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标本采集是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标本采集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标本采集要求1.标本应在合适的时间采集:在采集标本之前,应了解相关检验项目的采样时间要求,避免采集不及时或过早的标本,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避免标本污染:采集标本时,应注意避免标本的污染。
使用无菌手套和消毒用品进行操作,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3.采用合适的容器和保存方式: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采集,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采集完标本后,应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和温度进行保存。
4.标本采集应充分:采集标本时,应采集足够的量,以保证后续检验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标本的量不宜少于检验项目要求的最低标本量。
5.采集标本时应注意适当顺序:在进行多项检验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标本采集,避免互相干扰和污染。
一般推荐先采集无菌标本,再采集非无菌标本。
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采集前应了解相关信息:在实施标本采集前,应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等,避免操作错误和不当。
2.标本采集前须洗手并佩戴手套:采集标本前应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清洗双手,并在采集时佩戴无菌手套,避免引入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3.采集位置应清洁:标本采集前应用消毒液清洁采集位置,保持干净和无菌状态,避免污染标本。
4.采集正确位置:在标本采集时,要准确找到采集部位,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如血液标本的采集,应准确选择相应的静脉或毛细血管位置。
5.采集方法正确:根据具体标本的采集方法,进行正确采集。
对于血液标本,应按要求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穿刺部位,避免疼痛和出血。
6.采集完标本后应妥善处理:采集完标本后,应及时妥善处理标本。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标本,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保存,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7.标本采集后应送检:采集完标本后应及时送检至检验科室,避免标本在途中受到污染或失效。
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

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及采样点选择
在采样前请仔细阅读:
1.采样点选择:
应选择在距管网入水口最近的易取样的点位,以客户自己实际选择的点位而定,如有疑问请再咨询。
2.采样时采样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3.微生物采样
3.1灭菌瓶采样
采集水样前,应对水龙头消毒,再打开水龙头,放水3~5分钟。
采样前样品瓶不能打开,水样要直接采集,不能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样品瓶,快速打开瓶盖,不能触碰瓶口,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污染,采集好样品后尽快封好样品瓶,装入保温箱(含冰袋)寄送到实验室测试。
3.2“两虫两虫””采样
20L 干净塑料桶,塑料桶的采集方式与灭菌瓶类似,采集好样品邮寄到实验室安排测试。
4.理化项目采样
客户采样时先将采样瓶及塞子润洗3遍,之后才能采样。
将瓶子装满水,注意瓶盖及瓶口不要玷污,以免影响结果。
采样结束后,客户需及时将瓶盖旋紧,并用透明胶带将瓶盖固定,以免在快递过程中瓶盖松动,水样流出。
用封口带将样品封存,包装寄送。
5.测试项目及所需水样见下表 样品
测试项目 需采水样量 水样 GB 5749-2006 106项 微生物:500 mL 灭菌玻璃瓶×1瓶
20L 干净塑料桶×1桶
理化项目:1L 干净塑料瓶×15瓶。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 选择正确的采集时间:对不同类型的样本,采集时间有时限要求,如血液要在早上空腹时采集,尿液要寄存在4℃以下的环境中等。
一定要了解好所采集样本的时间要求。
2. 准备好采样器具:采集不同样本需准备不同的器具,如血液可用针头、注射器或单次采血器,尿液则需要尿杯、尿盆等。
3. 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在采集和处理样本前,要注意无菌和无污染等措施,避免物质污染、交叉污染等情况发生,保证样本的完整性。
4. 手部卫生:采集样本前,需要充分洗手消毒,戴手套等卫生防护措施,避免手部感染污染样本。
5. 注意样本的储存条件:不同样本需要不同储存条件,如血液要储存在4℃以下的环境中,尿液要储存在4℃以下且避光的环境中等。
6. 操作规范: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注意对应的标本库、取量、储存等操作规范,保证数据正确及完整性。
7. 安全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约束动物、采取安全措施,如禁止在识别动物或者有毒害的环境下操作等。
采样及其注意事项

8.1 全水分煤样既可单独采取,也可在煤样备过程中分取。
8.2 单独采取全水分专用煤样。
8.2.1 在煤流中采样,按均匀分布采样点的原则,至少采取10 个子样,作为全水分煤样。
8.2.2 在火车顶部采样,应在装车后立刻进行,其方法是沿斜线按5 点循环的顺序(见图1),在每节车皮上采取1 个子样,合并成为全水分煤样。
4 分析化验单位
4.1 供炼焦用精煤和特种工业用煤,按煤种、分用户以1000t(±100t,下同)为一批进行采样,作为一个分析化验单位;其他煤只按煤种,不分用户,以1000t 为一批,作为一个分析化验单位。
如果一列火车的发运量超过1000t 或不足1000t 时,可按实际发运量作为一个分析化验单位。
B2 对1000t 煤,不论车皮容量大小均按本标准图1 所示,沿斜线方向,按5 点循环,在每节车皮上采取1 个重量不小于30kg 的子样,始末两点离车角的距离为1m。
B3 合并各子样为筛分煤样,称出重量(约600kg 左右),精确到0.5kg。
6.5 原煤及块煤按GB477—80《煤炭筛分试验方法》的规定过筛,粒度大于150mm 煤块(包括矸石、黄铁矿——下同)超过5%时,筛上物应按GB 474—83《煤样制备方法》破碎缩分并分析化验其灰分。在采取商品煤样时,不再采取大于150mm 的煤块,但该种商品煤的灰分按公式(2)计算报出:
按附录B 的方法采取进行筛分试验的煤样。
6.6 汽车运输煤炭时,可按1000t 煤不少于60 个子样和沿斜线采样的原则,采取商品煤样。
7 煤堆采样
7.1 1000t 煤的子样数目按表2 规定确定;煤量不足1000t 时,子样数目由实际煤量的多少,
根据表2 所规定的数目按比例递减,但不得少于表2 所规定的数目的一半;大于1000t 煤的子样数目按本标准5.1 条公式(1)计算确定。
煤矿井下采样安全注意事项

煤矿井下采样安全注意事项煤矿井下采样是煤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应注意以下事项:1. 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在采样前,需要对采样仪器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其功能良好。
如有需要,还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2. 个人防护措施: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
在进行采样工作前,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 了解煤矿井下环境:煤矿井下环境比较特殊,温度高、湿度大、通风差等,还有可能存在高浓度的有害气体。
采样人员应提前了解采样地点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防范措施。
4. 熟悉采样流程和方法:煤矿井下采样过程需要熟悉采样流程和采样方法,包括开采车辆的停靠位置、采样器械的选择和操作方法等。
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才能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确保采样点的安全:在选择采样点时,应优先考虑采样点的安全性。
尽量选择稳定、无滑坡、无岩层变形的地方进行采样,避免选择潜在的危险区域。
6. 严格遵守煤矿井下的安全规程:煤矿井下有一系列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采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程,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以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性。
7. 采样数量和频率的控制:在进行煤矿井下采样时,需要根据工作需求合理控制采样数量和频率。
过多的采样可能增加工作量,过少的采样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采样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
8. 与同事之间的配合:井下采样工作一般需要多人进行合作完成,采样人员应与同事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配合,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互相提醒和防护,确保个人和团队的安全。
总之,煤矿井下采样是煤矿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要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采样过程的安全性,需要采样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同时,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并与同事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采样的注意事项

采样的注意事项采样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采样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采样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在进行采样时能够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一、确定采样目标在进行采样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采样目标。
采样目标可以是对整体群体进行估计,或者是对某一特定子群体进行分析。
明确采样目标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样本规模。
二、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根据采样目标和研究问题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
常见的采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不同的采样方法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三、确定样本规模确定样本规模是采样的重要一步。
样本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样本规模越大,采样结果越可靠。
但是,过大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采样成本和工作量。
确定样本规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采样目标、群体大小、预期误差等因素。
四、避免选择偏差选择偏差是指在采样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样本并不代表整体群体。
为了避免选择偏差,我们应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并确保样本的选择是无偏的。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者随机数发生器来进行样本的选择。
五、注意样本的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是指样本能够真实反映整体群体的特征。
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需要根据采样目标和群体特征进行合理的分层,确保每个层次的样本数量合理,并且能够覆盖整个群体的特征。
六、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地点采样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也会对采样结果产生影响。
我们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地点。
如果采样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样本的偏倚,从而影响到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七、注意采样过程中的细节在采样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采样时需要保证样本的随机性,避免主观干扰;采样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采样方案、确定采样工具和采样人员等;采样过程中需要保持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空气消毒方法的选择
1、自然通风是最经济、简便和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浓度 的方法。在有人或无人在情况下均可使用。对防止非典的传播有很重 要的意义。
2、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 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 污染空气。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 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是 采取措施改进操作流程
空气微生物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
物理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 静电吸附 空气过滤
……
化学消毒
消毒剂熏蒸,如过氧乙酸熏蒸 喷雾,如用含氯消毒剂、过氧 乙酸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 用一些消毒器械即时产生的化 学因子进行消毒,如可以用臭 氧进行空气消毒。
物理除菌
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开 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 使空气流通,让病菌排出室外。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院感科
卫医发[2000]431号《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三十一条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 、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医院应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 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 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 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 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三、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二)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
采样面积≥100 cm2,取100cm2 (三)采样方法:棉拭子法:用5×5cm的标准灭菌
规格版,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有相应中 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 返均匀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可连续采样 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并将棉拭 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内,立即送 检。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样品采集是科学研究、实验以及质量检测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关于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的一些建议。
一、样品采集方法1.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是农业、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在采集土壤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样点,避免采集到地质异常、施肥应用不均匀区域的土壤。
(2)使用干净的锹、铲等工具,确保不受其他杂质污染。
(3)采集时要深入土壤内部,避免表层杂质的干扰。
(4)采集时要注意混合一定数量的土壤,以保证代表性。
(5)将土壤样品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容器中,避免湿气、阳光等因素对其中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2.水样采集水是各种环境水质研究的对象之一、在采集水样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避免采集到源自局部污染物的水。
(2)使用干净的采样瓶进行采样,避免附着于瓶壁的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
(3)避免使用洗涤剂、肥皂或洗洁精等清洗采样瓶,以免残留影响样品质量。
(4)采集深水样时,应采集水体垂直剖面的不同部位以得到全面的信息。
(5)将水样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细菌滋生。
3.大气样品采集大气样品采集常用于环境科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
在采集大气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使用洁净的收集器或萃取罐来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或气态物质。
(2)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地点。
(3)采集前应仔细清洗和消毒采样容器,避免外来污染的影响。
(4)采集过程中要避免与其他污染源接触,例如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等。
(5)采集后,标记好样品信息,注意保存样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二、注意事项1.采样容器应干净、无污染。
采样容器的洁净度对样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采集样品之前,确保容器已彻底清洗并无污染。
2.避免污染交叉。
在采集不同样品的过程中,要避免污染交叉。
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样品的相互污染。
3.适当保存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C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验方法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GB/T 18883-2002)
采样前:需房间密闭12小时以上。
选点要求: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仪器操作:首先清洗仪器20min,之后直接测量出结果(采样时间20min)
采样高度:0.5~1.5m之间。
记录内容:
采样器编号;
采样时间;
采样点的地点、时间、气压、温度、湿度等;
其他:如风向、风力、雨前、雨后、周围环境等。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仪器: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GXH-3010
空气中氡浓度闪的烁瓶测量方法(GB/T 16147—1995)
仪器:环境氡测量仪FD216(范围3~10000Bq/m3)
采样仪器直接测量现场读数,(方法闪烁瓶法原理)
布点要求: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室内、室外、地下场所,空气中氡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采样点要代表待测空间的最佳取样点。
采样条件:必须考虑地面、地域、气象、居住环境、人群特征等,条件的规范化取决于采样的目的。
采样时间和频次: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
排气筒:出口段的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
现场记录:记录灶台、蒸炉数量,食用油类型。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
样品采集:采样器入口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采样不宜在风速大于8m/s等天气条件下进行。采样点应布置在距人行道边缘外侧1m处。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透明度透明圆盘法)(GB 17378.4-2007)
采样注意事项:在船头采样,避免船尾把水搅浑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透明度)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透明度:塞氏盘法
透明度盘又称塞氏圆盘,盘在船的背光处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至恰恰不能看见盘面的白色时,记取其尺度,就是透明度数,以cm为单位。反复观察二三次。
测量高度:测量仪器探头(天线)尖端距离地面(或立足点)1.7m。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可调整测量高度。
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 988-2005)
监测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建议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监测。环境湿度﹤80%
采样时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将其尘面两次对折,放入样品盒或纸袋,并做好采样记录。
样品保存: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室)中平衡24h,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范围内。
滤膜:根据采样目的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氯乙烯、聚丙烯、混合纤维等有机滤膜。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
采样要求:
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间距离不少于0.5m。
在室内监测,一般选中间位置,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1m。在窗户(阳台)位置监测,探头(天线)尖端应在窗框(阳台)界面以内。
对于发射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活动范围内布设监测点。
监测时间和读数: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
无规振动:每个测点等间隔地读取瞬时示数,采样间隔不大于5 S,连续测量时间不少于1000 S,以测量数据的VLZ10值为评价值。
测量位置:测点置于各类区域建筑物室外0.5m以内振动敏感处。必要时,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
拾振器平稳的安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避免置于如地毯、草地、沙地或者雪地等松软的地面上。
采样点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相对高度0.5m~1.5m之间。
采样器:流量范围0.02~0.5L/min,流量稳定。使用前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流量误差应小于5%,1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45min。
采样介质:金属管Tenax管(无法确定采样介质的前提下可以写固体吸附管)
仪器量程:0~50ppm(mg/m3=ppm×(分子量/22.4))
采样前注意:采样前先调零,再用标气校准。标定完成后就可以测量。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114号)
工作频率范围在110MHZ~40GHZ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电磁辐射分析仪PMM8053B/EP300
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uT)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附录A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GB 18483-2001)
仪器:崂应3012型
采样位置:应设在距弯头、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1.5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88)
仪器:AWA6256B+型环境振动分析仪(测量范围:48~138dB)。
采样前准备:采样前后仪器校准。
测量量:铅锤向Z振级。
测量类型:
稳态振动:每个测点测量一次,去5 S内的平均示数作为评价值;
冲击振动:取每次冲击过程中的最大示数为评价值,对于重复出现的冲击振动,以10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评价值。
仪器:电磁辐射分析仪PMM8053B/EP300
测量方法:测量仪表应架设在地面上(1~2)m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选1.5m
工频电场强度测量:测量人员应离测量仪表的探头足够远,一般情况下至少要2.5m,场强仪和固定物体的距离应该不小于1m。
变电站外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应选在无进出线或远离进出线的围墙外且距离围墙5m的地方布置,测量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变电站围墙外工频电场和磁场测至围墙外50m处即可。
监测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建议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监测。环境湿度﹤80%
监测人员:须有二名以上监测人员才能进行。
监测时间:在移动通信基站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监测,建议在8:00~20:00时段进行。
监测点位选择:一般布设在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