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合集下载

钢铁企业数据统计规范

钢铁企业数据统计规范

关于公司统计数据上报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统计数据管理,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结合公司前期指标统计实际情况,为生产经营提供科学决策基础,现对公司各类统计数据上报规定如下:一、统计职责1、综合办作为公司统计数据的扎口管理部门,负责统计准则的审定、组织领导和协调公司统计工作的开展。

2、各职能处室作为条线统计数据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准则与统计方法的制定和统计数据的系统纠偏,数据的收集、汇总与审核工作。

3、各分厂及部分处室作为统计数据的原始来源部门,负责数据的准确及时录入上报和分析工作。

二、统计指标口径(一)产销存实物量统计1、产量指标1.1产品产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所有权归属本企业的钢铁工业产品实物数量。

统计范围应包括企业生产的全部钢铁工业产品的产量,含商品量和自用量。

1.2产量计算原则1)质量原则。

经质量处判定合格的,方可计算产量。

2)时限和入库原则。

报告期产品产量,时限按原有规定时限执行,经检验合格、办理入库手续(包括就地入库)的产品数量3)度量原则。

应按实际度量的数量计算,如实际重量、个数、件数等。

4)权属原则。

必须是所有权归属本企业、本企业有权销售和处置的。

5)不重复原则。

计算产品产量时,应消除本单位范围内小工序之间中间产品相互供料成的内部重复计算。

1.3企业出厂的产品如因本企业责任而发生退货时,凡经修复可以成为合格品的,只需调整原产量的差额;凡不能修复的,应在报告期的产量中予以扣除。

1.4铁前产品(烧结矿、石灰、铁水)产量按检验量统计,粗钢与钢材产量统计公式如下:粗钢产量=粗钢检验量-废品量钢材产量=钢材检验量-废品量1.5普钢坯产量:按国标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标准》和DFTB 001-2020-02《外销非国标普通碳素结构钢连铸坯通用标准》统计Q235、Q195牌号产量;优特钢坯产量:除普钢坯以外的钢坯产量。

1.6商品量是指企业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给企业以外和供本企业非工业生产部门使用的产品数量;自用量(也称生产自用量)是指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的数量,本规定指转至轧钢的自用钢坯。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一、产量指标产量是衡量钢铁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原料产量、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

原料产量指的是钢铁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原料的产出量,包括铁矿石、焦炭、燃料等;粗钢产量是指未经过二次加工的钢铁产品的产量;钢材产量是指经过加工后的各类成品钢的产量。

通过监测这些产量指标,可以及时了解产能利用情况,为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质量指标质量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产品合格率、产品质量指数和产品技术等级等。

产品合格率是指生产的钢铁产品中合格产品所占比例;产品质量指数是指通过对产品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出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产品技术等级是指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划分,以便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衡量和比较。

通过监测质量指标,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能耗指标能耗是衡量企业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电耗和单位产品水耗等。

单位产品能耗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能量,包括原料能量、电能、燃料等所有消耗能量的总和;单位产品电耗是指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电能量;单位产品水耗是指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量。

通过监测能耗指标,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优化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

四、成本指标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总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各项费用;生产总成本是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和费用;固定成本是指与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关的不变成本。

通过监测成本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生产成本控制不当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五、市场指标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出口量和库存量等。

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所得的总收入;出口量是企业产品出口到国外的数量;库存量是企业产品存货量。

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

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二部分 人造块矿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目 第三部分 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录
第四部分 炼钢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第五部分 钢加工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第六部分 技术经济指标的管理
第一部分 总论
一、 钢铁工业产品产、销、存实物量统计指标解释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充当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两个角色。从市场 经营角度看,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都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经济效益,生产的产品必须 能够实现销售并盈利,才能够达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因此保持生产、销售、库存的 平衡是企业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尽可能避免因产品积压而带来的各种损失的关键。
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千克标准煤/吨):是指报告期内生产某种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 的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数量。这个指标是全国统计计算的指标。全面反映了投入的能源与 产出产品之间的定量关系,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能源利用情 况,是考核能源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某种产品综合净消耗能量(千克标准煤)/某种产 品合格产出量(吨)。
谈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山东钢铁济钢科技质量部 二○一一年七月
指标体系集钢铁工业生产工艺、产品分类、统计指标、指标计算说明等方面知识与一体,
是钢铁行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钢铁及相关行业、钢铁企业建立各种生产统计 报表制度的依据。
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反映企业对原材料、能源、人力、设备等资
产品销售率:钢铁工业产品销售率是指企业最终产品的销售量占企业最终产品的产量的
百分比,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最终成果实现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最终产品实物量销售率= 报报告告期期企企业业最最终终产产品品的产销量售(量t()t)×100%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第一章 总论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第一章  总论

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目录第一节钢铁工业概述 (1)一、钢铁工业生产技术发展与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1)二、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3)三、钢铁工业的几个重要概念 (5)第二节钢铁工业产品产、销、存实物量统计指标解释 (7)一、产品产量统计 (7)二、产品销售量统计 (10)三、产品库存量统计 (12)第三节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13)一、钢铁工业产品质量指标 (15)二、物料消耗指标 (21)三、能源消耗指标 (22)四、实物劳动生产率指标 (25)五、设备效用指标 (26)六、环境保护指标 (27)七、安全生产指标 (29)八、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30)九、企业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0)第四节钢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统计指标解释 (30)一、钢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有关概念 (30)二、钢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表示方法 (32)三、钢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原则 (32)四、钢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33)五、钢铁工业产品升级能力主要统计指标 (34)六、几种主要钢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说明 (36)第五节钢铁工业主要生产设备统计指标解释 (37)一、专业生产设备 (37)二、通用设备 (39)三、动力设备统计 (4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钢铁工业概述一、钢铁工业生产技术发展与世界钢铁工业现状钢铁工业是指主要从事黑色金属——铁(Fe)、铬(Cr)、锰(Mn)三种金属元素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生产的产业。

人类开采和利用金属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

铁在地壳中分布比较集中,储量亦较为丰富,适合大量开采和大规模冶炼加工,在所有金属产品中具有成本低、储量大、用途广和可再生利用等诸多优点;以铁为主要元素可以生产出具有各种用途和性能的钢铁产品,为人类生活提供极大的物质财富。

钢铁产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在世界各国的工业文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体现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钢铁工业是个庞大的工业生产系统,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钢加工等主要生产部门,还包括大量的辅助生产部门,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机修、动力、运输等。

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15、平均热风温度(单位:℃) 定义:指高炉实际使用的热风的平均温度。它反映了热风能力和高炉对热风的利用情况。 公式=∑[高炉平均风温(℃)×高炉有效容积(m3)] /∑高炉有效容积(m3) 说明:
⑴若各高炉有效容积差别较大,按下式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⑵某高炉平均热风温度(℃)=[逐日(月)平均风温之和(℃)]/实际生产日(月)数(日或 月) ⑶热风温度可从仪表中查得,每小时一次记录在高炉日报上。 ⑷日平均风温(℃)=日内记录的风温合计量(℃)/记录次数(次)
定义:是指被检验的成品球团中粒度符合工艺要求的那部分数量占全部检验数量的百分数:
公式:粒度合格率=粒度符合标准的数量/全部检验数量*100% 5. 膨胀率(单位:%) 定义:是指球团矿在经过高温还原气体的作用后,其体积的膨胀量; 公式:膨胀率=作用后试样体积/作用前体积/作用后体积*100%
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统计指标体系
说明: ⑴焦丁的折算系数为0.9,喷吹煤粉的折算系数为0.8; ⑵干焦炭耗用量(不含焦丁)和干焦丁耗用量是指扣除水分后的入炉量,不包括入炉前加工及 运输等的损耗,但包括开炉、闷炉等所消耗的数量。
⑶湿焦含水率、湿焦丁含水率均以检验水分为依据计算。
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统计指标体系
第三部分 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第三部分 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4、综合入炉品位(单位:%) 定义:入炉铁矿(包括人造块矿和天然铁矿石)的平均含铁率 公式=报告期内入炉铁矿含铁总量(吨)×100/报告期内入炉铁矿实物总量(吨) 说明: ⑴入炉铁矿含铁总量=∑入炉各种铁矿量×该矿含铁率 ⑵入炉铁矿实物总量为入炉各种人造块矿和天然铁矿石之和
符合工艺规定的数目占总检验样数目的百分比。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附件3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统计指标解释2007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41.铁矿石52.生铁63.粗钢64.钢材6第二部分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6一、烧结工序指标解释71.烧结矿品位72.烧结矿碱度73.烧结矿转鼓指数84.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85.烧结机有效面积利用系数96.日历作业率97.人造块矿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9二、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91.生铁合格率102.生铁燃料比103.炼铁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14.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115.休风率116.人造块矿矿率127.入炉铁矿品位128.平均热风温度12三、炼钢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3(一)转炉炼钢131.转炉(锭坯)合格率132.转炉钢金属料消耗143.氧气消耗154.转炉日历利用系数155.转炉日历作业率166.转炉冶炼时间167.转炉炉衬寿命178.转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7 (二)电炉炼钢17 1.电炉锭坯合格率172.电炉钢金属料消耗183.电极消耗194.电力消耗205.电炉日历利用系数206.电炉日历作业率207.电炉炼钢出钢至出钢时间208.电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1四、钢加工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11.轧钢综合合格率212.锭坯~材综合成材率223.钢加工日历作业率224.钢加工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3五、炼焦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31.焦炭机械强度232.冶金焦灰分243.冶金焦硫分244.冶金焦率245.炼焦耗洗精煤24六、工序能耗241.烧结工序单位能耗242.炼铁工序单位能耗253.高炉煤气放散量(万m3)254.转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55.电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66.钢加工(轧钢)工序单位能耗26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268.焦炉煤气放散量(万m3)27七、综合能耗271.总能耗272.吨钢综合能耗273.吨钢可比能耗284.吨钢耗电285.吨钢耗新水28第三部分钢加产品分类28一、轧制、锻造钢坯28二、钢材28(一)钢材产品的分类28(二)本《体系》与1989年颁布的《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中有关钢材产品分类对比29(三)主要钢材类别、品种的名词解释291.铁道用钢材302.大型型钢(高度≥80毫M)303.中小型型钢(高度≤80毫M)304.棒材315.钢筋316.线材(盘条)317.特厚板(厚度≥50毫M)318.厚板(厚度≤20毫M<50毫M)319.中板(厚度≤3毫M<20毫M)3110.热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1.冷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2.中厚宽钢带(3毫M≤厚度<20毫M,宽度≥600毫M)32 13.热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 14.冷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 15.热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6.冷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7.镀层板(带)3218.涂层板(带)3219.电工钢板(带)3220.无缝钢管3321.焊接钢管3322.其他钢材33第四部分企业主要经营与财务指标解释34一、资产运行状况341.资产总额342.所有者权益343.固定资产总额344.资产负债率345.平均固定资产折旧率348.流动比率349.流动资产周转率35二、效益指标351.主营业务收入352.销售收入353.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354.销售税金及附加355.销售费用356.经管费用357.财务费用358.利润总额(补贴后)359.实现利税36三、人均指标361.从业人员人均利润362.从业人员人均资产363.全年职工人均工资364.全员劳动生产率365.人均实际上缴税金367.技术投入比率368.光彩事业支出36四、企业主要生产成本指标371.吨钢材销售收入(元/吨)372.吨钢材销售成本(元/吨)373.吨钢材销售费用(元/吨)374.吨钢材经管费用(元/吨)375.吨钢材财务费用(元/吨)376.吨钢材利润(元/吨)377.人均人工成本(元)37附录1:37附录2:38附录3:39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钢铁工业统计指标解释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门类,是对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的统称,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

成材率与合格率相互关系 (1)

成材率与合格率相互关系 (1)

成材率与合格率相互关系——之我见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王玲霞前言成材率与合格率是钢加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统计指标,它们的指标类型又各不相同,成材率是钢加工产品物料消耗指标,而合格率是钢加工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是提高工业产品内在质量的前提;钢加工物料消耗指标即成材率是单位产品物料消耗指标以逆向形式反映物料消耗的利用程度。

尽管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它们最终都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如果在成材率和合格率的相互关系上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关系,可促使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操作技术,采用新技术,经济合理利用原材料,为制定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计算公式中推算其关系钢材成材率:是指产品从第一道加工工序投料起直至最后一道加工工序结束止的全过程(包括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周转损失)的成材率。

它反映了企业整个钢材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钢加工最终产品合格产出量(吨)×100 %钢材成材率(%)= 锭坯耗用量(吨)钢材合格量(吨)×100 % •••••••••••• ••••••••••• ••••••••••• ••••••••••• (1)= 锭坯耗用量(吨)该公式可分解成= 钢材合格产量(吨) ×100 %钢材合格产量+(从投入到产出)(废品量+损耗量)= 钢材合格产量(吨) ×100 %钢材从投入到产出总检验量+(从投入到产出)损耗量注:母项的锭坯耗用量与子项的包括范围相对应,即应是钢加工最终钢材合格产出量所耗用的锭坯。

钢材合格率:指钢材检验合格量占钢材总检验量及中间废品量之和的百分比,是反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操作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钢材合格率(%)= 钢材检验合格量(吨)×100 % 钢材检验总量+中间废品量(吨)该公式可分解成= 钢材合格产量(吨) ×100 %钢材合格产量+不合格产量+中间废品量= 钢材合格产量(吨) ×100 %钢材合格产量+(从投入到产出)废品量= 钢材合格产量(吨) ×100 %钢材从投入到产出总检验量(吨)钢材合格产量(吨)=钢材合格率(%)×钢材从投入到产出总检验量(吨)•(2)根据公式(1)、(2)的相互转换可得出以下公式:钢材成材率(%)=钢材合格率(%)×钢材从投入到产出总检验量(吨)•(3)锭坯耗用量(吨)钢材合格率(%)=钢材成材率(%)÷钢材从投入到产出总检验量(吨)•(4)锭坯耗用量(吨)钢材从投入到产出 = 钢材从投入到产出总检验量(吨)总检验量比重(%)锭坯耗用量(吨)该公式可以分解成= 送检总量(吨)•••(5)送检总量(吨)+ 各种损耗(工艺性和非工艺性)(吨)从公式(2)中不难看出:成材率和合格率互为正比例关系,即合格率提高成材率也相应提高,但在实际统计工作中,我们经常遇见解释不清楚的问题,即合格率增长成材率反而下降,这似乎不可思议,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公式(3)(4)(5)可看出:成材率与总检验量比重成正比例关系;合格率与总检验量比重成反比例关系。

钢铁行业统计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主要修订情况统计指标体系不但是钢铁工业统计的基础,也是整个钢铁工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从明年1月1 日起,钢铁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将推行新的统计指标体系,钢材等产品的分类、一些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发生改变。

为了便于有关人士概要了解新《体系》,本文简要介绍新体系的主要修订情况和重大修订内容。

现行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于1989 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已不能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以及钢铁工业管理体制变革等新形势的要求。

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钢铁工业管理体制变革等新形势,基本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管理及国际交流合作需要,与国际、海关统计接轨的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增强统计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比性,提高钢铁工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于2002 年3 月25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修订工作的通知》(钢协[2002]43 号),组织全行业力量,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现行的冶金部1989 年版《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及说明》和《钢铁工业生产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修订。

这次修订工作的原则是:(1)在充分汲取过去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国际惯例,先立后破、多立少破地建立新体系,尽可能保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2)新《体系》的作用定位不再局限于仅仅作为国家和钢铁行业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钢铁企业上报给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报表的填报目录及计算方法,而是充分考虑、尽量满足各相关行业和钢铁工业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之间对比分析的需要,使国家、钢铁行业及各相关行业、企业能够在同一套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的指标解释和计算口径下,根据各自需要选择统计指标、建立统计报表制度;(3)虽然世界各国由于钢铁产品生产的特色和历史原因造成钢铁统计中也各有特点,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统一规范的钢铁产品分类,如美国、日本、欧盟的钢铁产品分类就不完全一致,但是为了国际交流和对比,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尽量与各国共性和国际惯例接轨,特别注意与国际钢铁协会的产品分类接轨;(4)由于海关统计目录中钢铁产品部份的编码、商品名称、归类原则和方法与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完全一致,该目录已为国际贸易上广泛采用,接轨有利于综合分析钢铁产品的生产、进口、出口情况,满足行业管理和产业预警的需要,但海关目录侧重于列举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品种、规格,如果直接用于国内生产统计,则全面性、系统性不够,因此应以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品种为主,在全面、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将海关目录作为新体系中的“其中”项分别插入相应品种、规格下列出;(5)尽量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与标准的产品分类尽量一致,使统计与生产、技术、质量等部门的分类尽量一致;(6)切实解决因产品分类、指标体系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钢材、铁合金等产品的重复计算问题,使各种产品产量的统计数据尽可能接近实际;(7)各专业、各章节之间和指标解释与指标目录之间在内容编排、分类层次、计算口径等方面保持对应配套、统一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统计指标解释2007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41.铁矿石52.生铁63.粗钢64.钢材6第二部分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6一、烧结工序指标解释71.烧结矿品位72.烧结矿碱度73.烧结矿转鼓指数84.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85.烧结机有效面积利用系数96.日历作业率97.人造块矿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9二、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91.生铁合格率102.生铁燃料比103.炼铁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14.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115.休风率116.人造块矿矿率127.入炉铁矿品位128.平均热风温度12三、炼钢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3(一)转炉炼钢131.转炉(锭坯)合格率132.转炉钢金属料消耗143.氧气消耗154.转炉日历利用系数155.转炉日历作业率166.转炉冶炼时间167.转炉炉衬寿命178.转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7 (二)电炉炼钢171.电炉锭坯合格率172.电炉钢金属料消耗183.电极消耗194.电力消耗205.电炉日历利用系数206.电炉日历作业率207.电炉炼钢出钢至出钢时间208.电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1四、钢加工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11.轧钢综合合格率212.锭坯~材综合成材率223.钢加工日历作业率224.钢加工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3五、炼焦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31.焦炭机械强度232.冶金焦灰分243.冶金焦硫分244.冶金焦率245.炼焦耗洗精煤24六、工序能耗241.烧结工序单位能耗242.炼铁工序单位能耗253.高炉煤气放散量(万m3)254.转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55.电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66.钢加工(轧钢)工序单位能耗26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268.焦炉煤气放散量(万m3)27七、综合能耗271.总能耗272.吨钢综合能耗273.吨钢可比能耗284.吨钢耗电285.吨钢耗新水28第三部分钢加产品分类28一、轧制、锻造钢坯28二、钢材28(一)钢材产品的分类28(二)本《体系》与1989年颁布的《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中有关钢材产品分类对比29(三)主要钢材类别、品种的名词解释291.铁道用钢材302.大型型钢(高度≥80毫M)303.中小型型钢(高度≤80毫M)304.棒材315.钢筋316.线材(盘条)317.特厚板(厚度≥50毫M)318.厚板(厚度≤20毫M<50毫M)319.中板(厚度≤3毫M<20毫M)3110.热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1.冷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2.中厚宽钢带(3毫M≤厚度<20毫M,宽度≥600毫M)3213.热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4.冷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5.热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6.冷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7.镀层板(带)3218.涂层板(带)3219.电工钢板(带)3220.无缝钢管3321.焊接钢管3322.其他钢材33第四部分企业主要经营与财务指标解释34一、资产运行状况341.资产总额342.所有者权益343.固定资产总额344.资产负债率345.平均固定资产折旧率348.流动比率349.流动资产周转率35二、效益指标351.主营业务收入352.销售收入353.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354.销售税金及附加355.销售费用356.经管费用357.财务费用358.利润总额(补贴后)359.实现利税36三、人均指标361.从业人员人均利润362.从业人员人均资产363.全年职工人均工资364.全员劳动生产率365.人均实际上缴税金367.技术投入比率368.光彩事业支出36四、企业主要生产成本指标371.吨钢材销售收入(元/吨)372.吨钢材销售成本(元/吨)373.吨钢材销售费用(元/吨)374.吨钢材经管费用(元/吨)375.吨钢材财务费用(元/吨)376.吨钢材利润(元/吨)377.人均人工成本(元)37附录1:37附录2:38附录3:39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钢铁工业统计指标解释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门类,是对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的统称,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

作为一个全面的生产系统,钢铁工业的生产又必须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一些其他工业门类,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这些工业产品与钢铁工业生产密切相关,通常将它们与钢铁工业视为一个整体。

钢铁工业企业是指主要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及制品生产,以及与钢铁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炼焦等工业生产的实体。

按产品分为钢铁产品生产企业、钢铁生产主要原材料生产企业、钢铁制品生产企业;按包含的生产工序分为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企业、独立炼钢企业、独立钢加工企业等。

钢铁工业企业集团是指主要从事黑色金属矿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以及与钢铁生产密切相关的非金属矿物采选及制品业、炼焦业等工业生产的企业联合体。

钢铁工业产品包括生铁、粗钢、钢材。

钢铁生产主要原材料,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铬矿石、石灰石、耐火黏土、白云石、菱铁矿等矿物的原矿及其成品矿,人造块矿,铁合金,洗煤、焦炭、煤气及煤化工产品,耐火材料制品,炭素制品等。

钢铁产品一般是指以“铁”为主要基础元素的金属基础产品的统称,日常形态包括铁、粗钢、钢材、铁合金等。

由于铁合金在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用做炼钢时的脱氧剂和合金添加剂,因此,在经管和统计上将铁合金归入钢铁生产主要原材料而不归入钢铁产品。

钢丝及其制品属于钢铁产品的再加工产品,不属于金属基础产品。

所以在统计上,钢铁产品仅包括生铁、粗钢、钢材三大类产品。

钢铁工业生产的基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符合一定质量规范并有使用价值的钢铁工业产品。

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统计钢铁工业产品产量,反映以实物量(包括规范量和折合量)表示的钢铁工业生产成果和生产水平,是钢铁工业生产统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参照《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我们将钢铁工业产品产量定义为:所有工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所有权归属于本企业的钢铁工业产品实物数量。

1.铁矿石铁矿石成品矿是指矿山或选矿厂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直接冶炼或加工人造富矿条件要求的铁矿石产品。

铁矿石成品矿分为炼钢块矿、炼铁块矿、铁富粉矿和铁精矿四类。

1) 炼钢块矿,是指经简单选矿、破碎筛分,符合炼钢要求的品位和粒度,可以直接用于炼钢的铁矿石。

一般矿石品位大于等于56%。

2)炼铁块矿,是指经简单选矿、破碎筛分,符合炼铁要求的品位和粒度,可以直接用于炼铁的铁矿石。

一般矿石品位大于等于45%。

3) 铁富粉矿,是指在富矿(含铁45%及以上)的开采过程中产生和在炼钢块矿、炼铁块矿的选矿和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料。

铁富粉矿主要用做烧结料。

4) 铁精矿,是指铁矿石经过选矿工艺流程,加工富集后获得的含铁品位较高、杂质较少、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铁精矿产量按干量计算。

铁精矿须按其选矿工艺分别列出磁选、浮选、重选、联合选,并按矿种分别列出磁矿铁精矿、赤矿铁精矿、其他铁精矿。

炼钢块矿、炼铁块矿、铁富粉矿和铁精矿要分别计算铁金属含量与实物量两个指标。

选矿厂原矿处理量的含铁量一律按全铁计算。

2.生铁生铁产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国家规范的合格生铁量,还包括委外加工的合格生铁量,但不包括来料加工的合格生铁量,合格生铁量是各种牌号生铁实物量之和。

出格生铁另行统计,不计入生铁产量中。

化铁炉重熔的再生铁和高炉铁合金,均不计入生铁产量中。

生铁产量的计算时间规定为报告期最后一天、最后一班、24时前打开出铁口所出的铁量(即出铁时间可能延至零时以后,但生铁量仍计入报告期内)。

高炉出渣带出的铁水,凡铸成规范铁块并经检验合格的,可计为生铁产量;不合格的不计算生铁产量,也不计算出格生铁量。

3.粗钢粗钢产量是指完成了炼钢生产工艺全过程的合格产量。

国际上统一用粗钢产量作为反映一个国家钢铁生产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

粗钢产量总计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不锈钢四类之和,或连铸坯、模铸钢锭和铸钢水之和,或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之和,或转炉钢、电炉钢、感应炉和其他炉钢之和。

4.钢材企业最终钢材产量是指一定时期内钢铁生产企业完成了全部钢加工生产过程、并达到规定的钢材质量规范(尺寸、形状、化学和物理性能等)、可以直接销售到社会或供本企业非生产部门使用的产品数量。

企业内部将本企业生产的某一个钢材品种进一步加工成另一个钢材品种的,必须消除重复计算,以最终产品数量进行统计,即作为下工序原料耗用的钢材不能统计为企业最终钢材产量。

如某钢铁厂生产一定数量的热轧钢板,其中一部分又进一步加工成冷轧钢板,则该企业的最终钢材产量应为冷轧板产量与扣除了供冷轧用热轧板后的热轧板产量之和。

第二部分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反映企业对原材料、能源、人力、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效果的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具有行业性和全国通用性。

要保证技术经济指标的科学性必须重视其特定的专业含义,往往同一技术经济指标在不同专业或行业,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技术意义。

因此,钢铁行业在严格执行全国统计方法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制定了大量适应钢铁工业生产、经营和经管需要的专业性技术经济指标。

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工序指标和综合指标两大类,其中工序指标主要包括质量指标、物料消耗指标、能源消耗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指标、设备效用情况指标、安全生产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在工业生产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工业生产技术的经济效果,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种设备、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和整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

为了加强商会会员单位间的交流和相互沟通,本着从易到难,逐步完善的原则,我们在技术经济指标月报选择了工序指标和综合指标中的部分内容(见表3),目的是先把商会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起来。

一、烧结工序指标解释烧结工序是将矿粉(包括富矿粉、精矿粉以及其他含铁细粒状物料)、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生石灰等粉料)、燃料(焦粉、煤粉)按一定比例配合后,经混匀、造粒、加温(预热)、布料、点火,借助炉料氧化(主要是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烧结料水分蒸发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部分液相粘结,冷却后成块,经合理破碎和筛分,最终得到的块矿就是烧结矿。

烧结工序生产技术经济指标是直接反映烧结厂(车间)的生产、技术、经管水平和产品质量高低的综合指标体系。

技术经济指标的原始资料通过取样、理化检验、技术测定等方法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