一车批号。

如一次发了的货中有不同的生产批号或不同的批号原料制成,则每一个部分应看一个单独批。

3、原料和包装材料通常只留法定样品,不留稳定性考察样品,有机溶液及酸碱等品种不留法定样品。

成品则留一份法定样品及一份稳定性考察样品,其中稳定的性考察留样的批数和留样的量由QR按不同品种的考察计划决定,稳定性考察的样品量通常必须包括微生物,无随和热原检查的样品量。

4、工序间的取样和控制(1)应当制定书面程序来监测会造成中间体和原料药质量特性变异的工艺步骤的进程,并控制其生产情况。

工序间控制及其接受标准应当根据项目开发阶段或者以往的生产数据来确定。

(2)综合考虑所生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特性,反应类型,该工序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可接受的标准,检测类型和范围。

前期生产的中间体控制标准可以松一些,越接近成品,中间控制的标准越严(如分离,纯化)。

(3)关键的中间控制 (和工艺监测),包括控制点和方法,应当书面规定,并经质量部门批准。

(4)中间控制可以由合格的生产部门的人员来进行,而调节的工艺可以事先未经质量部门批准,只要该调节在由质量部门批准的预先规定的限度以内。

所有测试及结果都应当作为批记录的一部分,全部归档作证。

5、留样
(1)留样的包装和储存是为了今后可能会对原料药批号的质量进行评价,而不是以将来的稳定性测试为目的的。

(2)适当标识的每一批原料药的留样应当保留到有制造商规定的该批号的有效期过后一年,或该批产品分发后三年,以长的为准。

对于有复测期的原料药,相似的留样应当保留到制造商全部分发完该批号后三年。

(3)留样应当储存在原料药储存的同样的包装系统中,或者与销售包装相同,或更具保护性。

应当留足够的量来至少做两次法定的全分析,或者没有药典专文时,两次质量规格的全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