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易错点汇总单元_2.pdf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易错点汇总单元_2.pdf

易错点1:遗漏物体中看不见的小正方体
数一数,下面的物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
错解:
由6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

正解:
由8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

易错提示:
错解错在在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时,只数看得见的,遗漏了看不见的。

在做这类题时,应该分层数,先数一数每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分别列一列看得见的有几个、看不见的有几个,最后将各层的个数加起来。

易错点2:易忽略不同位置的图形排列形式
判断: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前面、右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

( )
错解:

正解:

易错提示:
从三个方向看都是两个小正方体,但这两个小正方体一前一后分两排摆放,所以从前面和右
面看是,但从上面看是,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 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 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厘米,就是()米。

那么,()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易错6】平角就是一条直线()【易错7】160×60=960【易错8】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元。

【易错9】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易错10】平行四边形:()【易错11】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易错1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易错1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1B、2C、无数条【易错14】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易错15】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单位:分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易错16】6956÷7的商与()最接近。

A.100B.1000C.950【易错17】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易错18】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

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分钟。

A、3B、4C、5D、6【易错19】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易错20】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易错21】7×8÷8×7=1【易错2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3B.2C.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后分别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2.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 读数时要写汉字小写数字,写数时要写阿拉伯数字。

读小数部分时,一定要注意所有的“0”都要一一读出来。

4. 读小数的小数部分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不能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

5.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虽然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但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

6. 运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的末尾是指小数的最低位,而小数点后面可以是任意一位。

7. 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位置的“0”不能去掉。

8. 小数位数的多少不能决定小数的大小。

9. 如果没有小数位数的限定,任意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都有无数个小数。

10.小数点向左移动,这个小数就缩小了;小数点向右移动,这个小数就扩大了。

11.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整数部分最高位不能是“0”(个位除外),如果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就要在右面添“0”补足。

12. 只有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时候,才能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进行单位换算。

13. 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进行单位间转化的关键。

14. 保留几位小数,只要看保留小数位数的下一位即可,后面无论有多少位数,都不用考虑。

15. 求近似数时,一定要用“≈”连接。

16. 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添“0”补足。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约是2.46,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 A.2.464B.2.460C.2.455 2.如图()表示3.62中“2”的意义。

A.B.C.D.3.由5个一,6个110和9个11000组成的数是()A.5.690B.5.609C.5.0694.在学校运动会百米比赛中,小明跑了15.7秒,小刚跑了16.3秒,小华跑了17.4秒,小强跑了15.5秒,跑的最快的是()A.小明B.小刚C.小华D.小强5.由3个十,4个0.1,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A.30.48B.3.408C.30.4086.大于2.1而小于2.2的两位小数有()A.9个B.99个C.无数个7.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A.40.06B.40.60C.0.068.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结果等于()A.原来的数乘10B.原来的数乘100C.原来的数除以10D.原来的数除以100二.填空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写出两个大于1小于2的小数:、。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射线、线段都不能称为图形的对称轴。

2. 轴对称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一定垂直于对称轴并被对称轴平分。

3. 轴对称图形被对称轴分成的两部分沿对称轴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4. 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指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空格的距离。

5. 在对图形进行两次平移时,一定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平移的顺序、方向和距离。

6. 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图中,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B.C.2.下面的图形,哪个从中间对折,不能完全重合。

()A.B.C.3.下列现象,()不是平移现象。

A.B.C.4.下列是平移的是()A.升旗时国旗上下运动B.风车转C.电风扇转动5.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要先找到()A.边界B.对称轴C.端点6.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相当于将其()A.翻转B.平移C.对折7.是从()纸上剪下来的.A.B.C.D.8.下面现象属于平移的是()A.B.C.二.填空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小兔子先向走格就能吃到白菜,再向走格就能吃到萝卜了。

10.一幅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A点与B点重合,如果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4厘米,那么B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厘米。

11.将一个图形向上平移3格,它的没有变化,发生了变化.12.早晨7点10分,妈妈叫醒小明,让他起床,可小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时刻还没有到起床的时刻,他对妈妈说:“还早呢!”小明误以为当时是点分.13.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这个图形是,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14.拨动算盘是现象.15.图中的三角形向平移了格.16.一个图形不论往上(下),左(右)方向平移,它们的和没有变,只有变了。

三.判断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7.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18.汽车挡风玻璃外雨刮器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19.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20.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四.操作题(满分24分,每小题6分)21.(6分)下面哪个图案是由通过平移拼成的?把它涂上颜色。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解析.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解析.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 )和 = 加数+加数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2 )差 = 被减数-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被减数 = 减数+差( 3 )积 = 因数×因数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4 )商 = 被除数÷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商×除数 + 余数2、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二、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 = b + 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 + b)+c=a+(b+c)③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 -b -c = a - (b + c)2、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 ×b = b ×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a ×b)×c=a×(b×c)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 + b)×c=a×c+b×c④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 ÷b ÷c= a ÷(b ×c)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在行量和算,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果,常用(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2、小数的成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3、小数的数位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数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数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数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4、小数每相两个数位的率都是10.5、小数的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法去,小数点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出每一个数字.6、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小数的性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8、小数大小的比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千分位⋯⋯9、小数点的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化律( 1 )小数点向右:移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 ,小数就大到原数的10 倍;移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 ,小数就大到原数的100 倍;移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 ,小数就大到原数的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 ,小数就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移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 ,小数就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移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 ,小数就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10、不同数量位的数据之的改写低位数÷ 率 = 高位数11、求近似数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表示近似数小数末尾的0 不能去掉)12、非整万或整的数改写成用“万”或“ ”作位的数改写,只要在万位或位的右,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 ”字 .四、小数的加减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 )小数点,也就是相同数位;( 2 )从末位算起,算加法,哪一位数相加十都要向前一位1 ;算减法,哪一位不减就要从前一位退 1.( 3 )得数末尾有0 ,一般要把0 去掉 .(4 )不要忘记了小数点.2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1 )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 )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4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 一般要去掉.五、鸡兔同笼1 、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1 )假设法①假如都是兔②假如都是鸡( 2 )古人“抬脚法”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3、公式:鸡兔总脚数÷ 2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鸡兔总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易错题练习1 、用递等式计算( 58+76 )×60-276=134 ×60-276=8040-276=7764【分析: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在计算括号里面和括号外面的运算时,都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长阳动物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购票人数1~5051~100100 以上票价14 元/人12 元/人10 元/人西街小学四年级同学到长阳动物园春游,一班有48 人,二班有52 人,三班有53 人.(1)每个班分别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一班: 48 ×14=672 (元)二班: 52 ×12=624(元)三班: 53 ×12=636(元)672+624+636=1932(元)(2 )三个班合起来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48+52+53 )×10=1530 (元)(3 )上面哪种购票合算?1932 > 1530第二种买票方式合算.【分析:在解决这种较多问的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每一小问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 .在比较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算时,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3、用简便方法计算( 1 ) 38 ×17+17×12=17×(38+12 )=17×50=850( 2 ) 1245- ( 245+350)=1245-245-350=1000-350= 650【分析:许多的混合运算都可以通过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如在( 1 )题中逆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而在( 2 )题中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使运算简便.化简运算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各个运算定律.】4 、把10.927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10.927 ≈10.910.927 ≈10.9310.927 ≈11【分析:保留一位小数,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百分位上的数字是“ 2 ”,不满 5 ,直接舍去. 同理可得其它近似数.】5 、( 1 ) 3.65+2.77= 6.42( 2 ) 15.4-7.13=8.27【分析: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各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如果相加、减的小数的位数不同,可以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来方便运算.】6 、张老师带720元去买桌椅,已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30 元 .6 张桌子和9 把椅子的价钱相等.如果用这些钱都买桌子,能卖多少张?都买椅子的话,能买多少张?一把椅子的价格:30 ×6 ÷(9-6 ) =60 (元)一张桌子的价格:60+30=90(元)720 元都买桌子:720 ÷90=8 (张)720 元都买椅子:720 ÷60=12(把)答:这些钱都买桌子能买8 张 .这些钱都买椅子,能买12 把 .【分析: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常常采用假设法,要注意,假设一个量结果求出的是另一个量,不要将这两个量混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 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 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厘米,就是()米。

那么,()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易错6】平角就是一条直线()【易错7】160×60=960【易错8】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元。

【易错9】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易错10】平行四边形:()【易错11】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易错1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易错1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1B、2C、无数条【易错14】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易错15】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单位:分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易错16】6956÷7的商与()最接近。

A.100B.1000C.950【易错17】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易错18】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

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分钟。

A、3B、4C、5D、6【易错19】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易错20】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易错21】7×8÷8×7=1【易错2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3B.2C.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2.改写复名数时,钱、时间的进率记错导致改写不对。
应对策略
1.在名数改写的过程中,如果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单名数改写的方法: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强化训练
3.简便计算:9999x1111+6667x3333
错因分析
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时,不会拆分数。
应对策略
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时,把某些数拆分后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强化训练
1.直接写得数。
5x36x2 6x4x25 125x8x7
125x128x8 4x2x25x5 4x967x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改写小数的方法: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增加小数位数,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合适个数的“0”,将整数改写成小数,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根据需要添上“0”。
强化训练
1.化简下面的小数:1.870 2.0900 38.0800 17.000
2.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并化简下面各数。
3.0800 300.0 20.030 40.40 4.0030
应对策略
1.不论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加法运算定律,都要按加法运算定律的语言描述来表示,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示方法。
2.三个数相加,一般情况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合起来使用的。
强化训练
1.用符号□、○、☆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2.在○里填上“>”“<”或“=”。
28+72 ○ 72+28 (69+172)+28 ○ 69+(172+28)

【期中易错笔记】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易错知识点+常考易错题特训B卷人教版(含答案)

【期中易错笔记】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易错知识点+常考易错题特训B卷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易错知识点+常考易错题特训B卷常考易错知识点汇总:一、四则运算1. 加法验算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

2. 根据减法的意义,一道加法算式一般可以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用两个加数的和做被减数。

3. 0不能做除数,因此在叙述0除以一个数时,不要忘记加条件:0除外。

4.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利用“商×除数=被除数”来验算,也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来验算。

5. 中括号和小括号同时使用时,要把小括号写在中括号的里面。

6. 混合运算中含有中括号的,一定要把中括号里面的算式全部算完,才能去掉中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会发生改变,结果也会发生改变。

二、观察物体(二)1. 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物体,视线应垂直于所要观察的平面。

2. 站在任意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三个面。

三、运算定律1. 改变加数的位置,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 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3. 逆向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时,要注意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

4. 在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运算时,注意添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时,因数要与两个加数分别相乘。

6. 两个数相乘,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算,也可以用乘法结合律简算,要依题中具体数据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7. 当乘、除混合运算中不具备简算条件时,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后分别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2.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 读数时要写汉字小写数字,写数时要写阿拉伯数字。

读小数部分时,一定要注意所有的“0”都要一一读出来。

4. 读小数的小数部分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不能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

5.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虽然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但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
一、四则运算
1、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2、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④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组成
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5、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6、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11、求近似数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四、小数的加减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五、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1)假设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鸡
(2)古人“抬脚法”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3、公式: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 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鸡的只数。

三班:53×12=636(元)
672+624+636=1932(元)
(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48+52+53)×10=1530(元)
(3)上面哪种购票合算?
1932>1530 第二种买票方式合算。

【分析:在解决这种较多问的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每一小问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

在比较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算时,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38×17+17×12
=17×(38+12)
=17×50
=850
(2)1245-(245+350)
=1245-245-350
=1000-350
= 650
【分析:许多的混合运算都可以通过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如在(1)题中逆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而在(2)题中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使运算简便。

化简运算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各个运算定律。


4、把10.927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0.927≈10.9
10.927≈10.93
10.927≈11
【分析:保留一位小数,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百分位上的数字是“2”,不满5,直接舍去。

同理可得其它近似数。


5、(1)3.65+2.77=6.42
(2)15.4-7.13=8.27
【分析: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各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

如果相加、减的小数的位数不同,可以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来方便运算。


6、张老师带720元去买桌椅,已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30元。

6张桌子和9把椅子的价钱相等。

如果用这些钱都买桌子,能卖多少张?都买椅子的话,能买多少张?
一把椅子的价格:30×6÷(9-6)=60(元)
一张桌子的价格:60+30=90(元)
720元都买桌子:720÷90=8(张)
720元都买椅子:720÷60=12(把)
答:这些钱都买桌子能买8张。

这些钱都买椅子,能买12把。

【分析: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常常采用假设法,要注意,假设一个量结果求出的是另一个量,不要将这两个量混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