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马哲历年考试大题答案

合集下载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论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A. 抽象的概念B. 客观存在的实体C. 思维的产物D. 社会关系的总和答案:B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 因果律、必然律、偶然律C. 形式逻辑规律、辩证逻辑规律、数理逻辑规律D. 经验规律、科学规律、哲学规律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①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切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②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辩证法的规律;③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即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强调哲学应当服务于社会变革。

2. 什么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精神现象,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并说明它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实践观强调了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在实践中探索真理、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2. 论述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并说明它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答案: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我们应当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历届自考马哲试题及答案

历届自考马哲试题及答案

历届自考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实证主义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唯物主义D.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观点是()。

A. 辩证法B. 唯物主义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

A.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B.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C.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观D.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自然观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于()。

A.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B.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指导C.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批判D.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批判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唯心主义答案:ABC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理论来源包括()。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实证主义答案:ABC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BC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

A.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B.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C.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观D.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自然观答案:AB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表现在()。

A.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B.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指导C.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批判D.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批判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答案:A2.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原因B. 动力C. 结果D. 条件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体现了()。

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

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历史唯物主义D. 历史唯心主义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表明()。

A. 个人作用不重要B.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 历史是偶然的D. 历史是必然的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体现了()。

A. 经济决定论B. 政治决定论C. 文化决定论D. 社会决定论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体现了()。

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历史唯物主义D. 历史唯心主义答案:C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过程,这体现了()。

A. 认识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史观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体现了()。

A. 社会决定论B. 自然决定论C. 历史唯物主义D. 历史唯心主义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和集体的矛盾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A. 世界是物质的B. 物质决定意识C. 意识决定物质D. 世界是精神的答案:AB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观点属于辩证法()。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人的思维D.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运动性D. 规律性答案:A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D. 人们使用工具的活动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变革D. 社会进步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所有上述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即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以及建立在辩证法上的唯物主义。

-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即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都遵循同样的辩证法规律。

-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即强调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革命实践。

2.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答案: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和反映,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观念和理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则可能阻碍社会存在的进步。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科学实验、社会变革等多种形式。

实践对个人而言,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通过实践,个人能够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多样性B. 客观性C. 实践性D. 物质性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

A. 它的实践性B. 它的科学性C. 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

A. 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成熟C. 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变D. 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

A. 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 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C.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D. 一种抽象的客观存在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

A. 人脑的机能B.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 人脑自生的D.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C.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答案:B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是指()。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B.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C.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D. 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答案:C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是指()。

A.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B. 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C.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D.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和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革命D. 改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ABCD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具有以下特性()。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意识是怎样产生的?答:(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精力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2)意识也是社会的劳动产物。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无线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有个本原。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

3、什么是辨证的否定观?答: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它有两个特点: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着感性认识,其次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时间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6、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答(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组织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那个决定的。

其次,这是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富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史关于事物矛盾问题额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理解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即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人事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意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

9、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第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四: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五: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0、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答: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第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具有物质性,是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基本特征。

2,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3,实践是人们存在方式。

第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本质:1,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第三,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很显然,自觉的坚持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13、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该如何是你的正确的价值观?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

我们必须保持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加强大学生价值观:(1)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

(2)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青年学生,以党团员模范作用劳动青年学生。

(3)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宣传先进典型,进行共同理想教育。

(5)加强对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4、怎样理解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为什么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答:(1)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即时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从动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有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4)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客观真理,是相对和绝对性真理的统一。

因此,我们对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做到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更好的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反对真理客观上的形而上学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15、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答: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践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意义:(1)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仍然具有调节作用(2)促进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和刺激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也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

价值规律决定价格,能起到促进生产指导消费,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作用。

16、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1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动生产资料关系和劳动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2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1)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子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现实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注意的政党对资本主产生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1)当大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支撑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大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

并不意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17、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答:它第一次确定了什么要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么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资本基础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在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18、试述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答:(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和构成事物的各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坚持整体性,系统论思想;联系理论也是我国开放思想理论基础之一。

20、矛盾的特殊性有何表现?答:(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2)矛盾的地位特殊性(3)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21、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答:(1)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坚持辩证否定,要求我们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肯定又要否定,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待我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反对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2、怎么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反映论,它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3)它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