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

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机械设计是现代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涵盖了从构思到制造和维护的整个过程。
机械设计师负责创造和开发各种机械设备、零件和系统,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机械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效率和性能:机械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设备和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通过优化设计和使用最新的技术和材料,机械设计师能够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
2. 保证安全和可靠性:机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负载、应变和温度等,以确保设计的设备在正常运行和应对突发情况时不会出现故障。
通过精确的设计和严格的测试,机械设计可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满足不同需求: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各自独特的要求和挑战,机械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创建适用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制造业、航空航天、能源还是医疗领域,机械设计师都需要了解行业趋势和需求,以发展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创新设计。
二、机械设计的应用1. 制造业:机械设计在制造业中起着关键作用。
机械设计师设计和开发各种机器和机械系统,如机床、生产线和自动化设备,以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优化设计和使用高级的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师可以帮助制造业实现更高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2.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机械设计师负责设计和构建飞机及其相关设备。
他们需要考虑飞机的结构、材料、气动特性和动力系统等因素,以确保飞机的安全和性能。
通过精确的设计和模拟测试,机械设计师可以帮助航空航天工业实现更高的飞行效率和燃料效益。
3. 能源:机械设计在能源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机械设计师设计和构建各种能源设备,如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收集器和汽车发动机等。
他们需要考虑能源转换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以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4. 医疗领域:机械设计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机械设计标准

机械设计标准在各行业中,机械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需要遵守一系列专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机械设计标准,包括材料选择、尺寸规范、安全措施等。
1. 材料选择机械设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常用的机械设计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需要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如ISO 683-17:2014(钢的热处理规范)、ASTM B209(铝和铝合金板、薄板和箔材的标准规范)等。
2. 尺寸规范机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尺寸规范。
尺寸规范包括设计图纸上的尺寸标注、公差要求以及配合尺寸等。
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尺寸规范标准包括ISO 2768-1(一般公差要求)和ISO 286-2(配合尺寸和公差)等。
这些标准确保了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同时也提高了零部件的互换性和装配性。
3. 安全措施在机械设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关的机械设计标准包括ISO 13849-1(安全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和ISO 12100(机械安全性-一般原则)等。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旨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 设计验证为了确保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设计团队需要进行设计验证和测试。
机械设计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要求是使用合适的验证方法和测试标准。
例如,ISO 527-1:2012(塑料-拉伸性能的确定)规定了塑料材料的拉伸测试方法,ISO 8712:2010(齿轮-齿轮轴和支承轴的计量)规定了齿轮尺寸和形状的测量方法。
这些验证和测试的标准可以确保机械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环境保护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设计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针对不同行业的机械产品,有一些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范需要遵守。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1. 简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二者密切相关但又有一定区别。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其原理的学科,主要关注力学、力学和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旨在揭示机械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性。
而机械设计则主要是以机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为主要任务,涉及到工程力学、力学设计、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研究的内容包括机械运动、力学关系和动力学原理等。
机械运动是机械原理的基础,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和变化规律。
力学关系则是研究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力学性质,包括力、力矩、压力、应力、变形等。
动力学原理则是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力学关系的相互作用,研究其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动力学参数。
3.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研究和开发机械产品的学科,需要运用机械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机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分析等。
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核心,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功能设计则关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材料选择则需要根据产品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工艺分析则是为了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简单、可行以及具有经济性。
4.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关系机械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可以更好地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分析。
机械设计则是实践机械原理的具体应用,将机械原理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
机械原理可以指导机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而机械设计则将机械原理付诸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
5. 总结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两大重要内容,二者密切相关但有一定区别。
机械原理研究机械运动、力学关系和动力学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则是以机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为主要任务。
机械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机械设计则将理论付诸实践。
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机械工程的发展。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

机械设计名词解释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是基于机械工程原理和技术,通过研究、分析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机械结构和系统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与机械设计相关的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2.1.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指利用工程设计和创新思维,将原始的机械构思、需求和目标转化为可实际制造和使用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2.2.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械系统中各个部件的组合和布置方式,包括连接、支撑、传力的构型和方法等。
•运动学研究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规律,并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特性。
2.4.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力的平衡等。
2.5. 建模•建模是指将机械系统从现实世界中进行抽象化,用数学和物理方程来描述机械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2.6.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研究材料在受力下的力学行为和性能,包括弹性、塑性、断裂等。
•热力学研究热量和能量之间的转化,以及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8.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是指将机械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
2.9. 误差与公差•误差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实际尺寸或形状与设计尺寸或形状之间的差异。
•公差是为了控制误差,设定的允许范围,表示具有一定尺寸或形状的零件或装配体的尺寸或形状对于设计要求的偏差。
2.10. 机构设计•机构设计是指将一些零部件按照特定的方式组织和连接,使其实现特定的运动或功能的设计过程。
2.11.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通过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等方式将动力从原动机传递到工作机构的过程。
3. 结论以上是对机械设计中一些基本名词的解释。
机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许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
机械设计知识点大全

机械设计知识点大全在机械设计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这些知识点包括机械设计的基础原理、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常见的机械元件和系统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知识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机械设计技术。
一、机械设计基础原理1. 牛顿力学原理:涉及质点、刚体的平衡与运动问题,用于分析力学系统。
2. 静力学和动力学:用于分析物体受力平衡和运动的原理和方法。
3.材料力学:研究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等力学性能,为机械设计提供基础。
4.热力学:研究热与功、能量转换及热力学循环等问题,在机械设计中用于分析热机工作原理。
5.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常用于设计气体和液体传动系统。
二、机械设计的过程与方法1.产品规划与概念设计:明确产品的功能、性能需求及设计目标,并进行初步设计。
2.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功能、布局及成本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结构。
3.零部件设计:设计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参数,满足产品要求。
4.装配设计:设计零部件的相互位置、配合关系和装配工艺,以保证整体的质量和性能。
5.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选择适当的材料,确定加工工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制造性。
6.试验验证与优化: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常见机械元件1.轴:用于传递力和转动运动的零件。
2.齿轮与传动: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的装置,提供不同速度和扭矩的转动。
3.联轴器:用于连接轴与轴之间,传递转矩和运动。
4.连接件:如螺栓、螺母、销等,用于连接零部件。
5.轴承:用于支撑和定位转动轴的零件。
6.弹簧:用于存储和释放弹性势能,实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
7.气动元件:如气缸、阀门等,用于控制气体流动和压力的元件。
四、机械系统1.机械传动系统: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2.液压传动系统:利用液体传递压力和能量,实现力的放大和控制。
3.气动传动系统:利用气体传递压力和能量,实现力的放大和控制。
机械设计的标准

机械设计的标准一、概述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和工程要求,运用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对机械产品进行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性能分析和优化。
为了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遵循一定的机械设计标准和要求。
二、国际机械设计标准1. 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的机械设计标准,其中包括机械构件的标准尺寸、公差要求、工程图样标准、材料选用标准等,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
例如ISO 1101标准规定了公差的表示方法和公差的计算原则,ISO 286标准规定了制成品零件尺寸与其公差的配合要求等。
2. ANSI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发布了一系列的机械设计标准,涉及机械工程图样、螺纹连接、焊接标准等。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美国和一些北美洲国家的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国内机械设计标准1. GB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的机械设计标准,主要包括机械构件的标准尺寸、公差要求、工程图样标准、材料选用标准等。
例如GB/T 1804-2000《公差尺寸的基本制度》规定了我国机械零件公差表达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GB/T 12345-2000《通用数字式编码与图示》规定了数字式绘图的符号、构图方法及图中文字的书写规则等。
2. 国家行业标准针对特定行业的机械产品,国家还制定了一些行业标准,如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标准、安全性要求等。
这些标准是在GB标准的基础上,对具体行业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补充和规范。
四、机械设计标准的要求1. 精准性要求机械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精准,即设计的尺寸、形状、公差、配合等需要符合标准规定,以确保零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
2. 安全性要求机械设计标准要求在设计中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在符合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事故风险,防止因设计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3. 可靠性要求机械设计标准要求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长期稳定地工作,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机械设计师知识点大全总结

机械设计师知识点大全总结机械设计师是指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负责设计各种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系统。
机械设计师需要具备广泛的工程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复杂的设计工作。
本文将从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材料选型、机械零件设计、工程制图、CAD软件应用、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对机械设计师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1.1 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力学、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这些知识是设计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基础。
1.2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师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应力、应变、材料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材料力学的研究,机械设计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设计零部件和系统。
1.3 热工学热工学是机械设计师必须了解的重要学科,主要包括热力循环、燃烧、传热、换热器等方面的内容。
熟悉热工学知识有助于设计燃烧设备、换热设备和热力系统等。
1.4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机械设计师必须了解的学科,主要包括流体的性质、运动规律、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等内容。
了解流体力学知识对设计流体机械和液压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
1.5 机械传动基础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传动装置的原理和参数,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带传动等。
1.6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机械加工和制造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焊接、车削、铣削、磨削等,以便设计出易于制造和装配的零部件。
1.7 注塑技术注塑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机械设计师需要了解注塑工艺的原理和特点,以便设计出合理的注塑零部件。
1.8 现代设计理念现代设计理念是机械设计师必须了解的知识,包括TRIZ理论、价值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等,这些理念可以帮助设计师创新和提高设计水平。
二、材料选型2.1 材料的物理性能机械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常用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热膨胀系数等,以便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设计零部件。
机械设计的概念

机械设计的概念
机械设计是一门应用工程学科,用于设计、开发和优化机械系统和设备。
它涉及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的全过程。
机械设计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要求:机械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机械系统或设备的功能需求,即它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性能指标。
2. 结构设计:在明确功能需求后,机械设计师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部件的配置。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主要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以及设计装配方案。
3.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机械设计师也需要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以确保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这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来实现。
4. 制造工艺:机械设计的概念还包括考虑机械系统的制造工艺。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的加工和组装方法,并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
5. 标准和规范:机械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和符合法律法规。
6. 检验和测试:机械设计师还需要制定检验和测试计划,以验
证设计的性能和符合要求。
机械设计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试题
一、选择填空题
1. 在循环变应力作用下,下面应力中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最大应力σmax
B.最小应力σmin
C.平均应力σm
D.应力幅σa
2.蜗杆蜗轮传动中,其传动比i的计算错误的是。
A.i=n1/n2
B. i=Z2/Z1
C. i=d2/d1
3.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其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不同,小齿轮1齿面硬度较高,则大小齿轮的齿面
接触应力σ
H1与σ
H2
关系为___________。
A.接触应力σ
H1>σ
H2
B.接触应力σ
H1
=σ
H2
C.接触应力σ
H1<
σ
H2
4. 在圆锥齿轮和圆柱齿轮的二级传动机构中,通常将圆锥齿轮安排在。
A.高速级 B.低速级 C.都可以
5.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要减轻链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
A.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B增大链节距,减小链轮齿数
C.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D.减小链节距,增大链轮齿数
6.齿轮的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出现在。
7.为提高轴的刚度,应采取的措施。
A.合金钢代替碳素钢 B.用球墨铸铁代替碳素钢
C.提高轴表面质量
D.增大轴径
8.蜗杆传动的材料配对为钢制蜗杆和青铜蜗轮,则在动力传动中应该由的强度来决定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
A.蜗杆 B.蜗轮 C.蜗杆和蜗轮 D.蜗杆或蜗轮
9.一组同型号的轴承在同样条件下运转,其可靠度为%时能够达到或超过的寿命称为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
10.普通平键工作中,其工作面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和。
11.中等转速载荷平稳的滚动轴承正常失效形式为。
A.磨损 B.胶合 C.疲劳点蚀 D.永久变形
12.同一V带传动用在减速时(小带轮为主动轮)和用在增速时(大带轮为主动轮)相比较,若主动轮转速不变,则传动所传递的功率较大的是___________。
13.带传动在工作过程中,带内所受的应力有松边应力、紧边应力、和,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14.在轴的计算中,轴径的初步估算是按照确定的。
A.抗弯强度 B.抗扭强度 C.轴段的长度 D.轴段上零件的孔径
15.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
A.6208 B.N208 C.30208 D.51208
二、分析简述题(共28分)
1.设计一对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如果其它参数都一样,齿数与模数有两种方案:(a)m=4mm,z1=20,z2=60;(b)m=2mm,z1=40,z2=120。
试问:
1)两种方案的接触强度是否相同?弯曲强度是否相同?
2)若两种方案的弯曲强度都能满足,则哪种方案比较好?为什么?(8分)
4.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那些?带传动工作时为什么会出现弹性滑动的现象?弹性滑动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弹性滑动可否避免?(8分)
三. 一轴用同一型号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
已知 Fr1 = 2000N , Fr2 = 1000N ,
该轴所受轴向载荷FA = 800N (指向轴承 1 ),要求按正装情况:( 1 )画出结构示意图,并在图上标出内部轴向力 Fs1 、 Fs2 的方向;( 2 )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 Fa1 、 Fa2 的大小。
(取Fs=0.68Fr)(6分)
四.如图所示为圆柱齿轮-蜗杆传动,已知斜齿轮1的转动方向和斜齿轮2的轮齿旋向,求(1)标出齿轮2所受轴向力Fa2的方向,齿轮1的轮齿旋向;(2)为使蜗杆轴上的齿轮2与蜗杆3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试确定并标出蜗杆3轮齿的旋向,并标出蜗轮4的旋向和旋转方向;(3)在蜗杆蜗轮啮合处标出蜗杆所受的轴向力Fa3,圆周力Ft3和径向力Fr3的方向。
(表示垂直纸面向里,⊙表示垂直纸面向外)(12分)
12d c =d 1)。
(12分)
六、一深沟球轴承6214所受径向载荷Fr =3600N ,轴向载荷Fa =1300N ,转速n =2900
r ∕min ,载荷平稳,其基本额定动载荷C =60800N ,若预期寿命L ’h =8000小时,试校核该轴承的寿命。
(已知判断系数e =0.22,当Fa ∕Fr ≤e 时,X =1,Y =0;当Fa ∕Fr e 时, X =0.56,Y =1.99)(12
分)
机械设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普通平键的截面尺寸是根据 按标准选择的。
【 】
A .传递转矩的大小 B. 轮毂的长度 C. 轴的直径 2、V 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 。
【 】
A .限制弯曲应力 B. 使结构紧凑 C.限制带轮包角
3、为了制造、测量方便,取三角带的 作为它的公称长度。
【 】
A .内周长 B. 节线长 C. 外周长
4、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磙子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的增大而 。
【 】
A .增大 B. 减少 C. 不便
5、链传动中,链条的节数最好为 ,而链轮齿数为 。
【 】
A .奇数,偶数 B.偶数,奇数 C. 5的倍数,偶数
6、按纯扭矩设计计算的轴径,一般作为轴的 直径。
【 】
A .最细端 B. 最大 C. 平均
7、既传递转矩,又传递弯矩的轴称为 。
【 】
A .心轴 B. 转轴 C. 传动轴
8、联接用的螺纹一般采用 螺纹,而传动用的螺纹一般采用 螺纹。
【 】
A. 三角形,梯形
B. 梯形,三角形
C. 其它,三角形
9、非液体摩檫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压强][p p ≤的目的是 。
【 】
A.防止因压力过大而发热;
B.防止润滑油挤出,轴瓦过渡磨损;
C.防止因摩擦力矩大而起动难。
10、在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中,双支点单向固定方式适合于 。
【 】
A .跨距小,温升小的轴;
B .跨距大,温升大的轴;
C .跨距大,温升小的轴。
11、一对钢制标准齿轮啮合传动时,两轮的21H H σσ与 ,21F F σσ与 。
【 】
A .相等,不想等
B .相等,不一定
C .不一定,不一定
12、当两轴具有一定的相对偏移量,且载荷较平稳,要求传递较大扭矩时,用 。
【 】
A .齿轮联轴器
B .凸缘联轴器
C .弹性柱销联轴器
13、滚动轴承寿命是在一定的可靠度下规定的,一般当可靠度是90%时,能达到或超过的寿命称为滚动轴
承的 ,所受载荷称为滚动轴承的 。
【 】
A .预期寿命,预期载荷
B .最大寿命,最大载荷
C .额定寿命,额定动载荷
14、蜗杆传动的效率一般较其它传动低,这主要是因为在蜗杆传动中 。
【 】
A .蜗轮速度很低
B .蜗杆头数很少
C .蜗轮蜗杆的相对滑动速度很大
15、有一汽缸盖螺栓联接,若汽缸内气体压力在0—2Mpa 之间循环变化,则螺栓中的应力变化规律为 。
【 】
A .对称循环变应力
B .脉动循环变应力
C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散热
二、填空题
16、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
17、闭式蜗杆传动需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原因是: 。
18、带传动中,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是: 。
19、滑动轴承常用的材料有: 。
20、论述链传动的主要特点: 。
四、计算题
25、如图所示,轴上装有一斜齿圆柱齿轮,轴支承在一对正装的AC 7306轴承上。
齿轮轮齿上受到圆周
力F te =8100N ,径向力F re =3052N ,轴向力F ae =2170N ,转速n=300 r/min ,载荷系数f P =1.2。
试计算两个轴承
的基本额定寿命(以小时计)。
(想一想:若两轴承反装,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将有何变化?)
(有关数据:AC 7306,轴承N C 25600=,7.0=e 。
当e F F r a >/时,85.0,41.0==Y X ;
当e F F r a ≤/时,0,1==Y X 。
内部轴向力 r F S 7.0=,3=ε )
26、图示为某起重设备的减速装置。
已知各轮齿数z 1=z 2=20,z 3=60,z 4=2,z 5=40,轮1转向如图所示,卷
筒直径D=136mm 。
试求:
(1)此时重物是上升还是下降?
(2)设系统效率η=0.68,为使重物上升,施加在轮1上的驱动力矩T 1=10N ·m ,问重物的重量是多少?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