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全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西门豹》

分组擂台赛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 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 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得到了好收 成。
演一演
演员
• 西门豹一人 • 巫婆一个 • 小官绅二人 • 女弟子二人
配套人教版语文1到12册全部课文。
一读工作室出品
/yidubook
卫士二人 官绅头一人 新娘一人
在河边看热闹的老百姓“都明 白了”。你们刚才也看了热闹了, 你们这些老百姓明白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用书
你能说得上名字的名师公开课,这里都 有;你说不上名字的名师公开课实录,这里 也有;比教参更详尽、比教案更新颖、比设 计更传神;一套可以直接拿去在课堂上使用 的教学宝典;让你上出像名师那么精彩的课 的独家秘法。
1982年小学语文第六册(一)

1982年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1 在艰苦的岁月里(看图学文)2 放风筝(看图学文)3 一定要争气4 *陶佳学英语基础训练15 瀑布6 海底世界7 麻雀8 *金鱼(习作例文)基础训练29 金色的细雨10 春蚕11 *喇叭花(习作例文)基础训练312 做风车的故事13 爱迪生14 *一次科技活动(习作例文)基础训练415 *游击队歌16 手术台就是阵地17 △二虎子18 沙漠里的船19 *松鼠(习作例文)基础训练520 一件棉衣21 一个降落伞包22 △罗盛教23 *第一次跳伞(习作例文)基础训练624 送水(看图学文)25 荷花(看图学文)26 小英雄努尔古丽27 *捉鱼(习作例文)基础训练728 爷爷的俭朴生活29 视死如归30 *爷爷(习作例文)基础训练831 列宁和卫兵32 △寄菜刀33 珍贵的教科书34 *我的老师(习作例文)基础训练935 赵州桥36 捞铁牛37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38 *人民大会堂(习作例文)基础训练1039 古诗二首(登鹳鹊楼江上渔者)40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41 美丽的小兴安岭42 *海滨小城(习作例文)基础训练1143 西门豹44 东郭先生和狼45 △猎人海力布在艰苦的岁月里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在山坡上休息。
天色渐渐暗下来,周围非常寂静。
山谷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吹笛子的是一位老红军。
他坐在石头上,赤着脚,身上的衣服很破了,腰里挂着驳壳枪,帽子上的五角星红得十分鲜艳。
他颧骨很高,额上的皱纹很深,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特别有神。
一位十来岁的小红军偎依在他的身旁,右手托着下巴,侧着耳朵倾听。
小红军也赤着脚,衣服也很破,搂着一支跟他差不多高的步枪。
这位老红军,很可能原来是个长工;小红军呢,也许原来是个放牛娃。
这一老一小都来到了人民的军队,跟着共产党、毛主席闹革命。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
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
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
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2024-2025学年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件)

6 狼牙山五壮士
新课导入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 时刻闪耀着不屈与牺牲的光芒,它们如同夜 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今 天,我们要踏上的,就是一段发生在抗日战 争时期的壮丽篇章——《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日寇的铁蹄 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用
分析课文
学习4、5自然段,你还从哪些文句中感受到 了壮士们的英勇无畏? 动作、语言描写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 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 大声道:“同 志们!用石头砸!”
从班长马宝玉的动作中感受到他杀敌的决心, “砸”字表现出他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
分析课文
动作描写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 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yì běng
冰雹 屹立 绷得紧紧的
抡一个圈 悬崖 全神贯注
guā
热血沸腾 叽里呱啦 不屈
词语理解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谁?为 什么把他们成为“壮士”?
生字学习
kòu fù liú dàn lūn guàn qí
(倭寇)(一副()石榴)(子弹)(抡起)(贯彻)(下棋)
xuán fèi jiàn
báo yì yuè qū
(悬崖)(沸腾)(山涧()冰雹)(屹立()愉悦)(不屈)
多音字
dàn(子弹)
弹
tán (弹性)
重点词汇 kòu qí qū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六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的编排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本册共有课文32篇。
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
此次修订,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保留了原教材2 4篇课文,新选了8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新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四分之一。
新选的课文有《找骆驼》《一束鲜花》《纸奶奶的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信箱》《女娲补天》《神笔马良》《猪八戒吃西瓜》及古诗等。
在语文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
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
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积累·运用”。
本册的2个重点训练项目是“理解重点词句”和“读文章,想画面”,分别在第二、六组中通过读写例话加以提示。
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1982年小学语文第六册(一)

1982年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1 在艰苦的岁月里(看图学文)2 放风筝(看图学文)3 一定要争气4 *陶佳学英语基础训练15 瀑布6 海底世界7 麻雀8 *金鱼(习作例文)基础训练29 金色的细雨10 春蚕11 *喇叭花(习作例文)基础训练312 做风车的故事13 爱迪生14 *一次科技活动(习作例文)基础训练415 *游击队歌16 手术台就是阵地17 △二虎子18 沙漠里的船19 *松鼠(习作例文)基础训练520 一件棉衣21 一个降落伞包22 △罗盛教23 *第一次跳伞(习作例文)基础训练624 送水(看图学文)25 荷花(看图学文)26 小英雄努尔古丽27 *捉鱼(习作例文)基础训练728 爷爷的俭朴生活29 视死如归30 *爷爷(习作例文)基础训练831 列宁和卫兵32 △寄菜刀33 珍贵的教科书34 *我的老师(习作例文)基础训练935 赵州桥36 捞铁牛37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38 *人民大会堂(习作例文)基础训练1039 古诗二首(登鹳鹊楼江上渔者)40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41 美丽的小兴安岭42 *海滨小城(习作例文)基础训练1143 西门豹44 东郭先生和狼45 △猎人海力布在艰苦的岁月里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在山坡上休息。
天色渐渐暗下来,周围非常寂静。
山谷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吹笛子的是一位老红军。
他坐在石头上,赤着脚,身上的衣服很破了,腰里挂着驳壳枪,帽子上的五角星红得十分鲜艳。
他颧骨很高,额上的皱纹很深,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特别有神。
一位十来岁的小红军偎依在他的身旁,右手托着下巴,侧着耳朵倾听。
小红军也赤着脚,衣服也很破,搂着一支跟他差不多高的步枪。
这位老红军,很可能原来是个长工;小红军呢,也许原来是个放牛娃。
这一老一小都来到了人民的军队,跟着共产党、毛主席闹革命。
战斗的岁月非常艰苦,可是他们充满了胜利的信心,相信一定能够彻底打垮敌人,使穷苦人都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

解读“壮举”、“壮言” ,感悟 精神
(一)学习“接受任务”部分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 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以看出敌人 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战 士形成对比,说明敌众我寡,五位战士接 受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学习“诱敌上山”部分
默读第2段,找一找五位壮士接受任务后具体
----英勇跳崖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 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第二பைடு நூலகம்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关注两次描写痛击敌人的典型
场面,学习逐一描写、重点描写这两种群体 人物的描写方法。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跳崖动作、神态 的描写 3、感悟五壮士的精神和气概,从中受到思想 教育。
本文指敌人鬼哭狼嚎的叫声。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坚强不屈:指意志坚定,不可屈服。 惊天动地:本文指五位战士英勇跳崖时嘹亮 的口号声响彻天宇。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 迈。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xuè )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是怎样做的?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 家听。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 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 葛(g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 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 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 (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 (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 人射击。
(前两行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雄 气概。)
大举进攻 粉身碎骨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一课.山中访友作者简介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第二课.山雨作者简介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
“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
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
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第三课.草虫的村落作者简介郭枫,原名郭少鸣,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1933-2006)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
高中时代,他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全文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六册中小学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出版社重印北京市新华书店发行北京印刷二厂印刷1979年6月第一版1982年1月第三次印刷书号:K7012.0156定价:0.29页数:135彩色插图四幅在艰苦的岁月里放风筝送水荷花目录看图学文1 在艰苦的岁月里(第1页)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在山坡上休息。
天色渐渐暗下来,周围非常寂静。
山谷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吹笛子的是一位老红军。
他坐在石头上,赤着脚,身上的衣服很破了,腰里挂着驳壳枪,帽子上的五角星红得十分鲜艳。
他颧骨很高,额上的皱纹很深,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特别有神。
一位十来岁的小红军偎依在他的身旁,右手托着下巴,侧着耳朵倾听。
小红军也赤着脚,衣服也很破,搂着一支跟他差不多高的步枪。
这位老红军,很可能原来是个长工;小红军呢,也许原来是个放牛娃。
这一老一小都来到了人民的军队,跟着共产党、毛主席闹革命。
战斗的岁月非常艰苦,可是他们充满了胜利的信心,相信一定能够彻底打垮敌人,使穷苦人都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小红军听着笛声,出神地望着远方。
他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
2 放风筝(第2页)星期天的早晨,天气特别晴朗。
我和哥哥拿着叔叔帮我们做的风筝,高高兴兴地来到体育场。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
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已经把风筝放上了天空,有的举着风筝正要放。
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鹞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就是没有“大蜻蜓”。
我跟哥哥说:“快,咱们快点儿让‘大蜻蜓’飞上天吧。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
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
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它那两对大翅膀微微地呼扇看,两只眼睛骨碌碌直转。
这时,有架飞机从西边飞过来。
啊,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呢。
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一会儿,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奇怪地说:“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好漂亮啊!”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是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课文3 一定要争气(第4页)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童第周十七岁才进中学。
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四十五分。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每天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学习。
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了路灯,叫他进屋睡觉。
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看书。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课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一百分。
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二十八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
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
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
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
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成功了。
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
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
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办得到。
”4 *陶佳学英语(第6页)我们班上来了个新同学,叫陶佳。
她别的功课都挺好,就是英语跟不上,她原先在的学校里没有这一门课。
英语老师很关心她,经常给她补课,还让我和她一起复习。
每天放学以后,我们做完别的功课,就一块儿温习英语。
陶佳学得可认真了。
有些单词的音她读不准,我就帮她一遍又一遍地校正发音。
陶佳把小闹钟放在床头上。
每天清早闹钟一响,她就起来读英语。
她把学过的单词抄在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掏出来念。
为了校正发音和多学些新词,她还天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
一个星期天,我去找陶佳打羽毛球,老远就看见她在地上写什么。
走近一看,她正在默写“老师”这个词,有几个字母写不出。
我刚要给她指出来,她摆摆手不让我说。
过了一会儿,她把这个词默写出来了。
我说:“你简直成了英语迷了。
”她笑着说:“多默写一遍就多巩固一遍。
不加把劲,我怎么能赶上大家呢?”有一次,我们俩到文具店去买本子。
陶佳指着柜台里的学习用品,用英语对我说:这是铅笔和钢笔,那是橡皮和小刀。
还问我说得对不对。
售货员阿姨看她那样认真,赞许地笑了。
期末,英语老师对大家说:“这学期,陶佳的英语进步很快。
她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我回想起这半年来陶佳学英语的情景,心里充满了对她的敬佩。
基础训练1(第8页)一、读一读,按顺序写出小写字母。
二、读一读,写一写。
三、读下面的句子。
四、抄写下面的句子。
五、对话练习。
六、学写表扬稿。
5 瀑布(第10页)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6 海底世界(第11页)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象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象蜜蜂一样嗡嗡,有的象小鸟一样啾啾,有的象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象在打鼾。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
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象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
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7 麻雀(第13页)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
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闻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摔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象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小小的身体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8 *金鱼(习作例文)(第16页)每次到公园去玩,我看到池子里游来游去的金鱼,就想起小时候的一段生活。
那时候我才六岁,正上幼儿园大班,每天回家,都要到邻居湘湘家去玩。
湘湘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有红的、金黄的、银白的、黑的。
我时常趴在水池的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草间游来游去。
有一次,一条银白色的小金鱼游到我身边,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它尾巴一摆,躲进水草里,我可差一点儿掉到水池里去。
我多么想自己也养几条小金鱼啊。
可是金鱼要到店里去买。
爸爸妈妈都没有空。
有一天,我从幼儿园回家,看到路旁有个卖金鱼的,木盆里有好多小金鱼,许多人围着看。
我拔腿就往家里跑,拉着妈妈来买。
我想挑几条最好的,可是那些小金鱼都十分可爱,挑哪一条好呢?花了好多功夫,我才挑了两条红的,一条银灰的和一条黑的。
卖鱼的把四条小金鱼放在圆玻璃缸里。
妈妈帮我棒着,我欢天喜地地跟在后面。
到了家里,我小心翼翼地把金鱼缸放在床前的桌子上。
我每天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小金鱼换水。
我把玻璃缸放在方凳上,换完水,搬张小椅子坐在旁边看。
多活泼的小金鱼啊!尤其是那条黑得发亮的,它一边摆着尾巴,一边顽皮地吐着水泡。
我非常喜欢它们。
金鱼缸放在桌子上,谁也不准动一动,就连妈妈擦桌子要挪一挪,我也要自己动手,生怕金鱼受惊。
不幸的事发生了。
那年冬天特别冷,那条银灰色的和一条红的金鱼冻死了。
我非常难受,把冻死的小金鱼捞出来,装进火柴盒,埋在院子里。
我更珍爱剩下的两条小金鱼了。
听说沙子能保暖,我就找来一碗洗沙,洗得干干净净的,把它铺在玻璃缸底上。
第二年,爸爸妈妈调动工作,我们要搬家了。
两条小金鱼已经快两寸长了,也更可爱了。
我舍不得丢掉,就把它们送给了同院的小宇。
我再三告诉他,要好好地养,要疼爱它们。
我多么盼望跟妈妈再回老家一趟,看一看那两条可爱的小金鱼啊!基础训练2 (第18页)一、读一读,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二、照样子,缩写下面的句子。
三、读下面的句子,写三句话,用上带点的词语。
四、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停顿。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六、观察下面的图。
听老师讲《小鸡的生长》以后,说说每一幅图画了鸡生长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说后用《鸡》做题目,按照图的顺序,仿照《金鱼》一文的观察的方法,把鸡不同时期的特点写下来。
9 金色的细雨(第20页)我和弟弟在山坡上温习功课,一阵隆隆的雷声忽然从头上滚过;弟弟还没来得及捂住耳朵,金色的细雨已经从空中洒落。
哦,原来是飞机在撒播树种,像一只大手把荒山抚摸;我和弟弟刚刚明白过来,细雨已经从这个山坡洒过那个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